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湖公园植物景观多样性调查研究
本文以淮安市阳光湖公园植物景观多样性为主要调查研究内容,对阳光湖公园进行分区并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通过对阳光湖公园内植物的种类、数量、高度、胸径、冠幅、盖度(主要指灌木和草本)等数据,计算样地内植物的多度和相对多度、盖度和相对盖度、显著度和相对显著度、频度和相对频度以及重要值、物种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来发现公园内在植物配置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关键词 阳光湖公园,多样性,植物目 录
1 引言 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意义 1
1.3 国内外植物景观多样性研究现状 1
2 调查内容和方法 2
2.1 调查时间和地点 2
2.2 调查内容 2
2.3 调查方法 2
3 调查结果 11
3.1 植物种类的组成 11
3.2 植物数据的处理 15
4 研究分析 37
4.1 植物乔灌草种类比例分析 37
4.2 植物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分析 37
4.3 植物均匀度与景观多样性分析 37
5 阳光湖公园植物配植改进建议 37
结论 39
致谢 41
参考文献 42
附表 43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随着人口的迅速增长,人类经济活动的不断加剧,人类生存的环境也日益恶化,生物多样性受到了严重的威胁[1]。与此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尤其是对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建造生态园林城市成为大势所趋。淮安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加入了园林建设的行列,为打造一个有特色的生态园林城市奠定基础。
1.2 研究意义
在充分调查淮安市阳光湖植物景观多样性的基础上,了解淮安市阳光湖公园植物景观多样性的现实状况,研究在淮安市阳光湖公园中植物种类的应用情况以及植物群落配置状况。同时,通过分析发现阳光湖公园植物景观多样性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为淮安市的城市公园绿地规划和植物配植提供参考依据。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_5_1_9_1_6_0_7_2
建设的行列,为打造一个有特色的生态园林城市奠定基础。
1.2 研究意义
在充分调查淮安市阳光湖植物景观多样性的基础上,了解淮安市阳光湖公园植物景观多样性的现实状况,研究在淮安市阳光湖公园中植物种类的应用情况以及植物群落配置状况。同时,通过分析发现阳光湖公园植物景观多样性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为淮安市的城市公园绿地规划和植物配植提供参考依据。
1.3 国内外植物景观多样性研究现状
1.3.1 国外植物景观多样性研究现状
国外的生物多样性实质性的研究要远远领先于国内。1943年由 Williams首次提出生物多样性一词,1980年,Norse和McManuse首次给出了生物多样性的定义,1988年,由Wilson和Peters共同撰写的“Biodiversity”书出版了,该书介绍了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并在科学界和公众中普及了这个词汇[2]。从此之后,关于生物多样性的有关书籍以及研究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兴趣。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生态与进化生物学教授,其所著的《生物多样性测度》提供了怎样度量生物多样性的全面概念,最重要的是书中介绍了生物多样性[如a多样性(一定空间单位内的多样性)、β多样性(若干区域内物种多样性的差异)]测度的主要方法,而且评述了物种多度模型、物种丰富度估计方法和主要多样性统计学方法[3]。
1.3.2 国内研究综述
植物景观多样性在中国起步较晚,郑岩对哈尔滨17个城市公园的植物群落进行了调查,研究了调查植物群落的区系组成、群落类型、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等群落特征[4]。蒋丽雪以杭州公园绿地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对58个典型样地进行调查分析,从植物多样性、植物景观多样性、景观评价等方面探究植物[5]。张素娟,李春友等借鉴唐东芹等人的AHP模型与方法,广泛征询相关专家意见并结合实践给出各项评价因子的权重,采用定量与定性指标相结合的方法对汤河公园植物景观多样性进行评价,并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汤河公园绿地景观进行生态效益分析[6]。
目前,我国对植物景观多样性的研究已经取得很大的进步,不仅是横向的植物景观研究,还包括纵向的植物景观多样性的研究,通过对植物景观空间的营造分析,形成不同层次的空间感,并对景观评价形成重要的影响。
2 调查内容和方法
2.1 调查时间和地点
调查时间为2016年4月-5月,调查地点为淮安市阳光湖公园,并按照公园景点分布将公园分为五个区,在五个区内分取样地。在调查植物的时候对样地的植物群落进行拍摄,拍摄都选择了天气晴朗,同时没有光斑并且光线充足的视角。
2.2 调查内容
本课题主要是研究淮安市阳光湖公园植物景观多样性,顾名思义,主要调查植物的种类、数量、胸径、树高(高3m或胸径大于3cm的乔木每木检尺)、冠幅、盖度(主要是草本植物)等数值[7]。同时计算植物的频度、相对频度、多度、相对多度、盖度、相对盖度、显著度、相对显示度、重要值、物种丰富度指数(Margalef指数)、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均匀度指数(Pielou指数),通过这些数据可以反应阳光湖公园植物的应用现状,有助于研究阳光湖公园植物景观多样性。
2.3 调查方法
2.3.1 阳光湖公园样方设置
根据2014年林业局使用的典型抽样调查方法,小斑(地块)面积在450亩以上时,调查面积不少于造林面积的1%,且不低于9亩,对阳光湖公园采用样地调查,逐小班、逐地块布点。阳光湖公园占地面积1000亩,因而调查面积应不低于10亩。根据样地设置的平均数曲线法,当样方数取到25个时,平均值稳定。因而,将阳光湖公园依据景点布置分为五个区域,每个区域取植物配置较为典型的五个20m×20m的样方[8]。其中,区域一包含样方1-5,区域二包含样方6-10,区域三包含样方11-15,区域四包含样方16-20,区域五包含样方21-25,详细样方布置图如图1。
图1 淮安市阳光湖公园样方布置图
2.3.2 阳光湖公园样方数据统计
阳光湖公园25个样方数据统计结果如表1。
表1-1 样方1植物统计结果
名称
高度(m)
胸径(cm)
冠幅(m)
数量
朴树
5.0
20
1.5
7
香樟
4.5
35<
1 引言 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意义 1
1.3 国内外植物景观多样性研究现状 1
2 调查内容和方法 2
2.1 调查时间和地点 2
2.2 调查内容 2
2.3 调查方法 2
3 调查结果 11
3.1 植物种类的组成 11
3.2 植物数据的处理 15
4 研究分析 37
4.1 植物乔灌草种类比例分析 37
4.2 植物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分析 37
4.3 植物均匀度与景观多样性分析 37
5 阳光湖公园植物配植改进建议 37
结论 39
致谢 41
参考文献 42
附表 43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随着人口的迅速增长,人类经济活动的不断加剧,人类生存的环境也日益恶化,生物多样性受到了严重的威胁[1]。与此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尤其是对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建造生态园林城市成为大势所趋。淮安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加入了园林建设的行列,为打造一个有特色的生态园林城市奠定基础。
1.2 研究意义
在充分调查淮安市阳光湖植物景观多样性的基础上,了解淮安市阳光湖公园植物景观多样性的现实状况,研究在淮安市阳光湖公园中植物种类的应用情况以及植物群落配置状况。同时,通过分析发现阳光湖公园植物景观多样性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为淮安市的城市公园绿地规划和植物配植提供参考依据。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_5_1_9_1_6_0_7_2
建设的行列,为打造一个有特色的生态园林城市奠定基础。
1.2 研究意义
在充分调查淮安市阳光湖植物景观多样性的基础上,了解淮安市阳光湖公园植物景观多样性的现实状况,研究在淮安市阳光湖公园中植物种类的应用情况以及植物群落配置状况。同时,通过分析发现阳光湖公园植物景观多样性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为淮安市的城市公园绿地规划和植物配植提供参考依据。
1.3 国内外植物景观多样性研究现状
1.3.1 国外植物景观多样性研究现状
国外的生物多样性实质性的研究要远远领先于国内。1943年由 Williams首次提出生物多样性一词,1980年,Norse和McManuse首次给出了生物多样性的定义,1988年,由Wilson和Peters共同撰写的“Biodiversity”书出版了,该书介绍了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并在科学界和公众中普及了这个词汇[2]。从此之后,关于生物多样性的有关书籍以及研究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兴趣。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生态与进化生物学教授,其所著的《生物多样性测度》提供了怎样度量生物多样性的全面概念,最重要的是书中介绍了生物多样性[如a多样性(一定空间单位内的多样性)、β多样性(若干区域内物种多样性的差异)]测度的主要方法,而且评述了物种多度模型、物种丰富度估计方法和主要多样性统计学方法[3]。
1.3.2 国内研究综述
植物景观多样性在中国起步较晚,郑岩对哈尔滨17个城市公园的植物群落进行了调查,研究了调查植物群落的区系组成、群落类型、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等群落特征[4]。蒋丽雪以杭州公园绿地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对58个典型样地进行调查分析,从植物多样性、植物景观多样性、景观评价等方面探究植物[5]。张素娟,李春友等借鉴唐东芹等人的AHP模型与方法,广泛征询相关专家意见并结合实践给出各项评价因子的权重,采用定量与定性指标相结合的方法对汤河公园植物景观多样性进行评价,并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汤河公园绿地景观进行生态效益分析[6]。
目前,我国对植物景观多样性的研究已经取得很大的进步,不仅是横向的植物景观研究,还包括纵向的植物景观多样性的研究,通过对植物景观空间的营造分析,形成不同层次的空间感,并对景观评价形成重要的影响。
2 调查内容和方法
2.1 调查时间和地点
调查时间为2016年4月-5月,调查地点为淮安市阳光湖公园,并按照公园景点分布将公园分为五个区,在五个区内分取样地。在调查植物的时候对样地的植物群落进行拍摄,拍摄都选择了天气晴朗,同时没有光斑并且光线充足的视角。
2.2 调查内容
本课题主要是研究淮安市阳光湖公园植物景观多样性,顾名思义,主要调查植物的种类、数量、胸径、树高(高3m或胸径大于3cm的乔木每木检尺)、冠幅、盖度(主要是草本植物)等数值[7]。同时计算植物的频度、相对频度、多度、相对多度、盖度、相对盖度、显著度、相对显示度、重要值、物种丰富度指数(Margalef指数)、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均匀度指数(Pielou指数),通过这些数据可以反应阳光湖公园植物的应用现状,有助于研究阳光湖公园植物景观多样性。
2.3 调查方法
2.3.1 阳光湖公园样方设置
根据2014年林业局使用的典型抽样调查方法,小斑(地块)面积在450亩以上时,调查面积不少于造林面积的1%,且不低于9亩,对阳光湖公园采用样地调查,逐小班、逐地块布点。阳光湖公园占地面积1000亩,因而调查面积应不低于10亩。根据样地设置的平均数曲线法,当样方数取到25个时,平均值稳定。因而,将阳光湖公园依据景点布置分为五个区域,每个区域取植物配置较为典型的五个20m×20m的样方[8]。其中,区域一包含样方1-5,区域二包含样方6-10,区域三包含样方11-15,区域四包含样方16-20,区域五包含样方21-25,详细样方布置图如图1。
图1 淮安市阳光湖公园样方布置图
2.3.2 阳光湖公园样方数据统计
阳光湖公园25个样方数据统计结果如表1。
表1-1 样方1植物统计结果
名称
高度(m)
胸径(cm)
冠幅(m)
数量
朴树
5.0
20
1.5
7
香樟
4.5
35<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nongxue/yuanlin/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