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园艺博览园中宿迁展园特色景观设计以第九届园博园为例(附件)
园博会这个园林园艺与展览文化结合的节事性事件形式从西方传入中国后,近些年在中国如火如荼地发展着。其作为园林园艺行业的交流盛会和专业性展览,带有高敏感性,是风景园林的风向标,是新技术、新材料展示的舞台。城市展园是我国园博会展示内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直观地展现一个城市具有代表性的本土文化与园林景观,对城市形象的推广能起到十分显著的作用,同时也是园林设计师展现其设计理念和创造力的最佳“媒介”。 在地域文化、园林艺术、设计手法等多样的园博会中里展现特定城市展园的主题,凸显展园的园林艺术及城市的鲜明特征和文化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关键词 园博会,城市展园,本土文化,园林景观,设计手法目 录
1 引言 1
2 项目认知与现状 1
2.1 设计背景 1
2.2 自然环境 2
2.3 案例分析 3
2.4.1.2011世界园艺博览会 3
2.4.2上海园展园 4
2.4.3 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 4
3 挑战与战略 4
3.1 场地挑战 5
3.2 设计目标与主题 6
3.3 设计规范 6
3.4 设计指导思想 6
3.5展园设计原则 7
4 地域特色表达 7
4.1.1 主题特色 7
4.1.2 植物特色 7
4.2 整体规划 8
4.3 分区详规 8
4.3.1 白酒原料种植区 9
4.3.2 入口广场区 9
4.3.3 乡村特色展示区 9
4.3.4 流畅水带区 10
4.3.5 入口休息区 10
5 国内外研究现状 10
结论 10
致谢 11
参考文献 12
1 引言
园博会这个园林园艺与展览文化结合的节事性事件形式从西方传入中国后,近些年在中国如火如荼地发展着。其作为园林园艺行业的交流盛会和专业性展览,带有高敏感性,是风景园林的风向标,是新技术、新材料展示的舞台。城市展园是我国园博会展示内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直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_5_1_9_1_6_0_7_2
5 国内外研究现状 10
结论 10
致谢 11
参考文献 12
1 引言
园博会这个园林园艺与展览文化结合的节事性事件形式从西方传入中国后,近些年在中国如火如荼地发展着。其作为园林园艺行业的交流盛会和专业性展览,带有高敏感性,是风景园林的风向标,是新技术、新材料展示的舞台。城市展园是我国园博会展示内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直观地展现一个城市具有代表性的本土文化与园林景观,对城市形象的推广能起到十分显著的作用,同时也是园林设计师展现其设计理念和创造力的最佳“媒介”[1]。 在地域文化、园林艺术、设计手法等多样的园博会中里展现特定城市展园的主题,凸显展园的园林艺术及城市的鲜明特征和文化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2 项目认知与现状
2.1 设计背景
2016年4月,由江苏省人民政府主办,省住建厅、省农委、苏州市人民政府和吴中区人民政府共同承办的第九届江苏省园艺博览会将于苏州吴中区临湖镇举行。本届园博会以“水墨江南 园林生活”为主题,将秉承“交流、示范、探索、创新”办会宗旨,围绕“山水田园、生态科技、人文生活”三大理念,营造“郊野博览公园、太湖山水田园、乡村生活家园” 三大主题篇章,全面展示江苏风景园林艺术的继承和发展,呈现唯美的太湖山水、古典的苏式园林、本真的江南农庄和深厚的古吴底蕴,努力建成一个“展太湖生态之美,显苏州园艺之胜”的现代生态体验式园林,为江苏省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和美好江苏建设作出新贡献。
博会新建博览园,规划总面积236公顷,核心展区110公顷,选址在太湖之滨的乡村田园,坐落于国家5A级景区——苏州吴中太湖旅游景区内东山、旺山和穹窿山的三角腹地,与太湖东西山隔水相望、沿路相联,环太湖优质生态资源和旅游资源环绕四周,将成为环太湖旅游风光带上重要空间节点。博览园规划以“一核、两脉、四片区”为主框架,采用现代造园手法,精心打造写意园林、江南水乡、滨湖湿地、花海田园“四大亮点”,生动呈现出博雅精湛新景界、原汁原味新院落、苏州神韵新太湖、诗情画意新原汁原味新院落、苏园神韵新太湖、诗情画意新色彩的园博画卷。展园充分利用现有滨湖岸线和苇荡湿地的资源优势,精心打造菱湖渚湖畔景观公园和滨湖景观带,作为本届园博会一大特色片区,并保留柳舍村纳入园区整体考虑,将其定位为水乡田园式的特色村庄,融合美丽乡村建设、全省村庄整治经验,推出乡村庭院展示和花圃地景田园等专题展示,为游客呈现一幅原汁原味的江南水乡农家院落。同时,以柳舍村作为背景规划大面积田园地景展区,将充分利用基地现有自然条件资源,结合现代新颖设计手法和施工工艺,彰显江南地域农业文化特色,营造富有诗意的乡村与田园相互融合的自然景观画面[2]。
园内展区布局为“八大展区+两大展馆”结构,倡导运用生态、节能、环保等绿色科技,营造生态型、节约型郊野公园与滨湖景区,呈现“园水相生、水绿相融”的空间布局特点,描绘一幅“整体郊野大景观,局部雕琢巧园林”的唯美画卷。
园博会的成功落户,将大力助推环太湖生态环境改善和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有效促进环太湖区域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依托长三角核心的地缘优势和得天独厚的太湖山水,苏州吴中将努力打造一届散发江南气质、寄托园林情结、展现自然本真的园林盛会,让世人看到太湖山之青水之绿,见证一个传递生态文明发展新理念的新太湖[3]。
本次毕业设计课题以宿迁城市展园为主要研究对象,总结宿迁展园造园特色,结合第九届江苏省园艺博览会“水墨江南园林生活”的主题进行宿迁展园设计。
2.2 自然环境
园博园所处的苏州市境内属于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气候主要特点是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均降水量1100毫米,年均温15.7℃,1月均温2.5℃,7月均温28℃。
本课题结合园博园中的宿迁展园进行景观设计。宿迁位于江苏省北部,介于北纬33°8′—34°25′,东经117°56′—119°10′之间,属于长三角经济圈(带)、东陇海产业带、沿海经济带、沿江经济带的交叉辐射区。宿迁总体呈西北高,东南低的格局,最高点海拔高度71.2米,最低点海拔高度2.8米。宿迁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年均气温14.2℃,年均降水量910毫米,年均日照总时数2291小时。光热资源比较优越,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太阳总辐射量约为117千卡/平方厘米,全年日照数2271小时。无霜期较长,平均为水分布不均,易形成春旱、夏涝、秋冬干天气?。
2.3 案例分析
2.3.1 2011世界园艺博览会
世博园规划的总体结构是:“两环、两轴、五组团”。 “两环”指世园会分为主环和次环(外环)。主环为核心展园区,主要的展园和景点均分步在主环内。次环为扩展展园区。布置世园村、指挥中心、世园公寓等服务配套设施。“两轴”指园区内的两条景观轴线,南北为主轴,东西为次轴[4]。“五组团”指主要的展园组团,分别是长安园、五洲园、创意园、科技园、体验园。本届世园会规划的主要特色是突出“水文化”,增强“水体验”,强调“参与与互动”。
2.3.2 上海园展园
10月29日,世园执委会收到上海展园概念设计方案,“快城市,慢生活”贯穿设计主题。
“慢生活园”以竹为线索展开设计,立意为“竹席上的悠然时光”,把场地分成几个与竹及园林造景要素相结合的场所,通过布满竹席的游览步道将其串联起来,组成一个主题明确,内容丰
1 引言 1
2 项目认知与现状 1
2.1 设计背景 1
2.2 自然环境 2
2.3 案例分析 3
2.4.1.2011世界园艺博览会 3
2.4.2上海园展园 4
2.4.3 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 4
3 挑战与战略 4
3.1 场地挑战 5
3.2 设计目标与主题 6
3.3 设计规范 6
3.4 设计指导思想 6
3.5展园设计原则 7
4 地域特色表达 7
4.1.1 主题特色 7
4.1.2 植物特色 7
4.2 整体规划 8
4.3 分区详规 8
4.3.1 白酒原料种植区 9
4.3.2 入口广场区 9
4.3.3 乡村特色展示区 9
4.3.4 流畅水带区 10
4.3.5 入口休息区 10
5 国内外研究现状 10
结论 10
致谢 11
参考文献 12
1 引言
园博会这个园林园艺与展览文化结合的节事性事件形式从西方传入中国后,近些年在中国如火如荼地发展着。其作为园林园艺行业的交流盛会和专业性展览,带有高敏感性,是风景园林的风向标,是新技术、新材料展示的舞台。城市展园是我国园博会展示内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直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_5_1_9_1_6_0_7_2
5 国内外研究现状 10
结论 10
致谢 11
参考文献 12
1 引言
园博会这个园林园艺与展览文化结合的节事性事件形式从西方传入中国后,近些年在中国如火如荼地发展着。其作为园林园艺行业的交流盛会和专业性展览,带有高敏感性,是风景园林的风向标,是新技术、新材料展示的舞台。城市展园是我国园博会展示内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直观地展现一个城市具有代表性的本土文化与园林景观,对城市形象的推广能起到十分显著的作用,同时也是园林设计师展现其设计理念和创造力的最佳“媒介”[1]。 在地域文化、园林艺术、设计手法等多样的园博会中里展现特定城市展园的主题,凸显展园的园林艺术及城市的鲜明特征和文化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2 项目认知与现状
2.1 设计背景
2016年4月,由江苏省人民政府主办,省住建厅、省农委、苏州市人民政府和吴中区人民政府共同承办的第九届江苏省园艺博览会将于苏州吴中区临湖镇举行。本届园博会以“水墨江南 园林生活”为主题,将秉承“交流、示范、探索、创新”办会宗旨,围绕“山水田园、生态科技、人文生活”三大理念,营造“郊野博览公园、太湖山水田园、乡村生活家园” 三大主题篇章,全面展示江苏风景园林艺术的继承和发展,呈现唯美的太湖山水、古典的苏式园林、本真的江南农庄和深厚的古吴底蕴,努力建成一个“展太湖生态之美,显苏州园艺之胜”的现代生态体验式园林,为江苏省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和美好江苏建设作出新贡献。
博会新建博览园,规划总面积236公顷,核心展区110公顷,选址在太湖之滨的乡村田园,坐落于国家5A级景区——苏州吴中太湖旅游景区内东山、旺山和穹窿山的三角腹地,与太湖东西山隔水相望、沿路相联,环太湖优质生态资源和旅游资源环绕四周,将成为环太湖旅游风光带上重要空间节点。博览园规划以“一核、两脉、四片区”为主框架,采用现代造园手法,精心打造写意园林、江南水乡、滨湖湿地、花海田园“四大亮点”,生动呈现出博雅精湛新景界、原汁原味新院落、苏州神韵新太湖、诗情画意新原汁原味新院落、苏园神韵新太湖、诗情画意新色彩的园博画卷。展园充分利用现有滨湖岸线和苇荡湿地的资源优势,精心打造菱湖渚湖畔景观公园和滨湖景观带,作为本届园博会一大特色片区,并保留柳舍村纳入园区整体考虑,将其定位为水乡田园式的特色村庄,融合美丽乡村建设、全省村庄整治经验,推出乡村庭院展示和花圃地景田园等专题展示,为游客呈现一幅原汁原味的江南水乡农家院落。同时,以柳舍村作为背景规划大面积田园地景展区,将充分利用基地现有自然条件资源,结合现代新颖设计手法和施工工艺,彰显江南地域农业文化特色,营造富有诗意的乡村与田园相互融合的自然景观画面[2]。
园内展区布局为“八大展区+两大展馆”结构,倡导运用生态、节能、环保等绿色科技,营造生态型、节约型郊野公园与滨湖景区,呈现“园水相生、水绿相融”的空间布局特点,描绘一幅“整体郊野大景观,局部雕琢巧园林”的唯美画卷。
园博会的成功落户,将大力助推环太湖生态环境改善和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有效促进环太湖区域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依托长三角核心的地缘优势和得天独厚的太湖山水,苏州吴中将努力打造一届散发江南气质、寄托园林情结、展现自然本真的园林盛会,让世人看到太湖山之青水之绿,见证一个传递生态文明发展新理念的新太湖[3]。
本次毕业设计课题以宿迁城市展园为主要研究对象,总结宿迁展园造园特色,结合第九届江苏省园艺博览会“水墨江南园林生活”的主题进行宿迁展园设计。
2.2 自然环境
园博园所处的苏州市境内属于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气候主要特点是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均降水量1100毫米,年均温15.7℃,1月均温2.5℃,7月均温28℃。
本课题结合园博园中的宿迁展园进行景观设计。宿迁位于江苏省北部,介于北纬33°8′—34°25′,东经117°56′—119°10′之间,属于长三角经济圈(带)、东陇海产业带、沿海经济带、沿江经济带的交叉辐射区。宿迁总体呈西北高,东南低的格局,最高点海拔高度71.2米,最低点海拔高度2.8米。宿迁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年均气温14.2℃,年均降水量910毫米,年均日照总时数2291小时。光热资源比较优越,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太阳总辐射量约为117千卡/平方厘米,全年日照数2271小时。无霜期较长,平均为水分布不均,易形成春旱、夏涝、秋冬干天气?。
2.3 案例分析
2.3.1 2011世界园艺博览会
世博园规划的总体结构是:“两环、两轴、五组团”。 “两环”指世园会分为主环和次环(外环)。主环为核心展园区,主要的展园和景点均分步在主环内。次环为扩展展园区。布置世园村、指挥中心、世园公寓等服务配套设施。“两轴”指园区内的两条景观轴线,南北为主轴,东西为次轴[4]。“五组团”指主要的展园组团,分别是长安园、五洲园、创意园、科技园、体验园。本届世园会规划的主要特色是突出“水文化”,增强“水体验”,强调“参与与互动”。
2.3.2 上海园展园
10月29日,世园执委会收到上海展园概念设计方案,“快城市,慢生活”贯穿设计主题。
“慢生活园”以竹为线索展开设计,立意为“竹席上的悠然时光”,把场地分成几个与竹及园林造景要素相结合的场所,通过布满竹席的游览步道将其串联起来,组成一个主题明确,内容丰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nongxue/yuanlin/2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