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8.12”纪念公园设计(附件)
目录
摘 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引言 1
1 综述 2
1.1 纪念性空间概述 2
1.1.1 纪念性空间和纪念性景观 2
1.1.2 纪念性景观的分类 2
1.2 纪念的表达 2
1.2.1 事件表达的心理学基础 2
1.2.2 纪念型事件 3
1.2.3 纪念型事件的表达 3
1.3 纪念性空间设计原则 4
1.3.1 设计的切入点 4
1.3.2 .环境要素利用 4
1.3.3 空间组织 4
1.4 纪念性景观的构成要素分析 4
1.4.1 自然要素 4
1.4.2 构筑物 5
1.4.3 地形 6
1.4.4 植物 6
1.5事件型纪念空间的组织 6
1.5.1事件的组织方式 7
1.5.2 空间序列的类型 8
1.6 案例分析——以广岛和平公园为例 9
1.6.1 建造背景 9
1.6.2 公园概况 10
1.6.3 规划布局 10
1.7 结论 12
2 项目规划设计说明 13
2.1背景介绍 13
2.1.1滨海新区概况 13
2.1.2 滨海新区自然状况 13
2.2 场地理解 13
2.2.1 区位分析 13
2.3 设计依据 14
2.4 设计理念 14
2.5 总平面设计 14
2.5.1 总平面功能分析 15
2.5.2 总平面道路系统分析 15
2.5.3 总平面景观结构分析 15
2.5.4 总平面竖向设计分析 15
2.6 分区规划设计 15
2.6.1 入口广场区 15
2.6.2 纪念景观区 15
2.6.3 治愈景观区 15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 2.6.4 生态保育区 15
2.6.5 市民漫步休憩区 15
2.6.6 滨水景观区 15
2.6.7 梯田景观区 15
2.6.8 花海景观区 15
2.7道路系统设计 16
2.7.1 园内车行道路 16
2.7.2 园内景观道路 16
2.7.3 广场穿行空间 16
2.7.4木栈道 16
2.8 竖向设计 16
2.8.1 纪念景观区竖向设计 16
2.8.2 梯田景观区竖向设计 16
2.8.3 滨湖广场的竖向设计 16
2.9 种植设计 16
2.9.1 植物景观规划原则 16
2.9.2 重点区域植物种类 16
2.10 生态化设计 17
2.10.1 生态化设计基础 17
2.10.2生态设计方法 17
2.11 夜景亮化系统设计 17
2.12 技术经济指标 17
3 结语 18
致谢 18
参考文献 18
目录
项目背景 1
上位规划 2
区位分析 3
场地现状 4
设计理念 5
总平面图 6
鸟瞰图 7
功能分区图 8
交通流线分析 9
景观结构分析 10
种植设计 11
灯光亮化设计 12
竖向设计 13
剖面图 14
特色小品1 18
特色小品2 16
特色小品3 17
节点1 18
节点2 19
局部效果图 20
天津“8.12”纪念公园设计
作者 韩旭
摘 要:纪念性空间承载着人类的记忆、历史的进程和人们对未来的思考,它是人类精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空间场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思想的转化,纪念型公园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重视。本文从纪念性空间和景观的概念出发,在对其本质形成一定的了解之后,分别从纪念主体的类型、人们心理的表现以及信息传播媒介几个方面对纪念性空间进行分析,总结当代纪念型景观和空间的特点,以及构成要素,对常见的设计手法进行研究;最后一部分,结合对广岛和平纪念公园的分析,更深入的理解纪念性景观的设计理论与方法,借鉴纪念性景观创作的经验。本文力求深刻挖掘纪念型公园的内涵,将景观的内在和纪念的主题相结合,找到合适的方法设计纪念型公园,在这基础上提出一些具有个人想法的意见,与自己日后的设计相结合,使作品更加具有说服力,纪念性的表达更具有感染力。
引言
引言
1 综述
1.1 纪念性空间概述
1.1.1 纪念性空间和纪念性景观 纪念,是一种群体记忆的手段,个体经验在群体上的延续是人类对纪念的本质需求。纪念,是通过物质性的建造与精神上的延续而达到回忆与传承历史的目的[1]。
纪念性空间理解为:“用于标志、怀念某一事物或为了传承历史的物质或心理环境;也就是说当某一场所作为表达纪念主体感情或者是利用场地内元素的记录功能描述某个人物或事件的时候,这一场地往往就具有纪念性了,称之为纪念性空间[2]。”
纪念性空间的类型很多,范围也很大,对于某一场所,无论是整个城市层面的还是小块场地的,无论是建筑的还是景观的,只要其具有纪念性,都属于纪念性空间。因此在对纪念地空间设计研究之前,需要对纪念性空间类型进行分析。其目的是在众多纪念性空间类型中,对纪念地的纪念性空间这一特殊类型进行归类,分析出独特性,有利于其纪念性氛围的塑造[3]。
而纪念性空间仅仅是划定和定义了一个空间,这个空间如何体现纪念性便需要内容的填充,这个内容便是纪念性景观。
纪念性景观是人类文明进程的标志和人类历史群体记忆的再现[4],是人类为了“群体记忆”而营造的景观。纪念性景观的研究,本质上是对纪念性景观感受的剖析[5]。景观感受可分为生理心理感受、文化仪式鉴赏以及社会精神追求三方面。然而,要获得景观感受,就必须先从景观记忆入手。即:令人难忘,便是景观的纪念性[6]。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nongxue/yuanlin/1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