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行交通理念的街道景观空间营造探究以常州南大街景观改造设计为例(附件)
街道的出现和发展承载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街道是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满足人们出行、饮食、购物、人际交往、休闲娱乐等多种需要。本次设计以常州南大街商业步行街为例,设计以现有的建筑和道路格局为基础,强调步行慢行的特点,营造一个以愉悦为主题,风格简约明快的现代步行街景观。景观改造目的在于使南大街不论是在功能上还是视觉景观上更满足主流游客的需求,形成一个生机勃勃的城市公共活动区域。设计重点围绕铺装、绿化、小品等方面对南大街步行街进行改造,创造出能给游客带来愉悦感的购物休闲空间。 关键词 南大街步行街,景观改造,愉悦目 录
1 引 言 1
2 背景分析及概况 1
2.1 项目背景 1
2.2 场地概况 1
2.3 现状分析 2
2.3.1南大街步行街交通现状 2
2.3.2南大街步行街景观现状 2
2.3.3南大街步行街植物现状 3
2.3.4南大街步行街服务设施分析 3
3 设计构思和原则 3
3.1设计构思 3
3.3设计原则 4
3.3.1以人文本的原则 4
3.3.2尊重历史、地域和文化的原则 5
3.3.3环境生态化的原则 5
4 具体设计 5
4.1主入口/西南角入口广场 5
4.2东南角入口 5
4.3种植池广场 5
4.4景观道 6
4.5旋梯小景 6
5 规划设计分析 6
5.1功能分析 6
5.2交通分析 6
5.3景观节点分析 7
5.4灯光分析 7
6 种植设计 7
6.1绿化原则 7
6.2植物配置 7
6.3植物选择 8
7 小品及硬质景观 8
结论 9
致谢 10
参考文献 11
1 引言
街道是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满足人们出行、饮食、购物、人际交往、休闲娱乐等多种需要。商业步行街相较于一般的街道,更加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植设计 7
6.1绿化原则 7
6.2植物配置 7
6.3植物选择 8
7 小品及硬质景观 8
结论 9
致谢 10
参考文献 11
1 引言
街道是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满足人们出行、饮食、购物、人际交往、休闲娱乐等多种需要。商业步行街相较于一般的街道,更加强调了步行和经济活动的特点。
常州市南大街商业步行街改造设计的目的在于创造一个多功能的开放空间,结合慢行交通理念,营造出环境优美、尺度适宜并且高度人性化的街道环境,重点突出“步行”特点,促使城市休闲购物、旅游观光、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提升,城市整体魅力得到提高。
2 背景分析及概况
2.1 项目背景
常州位于长江下游南岸,是东南沿海城市,总面积约为4385平方公里。常州北邻长江,南接太湖,市内水系纵横交错,水肥条件优越,是著名的江南水乡。常州雨水丰沛,四季分明,属于典型的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设计主体位于常州南大街商业区,这里是常州中心商业区,是常州经济快速发展的起始点,也是目前常州市内最为繁华的地区之一,提供休闲、饮食、购物、娱乐等多种服务。南大街街区坐拥众多核心商业区,包括南大街商业步行街、新世纪商城、莱蒙都会商业街、嘉业国贸广场、吾悦国际广场等,总建筑面积达140万平方米。常州南大街商贸休闲旅游区于2011年7月正式获得国家4A级旅游景区授牌,从而成为常州市“十二五”期间首个通 过4A评定的景区,也是江苏省现代商贸休闲街区中的首个4A景区。
2. 2 场地概况
南大街号称龙城第一街(常州又称为龙城),而商业步行街就好比是南大街这条龙的眼睛,在南大街区域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性。南大街商业步行街西至南大街、南自青果巷,北临延陵西路,东西方向宽120米,南北方向长600米,集购物、餐饮、休闲、商贸办公为一体。步行街北侧和西面为新世纪商城、莱蒙都会等商业区和杨柳巷等小区。而步行街南边和东边有更重的文化和历史气息,南边是青果巷,东侧除了人民公园还有数间名人故居和艺术馆。南大街商业步行街立于古城老街,承载着现代进步发展的重任,作为一个走现代化路线的商业步行街,能历经百年风雨而任然具有较高的人气,是非常不容易的。
双桂坊东西向穿过步行街,将步行机大致划分为南北两个范围大致相同的部分,出于多方考量设计选择双桂坊以南的部分。设计范围总面积3万四千平方米左右,除去建筑面积的可设计面积约一万五千五百平方米,其中步行街内可操作面积约为一万一千五百平方米。
2. 3 现状分析
2.3.1 南大街步行街交通现状
常州南大街商业步行街的东、西、北三面的道路皆为城市主干道,分别为公园路、南大街和延陵西路,双桂坊从步行街中间横穿将步行街划分为两部分。共有12路公交可到达南大街站,可以说是条条大路通南大街,交通便利。但是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规划的需要,近几年南大街商业步行街附近断断续续出现新建楼层、拆迁、道路拓宽等施工情况,或多或少造成不便。此外横穿步行街的双桂坊处有事会出现胡乱停车的现场,尽管此处有地下停车场;除了汽车停车问题,电动车和自行车缺少停泊区,导致部分非机动车散乱停放,不仅影响美观,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交通拥堵,在客流高峰期甚至成为安全隐患。设计时需针对上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设置禁止泊车的标示牌,增设非机动车停车位等。
2.3.2 南大街步行街景观现状
步行街内原有景观较少,只有旱喷和西南入口的景观灯柱可以称得上是一景,形式单一,缺少变化,不能完全满足现代人对美的需求。而且在随机调查的一百位游客中没有一位在近三年中看到过旱喷使用,疑似已经废弃。灯柱虽然造型别致,夜间效果也颇为赏心悦目,但是灯柱柱身为白色,需定期清洗,否则灰扑扑的影响美感,管护麻烦且成本较高。步行街内部铺装乏善可陈,虽然材质优良亦无破损,但是形式较为单一,铺装材质、色彩缺乏变化。根据抽样调查结果显示青少年和青中年(即12-20岁和20-40岁人群)超过步行街客流总人口的65%。在这种情况下这样相对单调的景观现状并不能迎合大多数受众的喜好。
景观设计时应该以人为本,充分考虑服务人群的需要和喜好,将其融入设计之中,同时针对现存的问题进行改造,设计出一些新颖的小品,改变铺装形式,以满足现代人的活动休憩。
2.3.3 南大街步行街植物现状
步行街内种植的植物品种单一,全部是常绿乔木,且数量较少,种植形式也缺少变化,仅有两种种植形式,即树穴和常见的正方形种植池,给人以沉闷的感觉。设计范围内除了两个香樟树穴和四个广玉兰树穴,就只有三个桂花种植池。种植池里仅有一棵桂花,仅周围栽有草花,缺少灌木点缀,植物品种单一,竖向设计上不够丰富,缺乏美感。除了这些固定的植物,在柱脚等角落还有一些草花盆栽,虽然起到了点缀的作用,但是容易死亡、遗失,为了保持
1 引 言 1
2 背景分析及概况 1
2.1 项目背景 1
2.2 场地概况 1
2.3 现状分析 2
2.3.1南大街步行街交通现状 2
2.3.2南大街步行街景观现状 2
2.3.3南大街步行街植物现状 3
2.3.4南大街步行街服务设施分析 3
3 设计构思和原则 3
3.1设计构思 3
3.3设计原则 4
3.3.1以人文本的原则 4
3.3.2尊重历史、地域和文化的原则 5
3.3.3环境生态化的原则 5
4 具体设计 5
4.1主入口/西南角入口广场 5
4.2东南角入口 5
4.3种植池广场 5
4.4景观道 6
4.5旋梯小景 6
5 规划设计分析 6
5.1功能分析 6
5.2交通分析 6
5.3景观节点分析 7
5.4灯光分析 7
6 种植设计 7
6.1绿化原则 7
6.2植物配置 7
6.3植物选择 8
7 小品及硬质景观 8
结论 9
致谢 10
参考文献 11
1 引言
街道是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满足人们出行、饮食、购物、人际交往、休闲娱乐等多种需要。商业步行街相较于一般的街道,更加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植设计 7
6.1绿化原则 7
6.2植物配置 7
6.3植物选择 8
7 小品及硬质景观 8
结论 9
致谢 10
参考文献 11
1 引言
街道是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满足人们出行、饮食、购物、人际交往、休闲娱乐等多种需要。商业步行街相较于一般的街道,更加强调了步行和经济活动的特点。
常州市南大街商业步行街改造设计的目的在于创造一个多功能的开放空间,结合慢行交通理念,营造出环境优美、尺度适宜并且高度人性化的街道环境,重点突出“步行”特点,促使城市休闲购物、旅游观光、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提升,城市整体魅力得到提高。
2 背景分析及概况
2.1 项目背景
常州位于长江下游南岸,是东南沿海城市,总面积约为4385平方公里。常州北邻长江,南接太湖,市内水系纵横交错,水肥条件优越,是著名的江南水乡。常州雨水丰沛,四季分明,属于典型的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设计主体位于常州南大街商业区,这里是常州中心商业区,是常州经济快速发展的起始点,也是目前常州市内最为繁华的地区之一,提供休闲、饮食、购物、娱乐等多种服务。南大街街区坐拥众多核心商业区,包括南大街商业步行街、新世纪商城、莱蒙都会商业街、嘉业国贸广场、吾悦国际广场等,总建筑面积达140万平方米。常州南大街商贸休闲旅游区于2011年7月正式获得国家4A级旅游景区授牌,从而成为常州市“十二五”期间首个通 过4A评定的景区,也是江苏省现代商贸休闲街区中的首个4A景区。
2. 2 场地概况
南大街号称龙城第一街(常州又称为龙城),而商业步行街就好比是南大街这条龙的眼睛,在南大街区域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性。南大街商业步行街西至南大街、南自青果巷,北临延陵西路,东西方向宽120米,南北方向长600米,集购物、餐饮、休闲、商贸办公为一体。步行街北侧和西面为新世纪商城、莱蒙都会等商业区和杨柳巷等小区。而步行街南边和东边有更重的文化和历史气息,南边是青果巷,东侧除了人民公园还有数间名人故居和艺术馆。南大街商业步行街立于古城老街,承载着现代进步发展的重任,作为一个走现代化路线的商业步行街,能历经百年风雨而任然具有较高的人气,是非常不容易的。
双桂坊东西向穿过步行街,将步行机大致划分为南北两个范围大致相同的部分,出于多方考量设计选择双桂坊以南的部分。设计范围总面积3万四千平方米左右,除去建筑面积的可设计面积约一万五千五百平方米,其中步行街内可操作面积约为一万一千五百平方米。
2. 3 现状分析
2.3.1 南大街步行街交通现状
常州南大街商业步行街的东、西、北三面的道路皆为城市主干道,分别为公园路、南大街和延陵西路,双桂坊从步行街中间横穿将步行街划分为两部分。共有12路公交可到达南大街站,可以说是条条大路通南大街,交通便利。但是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规划的需要,近几年南大街商业步行街附近断断续续出现新建楼层、拆迁、道路拓宽等施工情况,或多或少造成不便。此外横穿步行街的双桂坊处有事会出现胡乱停车的现场,尽管此处有地下停车场;除了汽车停车问题,电动车和自行车缺少停泊区,导致部分非机动车散乱停放,不仅影响美观,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交通拥堵,在客流高峰期甚至成为安全隐患。设计时需针对上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设置禁止泊车的标示牌,增设非机动车停车位等。
2.3.2 南大街步行街景观现状
步行街内原有景观较少,只有旱喷和西南入口的景观灯柱可以称得上是一景,形式单一,缺少变化,不能完全满足现代人对美的需求。而且在随机调查的一百位游客中没有一位在近三年中看到过旱喷使用,疑似已经废弃。灯柱虽然造型别致,夜间效果也颇为赏心悦目,但是灯柱柱身为白色,需定期清洗,否则灰扑扑的影响美感,管护麻烦且成本较高。步行街内部铺装乏善可陈,虽然材质优良亦无破损,但是形式较为单一,铺装材质、色彩缺乏变化。根据抽样调查结果显示青少年和青中年(即12-20岁和20-40岁人群)超过步行街客流总人口的65%。在这种情况下这样相对单调的景观现状并不能迎合大多数受众的喜好。
景观设计时应该以人为本,充分考虑服务人群的需要和喜好,将其融入设计之中,同时针对现存的问题进行改造,设计出一些新颖的小品,改变铺装形式,以满足现代人的活动休憩。
2.3.3 南大街步行街植物现状
步行街内种植的植物品种单一,全部是常绿乔木,且数量较少,种植形式也缺少变化,仅有两种种植形式,即树穴和常见的正方形种植池,给人以沉闷的感觉。设计范围内除了两个香樟树穴和四个广玉兰树穴,就只有三个桂花种植池。种植池里仅有一棵桂花,仅周围栽有草花,缺少灌木点缀,植物品种单一,竖向设计上不够丰富,缺乏美感。除了这些固定的植物,在柱脚等角落还有一些草花盆栽,虽然起到了点缀的作用,但是容易死亡、遗失,为了保持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nongxue/yuanlin/2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