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乡野理念的对六合黄山岛的景观改造设计
【】乡村生态旅游已经成为近年来生态旅游一个新的形式。生态园林和乡村旅游的结合,对于临近城市的乡村的不失为一个新的发展生机。乡村对比大城市而言,本身就是生态资源富集区,优势明显。对已有的较陈旧落后的乡村旅游景观的改造或是重新开发出资源来创造旅游价值都是值得去做的事情。本文就是从生态·乡野两个理念出发对乡村旅游景观的设计改造,力求让生态学融入到园林景观设计之中。【关键词】生态园林;乡村乡野;改造;原则。
目 录
1 引言 6
2 生态园林概述 6
3 项目认知与现状 6
3.1.自然环境 6
3.2 设计背景 6
3.3 区位分析与场地现状 7
4 设计 7
4.1 场地挑战 7
4.1.1 问题一 7
4.1.2 问题二 7
4.1.3 问题三 7
4.2 设计概述 8
4.2.1 前提性 8
4.2.2 合理性 8
4.2.3 设计基础 8
4.2.4 多样化 8
4.2.5 原则性 9
4.3 设计规范 9
5 具体设计 9
5.1 设计理念 9
5.2 整体规划 9
5.3 功能分区详规 10
5.3.1 道路分级设计 10
5.3.2 自然生态体验区 10
5.3.3 休闲娱乐区 10
5.3.4 园艺观赏区 10
5.3.5 果蔬采摘区 11
5.3.6 湿地生态区 11
5.3.7 停车场 11
5.4 细节分析 11
5.4.1 水景设计 11
5.4.2 安全提示 11
5.4.3 观赏区 11
5.4.4 驳岸设计 12
5.4.5 农家养殖 12
5.4.6 经济技术指标 12
5.5 生态的植物配置原则 12
5.6 分区植物配置 13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5.6.1 生态区植物配置 14
5.6.2 休闲娱乐区植物配置 14
5.6.3 果蔬采摘区植物配置 14
5.6.4 园艺观赏区植物配置 14
结 论 16
致 谢 17
参考文献 18
基于生态乡野理念的对六合黄山岛的景观改造设计
1 引言
自然生态是有相互关联的水、土壤、大气和动植物系统构成的复杂综合体。自然系统在不断进化、平衡、变化和再平衡过程中,塑造这自然环境,并为人类的生存发展提供着诸如空气的净化、水的净化、供给和调控,具有生产力的土壤一系列服务。城市的迅速发展带动着乡村的进步,乡村的不健康式的前进,破坏着生态环境。导致乡村应有的特色风格的消失,资源与环境的矛盾突出,例如自然半自然景观破坏严重和间断性严重,生态平衡承受被打破;这些情况的出现,一方面是社会进步发展带来的,另一方面是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薄弱。因此,生态恢复越发值得关注。生态恢复定义为恢复已退化、被损害或破坏的生态系统的过程。为了实现这点,对景观的人工敢于应有主于简历具有反馈调节机制和自我平衡能力的生态系统。
2 生态园林阐述
生态园林就是在园林设计中加强生态和谐生态保护的理念。园林美感不能缺,生态保护也不可少。正如我们常在城市中行走时发现,许多园林的设计都脱离生态的范围,仅仅是追求美观,一味模仿国外的设计,一点都不环保,无法带来生态效益。譬如。我们常常在广场上,看到许多大面积的铺装,虽然看着很时尚,但是,配置的植物确实小小一株。在炎热的夏季,太阳炙烤时让行人“无处可藏”。这样的设计在城市中不仅无法缓解“热岛效应”,反而增加了热量辐射。一点也不生态一点也不环保。所以,设计概念的更新和反思进步,带来了生态园林。
3项目认知与现状
3.1自然环境
黄山岛在南京六合北部山区中,位于一处水库之中。所属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水较为充沛。岛处于水中,所以气候更加湿润。
3.2 设计背景
从门口的标识牌来看,黄山岛之前又叫白云山科学园,但从里面的设施来看,也是兼做乡村旅游的。不过,随着时间推移,人们的旅游观念的升级和对旅游品质的提升,小岛的发展的状况并不好,甚至可以说是日趋衰败。所以本次的改造设计,就是在原有的基础景观之上,结合生态乡野的理念对小岛进行改造。使其景观风格更加多元化和有亮点之处,变的更加吸引人。
3.3 区位分析与场地现状
四面临水,被水库包围,环境幽美,东临马路,交通较为便利,由于是小岛屿,居住的人并不多。
岛内有多处建筑,有供游客休息吃饭用,有温室花廊,也有颇有风格的小洋楼。内部地形平坦,地貌平平,道路畅通交通组织不复杂,出入口只有一个。原生态景色多,大树高耸,郁郁葱葱。水景三处,约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一,较多。水质状况良好,可见是垂钓者和郊游者的乐园。但是,由于植物空间杂乱,配置单调笼统,景观配套设施落后陈旧,规划乏善,没有形成景观特色。
在岛的南侧,空地闲置,荒草肆生,渔船在停,环境杂乱。于冬季尽显荒凉。未见如其他景区的四季常绿,三季有花的美景。
4 设计
4.1 场地挑战
根据场地的现状以及周边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和本次设计提出的生态园林的要求,改造过程中会有许多难题。第一,如何将生态的设计原则在本次改造中展现出来?第二,如何体现主题中的乡野二字?第三,如何将当地的特色融入到各个功能区?
4.2 设计概述
本次所做的改造设计本着促进当地旅游的发展的出发点。一般性表达,即乡村生态旅游,不过,范围更小一点或者说,更加精细一些,即乡野风趣与生态结合起来的旅游景观。这样的改造景观形成的旅游不单单仅仅等于乡村旅游或是农业旅游,它兼具两者的特点,但又不完全等同。乡野生态旅游兼具乡野的性质和生态的理念,是一种比较崭新的模式。与传统旅游比起来,概念更加新颖,囊括的范围也更多,除了给人们以观赏娱乐还有生态示范引导观摩作用。在环境亟需改善的今天,这样的旅游值得大力提倡。
目 录
1 引言 6
2 生态园林概述 6
3 项目认知与现状 6
3.1.自然环境 6
3.2 设计背景 6
3.3 区位分析与场地现状 7
4 设计 7
4.1 场地挑战 7
4.1.1 问题一 7
4.1.2 问题二 7
4.1.3 问题三 7
4.2 设计概述 8
4.2.1 前提性 8
4.2.2 合理性 8
4.2.3 设计基础 8
4.2.4 多样化 8
4.2.5 原则性 9
4.3 设计规范 9
5 具体设计 9
5.1 设计理念 9
5.2 整体规划 9
5.3 功能分区详规 10
5.3.1 道路分级设计 10
5.3.2 自然生态体验区 10
5.3.3 休闲娱乐区 10
5.3.4 园艺观赏区 10
5.3.5 果蔬采摘区 11
5.3.6 湿地生态区 11
5.3.7 停车场 11
5.4 细节分析 11
5.4.1 水景设计 11
5.4.2 安全提示 11
5.4.3 观赏区 11
5.4.4 驳岸设计 12
5.4.5 农家养殖 12
5.4.6 经济技术指标 12
5.5 生态的植物配置原则 12
5.6 分区植物配置 13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5.6.1 生态区植物配置 14
5.6.2 休闲娱乐区植物配置 14
5.6.3 果蔬采摘区植物配置 14
5.6.4 园艺观赏区植物配置 14
结 论 16
致 谢 17
参考文献 18
基于生态乡野理念的对六合黄山岛的景观改造设计
1 引言
自然生态是有相互关联的水、土壤、大气和动植物系统构成的复杂综合体。自然系统在不断进化、平衡、变化和再平衡过程中,塑造这自然环境,并为人类的生存发展提供着诸如空气的净化、水的净化、供给和调控,具有生产力的土壤一系列服务。城市的迅速发展带动着乡村的进步,乡村的不健康式的前进,破坏着生态环境。导致乡村应有的特色风格的消失,资源与环境的矛盾突出,例如自然半自然景观破坏严重和间断性严重,生态平衡承受被打破;这些情况的出现,一方面是社会进步发展带来的,另一方面是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薄弱。因此,生态恢复越发值得关注。生态恢复定义为恢复已退化、被损害或破坏的生态系统的过程。为了实现这点,对景观的人工敢于应有主于简历具有反馈调节机制和自我平衡能力的生态系统。
2 生态园林阐述
生态园林就是在园林设计中加强生态和谐生态保护的理念。园林美感不能缺,生态保护也不可少。正如我们常在城市中行走时发现,许多园林的设计都脱离生态的范围,仅仅是追求美观,一味模仿国外的设计,一点都不环保,无法带来生态效益。譬如。我们常常在广场上,看到许多大面积的铺装,虽然看着很时尚,但是,配置的植物确实小小一株。在炎热的夏季,太阳炙烤时让行人“无处可藏”。这样的设计在城市中不仅无法缓解“热岛效应”,反而增加了热量辐射。一点也不生态一点也不环保。所以,设计概念的更新和反思进步,带来了生态园林。
3项目认知与现状
3.1自然环境
黄山岛在南京六合北部山区中,位于一处水库之中。所属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水较为充沛。岛处于水中,所以气候更加湿润。
3.2 设计背景
从门口的标识牌来看,黄山岛之前又叫白云山科学园,但从里面的设施来看,也是兼做乡村旅游的。不过,随着时间推移,人们的旅游观念的升级和对旅游品质的提升,小岛的发展的状况并不好,甚至可以说是日趋衰败。所以本次的改造设计,就是在原有的基础景观之上,结合生态乡野的理念对小岛进行改造。使其景观风格更加多元化和有亮点之处,变的更加吸引人。
3.3 区位分析与场地现状
四面临水,被水库包围,环境幽美,东临马路,交通较为便利,由于是小岛屿,居住的人并不多。
岛内有多处建筑,有供游客休息吃饭用,有温室花廊,也有颇有风格的小洋楼。内部地形平坦,地貌平平,道路畅通交通组织不复杂,出入口只有一个。原生态景色多,大树高耸,郁郁葱葱。水景三处,约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一,较多。水质状况良好,可见是垂钓者和郊游者的乐园。但是,由于植物空间杂乱,配置单调笼统,景观配套设施落后陈旧,规划乏善,没有形成景观特色。
在岛的南侧,空地闲置,荒草肆生,渔船在停,环境杂乱。于冬季尽显荒凉。未见如其他景区的四季常绿,三季有花的美景。
4 设计
4.1 场地挑战
根据场地的现状以及周边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和本次设计提出的生态园林的要求,改造过程中会有许多难题。第一,如何将生态的设计原则在本次改造中展现出来?第二,如何体现主题中的乡野二字?第三,如何将当地的特色融入到各个功能区?
4.2 设计概述
本次所做的改造设计本着促进当地旅游的发展的出发点。一般性表达,即乡村生态旅游,不过,范围更小一点或者说,更加精细一些,即乡野风趣与生态结合起来的旅游景观。这样的改造景观形成的旅游不单单仅仅等于乡村旅游或是农业旅游,它兼具两者的特点,但又不完全等同。乡野生态旅游兼具乡野的性质和生态的理念,是一种比较崭新的模式。与传统旅游比起来,概念更加新颖,囊括的范围也更多,除了给人们以观赏娱乐还有生态示范引导观摩作用。在环境亟需改善的今天,这样的旅游值得大力提倡。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nongxue/yuanlin/1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