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湖公园儿童空间景观设计(附件)
本次设计以南通市南山湖公园儿童空间景观设计方案为载体,探讨儿童活动区域在公园整体景观设计中的表达。以为孩子们打造开阔安全又有趣的空间为主题,在空间布局、景观的视觉和空间体验方面表现出设计的趣味性、可行性以及实用性。并且结合环境行为心理等知识分析城市广场空间物质形态与人的行为之间的关系,挖掘场所精神,探讨空间组织手法等内容。设计同时注重亲子关系的培养,结合地区经济文化的背景以及未来发展走向,打造真正优质的儿童户外活动乐园。关键词 儿童,亲子关系,自然规划,色彩
目 录
1 绪 论 1
1.1 背景 1
1.2 研究意义及目的 1
1.2.1 研究目的 1
1.2.2 研究意义 1
1.3 理论概述 2
1.3.1 儿童户外活动空间概述 2
1.3.2 规划概述 2
2 区域概况分析 3
2.1 区域定位 3
2.1.1 周边环境分析 3
2.1.2 区域分析 4
2.2 背景分析 4
2.3 现存问题与解决方法 5
2.3.1 现存问题 5
2.3.2 解决方法 5
3 案例分析 6
3.1 国外案例 6
3.2 国内案例 7
4 设计说明 7
4.1 设计理念 7
4.1.1 设计构思 7
4.1.2 设计方向 8
4.1.3 设计依据 8
4.2 设计分析 8
4.2.1 景观主体结构 8
4.2.2 景观植物设计 9
4.3 设计原则 9
4.4 景观节点分析 10
结论 11
致谢 12
参考文献 131 绪论
1.1 背景
当今社会,伴随着我国人民经济收入的不断增长,人们在提高对物质生活的要求的同时,更加注重了对于精神层面上的享受,此时越来越多的城市景观绿地出现在我们生活的周边,不断发挥着它独有的魅力。在这些或大或小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的景观绿地中有一个类别——儿童户外活动空间,是近些年来在建设绿地景观时的一个热点[1]。要知道儿童作为国家社会的未来,优良的成长环境会对他们智力乃至以后的成长发展都有很大的帮助。合理规划儿童户外空间,并将其与自然绿化相结合将是我们在进行设计中的重要切入点。虽然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这一点的重要性,但是,我国儿童户外活动空间景观的发展还很不完善,比如公园内的儿童娱乐区仅仅就放置了一些简单的娱乐设施,并未深入考虑实用性等问题,除此以外还存在着如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2],研究资料也不是很多等问题。所以,对儿童户外活动空间景观绿地的规划设计进行探究非常迫切。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大学四年转瞬即逝,是时候把四年内学习到的知识结合起来为自己交一份满意的答卷。本次设计是将一块地设计成适合儿童进行户外娱乐的场地,并将设计该场地的理念、想法、元素等通过自己的毕业设计表达出来。力求将规范的设计元素应用到设计中,使其更加切合儿童的娱乐需求,并对儿童的成长有一定的帮助作用。经过对一系列的儿童公园景观设计理论和案例的研究,在本设计中运用了规范的设计理念标准[3]来表达设计的本质与重点。
本课题进行设计的区域处于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南山湖公园内,该公园位于通州城区新东核心区,整体占地约52万平方米,是一座综合性的公园,拥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且地理位置优越。而我设计的是其中的一部分——儿童户外休闲娱乐区。这块场地占地约20000平方米。该区域虽被划分为儿童娱乐区但是因为开发者的忽视以及盈利目的等原因导致了该区域划分不合理,利用率低,使得该区域日益荒废。所以在现在这个严重的问题下,进行重新规划设计刻不容缓。本次设计将412岁的儿童作为最重要的受众群体,将娱乐与自然相融合,将心理成长与生态发展有机结合,利用其地形特点,充分利用原有的水体结构与相邻道路的优势[4],将其规划成一个合理的、实用性与趣味性都具备的场地。同时也要因地造景,配备种植适宜的花草苗木,已达到绿化的美观性。在进行场地规划时,要注意人流走向[5],以及道路交通的状况,规划出适合的主次出入口[6],以改变该儿童区域分布不合理,不适宜的娱乐设施过多,绿化铺装杂乱等情况为目的,重新规划区域内的功能分区,并在适合的地区布置小品建筑、硬质铺装且配以树木花卉加以点缀,表现出该区域的童趣特点以及娱乐休息的功能。使之能为附近的孩童提供一个欢快玩耍之地。同时该区域将亲子娱乐互动作为一个重要的要素,也为孩子与家长提供了促进交流,促进感情的场所。以达到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都能和谐发展的目的。
1.2.2 研究意义
专项的儿童户外活动区域设的设计,在以往的设计案例中并不多件。但是从现在的眼光看来,80%的已建成案例都是存在很大问题的[7],其中最明显的问题就在于,这一空间随处可见的是游乐场的各种娱乐设施,看起来很空间很充实,种类很多,但仔细逛一圈会发现,这些娱乐设施基本都需要12岁以上的儿童才能使用。而经过调查发现,12岁的孩子一般都上三年级,这已经是一个称得上学习任务很重的年级,真正能使用上这些的时间并不多。所以居住区附近的户外儿童活动空间的受众群体应为412岁。所以在这块区域的设计上,应该跳出固有思维,打破儿童户外娱乐=娱乐设施的想法。结合实际情况,了解孩子们的真正需求,像孩子们展现大自然的美丽,让他们亲近自然,在家人和自然的陪伴下健康茁壮的成长。从小了看,将一块儿童户外活动空间规划好,将有利于周围居住儿童成长,有利于家庭和谐。从大的方面来说,好的户外活动空间必定会保证一定的绿化率,能提高一个城市的绿化率[8],对环境有着良好的影响,而这种好的影响是持久而又深远的。
这样一个既能提供娱乐功能又能提供交流休憩功能的场所加紧了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度,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人与人之间冷漠的隔阂[9],符合新中国“和谐”的理论。这一区域的存在也能提醒家长对儿童思想成长以及身体健康的重视。潜移默化中影响的是人们的思想。所以做出好的儿童户外活动区域的设计并将其实施无论从哪一方面来看都是当今社会所需要的,且刻不容缓。它代表的是当地居民的精神面貌和生活方式。从这一块并不大的区域,人们能窥探到的是孩子们的未来,也是城市发展的未来,更是社会发展的未来。
目 录
1 绪 论 1
1.1 背景 1
1.2 研究意义及目的 1
1.2.1 研究目的 1
1.2.2 研究意义 1
1.3 理论概述 2
1.3.1 儿童户外活动空间概述 2
1.3.2 规划概述 2
2 区域概况分析 3
2.1 区域定位 3
2.1.1 周边环境分析 3
2.1.2 区域分析 4
2.2 背景分析 4
2.3 现存问题与解决方法 5
2.3.1 现存问题 5
2.3.2 解决方法 5
3 案例分析 6
3.1 国外案例 6
3.2 国内案例 7
4 设计说明 7
4.1 设计理念 7
4.1.1 设计构思 7
4.1.2 设计方向 8
4.1.3 设计依据 8
4.2 设计分析 8
4.2.1 景观主体结构 8
4.2.2 景观植物设计 9
4.3 设计原则 9
4.4 景观节点分析 10
结论 11
致谢 12
参考文献 131 绪论
1.1 背景
当今社会,伴随着我国人民经济收入的不断增长,人们在提高对物质生活的要求的同时,更加注重了对于精神层面上的享受,此时越来越多的城市景观绿地出现在我们生活的周边,不断发挥着它独有的魅力。在这些或大或小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的景观绿地中有一个类别——儿童户外活动空间,是近些年来在建设绿地景观时的一个热点[1]。要知道儿童作为国家社会的未来,优良的成长环境会对他们智力乃至以后的成长发展都有很大的帮助。合理规划儿童户外空间,并将其与自然绿化相结合将是我们在进行设计中的重要切入点。虽然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这一点的重要性,但是,我国儿童户外活动空间景观的发展还很不完善,比如公园内的儿童娱乐区仅仅就放置了一些简单的娱乐设施,并未深入考虑实用性等问题,除此以外还存在着如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2],研究资料也不是很多等问题。所以,对儿童户外活动空间景观绿地的规划设计进行探究非常迫切。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大学四年转瞬即逝,是时候把四年内学习到的知识结合起来为自己交一份满意的答卷。本次设计是将一块地设计成适合儿童进行户外娱乐的场地,并将设计该场地的理念、想法、元素等通过自己的毕业设计表达出来。力求将规范的设计元素应用到设计中,使其更加切合儿童的娱乐需求,并对儿童的成长有一定的帮助作用。经过对一系列的儿童公园景观设计理论和案例的研究,在本设计中运用了规范的设计理念标准[3]来表达设计的本质与重点。
本课题进行设计的区域处于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南山湖公园内,该公园位于通州城区新东核心区,整体占地约52万平方米,是一座综合性的公园,拥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且地理位置优越。而我设计的是其中的一部分——儿童户外休闲娱乐区。这块场地占地约20000平方米。该区域虽被划分为儿童娱乐区但是因为开发者的忽视以及盈利目的等原因导致了该区域划分不合理,利用率低,使得该区域日益荒废。所以在现在这个严重的问题下,进行重新规划设计刻不容缓。本次设计将412岁的儿童作为最重要的受众群体,将娱乐与自然相融合,将心理成长与生态发展有机结合,利用其地形特点,充分利用原有的水体结构与相邻道路的优势[4],将其规划成一个合理的、实用性与趣味性都具备的场地。同时也要因地造景,配备种植适宜的花草苗木,已达到绿化的美观性。在进行场地规划时,要注意人流走向[5],以及道路交通的状况,规划出适合的主次出入口[6],以改变该儿童区域分布不合理,不适宜的娱乐设施过多,绿化铺装杂乱等情况为目的,重新规划区域内的功能分区,并在适合的地区布置小品建筑、硬质铺装且配以树木花卉加以点缀,表现出该区域的童趣特点以及娱乐休息的功能。使之能为附近的孩童提供一个欢快玩耍之地。同时该区域将亲子娱乐互动作为一个重要的要素,也为孩子与家长提供了促进交流,促进感情的场所。以达到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都能和谐发展的目的。
1.2.2 研究意义
专项的儿童户外活动区域设的设计,在以往的设计案例中并不多件。但是从现在的眼光看来,80%的已建成案例都是存在很大问题的[7],其中最明显的问题就在于,这一空间随处可见的是游乐场的各种娱乐设施,看起来很空间很充实,种类很多,但仔细逛一圈会发现,这些娱乐设施基本都需要12岁以上的儿童才能使用。而经过调查发现,12岁的孩子一般都上三年级,这已经是一个称得上学习任务很重的年级,真正能使用上这些的时间并不多。所以居住区附近的户外儿童活动空间的受众群体应为412岁。所以在这块区域的设计上,应该跳出固有思维,打破儿童户外娱乐=娱乐设施的想法。结合实际情况,了解孩子们的真正需求,像孩子们展现大自然的美丽,让他们亲近自然,在家人和自然的陪伴下健康茁壮的成长。从小了看,将一块儿童户外活动空间规划好,将有利于周围居住儿童成长,有利于家庭和谐。从大的方面来说,好的户外活动空间必定会保证一定的绿化率,能提高一个城市的绿化率[8],对环境有着良好的影响,而这种好的影响是持久而又深远的。
这样一个既能提供娱乐功能又能提供交流休憩功能的场所加紧了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度,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人与人之间冷漠的隔阂[9],符合新中国“和谐”的理论。这一区域的存在也能提醒家长对儿童思想成长以及身体健康的重视。潜移默化中影响的是人们的思想。所以做出好的儿童户外活动区域的设计并将其实施无论从哪一方面来看都是当今社会所需要的,且刻不容缓。它代表的是当地居民的精神面貌和生活方式。从这一块并不大的区域,人们能窥探到的是孩子们的未来,也是城市发展的未来,更是社会发展的未来。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nongxue/yuanlin/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