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迹扬中滨江湿地公园景观设计(附件)
湿地公园是一个城市的生态涵养地。本文以扬中滨江湿地公园为背景,以“印迹”为主题,从规划设计的角度,立足于城市湿地的独特性,以做好城市湿地生态恢复和保育工作为基础,旨在为城市打造一个生态旅游名片,以展现扬中的休闲江岛魅力。关键词 湿地公园;印迹;设计目 录
1 引 言 6
1.1城市湿地公园 6
2 项目基地分析 6
2.1区域背景分析 6
2.2区域自然环境 6
2.3区域资源分析 7
2.4基地分析 7
2.4.1规划范围 7
2.4.2基地现状 7
3 案例分析 8
3.1香港米埔湿地公园 8
3.2伦敦湿地中心 8
4 问题与策略 9
4.1场地问题 9
4.2解决策略 9
5 总体设计 10
5.1设计依据 10
5.2设计原则 10
5.3设计构思 11
5.4整体规划 11
5.5分区详规 12
5.5.1主入口区 12
5.5.2休闲娱乐区 12
5.5.3科普教育区 12
5.5.4湿地观赏区 13
5.5.5静谧沼泽生态涵养区 13
5.6植物景观设计 13
5.6.1植物设计原则 13
5.6.2植物配置 14
5.7夜景设计 14
5.8结构层次设计 14
结论 15
致谢 16
参考文献 17
1 引言
湿地是大自然馈赠给我们的天然资源,是一个特殊而复杂的生态系统,类型变化多端。湿地不仅为人类提供了许许多多宝贵无价的自然资源,同时在改善生活环境、丰富动植物多样性、减轻污染、吸收二氧化碳等方面均起着重要的作用【1】。
1.1 城市湿地公园
城市湿地公园(Urban wetland park)在官方给出的定义中,是城市中面向所有人开放的、以游玩、休息、交往和改善城市环境为主要功能的场所,是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然资源,是一个特殊而复杂的生态系统,类型变化多端。湿地不仅为人类提供了许许多多宝贵无价的自然资源,同时在改善生活环境、丰富动植物多样性、减轻污染、吸收二氧化碳等方面均起着重要的作用【1】。
1.1 城市湿地公园
城市湿地公园(Urban wetland park)在官方给出的定义中,是城市中面向所有人开放的、以游玩、休息、交往和改善城市环境为主要功能的场所,是都市人休息娱乐和交流聚会的场所,是让都市人民逃离城市喧嚣的地方【2】。
湿地保护在近些年面临着诸多困难,城市湿地公园是城市公园发展的一个新趋势。湿地公园某些方面体现了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高低以及城市的环境质量的好坏。在如今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中,人们也想找一方净土来休养生息,与自然接触亲近,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而城市湿地公园就提供了这样一个场所,能让人放空自己,为都市人提供最原始的自然美。
2 项目基地分析
2.1 区域背景分析
扬中市隶属于江苏省镇江市,在镇江东部的江心,南桥接沪宁高速和京沪高铁,过泰州大桥北上可达京沪高速公路四面环水,大约有332平方千米,是由一个主岛和三个副岛组成的岛市,为长江中的第二大岛,总人口数量约31万。整个扬中市内没有雄伟的山岳,地形比较平坦,并且扬中宝岛内水系纵横交错,环境清丽秀美,与江面只有1米的高差,属于苏南现代化建设的示范区。
2.2 区域自然环境
公园所处的扬中市地处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条件优越,一般有长时间的无霜期,降雨量和光照量均比较充足,雨、热同季,农业发展的也较好,适合棉麻、水稻、油菜、小麦等庄稼的生长。由于扬中是特殊的岛屿地形,四周被水包围着,因此与处于同一纬度的相邻各县比较起来,扬中的夏季高温时间是比较少的,而春天升温和秋天降温的速度会相对比较慢,另外梅雨期还会有很多暴雨出现。
多年的气象资料表明,扬中常年平均温度约为15.1℃,最高的一年也只有16℃,最低的一年是14.3℃。其中1-3月、11月以及12月的平均温度在1因而2℃以下,基本没有平均温度高于28℃的月份。由于扬中周围被水包围着,所以相对而言,其空气中的潮湿度数比较高。
扬中自形成以来,大多数植物生长良好,如天然的芦苇丛、杨树林和柳树林以及人工竹林、水杉林,大多数地被在各地块上也有比较高的盖度,为各种生物提供了优良的休憩环境。但由于扬中为岛屿城市,因而生态系统天生易受破坏,同时由于四面环江,空气潮湿度比较高,所以生态系统的动态性更鲜明。此外,由于近年来扬中沿江滩涂不断被开发,导致大片湿地的布局呈现岛屿状,形成生境岛屿,堤坝内大量树林被乱砍乱伐,破坏严重,最终导致许多物种在扬中地区内市区家园,最终丧失这些宝贵的物种。
2.3 区域资源分析
因为四面环江,所以扬中盛产刀鱼、鲥鱼、河豚等江鲜。扬中人在城市发展中,一直受着苦痛,却一直凭借着不放弃、不妥协的精神,实现了诸多壮举。因而扬中长期存在着多种特征:一个岛市所具有的秀丽环境,以刀鱼、鲥鱼、河豚等江鲜为代表的独特的食俗文化,另外,还有众志成城、自强不息的开拓荒岛精神。此外,竹子、柳条、芦苇也被称为扬中三宝。同时,扬中还有三个"非遗"项目,除了竹编,还有2014年申报的扬中箫笛制作、扬中河豚食俗这两个也被通过成为了“非遗”项目,这意味着我市在继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方面有了很大的进展。
2.4 基地分析
2.4.1 规划范围保护
本次规划的场地位于扬中市区的西南方向,新城的主要轴线上,紧邻未来城市CBD中心,地理位置优越;北面紧邻环江公路,南面靠近长江,为一沿江块状用地,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水域优势以及丰富的植被资源,基地景观条件优越,具有建设湿地公园的潜在优势。
2.4.2 基地现状
(1)地貌特征——场地在扬中市区的西南方向,南临夹江,地貌属于沿江平原,平均标高低于北侧环江公路。基地内除堤坝、圩梗等道路较高外,地势基本平坦,相对高差一般不超过4米。
(2)生态环境——项目所在地区的生态系统异质性比较明显,大部分属湿地自然生态系统,植被以湿地植物(芦苇等)为主,间栽乔木(意杨、杞柳等),灌木比较稀少,没有营造出四季变化的植物景观,多年生的花卉和水生植物运用得较少。在竖向分布上也有很大的欠缺,层次不明显,没有体现出错落有致的感觉。场地内的植物都是平时常见的种类,缺少新鲜感。此外,项目基地东侧码头鱼塘区人工建设强
1 引 言 6
1.1城市湿地公园 6
2 项目基地分析 6
2.1区域背景分析 6
2.2区域自然环境 6
2.3区域资源分析 7
2.4基地分析 7
2.4.1规划范围 7
2.4.2基地现状 7
3 案例分析 8
3.1香港米埔湿地公园 8
3.2伦敦湿地中心 8
4 问题与策略 9
4.1场地问题 9
4.2解决策略 9
5 总体设计 10
5.1设计依据 10
5.2设计原则 10
5.3设计构思 11
5.4整体规划 11
5.5分区详规 12
5.5.1主入口区 12
5.5.2休闲娱乐区 12
5.5.3科普教育区 12
5.5.4湿地观赏区 13
5.5.5静谧沼泽生态涵养区 13
5.6植物景观设计 13
5.6.1植物设计原则 13
5.6.2植物配置 14
5.7夜景设计 14
5.8结构层次设计 14
结论 15
致谢 16
参考文献 17
1 引言
湿地是大自然馈赠给我们的天然资源,是一个特殊而复杂的生态系统,类型变化多端。湿地不仅为人类提供了许许多多宝贵无价的自然资源,同时在改善生活环境、丰富动植物多样性、减轻污染、吸收二氧化碳等方面均起着重要的作用【1】。
1.1 城市湿地公园
城市湿地公园(Urban wetland park)在官方给出的定义中,是城市中面向所有人开放的、以游玩、休息、交往和改善城市环境为主要功能的场所,是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然资源,是一个特殊而复杂的生态系统,类型变化多端。湿地不仅为人类提供了许许多多宝贵无价的自然资源,同时在改善生活环境、丰富动植物多样性、减轻污染、吸收二氧化碳等方面均起着重要的作用【1】。
1.1 城市湿地公园
城市湿地公园(Urban wetland park)在官方给出的定义中,是城市中面向所有人开放的、以游玩、休息、交往和改善城市环境为主要功能的场所,是都市人休息娱乐和交流聚会的场所,是让都市人民逃离城市喧嚣的地方【2】。
湿地保护在近些年面临着诸多困难,城市湿地公园是城市公园发展的一个新趋势。湿地公园某些方面体现了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高低以及城市的环境质量的好坏。在如今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中,人们也想找一方净土来休养生息,与自然接触亲近,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而城市湿地公园就提供了这样一个场所,能让人放空自己,为都市人提供最原始的自然美。
2 项目基地分析
2.1 区域背景分析
扬中市隶属于江苏省镇江市,在镇江东部的江心,南桥接沪宁高速和京沪高铁,过泰州大桥北上可达京沪高速公路四面环水,大约有332平方千米,是由一个主岛和三个副岛组成的岛市,为长江中的第二大岛,总人口数量约31万。整个扬中市内没有雄伟的山岳,地形比较平坦,并且扬中宝岛内水系纵横交错,环境清丽秀美,与江面只有1米的高差,属于苏南现代化建设的示范区。
2.2 区域自然环境
公园所处的扬中市地处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条件优越,一般有长时间的无霜期,降雨量和光照量均比较充足,雨、热同季,农业发展的也较好,适合棉麻、水稻、油菜、小麦等庄稼的生长。由于扬中是特殊的岛屿地形,四周被水包围着,因此与处于同一纬度的相邻各县比较起来,扬中的夏季高温时间是比较少的,而春天升温和秋天降温的速度会相对比较慢,另外梅雨期还会有很多暴雨出现。
多年的气象资料表明,扬中常年平均温度约为15.1℃,最高的一年也只有16℃,最低的一年是14.3℃。其中1-3月、11月以及12月的平均温度在1因而2℃以下,基本没有平均温度高于28℃的月份。由于扬中周围被水包围着,所以相对而言,其空气中的潮湿度数比较高。
扬中自形成以来,大多数植物生长良好,如天然的芦苇丛、杨树林和柳树林以及人工竹林、水杉林,大多数地被在各地块上也有比较高的盖度,为各种生物提供了优良的休憩环境。但由于扬中为岛屿城市,因而生态系统天生易受破坏,同时由于四面环江,空气潮湿度比较高,所以生态系统的动态性更鲜明。此外,由于近年来扬中沿江滩涂不断被开发,导致大片湿地的布局呈现岛屿状,形成生境岛屿,堤坝内大量树林被乱砍乱伐,破坏严重,最终导致许多物种在扬中地区内市区家园,最终丧失这些宝贵的物种。
2.3 区域资源分析
因为四面环江,所以扬中盛产刀鱼、鲥鱼、河豚等江鲜。扬中人在城市发展中,一直受着苦痛,却一直凭借着不放弃、不妥协的精神,实现了诸多壮举。因而扬中长期存在着多种特征:一个岛市所具有的秀丽环境,以刀鱼、鲥鱼、河豚等江鲜为代表的独特的食俗文化,另外,还有众志成城、自强不息的开拓荒岛精神。此外,竹子、柳条、芦苇也被称为扬中三宝。同时,扬中还有三个"非遗"项目,除了竹编,还有2014年申报的扬中箫笛制作、扬中河豚食俗这两个也被通过成为了“非遗”项目,这意味着我市在继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方面有了很大的进展。
2.4 基地分析
2.4.1 规划范围保护
本次规划的场地位于扬中市区的西南方向,新城的主要轴线上,紧邻未来城市CBD中心,地理位置优越;北面紧邻环江公路,南面靠近长江,为一沿江块状用地,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水域优势以及丰富的植被资源,基地景观条件优越,具有建设湿地公园的潜在优势。
2.4.2 基地现状
(1)地貌特征——场地在扬中市区的西南方向,南临夹江,地貌属于沿江平原,平均标高低于北侧环江公路。基地内除堤坝、圩梗等道路较高外,地势基本平坦,相对高差一般不超过4米。
(2)生态环境——项目所在地区的生态系统异质性比较明显,大部分属湿地自然生态系统,植被以湿地植物(芦苇等)为主,间栽乔木(意杨、杞柳等),灌木比较稀少,没有营造出四季变化的植物景观,多年生的花卉和水生植物运用得较少。在竖向分布上也有很大的欠缺,层次不明显,没有体现出错落有致的感觉。场地内的植物都是平时常见的种类,缺少新鲜感。此外,项目基地东侧码头鱼塘区人工建设强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nongxue/yuanlin/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