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人群的公园设计以吉林江北公园为例(附件)
摘要: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我国已经迈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问题日益凸显。中小城市公园的主要使用人群大多数为老龄群体。本文试图通过对吉林市江北公园现状情况的分析和对老龄群体需求方面的研究,从而找出适合老龄群体活动的公园景观设计途径,使这个位于工业城市的老公园重新焕发活力。设计紧密依据场地的现状,灵活运用理论所得的各项原则,充分考虑到中老年人群的各项需求,并且力求以现代的设计手法使公园重新焕发活力,并为老人们营造健康宜人的景观环境。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1 综述1
老年人的生理特征1
1.1.1感知能力退化 1
1.1.2神经系统老化 2
1.1.3身体机能退化 2
1.1.4对环境适应能力退化 2
1.2老年人的心理特征 2
1.2.1失落感 2
1.2.2孤独感 3
1.2.3自卑感 3
1.2.4忧郁感 3
1.3 老年人对于活动空间的需求 3
1.3.1对安全的需求3
1.3.2 对于身体保健的需求3
1.3.3 对活动方便的需求4
1.3.4对舒适度的需求 4
1.4老年户外活动空间的研究4
1.4.1老年活动空间现状4
1.4.2国内相关研究动态4
1.4.3国外相关研究动态5
2 基地分析5
2.1项目概况5
2.2调研项目分析5
2.2.1环境方面5
2.2.2公园使用人群方面6
2.2.3 气候方面6
2.2.4数据分析7
3 总体设计8
3.1设计理念8
3.2 设计目标8
3.3设计原则8
3.3.1功能多样性原则8
3.3.2安全性原则8
3.3.3保健性原则9
3.3.3醒目性原则9
3.3.4文化性原则 9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 3.4分区及典型景观9
3.4.1健康休闲区9
3.4.2中心文化区9
3.4.3滨水景观区9
3.4.5自然观赏区9
3.4.4健身活动区9
3.5 道路设计 10
3.6种植设计 10
3.7竖向设计 10
致谢 11
参考文献 11
附录
图1 项目概况
图2 背景分析图
图3 区位分析图
图4 周边分析图
图5 调研分析图
图6 现状分析图
图7 设计理念图
图8 总平面图
图9 功能分区图
图10 视线&空间结构分析图
图11 道路分析图
图12 全局鸟瞰图
图13 剖面分析图
图14 节点详情图1
图15 节点详情图2
图16 节点详情图3
图17 特色区域效果图1
图18 特色区域效果图2
图19 特色区域效果图3
图20 种植规划图
图21 灯光分析图
图22 竖向设计图
图23 其他说明基于老龄人群的公园设计
——以吉林市江北公园为例
引言
引言
1 综述
老年人的生理特征
1.1.1 感知能力退化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身上的各项感觉器官能力都会呈现下降趋势,对于和生活联系做敏感的视觉和听觉将首先发生变异。视觉是人获得周围环境信息感知的最先途径,人进入老年,视力逐渐变得模糊,对于色彩的辨别能力下降,同时老年人对近似色的区分能力也有很大下降,鲜艳的色彩在老年人的眼中会变得比较昏暗(胡仁禄,马光,1995)。另外,老年人对光线明暗感觉能力下降,相比一般人他们需要较长的时间来适应光线的明暗变化,通长需要比一般人强3倍到7倍的光线才能看清楚物体。因而对于户外环境中灯光照明设计一定要注意光强和光色的设计,一定要符合老年人的自身特点。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听觉系统会出现问题,导致听力下降。其表现形式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短暂性失去听力;二是对高频声音不敏感。为了应对听力带来的不变,在与人交谈时老年人一般会选择靠近对方或者佩戴助听器,但是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老年人外出社交。
此外,在日常生活中,老年人为了弥补自己听觉和视觉的不足,一般会通过嗅觉、触觉、味觉来达到平衡,但是也不能完全达到效果,因为这三方面的能力也因为衰老而下降了。
1.1.2 神经系统老化 人到老年,随着岁数的增加神经系统开始逐渐的出现早期老化,神经调节能力变差,但是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这种变化并不是特别明显。一般表现出来的状况是你的反射不如以前迅速,身体灵活性减弱,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变得迟钝。(梁洪星,2010)从而可能导致短时间的记忆失误,如忘记关房门、忘记别人刚刚提醒自己要做的某些事等自己要去做的事情。
1.1.3 身体机能退化 老年人身体机能退化表现在身体的运动能力下降,肌肉的强度以及控制能力也不断减退,耐久力下降;同时老年人普遍会感到自己的灵活程度下降,反应能力大不如前,外出活动的范围变小了,腕力、握力、背力、脚力等肌力明显下降;老年人骨骼变得脆弱,关节组织呈现了弹性减弱,经常会在不经意间撞到或者碰倒器物等现象,所以在户外环境设计中要格外熟悉各种园林材料的特性,注重地面等设施的防滑处理。
1.1.4 对环境适应能力退化 老年人由于体内分泌减少,新陈代谢减慢,他们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减退。因此户外环境设计坐凳等坐息设施应该采用木质等保温性较好的材料,尽量减少大块石材、铁质等保温性差的材料;对于气候的变化无常应当设置不同大小、不同类型的躲避设施。事实上类似的做法不仅仅老年人需要,年轻人也需要。
1.2 老年人的心理特征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1 综述1
老年人的生理特征1
1.1.1感知能力退化 1
1.1.2神经系统老化 2
1.1.3身体机能退化 2
1.1.4对环境适应能力退化 2
1.2老年人的心理特征 2
1.2.1失落感 2
1.2.2孤独感 3
1.2.3自卑感 3
1.2.4忧郁感 3
1.3 老年人对于活动空间的需求 3
1.3.1对安全的需求3
1.3.2 对于身体保健的需求3
1.3.3 对活动方便的需求4
1.3.4对舒适度的需求 4
1.4老年户外活动空间的研究4
1.4.1老年活动空间现状4
1.4.2国内相关研究动态4
1.4.3国外相关研究动态5
2 基地分析5
2.1项目概况5
2.2调研项目分析5
2.2.1环境方面5
2.2.2公园使用人群方面6
2.2.3 气候方面6
2.2.4数据分析7
3 总体设计8
3.1设计理念8
3.2 设计目标8
3.3设计原则8
3.3.1功能多样性原则8
3.3.2安全性原则8
3.3.3保健性原则9
3.3.3醒目性原则9
3.3.4文化性原则 9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 3.4分区及典型景观9
3.4.1健康休闲区9
3.4.2中心文化区9
3.4.3滨水景观区9
3.4.5自然观赏区9
3.4.4健身活动区9
3.5 道路设计 10
3.6种植设计 10
3.7竖向设计 10
致谢 11
参考文献 11
附录
图1 项目概况
图2 背景分析图
图3 区位分析图
图4 周边分析图
图5 调研分析图
图6 现状分析图
图7 设计理念图
图8 总平面图
图9 功能分区图
图10 视线&空间结构分析图
图11 道路分析图
图12 全局鸟瞰图
图13 剖面分析图
图14 节点详情图1
图15 节点详情图2
图16 节点详情图3
图17 特色区域效果图1
图18 特色区域效果图2
图19 特色区域效果图3
图20 种植规划图
图21 灯光分析图
图22 竖向设计图
图23 其他说明基于老龄人群的公园设计
——以吉林市江北公园为例
引言
引言
1 综述
老年人的生理特征
1.1.1 感知能力退化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身上的各项感觉器官能力都会呈现下降趋势,对于和生活联系做敏感的视觉和听觉将首先发生变异。视觉是人获得周围环境信息感知的最先途径,人进入老年,视力逐渐变得模糊,对于色彩的辨别能力下降,同时老年人对近似色的区分能力也有很大下降,鲜艳的色彩在老年人的眼中会变得比较昏暗(胡仁禄,马光,1995)。另外,老年人对光线明暗感觉能力下降,相比一般人他们需要较长的时间来适应光线的明暗变化,通长需要比一般人强3倍到7倍的光线才能看清楚物体。因而对于户外环境中灯光照明设计一定要注意光强和光色的设计,一定要符合老年人的自身特点。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听觉系统会出现问题,导致听力下降。其表现形式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短暂性失去听力;二是对高频声音不敏感。为了应对听力带来的不变,在与人交谈时老年人一般会选择靠近对方或者佩戴助听器,但是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老年人外出社交。
此外,在日常生活中,老年人为了弥补自己听觉和视觉的不足,一般会通过嗅觉、触觉、味觉来达到平衡,但是也不能完全达到效果,因为这三方面的能力也因为衰老而下降了。
1.1.2 神经系统老化 人到老年,随着岁数的增加神经系统开始逐渐的出现早期老化,神经调节能力变差,但是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这种变化并不是特别明显。一般表现出来的状况是你的反射不如以前迅速,身体灵活性减弱,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变得迟钝。(梁洪星,2010)从而可能导致短时间的记忆失误,如忘记关房门、忘记别人刚刚提醒自己要做的某些事等自己要去做的事情。
1.1.3 身体机能退化 老年人身体机能退化表现在身体的运动能力下降,肌肉的强度以及控制能力也不断减退,耐久力下降;同时老年人普遍会感到自己的灵活程度下降,反应能力大不如前,外出活动的范围变小了,腕力、握力、背力、脚力等肌力明显下降;老年人骨骼变得脆弱,关节组织呈现了弹性减弱,经常会在不经意间撞到或者碰倒器物等现象,所以在户外环境设计中要格外熟悉各种园林材料的特性,注重地面等设施的防滑处理。
1.1.4 对环境适应能力退化 老年人由于体内分泌减少,新陈代谢减慢,他们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减退。因此户外环境设计坐凳等坐息设施应该采用木质等保温性较好的材料,尽量减少大块石材、铁质等保温性差的材料;对于气候的变化无常应当设置不同大小、不同类型的躲避设施。事实上类似的做法不仅仅老年人需要,年轻人也需要。
1.2 老年人的心理特征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nongxue/yuanlin/1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