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蛋白生产关键技术研究

从优质豆科牧草中提取叶蛋白可缓解我国蛋白质饲料资源短缺的问题。为了优化紫花苜蓿和红三叶两种叶蛋白的提取工艺,本试验从影响叶蛋白提取的料水比、浸提温度和浸提时间3个主要因素研究了其对叶蛋白提取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对叶蛋白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从加热温度,加热时间两方面研究了直接加热法对叶蛋白絮凝分离的影响。结果表明,紫花苜蓿和红三叶叶蛋白浸提率在不同处理下存在差异,紫花苜蓿叶蛋白最适浸提条件为浸提温度为30℃,料水比为116,浸提时间为10min,其最大提取率为3.96g/100g。红三叶叶蛋白最适浸提条件为: 浸提温度为20℃,料水比为1:24,浸提时间为30min,其最大提取率为2.63g/100g。紫花苜蓿和红三叶的最佳絮凝时间均为5min,絮凝温度均为90℃。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 1
Key words1
引言1
1材料与方法2
1.1试验地概况2
1. 2 试验材料2
1.3试验设计与方法2
1.3.1 LPC浸提液制备 2
1.3.2 单因素试验2
1.3.3 正交试验2
1.3.4 絮凝分离3
1.4 蛋白质含量测定3
1.5 LPC提取率的计算 3
1.6 数据处理3
2 结果与分析3
2.1 紫花苜蓿LPC提取的单因素试验3
2.1.1料水比对紫花苜蓿LPC提取率的影响 3
2.1.2浸提时间对紫花苜蓿LPC提取率的影响4
2.1.3浸提温度对紫花苜蓿LPC浸提率的影响 4
2.2紫花苜蓿叶蛋白提取工艺最佳参数的确定 5
2.3 紫花苜蓿叶蛋白絮凝分离最佳参数的确定 5
2.4 红三叶LPC提取的单因素试验 6
2.4.1料水比对红三叶LPC提取率的影响 6
2.4.2浸提时间对红三叶LPC提取率的影响 6
2.4.3浸提温度对红三叶LPC提取率的影响 7
2.5 红三叶叶蛋白提取工艺最佳参数的确定 7
2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6 红三叶叶蛋白絮凝分离最佳参数的确定 8
3 讨论8
致谢9
参考文献9
叶蛋白生产关键技术研究
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畜产品的需求量增加,饲料供应不足的问题日趋严重,特别是蛋白质饲料短缺是长期制约我国乃至世界畜牧业发展的瓶颈。近几年,我国大豆进口数量已经达我国总大豆需求量的80%。缓解蛋白质饲料不足、减轻我国对大豆进口的依赖现状具有重要的生产及战略意义。
叶蛋白是指刈割新鲜的、有利用价值的饲草或其他植物的地上部分(嫩叶或嫩茎叶)经压榨后,通过汁液提取、蛋白凝聚与分离干燥得到的蛋白质浓缩物(Leaf Protein Concentrates),简称为叶蛋白(LPC)[1]。LPC是功能性蛋白质[2],营养价值高、食用效果好,具有极大开发价值[3]。据分析,其蛋白质含量一般为45%~65%,富含18种氨基酸、叶黄素以及多糖[4]。还含有胡萝卜素、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E、维生素C,B族维生素及促生长发育的未知因子等,氨基酸组分配比合理。LPC是猪、鸡、牛、羊的蛋白质补充饲料。大量实验研究证实,用叶蛋白饲料取代猪、家禽日粮中的部分乃至全部的蛋白质来源,或取代哺乳动物犊牛的部分全乳代用品时,都能取得良好的饲养效果[5]。
目前,我国饲料蛋白短缺,在传统的蛋白质生产不能满足人类的要求的情况下,叶蛋白这种具有多种功效的蛋白质显得尤为重要。绿色植物是生产LPC大的资源宝库,也是获取叶蛋白质最廉价的途径之一[67]。利用新鲜的植物茎叶提取叶蛋白作为蛋白质来源补充人类食品和动物饲料蛋白,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810] 。因此,利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将植物资源中的叶蛋白最大限度地提取出来供人类食用和动物的饲料之用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对叶蛋白生产过程中影响叶蛋白提取的几个主要因素(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进行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根据试验结果筛选出叶蛋白提取工艺的最佳参数。同时针对直接加热絮凝蛋白质进行研究,以期为日后的实验工作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于大学牌楼试验基地进行。试验地位于北纬32°33′,东经118°27′,年平均气温15.4℃,绝对最高温度43℃,绝对最低温度14℃,最热月平均温度28.1℃,最冷月平均温度2.1℃,年均降水量1106mm,无霜期237d。
1.2试验材料
供试试验材料为分枝期紫花苜蓿和红三叶。
1.3 试验设计与方法
1.3.1 LPC浸提液制备
(1)紫花苜蓿:称取新鲜紫花苜蓿3g,按照不同的料水比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打浆 后浸提一定时间,用4层纱布过滤,滤液在10000r/min下离心5min得到上清液,即LPC浸提液,测定浸提液中蛋白质含量,计算LPC提取率。
(2)红三叶:称取新鲜红三叶2g,按照不同的料水比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打浆后浸提一定时间,用4层纱布过滤,滤液在10000r/min下离心5min得到上清液,即LPC浸提液,测定浸提液中蛋白质含量,计算LPC提取率。
1.3.2 单因素试验
在LPC浸提液制备过程中分别以不同的料水比(紫花苜蓿1:8,1:10,1:12,1:14,1:16,1:18;红三叶1:8,1:12,1:16,1:20,1:24,1:28),浸提时间(0min,10min,20min,30min,40min,50min),浸提温度(20℃,30℃,40℃,50℃,60℃)进行单因素浸提实验,通过测定浸提液中蛋白质含量确定各处理的LPC提取率。
1.3.3 正交试验
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选取料水比、浸提时间、浸提温度3因素3水平(表1,表2)进行正交试验,筛选最佳紫花苜蓿和红三叶提取条件。
表1 紫花苜蓿正交试验因子水平
水平
A料水比
B浸提温度/℃
C浸提时间/min
1
1:12
20
5
2
1:14
30
10
3
1:16
40
15
注:料水比为原料重量与水重量之比
水平
A料水比
B浸提温度/℃
C浸提时间/min
1
1:20
20
5
2
1:24
30
10
3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nongxue/yuanlin/170.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