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公园南通文峰公园景观改造设计

城市公园是一个城市人们进行娱乐、浏览、休憩和精神再生的公共绿地,其景观面貌表现着城市的精神文明的水平和整体的文化修养。同时公园本身也发挥着恢复生态多样性和健全城市生态的重要功能。南通文峰公园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文化公园,本次设计以生态为中心理念改造文峰公园东北角,以人文生态即文化元素改造公园入口广场,构建一个富有人文气息及具个性特色的并与周边环境相协调的公园入口形象。同时采用自然生态的设计手法参与公园改造,使得文峰公园更加生态化、人文化。公园内错杂散落的儿童游乐设施进行整合,结合生态手法,建立系统完整的儿童游乐区,给儿童一个愉快玩耍,健康成长的空间。关键词 城市公园,生态手段,人文气息,儿童娱乐区
目 录
1 引言 1
2 背景分析及概况 1
2.1 项目背景 1
2.2 场地概况 1
2.3 现状分析 1
3 设计思路 2
3.1 设计构思 2
3.2 设计依据 2
3.3 设计原则 2
4 具体设计 3
4.1 入口广场设计 3
4.2 停车场设计 5
4.3 儿童游乐区设计 5
4.4 阳光草坪设计 5
5 规划设计分析 6
5.1 公园功能分析 6
5.2 公园交通分析 6
5.3 灯光分析 6
5.4 公园生态手法分析 7
6 种植设计 7
6.1 停车场种植设计 7
6.2 入口广场种植设计 8
6.3 儿童游乐区种植设计 8
7 铺装设计 9
结论 10
致谢 11
参考文献 12
1 引言
被高楼大厦包围着的城市公园是一个城市人们进行娱乐、浏览、休憩和精神再生的公共绿地,是一个城市对外展示的窗口,城市的精神文明的水平和整体的文化修养通过其景观面貌被体现[1]。同时它们存在的本身也发挥着恢复生态多样性和健全城市生态的重要功能。
南通文峰公园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文化公园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本次设计以生态为中心理念改造文峰公园东北角,以人文生态即文化元素改造公园入口大门,构建一个富有人文气息及具个性特色的并与周边环境相协调的公园入口形象。附以自然生态的设计手法参与公园改造,使得文峰公园更加生态化、人文化,更具魅力。同时,公园内错杂散落的儿童游乐设施进行整合建立完整的儿童游乐区,给儿童一个愉快玩耍,健康成长的空间。
2 背景分析
2.1 项目背景
江苏南通地处美丽富饶的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东临黄海,南临长江,气候温宜,山清水秀,物阜民丰,光照充足,雨水充沛,四季分明,春秋两季较短。
南通历来是人文荟萃之地,在漫长的历史中,南通人民创造并发展了丰富多彩、名噪四方的民间工艺,南通蓝印花布便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民间工艺品之一。
2. 2 场地概况
南通文峰公园于1986年3月开工建设,1989年建成,初定名为长春园,1990年2月18日正式更名文峰公园。其由文峰塔而命名,而文峰塔由典故命名,自建立文峰塔后,南通地灵而人杰,人才涌现。文峰公园占地10.05公顷,坐落在文峰塔下,魅力的东南濠河河畔,三面临水,与纺织博物馆、文艺之家毗邻,是濠河风景区内的一块璀璨明珠。
2. 3 现状分析
2.3.1公园停车场现状
现有的塔影桥与周边建筑不协调,入口狭窄,车辆无法同时进出,同时非机动车常将塔影桥作为临时停车场所,机动车随意在大门口停放,入口较为混乱的同时影响 游人观赏浏览的心情。
2.3.2公园入口广场现状
原大门向北开放,广场面积拥挤,同时大门的形象不强,无法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同时,塔影桥到大门的纵深距离过短,给人感觉过于狭窄。纺织博物馆在文峰公园东,文峰塔及文艺之家在其北,周边的旅游资源没有整合,整体效益没有充分发挥。并且现有景区西入口管理用房为现代风格,与周边建筑风格不符。
2.3.3公园儿童游乐区现状
设计者在设计时没有考虑儿童的需求,也没有足够重视户外活动对儿童身心健康生长的重要性,在设计时更多的是考虑商业利益,配置那些厂家定制的普通的儿童游戏设施,没有真正的为儿童设计活动空间。同时,植物的品种少,色彩单调,多为常绿,缺乏空间变化,缺少趣味性。同时养护不到位,场地、环境和设施之间缺少联系性。
3 设计思路
3.1 设计构思
公园的设计理念是以植物造景为主,体现以人为主的人文主义的充满文化气息的境地,而不是简单的“园和林的混合”。公园的造景要遵照科学与艺术的原则[2]。公园内景观小品的设计在当地历史背景下应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充分考虑空间和内容上的协调互补,提高公园的艺术水平。同时,生态公园是保护、修复地域生态系统的最佳场所,在设计改造过程中更应该遵守生态优先原则,即便有好的灵感,也应建立在公园原有的自然条件的基础上,把对现有良好环境的改造或破坏控制在最低限度值。
3.2 设计依据
1)《公园设计规范 CJJ4892》
2)《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
3)《城市绿地设计规范GB504202007》
3.3 设计原则
3.3.1以人为本的原则
园林空间、场所等设计都是要以人的活动作为出发点的,人的生活习惯、喜好乐 趣、日常活动都是设计参考的元素。观赏价值和使用价值在公园的设计过程中都应该被充分考虑。而旧公园改造中的人文主义设计是指在设计之时充分考虑视觉上的效果和各类人群的需求,使得游人的需求获得最大化的满足,这样改造后的公园才有生机,公园环境才越来越优美宜人。与此同时游人才会对公园产生兴趣,才会一次又一次地参与其中,这样公园才会成为人气旺盛的公共活动绿地空间[3]。有时以人为本的理念也体现在设计的细节表现上,在一定范围内设置游人所需的基础设施建设等,这些都体现了城市公园时时刻刻为人服务的宗旨。公园的建立目的就是为了给游人提供舒适的游憩空间,因此在注重生态保护的基础上,要注重游人的参与度。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nongxue/yuanlin/118.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