鸢尾的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目 录
1 引言 1
1.1研究德国鸢尾组培技术的原因: 1
1.2研究目的及意义: 1
2实验材料与方法 2
2.1实验材料 2
2.2实验方法 2
2.2.1培养基的配置及灭菌 2
2.2.2 外植体的选择及消毒 3
2.2.3不定芽的诱导 4
2.2.4不定芽的增殖 5
2.2.5生根培养 5
3结果与分析 6
3.1不同消毒方法对外植体诱导的影响 6
3.2不同激素配比对不定芽诱导的影响 8
3.3不同激素配比对不定芽增殖的影响 10
3.4不同基础培养基对生根的影响 12
4.总结 13
5.讨论 13
致 谢 15
参考文献 16
1 引言
鸢尾花色彩丰富,主要色彩为蓝紫色,有“蓝色妖姬”的美誉,因为鸢尾花的花瓣形如鸢鸟尾巴一样,因而称之其属名iris,“爱丽丝”。而且传说爱丽丝在希腊神话中是彩虹女神,她作为众神与人间交流的使者,主要任务是将善良人死后的灵魂,经由天地间的彩虹桥携回天国。鸢尾花被赋予女神的化身,美丽多姿,深受人间喜爱。
1.1研究德国鸢尾组培技术的原因:
德国鸢尾(Iris germanica L.)是鸢尾科(Iridaceae)鸢尾属(Iris L.)多年生的草本植物,是“有髯鸢尾”的泛称。德国鸢尾花姿奇特,花色丰富,叶片挺拔且株型紧凑,其观赏价值高,群体功能较强,栽培历史悠久,园艺品种繁多,作为观赏花卉,深受人们的喜爱和青睐。在医药食品、盆栽观赏以及切花生产、园林绿化等各个领域占有重要地位,可以产生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 5 1 9 1 6 0 7 2
良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因而,人们迫切希望能获取更多的,具有优良性状的德国鸢尾植株,来满足各方面的大量需求。然而在自然状态下,鸢尾属植物种子普遍具有休眠特性,发芽率极低,而且采用分株繁殖方式,并不适于进行大规模的商业生产,且随着长期世代种植,容易感染病菌而造成品种退化。
目前,我国应用的德国鸢尾品种均引自国外,不仅种源少价格高,而且繁殖效率低,很难在短期内获得大量种苗,因而满足不了市场需求,极大地制约了其在我国园林绿化中的广泛应用,因此生产上迫切需要快速有效的种苗繁殖方法。
1.2研究目的及意义:
近年来,组培快繁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花卉生产,可以在短期内获得大量性状一致的植株,有望解决德国鸢尾种苗不足的问题。
通过对德国鸢尾开展组织培养研究,总结出德国鸢尾规范的快速繁殖技术,筛选出适合在我国各地区直接应用于生产实践的德国鸢尾,以期为德国鸢尾的种苗生产提供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持,为其在园林应用空白的填补起到有益的示范作用。同时,还可以为我国的鸢尾属植物资源的系统研究与开发推广起到积极的带动作用。
2实验材料与方法
2.1实验材料
外植体来源于花卉苗木基地培育的蓝紫色德国鸢尾苗;供试药剂为无水乙醇、MS培养基所需药品、6-BA、NAA、升汞、氢氧化钠,盐酸等。
实验所用的器材有: 冰箱,分析天平,烧杯(50mL, 100mL, 500mL, 1000mL),量筒(1000mL,100mL,25mL),容量瓶(1000mL,500mL,100mL),磨口试剂瓶(500mL,1000mL),称量纸、药勺、精密 pH 试纸,玻璃棒、滴管、电炉,微波炉、移液管(10mL,5mL,2mL,1mL,0.5mL),吸耳球,纱布,滴瓶,耐热橡皮筋,线绳,高压灭菌锅,标签纸,刀剪镊子工具、托盘、记号笔、棉花、超净工作台
2.2实验方法
2.2.1培养基的配置及灭菌
一.配置MS几种母液
通过多番查阅德国鸢尾组织培养的资料及研究得知,基础培养基用MS培养基为宜,其中大量元素按照使用时高10倍的数值称取(硝酸钾KNO?19000mg/L,硝酸铵 NH4NO3 16500mg/L,磷酸二氢钾 KH2PO4 1700mg/L,硫酸镁 MgSO4.7H20 3700mg/L,氯化钙 CaCl2.2H20 4400mg/L)各种化合物分别称量后,除氯化钙外,其余化合物混合在500ml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加速溶解,然后倒入1000ml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定容至刻度,配制成1L的混合溶液,最后贴上标签注明化合物名称,浓缩倍数,编号为①,其中氯化钙 单独配置成1L溶液,编号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 5 1 9 1 6 0 7 2
为②。
按上述配制方法,微量元素按照使用时高100倍的数值称取(碘化钾KI 83mg/L,硼酸 H3BO3 620 mg/L,硫酸锰 MnSO4.4H2O 2230mg/L,硫酸锌 ZnSO4.7H2O 860mg/L,钼酸钠 Na2MoO4.2H2O 25mg/L,硫酸铜 CuSO4.5H2O 2.5mg/L,氯化钴 CoCl2.6H2O 2.5mg/L),配制成溶液,定容在1L刻度的容量瓶中,编号为③;
铁盐按照使用时高100倍的数值称取(乙二胺四乙酸二钠 Na2.EDTA 3730mg/L,硫酸亚铁 FeSO4.7H20 2780 mg/L);配制成溶液,定容在1L刻度的容量瓶中,编号为④;
有机物按照使用时高100倍的数值称取(肌醇5000mg/L,甘氨酸100mg/L,盐酸硫胺素 VB1 5mg/L,盐酸吡哆醇 VB6 25mg/L ,烟酸VB5 或 VPP 25mg/L,),配制成溶液,定容在500ml刻度的容量瓶中,编号为⑤,其中肌醇单独配置定容在500ml刻度的容量瓶中,编号为⑥,以便使用。
2.外植体诱导出的不定芽在生长调节物质用量为1.0mg/L 6-BA +0.2mg/L NAA 时较为适宜,其萌芽率高于其他水平萌芽率;
1 引言 1
1.1研究德国鸢尾组培技术的原因: 1
1.2研究目的及意义: 1
2实验材料与方法 2
2.1实验材料 2
2.2实验方法 2
2.2.1培养基的配置及灭菌 2
2.2.2 外植体的选择及消毒 3
2.2.3不定芽的诱导 4
2.2.4不定芽的增殖 5
2.2.5生根培养 5
3结果与分析 6
3.1不同消毒方法对外植体诱导的影响 6
3.2不同激素配比对不定芽诱导的影响 8
3.3不同激素配比对不定芽增殖的影响 10
3.4不同基础培养基对生根的影响 12
4.总结 13
5.讨论 13
致 谢 15
参考文献 16
1 引言
鸢尾花色彩丰富,主要色彩为蓝紫色,有“蓝色妖姬”的美誉,因为鸢尾花的花瓣形如鸢鸟尾巴一样,因而称之其属名iris,“爱丽丝”。而且传说爱丽丝在希腊神话中是彩虹女神,她作为众神与人间交流的使者,主要任务是将善良人死后的灵魂,经由天地间的彩虹桥携回天国。鸢尾花被赋予女神的化身,美丽多姿,深受人间喜爱。
1.1研究德国鸢尾组培技术的原因:
德国鸢尾(Iris germanica L.)是鸢尾科(Iridaceae)鸢尾属(Iris L.)多年生的草本植物,是“有髯鸢尾”的泛称。德国鸢尾花姿奇特,花色丰富,叶片挺拔且株型紧凑,其观赏价值高,群体功能较强,栽培历史悠久,园艺品种繁多,作为观赏花卉,深受人们的喜爱和青睐。在医药食品、盆栽观赏以及切花生产、园林绿化等各个领域占有重要地位,可以产生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 5 1 9 1 6 0 7 2
良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因而,人们迫切希望能获取更多的,具有优良性状的德国鸢尾植株,来满足各方面的大量需求。然而在自然状态下,鸢尾属植物种子普遍具有休眠特性,发芽率极低,而且采用分株繁殖方式,并不适于进行大规模的商业生产,且随着长期世代种植,容易感染病菌而造成品种退化。
目前,我国应用的德国鸢尾品种均引自国外,不仅种源少价格高,而且繁殖效率低,很难在短期内获得大量种苗,因而满足不了市场需求,极大地制约了其在我国园林绿化中的广泛应用,因此生产上迫切需要快速有效的种苗繁殖方法。
1.2研究目的及意义:
近年来,组培快繁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花卉生产,可以在短期内获得大量性状一致的植株,有望解决德国鸢尾种苗不足的问题。
通过对德国鸢尾开展组织培养研究,总结出德国鸢尾规范的快速繁殖技术,筛选出适合在我国各地区直接应用于生产实践的德国鸢尾,以期为德国鸢尾的种苗生产提供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持,为其在园林应用空白的填补起到有益的示范作用。同时,还可以为我国的鸢尾属植物资源的系统研究与开发推广起到积极的带动作用。
2实验材料与方法
2.1实验材料
外植体来源于花卉苗木基地培育的蓝紫色德国鸢尾苗;供试药剂为无水乙醇、MS培养基所需药品、6-BA、NAA、升汞、氢氧化钠,盐酸等。
实验所用的器材有: 冰箱,分析天平,烧杯(50mL, 100mL, 500mL, 1000mL),量筒(1000mL,100mL,25mL),容量瓶(1000mL,500mL,100mL),磨口试剂瓶(500mL,1000mL),称量纸、药勺、精密 pH 试纸,玻璃棒、滴管、电炉,微波炉、移液管(10mL,5mL,2mL,1mL,0.5mL),吸耳球,纱布,滴瓶,耐热橡皮筋,线绳,高压灭菌锅,标签纸,刀剪镊子工具、托盘、记号笔、棉花、超净工作台
2.2实验方法
2.2.1培养基的配置及灭菌
一.配置MS几种母液
通过多番查阅德国鸢尾组织培养的资料及研究得知,基础培养基用MS培养基为宜,其中大量元素按照使用时高10倍的数值称取(硝酸钾
为②。
按上述配制方法,微量元素按照使用时高100倍的数值称取(碘化钾
铁盐按照使用时高100倍的数值称取(乙二胺四乙酸二钠
有机物按照使用时高100倍的数值称取(肌醇5000mg/L,甘氨酸100mg/L,盐酸硫胺素 VB1 5mg/L,盐酸吡哆醇 VB6 25mg/L ,烟酸VB5 或 VPP 25mg/L,),配制成溶液,定容在500ml刻度的容量瓶中,编号为⑤,其中肌醇单独配置定容在500ml刻度的容量瓶中,编号为⑥,以便使用。
2.外植体诱导出的不定芽在生长调节物质用量为1.0mg/L 6-BA +0.2mg/L NAA 时较为适宜,其萌芽率高于其他水平萌芽率;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nongxue/yuanlin/2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