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近郊多元化苗圃规划设计旅游生态的应用(附件)
随着社会发展进步,园林建筑已经逐渐从城市向城郊过度。由于近郊苗圃尚未被大量开发,本身场地、资源都有着很好的条件,所以在未来一段时间,近郊的苗圃会有很大的市场前景。因此,我们通过科学的规划与分析,加入生态旅游的概念,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将苗圃发展为适应大众需求的旅游场地,同时保护原有生态系统。通过科学的技术和获得的资金,将原有苗圃培育成更高质量的品种。将生态经济合体化,使两者适应社会,共同快速发展。 关键词 科学规划,多元化,旅游生态,现代旅游
目 录
1引言 1
2 背景分析及概况 1
2.1 项目背景 1
2.2 场地现状 1
2.3 苗圃绿地整体现状分析 2
2.4 苗圃地细部现状分析 2
3 设计构思、依据和原则 3
3.1 设计构思 3
3.2 设计依据 3
3.3 设计原则 3
4 具体设计 3
4.1 旅游观光概念的引入 4
4.2 主入口 4
4.3 各个组团空间 5
4.4 龙虾养殖观光带 6
4.5 商业空间 6
5 规划设计与分析 7
5.1 交通分析 7
5.2 灯光分析 7
6 种植设计 7
6.1 植物配置 7
6.2 绿化构思 8
7 景观节点分析 9
7.1 蓝色梦幻剧场 9
7.2 瞭望灯塔 9
7.3 停车场 9
7.4 苗圃林地 9
8 小品及标语 10
结论 11
致谢 12
参考文献131 引言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们的城市飞速发展,城市规划用地愈趋合理,然而,有大量的城郊远郊绿地仍未被开发,造成大量闲置与浪费,这些用地在如今土地寸土寸金的环境下尤其珍贵,所以这次设计就是针对洪泽湖高速入口处一块未被开发利用的苗圃地进行改造,通过旅游开发的思路,让这块地能够焕发生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机,成为今后大片闲置土地可以参考的一种模式。
2 背景分析及概况
2.1 项目背景
淮安市,旧称淮阴,位处江苏省中北部。淮安自古就是文化名城,苏北重要城市,历史上与苏州、扬州、杭州并称运河沿线四大都市,也曾是漕运重要枢纽。历史上,淮安出过新中国第一任总理周恩来,《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民族英雄关天培等,可谓人才荟萃。
淮安北连连云港,东邻盐城,南靠扬州和滁州,西接宿迁,东西最大直线距离132公里,南北最大直径距离150公里,淮安面积达10072平方公里。目前,淮安正在修建连淮扬镇高铁,通过已有得公路交通与发达的水运交通,淮安的未来发展更加可期,借助淮安历史文化名城的地位,淮安的旅游业在不久的将来也会迎来飞速的发展。
2.2 场地现状
此次设计苗圃地处洪泽高速入口处,交通便利,位置优越,苗圃面积广阔,苗圃内现有优质的枫树香樟等树木。从淮安大学城驱车前往,仅需半小时,作为周末短途出行目的地,此块苗圃优势明显,有很强的可开发性。
苗圃接近洪泽湖,洪泽湖是淮安人的母亲湖,淮安人民对它有着深厚的感情,借助洪泽优质大闸蟹,盱眙龙虾,在苗圃内打造龙虾美食广场,将淮安这一特色弘扬出去,可以很好地提升淮安人民的自豪感。
场地内现有道路比较清晰,区域以树木品种划分,场地平整,土壤肥沃,可以打造成天然生态旅游开发地,减少对自然的破坏,加大对环境的保护。
同时,苗圃内现有缺点也很明显。种植形式过于单一,缺乏科学的规划管理,以至于苗木质量得不到保证,经济利益无法最大化。
2.3 苗圃绿地整体现状分析
2.3.1 大众需求的变化
从前,人们到公园游玩,仅仅是为了在休息日找个地方休息,而那时游乐场所不是太多,所以公园成为了主要的目的地,到公园赏花拍照等简单的活动是主要活动。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化的冲击,人们更加重视生活的品质,更加喜欢现代化元素,娱乐目的地也多了很多,所以我们的公园、旅游目的地怎么吸引人们成为重中之重,科技化、服务多元化、品质化是目前旅游地的主要开发手段。
2.3.2 苗圃的发展
近年来,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大,距离城市较远的郊区,在城市规划中显得越来越重要,并且由于城郊的土地廉价,所以苗圃的发展越来越好,但是,郊区距离城市中心较远,不能满足城市居民对新鲜果蔬菜采摘的愿望,所以在城市绿地中建设综合性自采摘园和休闲中心显得尤为必要,另一方面,也改变了城市绿地单一的模式。
城市苗圃从过去单一种植树木到如今不断开发,满足人们对高质量生活的追求,将人们从城市中带回自然,让生活在城市中快节奏生活的人们感受到慢节奏的田园生活。
2.3.3 苗圃的功能单一化
我国目前大多数苗圃地仍然只是种植树木为主,经济效益得不到保证,同时,缺乏资金的流入,造成苗圃难以成精品化的方向发展。未来需要将土地合理利用,在保留原有植物的基础上,增加创意活动,以外来资金来带动本地苗圃发展,从而使苗圃由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
2.4 苗圃地细部现状分析
2.4.1 场地细部的选择
由于此次设计苗圃地面积达到30万平米,所以设计节选了西南部场地,将特色旅游景观放置其中,形成整个苗圃地的中心。
2.4.2 场地道路现状
洪泽高速入口处苗圃地保护良好,有东西一条主路,宽一米五,为泥土土地,下雨便潮湿泥泞,难以行走。小路通往林间,一米宽,同时兼排水引流功能。整体道路清晰,可以在后期改造加以利用,在一些景观节点处可铺设特色道路。
从高速驶入道路也较为难走,开车颠陡,指路装置也缺失,不熟悉的人很难进入,这些在之后改造要重点处理,交通通畅便捷,才能吸引人们前来。
2.4.3 场地植物的现状
植物呈片状分布,场地内现有银杏,国槐,枫树等,乔灌木种类丰富。在入口处有高大榉树,在改造中可以作为标志点。在场地东部,有茂密的枫树林,稍加改造也可作为亮点展出。
目 录
1引言 1
2 背景分析及概况 1
2.1 项目背景 1
2.2 场地现状 1
2.3 苗圃绿地整体现状分析 2
2.4 苗圃地细部现状分析 2
3 设计构思、依据和原则 3
3.1 设计构思 3
3.2 设计依据 3
3.3 设计原则 3
4 具体设计 3
4.1 旅游观光概念的引入 4
4.2 主入口 4
4.3 各个组团空间 5
4.4 龙虾养殖观光带 6
4.5 商业空间 6
5 规划设计与分析 7
5.1 交通分析 7
5.2 灯光分析 7
6 种植设计 7
6.1 植物配置 7
6.2 绿化构思 8
7 景观节点分析 9
7.1 蓝色梦幻剧场 9
7.2 瞭望灯塔 9
7.3 停车场 9
7.4 苗圃林地 9
8 小品及标语 10
结论 11
致谢 12
参考文献131 引言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们的城市飞速发展,城市规划用地愈趋合理,然而,有大量的城郊远郊绿地仍未被开发,造成大量闲置与浪费,这些用地在如今土地寸土寸金的环境下尤其珍贵,所以这次设计就是针对洪泽湖高速入口处一块未被开发利用的苗圃地进行改造,通过旅游开发的思路,让这块地能够焕发生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机,成为今后大片闲置土地可以参考的一种模式。
2 背景分析及概况
2.1 项目背景
淮安市,旧称淮阴,位处江苏省中北部。淮安自古就是文化名城,苏北重要城市,历史上与苏州、扬州、杭州并称运河沿线四大都市,也曾是漕运重要枢纽。历史上,淮安出过新中国第一任总理周恩来,《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民族英雄关天培等,可谓人才荟萃。
淮安北连连云港,东邻盐城,南靠扬州和滁州,西接宿迁,东西最大直线距离132公里,南北最大直径距离150公里,淮安面积达10072平方公里。目前,淮安正在修建连淮扬镇高铁,通过已有得公路交通与发达的水运交通,淮安的未来发展更加可期,借助淮安历史文化名城的地位,淮安的旅游业在不久的将来也会迎来飞速的发展。
2.2 场地现状
此次设计苗圃地处洪泽高速入口处,交通便利,位置优越,苗圃面积广阔,苗圃内现有优质的枫树香樟等树木。从淮安大学城驱车前往,仅需半小时,作为周末短途出行目的地,此块苗圃优势明显,有很强的可开发性。
苗圃接近洪泽湖,洪泽湖是淮安人的母亲湖,淮安人民对它有着深厚的感情,借助洪泽优质大闸蟹,盱眙龙虾,在苗圃内打造龙虾美食广场,将淮安这一特色弘扬出去,可以很好地提升淮安人民的自豪感。
场地内现有道路比较清晰,区域以树木品种划分,场地平整,土壤肥沃,可以打造成天然生态旅游开发地,减少对自然的破坏,加大对环境的保护。
同时,苗圃内现有缺点也很明显。种植形式过于单一,缺乏科学的规划管理,以至于苗木质量得不到保证,经济利益无法最大化。
2.3 苗圃绿地整体现状分析
2.3.1 大众需求的变化
从前,人们到公园游玩,仅仅是为了在休息日找个地方休息,而那时游乐场所不是太多,所以公园成为了主要的目的地,到公园赏花拍照等简单的活动是主要活动。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化的冲击,人们更加重视生活的品质,更加喜欢现代化元素,娱乐目的地也多了很多,所以我们的公园、旅游目的地怎么吸引人们成为重中之重,科技化、服务多元化、品质化是目前旅游地的主要开发手段。
2.3.2 苗圃的发展
近年来,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大,距离城市较远的郊区,在城市规划中显得越来越重要,并且由于城郊的土地廉价,所以苗圃的发展越来越好,但是,郊区距离城市中心较远,不能满足城市居民对新鲜果蔬菜采摘的愿望,所以在城市绿地中建设综合性自采摘园和休闲中心显得尤为必要,另一方面,也改变了城市绿地单一的模式。
城市苗圃从过去单一种植树木到如今不断开发,满足人们对高质量生活的追求,将人们从城市中带回自然,让生活在城市中快节奏生活的人们感受到慢节奏的田园生活。
2.3.3 苗圃的功能单一化
我国目前大多数苗圃地仍然只是种植树木为主,经济效益得不到保证,同时,缺乏资金的流入,造成苗圃难以成精品化的方向发展。未来需要将土地合理利用,在保留原有植物的基础上,增加创意活动,以外来资金来带动本地苗圃发展,从而使苗圃由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
2.4 苗圃地细部现状分析
2.4.1 场地细部的选择
由于此次设计苗圃地面积达到30万平米,所以设计节选了西南部场地,将特色旅游景观放置其中,形成整个苗圃地的中心。
2.4.2 场地道路现状
洪泽高速入口处苗圃地保护良好,有东西一条主路,宽一米五,为泥土土地,下雨便潮湿泥泞,难以行走。小路通往林间,一米宽,同时兼排水引流功能。整体道路清晰,可以在后期改造加以利用,在一些景观节点处可铺设特色道路。
从高速驶入道路也较为难走,开车颠陡,指路装置也缺失,不熟悉的人很难进入,这些在之后改造要重点处理,交通通畅便捷,才能吸引人们前来。
2.4.3 场地植物的现状
植物呈片状分布,场地内现有银杏,国槐,枫树等,乔灌木种类丰富。在入口处有高大榉树,在改造中可以作为标志点。在场地东部,有茂密的枫树林,稍加改造也可作为亮点展出。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nongxue/yuanlin/1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