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东市滨河广场景观提升改造(附件)

一个城市的滨水区,是城市景观的重要体现所在。作为一个公共活动的空间,它在城市中的作用非常重要。本设计主要满足中老年人的散步休闲,在设计风格上,尽量保持老广场原有的外形,力求简约、质朴、实用,坚持功能与形式相融合,为市民创造一个轻松、愉悦有活动氛围的滨河广场。本设计综合各种环境因素,利用现代景观和滨河广场设计手法进行设计,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充分结合广场新旧元素的匹配关系,力图打造真正属于启东人自己的现代滨河广场。关键词 :滨河广场 ,新旧结合 ,现代景观目 录
1 引言 5
2 国内城市滨水研究现状及方向 5
3 启东市滨河广场景观调研及分析 6
3.1项目的背景调研 6
3.2设计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7
3.2.1适合人群的分析 7
3.2.2自然环境与周边环境的分析 7
4 景观设计过程 7
4.1广场景观设计定位 7
4.2广场景观设计构思 7
4.3广场景观设计项目分析 8
4.3.1 设计论述 8
4.3.2 植物搭配 8
4.3.3 地面铺装 8
4.4 设计中面临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 9
5 启东市滨河广场景观设计的创新价值 9
结论 11
致谢 12
参考文献 13
1 引言
滨河广场,意为水边、海滨、湖边的广场,以水系为中心,相对周边实体界面而存在的空间场所,包括一定的水域空间和水体相邻近的城市陆地空间,它既是陆的边沿,也是水的边缘[1]。水域孕育了城市和城市文化,有利于运输、灌溉、生活,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城市滨水区是构成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重要部分,在城市中具有自然山水的景观情趣和公共活动集中、历史文化因素丰富的特点以及导向明确、渗透性强的空间特质,是自然生态系统与人工建设系统交融的城市公共开敞空间,其对于城市的意义,尤为独特和重要[2]。
然而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环境污染日益加剧,人均资源占有量在不断减少,特别是其中的水资源。在过去几百年间的世界城市化进程中,河流和滨水区的各项自然过程常常受到不合理开发建设的强烈干扰,各种自然形式也在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具有自然山水的景观情趣和公共活动集中、历史文化因素丰富的特点以及导向明确、渗透性强的空间特质,是自然生态系统与人工建设系统交融的城市公共开敞空间,其对于城市的意义,尤为独特和重要[2]。
然而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环境污染日益加剧,人均资源占有量在不断减少,特别是其中的水资源。在过去几百年间的世界城市化进程中,河流和滨水区的各项自然过程常常受到不合理开发建设的强烈干扰,各种自然形式也在所难免地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这种负面影响在今天快速步入城市时代的我国表现尤其严重[3]。因此,人们清楚的认识到了滨水开发所具有的直接的和潜在的巨大社会价值,城市中的滨水区以其活跃性和穿透力而成为城市景观组织中最富有生气的元素,它集中体现了城市深厚的文化积蕴和丰富的物质文明[4]。随着现代城市的发展以及人们对人居环境的要求逐步向健康、生态、和谐等方向发展,滨河绿地以其兼具了城市和自然的舒适性,满足着现代人的生活、娱乐、休闲等需要,提供了人与自然零距离接触的媒介,因此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的关注。
2 国内城市滨水研究现状及方向
起初由于自然环境的优越聚落而居,再逐渐由自然村落发展到一定规模的城市。中国古代的建城理论中就有“依山者甚多,亦须有水可通舟祖,而后可建”,以及“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之说[1]。我国滨水区景观开发开始的相对较晚,自20世纪90年代才陆续展开,许多滨水城市充分利用地理优势,对滨水区进行重新规划整治,使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为人们提供了休闲、旅游的场所,提高了当地居民的精神生活水平。
对滨水地区的研究,以往的研究主要从城市设计和滨水空间形态演化等方面着手,如2002年张廷伟等编著的《城市滨水设计与开发》一书,列举了很多滨水区开发的实例并揭示了中国滨水区开发的方向。2006年,刘滨谊《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一书从滨水景观理论的基础出发,分析了国内外案例等。
目前,我国滨水区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相对国外来说仍处于落后状态,在已完成的滨水项目中,大多数集中在对滨水区本身的环境整治与景观美化上,而当前规划和建设的项目,不少已考虑建设成城市群范围的大型滨水绿化带[7]。
3 启东市滨河广场景观调研及分析
3.1 项目的背景调研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以及国外思想特别是西方设计思想的引入,空间设计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对滨水区绿化景观设计的研究也进一步深入。在技术上,采用了计算机模拟现实来辅助设计;在设计单位上,还邀请了一些发达国家的设计单位一同参与投标;在资金投入上,扩展投资渠道,加大了资金投入量。但是,在滨水区绿化方面取得进步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以下几点:
1、公众参与意识的淡薄
公众参与主要体现在前期规划和后期评价中,在我国滨水区规划设计的综合调查阶段,强调的是对工程技术资料方面的调查,而在规划实施后,更没有就人们对规划作品的满意程度作调查。
2、开发模式照抄照搬,缺乏地方特色
随着国 际化日益趋同的项目开发充斥世界,人们忽视了许多潜藏于当今城市滨水区复兴背后的因素,具体的实践存在模式照搬和抄袭现象。目前我国许多滨水景观设计项目走入了城市美化运动的误区,单纯追求现代化,毫无地方特色和可识别性。
3、公共空间不连续
目前我国滨水空间存在严重的圈地现象,滨水地块的开发商总是想尽办法把水岸纳入到自己的私有领域内,市民不能自由进入,或者和城市其他公共空间缺乏合理的衔接和过渡,妨碍公众活动的自由性和连续性。
4、护岸设计极端单一化
我国的滨水景观设计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强调对水域空间的治理。为了彻底制服水患,钢筋混凝土的河堤年年在加高,块石堆砌的护岸比比皆是,河道裁弯取直,完全被水泥硬化。这样的护岸对于应付夏季突发洪水确实有着重要作用,但是阻碍了人与水体的亲近性[5]。
3.2设计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启东市广电广场位于启东市人民中路(336省道)与滨江大道交界处,于2004年8月竣工。占地面积约18000平方米,是一个集休闲娱乐、商业活动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滨河广场。
3.2.1 适合人群的分析
通过定点定时的数据调查了解到,此广场在早、中、晚三个阶段中,早上大部分为中老年人散步休闲通过此地,中午大部分为路人经过,晚上大部分为中老年人和年轻人闲逛与此。于是得出结论项目需求是满足中老年人在此地的休闲娱乐、晨练以及年轻人群的休闲等需求。
3.2.2自然环境与周边环境的分析
致 谢
本论文的完成,得益于老师传授的知识,使本人有了完成论文所要求的知识积累,更得益于季淮导师从选题的确定、论文资料的收集、论文框架的确定、开题报告准备及论文初稿与定稿中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nongxue/yuanlin/272.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