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园景观改造设计(附件)

居住区公园作为城市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的生活休戚相关,绿地景观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我国居民的生活质量。随着居住水平的逐步提高,居民对居住区园林环境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这种转变要求景观设计师为社会提供高质量、高效率、高情感的人性居住绿地空间。因此,创造人性化的居住区绿地景观己成为时代的要求并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居住区景观环境以地形地貌、道路、植被、硬质铺装、小品、建筑风格、水体等各方面的元素共同构成。居住区景观环境是多方面要素构成的复合体,本设计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意将如意园改造成以和谐人居为主题,以淮安历史文化为人文特色的园林。使居住区景观更好地为居民服务,为城市增色。关键词 以人为本,和谐人居,多样化,实用性,经济性目 录
1 引 言 1
2 背景分析 1
2.1 发展趋势分析... 1
2.2 客观要求分析 1
2.3 现状分析 2
2.3.1 如意园基础设施分析 2
2.3.2 周边居民使用情况分析 2
3 如意园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2
3.1 功能分区不明确 2
3.2 植物的管理养护不到位 2
3.3 基础设施不健全 2
4 设计思路 3
4.1 居住区生态绿地的设计现状和发展趋势 3
4.2 本课题设计改造的目的 3
4.3 设计理念 3
4.4 设计原则 4
4.4.1 以人为本原则 4
4.4.2 和谐人居原则 4
4.4.3 多样化原则 5
4.4.4 经济性原则 5
4.5 设计构想 5
5 功能分区 5
5.1 主入口区 5
5.2 休憩草坪区 6
5.3 中央广场区 6
5.4 休闲绿地区 6
5.4.1 植物造景原则 6
5.4.2植物造景方式 7
6 景观细部构造 7
6.1 景观小品 7
6.2 铺装 7
7 夜景营造 8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5
5.1 主入口区 5
5.2 休憩草坪区 6
5.3 中央广场区 6
5.4 休闲绿地区 6
5.4.1 植物造景原则 6
5.4.2植物造景方式 7
6 景观细部构造 7
6.1 景观小品 7
6.2 铺装 7
7 夜景营造 8
结论 9
致谢 10
参考文献 11
1 引言
本设计改造公园(如意园)位于淮安市福州路与青岛路交汇处。占地约三万平方米。罗马假日,维多莉雅花苑,都市桃园,锦绣华庭等小区环抱而坐,是一个典型性居住区生态公园绿地。由于该公园位于密集居住区周围,周边居民严重缺少绿地,故本次设计是以自然景观为主体的郊野型公园。突出自然景观, 而以人文景观为辅。充分利用环境因子, 构成和谐有序、稳定的群落; 在景观上应该体现丰富多彩城市风貌, 体现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居住区生态公园是以森林植物与生态环境等自然景观为主体的郊野型公园, 其规划设计应突出自然景观, 而以人文景观为辅。生态公园在整体上应该是点、线、片、面相结合形成的生态植物群体, 并且通过植物、水体、地形,道路、建筑等要素创造森林公园环境和园林景观[1]。在植物配置上, 采用乔灌草相结合的形式,使具有不同生态特性的植物能够各得其所, 充分利用环境因子, 构成和谐有序、稳定的群落; 景观上应该体现丰富多彩城市风貌, 体现健康向上的文化氛[1,2]。
2 背景分析
2.1 发展趋势分析
居住区园林环境是整个居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居住水平有重要影响。我国城市居住区正在面临从单一小区模式向多样化模式发展的趋势,这将对居住区园林环境产生深刻影响[3]。
2.2 客观要求分析
同时,随着居住水平的逐步提高,居民对居住区园林环境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由于居住区建设的数量,在整个城市建设中占很大比重甚至将近半壁江山,因此,居住区园林环境的水平直接影响到城市园林的水平,直接影响到城市生态环境的水平。加强对居住区园林环境的研究,改进居住区园林环境建设,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事情[3]。
2.3 现状分析
2.3.1 如意园基础设施分析
居住区公园作为城市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的生活休戚相关,绿地景观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我国居民的生活质量。随着居住水平的逐步提高,居民对居住区园林环境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
淮安市如意园以简单粗暴地提供一个活动空间的方式服务周边众多的人群,缺乏合理的分区,难以满足周边居民的需求。
缺乏景观私密性的营造,减少了居民游园的舒适感;
由于年久失修,基地内铺装古朴,凹凸不平,局部有严重的损坏;
植物配置方式单一,大面积的采用丛植的方式,没有形成乔-灌-草的空间层次感,缺乏观赏性;
管理不到位,缺少基本的设施配备如垃圾桶等,已有的设施则由于缺乏后期的管理与维护,已经破旧不堪。
2.3.2 周边居民使用情况分析
通过调查发现,如意园的服务人群主要以儿童,老人为主。服务人群不广泛,究其原因,是白天的学习和工作的忙碌使得周边青少年和成年人无暇驻足观赏。所以傍晚成为了居民游园的高峰时间段,大量游人同一时间段涌入使得园内拥挤不堪。在对一些景观基础设施的利用上也显得不够理想。
3 如意园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3.1 功能分区不明确
如意园以大面积的硬质铺装为基础的开放性空间为主,缺少对园区的合理规划,严重影响了景观的实用性和多样性。
3.2 植物的管理养护不到位
在多次的现场调查中发现,园区的植物存在大面积的生虫生病现象,很多乔灌木枯死。在对一些植物的修剪上,也存在着缺乏对游人保护的不专业现象的出现。尖锐锋利的枝条很容易对游人的安全造成严重隐患。
3.3 基础设施不健全
缺少一些指示性的标牌。增加游人游园的困难。一些基本设施也很少见,如垃圾桶,灯的放置,景观小品的建造等。
4 设计思路
4.1居住区生态绿地的设计现状和发展趋势
目前的城市居住区绿地指标系统不够完善,特别是从建筑与绿地面积平衡角度考虑较少[4]。现有的居住区绿地指标不能反映绿地与建筑之间的关系。随着城市居住区容积率的增加,仅仅靠绿地率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已经不能完成对居住区园林的科学的指标控制。人性化的居住小区绿地景观应该向着多意义、多功能、多核心的方向深化,来反映生活含混复杂的内在肌理,满足人的多种方式的需求[4,5]。
4.2本课题设计改造的目的
居住小区绿地作为城市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的生活休戚相关,绿地景观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我国居民的生活质量。随着物质和精神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城市建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从起初对建设数量的追求,即住房的有无问题逐渐地过渡到对居住质量的追求[5]。这种转变要求我们对居住环境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和深刻的理解,在经济许可的条件下,为社会提供高质量、高效率、高情感的人性居住空间[5]。因此,创造人性化的居住小区绿地景观是本次课题改造设计的目的。
4.4.2 和谐人居原则
居住区公园不单单具备游玩的功能,同时也是人们思想与情感交流的地方,人们对居住的外部空间环境也越来越重视。在对居住区公园设计改造的同时,必须营造优美而又宜居的景观环境,让人与自然更加和谐,追求人与自然“天人合一”的意境。居住区景观环境的设计关键在于它能否给居民提供一个方便的居住环境、一个舒适的人性空间。有的居住区绿化设计很少考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nongxue/yuanlin/266.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