华东公共游憩性屋顶花园植物景观调查研究以水游城k11等为例(附件)
摘要:本文运用风景园林学和园林生态学等方法,对南京水游城屋顶花园、上海K11购物中心屋顶花园、上海久光百货屋顶花园三处公共游憩性屋顶花园植物景观的全面调查与分析,对三处同属公共游憩性质却风格不同的屋顶花园的植物选择、群落生态效益(绿化率、乔灌草比)、植物造景手法与效果(观赏特性、层次与色彩、景观时序、空间营造、种植形式等)进行了展开研究,另根据资料搜集和其他案例的借鉴,找出调研对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前言1
1调研对象与方法2
1.1调研区域概况2
1.2调研对象概况2
1.3调研内容3
1.4调研方法3
2调研结果与分析3
2.1水游城屋顶花园3
2.1.1植物种类选择分析3
2.1.2植物景观营造分析4
2.2 K11购物中心屋顶花园9
2.2.1植物种类选择分析9
2.2.2植物景观营造分析9
2.3久光百货屋顶花园10
2.3.1植物种类选择分析10
2.3.2植物景观营造分析11
3存在问题与建议11
3.1存在问题11
3.2改进建议12
3.2.1植物选择方面建议12
3.2.2植物景观营造手法建议13
4结语14
致谢14
参考文献14
公共游憩性屋顶花园植物景观调查研究
引言
前言
城市化进程加快使得建筑等硬质铺设面积增多,可供植物生长的裸露土壤越来越少,建筑设施与绿化种植争夺土地的矛盾日益突出。由此造成城市热岛效应等一系列的环境生态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把更多的绿化空间引入建筑空间”,通过利用有限的空间进行绿化设计以增加城市的绿地面积成了必要手段。垂直绿化、屋顶花园等新型绿化形式应时而生。屋顶花园能有效提高城市绿化率,完善城市生态系统;节约土地资源;改善建筑内环境,降低能源消耗;缓解城市干岛效应,收集雨水,减小排水系统压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力;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改善城市气候。屋顶花园的建设在国外受到广泛关注并且方兴未艾,德国15%的建筑进行了屋顶绿化,屋顶绿化总面积已达到一亿平方米;日本东京2010年颁布的《城市绿地保护法》出台了屋顶绿化设施配备计划,规定每新增建一千平方米的建筑必须保证20%的屋顶绿化。而国内至今只有上海、北京、深圳、广州等大城市屋顶绿化开始兴起,然而这些城市的屋顶绿化率仅达到0.5%~1%,据相关研究,如果深圳市屋顶绿化达到6%,气温会下降1~2℃。所以屋顶绿化在国内亟待普及。
然而基于公共建筑的公共游憩性屋顶花园在未来的屋顶花园建设中将成为主力军。这种形式的屋顶花园除具有绿化效益外,还是一种集活动、游憩为一体的公共场所[1]。南京水游城屋顶花园、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屋顶花园等都是比较新的、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公共游憩性屋顶花园。植物作为发挥生态功能的主要部分,成为屋顶花园最重要的造园元素,然而关于屋顶花园植物应用的文献多为适生物种的研究,而忽略了植物的造景功能。我认为屋顶花园植物配植应该在选择适生物种的同时,尽量达到最大的生态效果与景观功能。所以本课题在前辈对屋顶花园适生植物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普通城市广场、公园的植物景观评价体系,对南京上海地区几处屋顶花园的植物景观进行调查研究。而后提出屋顶花园植物景观营造的优化建议,对南京上海地区屋顶花园的植物配植给予一些参考与借鉴,建造出生态效益与景观价值更高的屋顶花园,提升植物景观设计水平。
1调研对象与方法
1.1 调研区域概况
华东地区经济发展较快,人口密度高,土地资源紧缺,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和噪声污染等城市环境问题也亟待解决。能有效改善城市环境的城市绿化工程越来越受到重视的时候,屋顶花园的建设在该地区也崭露头角。尤其是上海、苏州、南京等城市,屋顶花园的建设已经不再稀奇。2012年10月,世界屋顶绿化大会在杭州举行后2013年9月又在南京举行,南京河西新区目前已建成河西新城大厦,河西中央公园等屋顶花园,河西地区的绿化覆盖率达到了48%,另外紫东国际创意园区所有建筑的屋顶实施了百分之百的屋顶绿化,屋顶菜园、空中花园、垂直墙体花园等形式覆满建筑屋面。而上海90年代初就在人民广场地下商场上建造了屋顶花园,2002年就推行了屋顶绿化奖励政策,一直走在国内屋顶绿化的前列。该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年降水1200mm,四季分明,年平均温度15.4℃,年极端气温最高39.7℃,最低13.1℃。自然植被类型具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向暖温带落叶阔叶林过渡的特征,现状植被为含常绿成分的落叶阔叶林[2]。
1.2 调研对象概况
表1 调查对象概况
地理位置
建成时间
建筑类型与楼层
总面积
绿化面积
南京
水游城
屋顶花园
于健康路和中华路交叉口、夫子庙商圈核心地段
2008年
商业建筑
6楼屋顶
约7000㎡
约2800㎡
上海K11购物中心屋顶花园
黄浦区淮海中路
2013年
商业建筑
6楼平台
约2500㎡
约900㎡
上海
久光百货屋顶花园
南京西路1618号,毗邻静安寺、上海机场城市航站楼
2004年
商业建筑
3楼平台
约650㎡
约380㎡
1.2 调研内容
本文通过实地调查南京水游城屋顶花园、上海K11购物中心屋顶花园、上海久光百货屋顶花园几处公共游憩性屋顶花园,进行现场数据统计,分别总结出植物种类选择、乔灌草的盖度、常绿比、人工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等园林生态学特征;空间营造、景观时序、观赏特色、与构筑物之间关系等景观学特征。比较分析调查结果,并借鉴国内外其他优秀案例和文献资料,总结归纳当下该地区公共游憩性屋顶花园设计的特点,找出问题并提出建议。
1.3 调研方法
运用园林生态学方法(定性描述记载分析、定量系统分析等),风景园林学方法(植物造景手法、空间营造方法等),园林美学规律。具体实施方法如下:(1)实地调研。记录植物种类、胸径、高度、蓬径、面积等特征;拍摄照片,记录重要的植物景观;现场绘制草图,记录植物配植情况。(2)数据统计。用excel软件统计植物种类等数据,并计算每个屋顶花园的乔灌草的盖度、常绿比、人工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以及绿地率等园林生态学特征值。(3)绘图分析。用CAD软件绘制种植平面图,分析图等,再次选取节点进行细致分析。(4)查阅资料。通过图书馆、中国知网等途径查阅相关文献,对当下国内外先进案例进行研究学习;并且通过更系统的学习生态学等知识,完善调查结果的分析方法。(5)总结归纳。将以上方法得来的信息进行归纳总结,比较分析各个层面——总结该地区各个公共游憩性屋顶花园之间的异同,再与国内外先进案例比较,分析存在的问题。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前言1
1调研对象与方法2
1.1调研区域概况2
1.2调研对象概况2
1.3调研内容3
1.4调研方法3
2调研结果与分析3
2.1水游城屋顶花园3
2.1.1植物种类选择分析3
2.1.2植物景观营造分析4
2.2 K11购物中心屋顶花园9
2.2.1植物种类选择分析9
2.2.2植物景观营造分析9
2.3久光百货屋顶花园10
2.3.1植物种类选择分析10
2.3.2植物景观营造分析11
3存在问题与建议11
3.1存在问题11
3.2改进建议12
3.2.1植物选择方面建议12
3.2.2植物景观营造手法建议13
4结语14
致谢14
参考文献14
公共游憩性屋顶花园植物景观调查研究
引言
前言
城市化进程加快使得建筑等硬质铺设面积增多,可供植物生长的裸露土壤越来越少,建筑设施与绿化种植争夺土地的矛盾日益突出。由此造成城市热岛效应等一系列的环境生态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把更多的绿化空间引入建筑空间”,通过利用有限的空间进行绿化设计以增加城市的绿地面积成了必要手段。垂直绿化、屋顶花园等新型绿化形式应时而生。屋顶花园能有效提高城市绿化率,完善城市生态系统;节约土地资源;改善建筑内环境,降低能源消耗;缓解城市干岛效应,收集雨水,减小排水系统压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力;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改善城市气候。屋顶花园的建设在国外受到广泛关注并且方兴未艾,德国15%的建筑进行了屋顶绿化,屋顶绿化总面积已达到一亿平方米;日本东京2010年颁布的《城市绿地保护法》出台了屋顶绿化设施配备计划,规定每新增建一千平方米的建筑必须保证20%的屋顶绿化。而国内至今只有上海、北京、深圳、广州等大城市屋顶绿化开始兴起,然而这些城市的屋顶绿化率仅达到0.5%~1%,据相关研究,如果深圳市屋顶绿化达到6%,气温会下降1~2℃。所以屋顶绿化在国内亟待普及。
然而基于公共建筑的公共游憩性屋顶花园在未来的屋顶花园建设中将成为主力军。这种形式的屋顶花园除具有绿化效益外,还是一种集活动、游憩为一体的公共场所[1]。南京水游城屋顶花园、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屋顶花园等都是比较新的、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公共游憩性屋顶花园。植物作为发挥生态功能的主要部分,成为屋顶花园最重要的造园元素,然而关于屋顶花园植物应用的文献多为适生物种的研究,而忽略了植物的造景功能。我认为屋顶花园植物配植应该在选择适生物种的同时,尽量达到最大的生态效果与景观功能。所以本课题在前辈对屋顶花园适生植物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普通城市广场、公园的植物景观评价体系,对南京上海地区几处屋顶花园的植物景观进行调查研究。而后提出屋顶花园植物景观营造的优化建议,对南京上海地区屋顶花园的植物配植给予一些参考与借鉴,建造出生态效益与景观价值更高的屋顶花园,提升植物景观设计水平。
1调研对象与方法
1.1 调研区域概况
华东地区经济发展较快,人口密度高,土地资源紧缺,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和噪声污染等城市环境问题也亟待解决。能有效改善城市环境的城市绿化工程越来越受到重视的时候,屋顶花园的建设在该地区也崭露头角。尤其是上海、苏州、南京等城市,屋顶花园的建设已经不再稀奇。2012年10月,世界屋顶绿化大会在杭州举行后2013年9月又在南京举行,南京河西新区目前已建成河西新城大厦,河西中央公园等屋顶花园,河西地区的绿化覆盖率达到了48%,另外紫东国际创意园区所有建筑的屋顶实施了百分之百的屋顶绿化,屋顶菜园、空中花园、垂直墙体花园等形式覆满建筑屋面。而上海90年代初就在人民广场地下商场上建造了屋顶花园,2002年就推行了屋顶绿化奖励政策,一直走在国内屋顶绿化的前列。该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年降水1200mm,四季分明,年平均温度15.4℃,年极端气温最高39.7℃,最低13.1℃。自然植被类型具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向暖温带落叶阔叶林过渡的特征,现状植被为含常绿成分的落叶阔叶林[2]。
1.2 调研对象概况
表1 调查对象概况
地理位置
建成时间
建筑类型与楼层
总面积
绿化面积
南京
水游城
屋顶花园
于健康路和中华路交叉口、夫子庙商圈核心地段
2008年
商业建筑
6楼屋顶
约7000㎡
约2800㎡
上海K11购物中心屋顶花园
黄浦区淮海中路
2013年
商业建筑
6楼平台
约2500㎡
约900㎡
上海
久光百货屋顶花园
南京西路1618号,毗邻静安寺、上海机场城市航站楼
2004年
商业建筑
3楼平台
约650㎡
约380㎡
1.2 调研内容
本文通过实地调查南京水游城屋顶花园、上海K11购物中心屋顶花园、上海久光百货屋顶花园几处公共游憩性屋顶花园,进行现场数据统计,分别总结出植物种类选择、乔灌草的盖度、常绿比、人工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等园林生态学特征;空间营造、景观时序、观赏特色、与构筑物之间关系等景观学特征。比较分析调查结果,并借鉴国内外其他优秀案例和文献资料,总结归纳当下该地区公共游憩性屋顶花园设计的特点,找出问题并提出建议。
1.3 调研方法
运用园林生态学方法(定性描述记载分析、定量系统分析等),风景园林学方法(植物造景手法、空间营造方法等),园林美学规律。具体实施方法如下:(1)实地调研。记录植物种类、胸径、高度、蓬径、面积等特征;拍摄照片,记录重要的植物景观;现场绘制草图,记录植物配植情况。(2)数据统计。用excel软件统计植物种类等数据,并计算每个屋顶花园的乔灌草的盖度、常绿比、人工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以及绿地率等园林生态学特征值。(3)绘图分析。用CAD软件绘制种植平面图,分析图等,再次选取节点进行细致分析。(4)查阅资料。通过图书馆、中国知网等途径查阅相关文献,对当下国内外先进案例进行研究学习;并且通过更系统的学习生态学等知识,完善调查结果的分析方法。(5)总结归纳。将以上方法得来的信息进行归纳总结,比较分析各个层面——总结该地区各个公共游憩性屋顶花园之间的异同,再与国内外先进案例比较,分析存在的问题。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nongxue/yuanlin/2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