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以邳州市白山村落景观改造设计为例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不断上升,原始落后的乡村面貌已满足不了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良好的乡村环境不仅可以造福当地村民,而且可以为城市居民带来福利,比如整洁优美的村容可以使人身心愉悦,可延年益寿;独特新奇的乡村景观可增强乡村的对外吸引力,从而拉动乡村地区的经济增长;科学合理的乡村景观设计加之乡村地区宁静恬适的氛围,比城市公园更能吸引城市居民的目光,能提供极佳的休闲度假场所。而乡村景观的建设,必须依托于当地的大地肌理、地域文化、生态特征,在注重乡村生产、生态、经济和游憩等功能发挥的同时,要增强地域的识别度,突出本土特色。“美丽乡村”是适应于当今中国三农政策的一个主题,从方案的文化内涵到设计表现,乡村景观改造设计将围绕这个主题展开。关键词 美丽乡村 生态经济 人文科学 地域文化 乡村旅游
目 录
1 引言 1
2 乡村公园 1
3 项目认知与现状 2
3.1 设计背景 2
3.2 自然环境 2
3.3 区位分析与用地现状 2
4 挑战与战略 3
4.1 场地挑战 3
4.2 设计目标与文化挖掘 3
4.2.1 草药文化 4
4.2.2 奇石文化 4
4.2.3 果园文化 4
4.2.4 出世文化 4
5 具体设计 4
5.1 设计理念 5
5.1.1 生态理念 5
5.1.2 人本理念 5
5.1.3 文化理念 5
5.1.4 节约理念 5
5.1.5 艺术理念 5
5.2 整体规划 6
5.3 分区详规 6
5.3.1 百果园 6
5.3.2 草药园 6
5.3.3 农耕园 7
5.3.4 石园 7
5.3.5 休闲园 7
5.3.6 广场区 7
5.4 细节分析 8
5.4.1 适老性景观 8
5.4.2 适童性景观 8
5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5 植物配置 9
5.5.1 百果园的植物配置 9
5.5.2 草药园的植物配置 10
5.5.3 农耕园的植物配置 10
5.5.4 石园的植物配置 10
5.5.5 休闲园的植物配置 10
5.5.6 广场区的植物配置 11
结 论 11
参考文献 12
致 谢 13
1 引言
工业文明带来经济的发展,但人类为此付出的环境代价是巨大的。工厂从城市向农村的迁移、开山采矿、毁林造田等乡村经济发展举措虽然在短期内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从长远角度来看却极为不利。2008年,安吉县率先提出“中国美丽乡村计划”而广受关注, 十八大,政府正式提出“美丽乡村”的概念,美丽乡村建设受到全国各地的重视。但在建设的过程中,由于经济、技术、思想观念等因素的制约,美丽乡村建设的成果不尽完美。
2 乡村公园
目前,我国对乡村公园的研究尚不深入,相关理论尚不成熟,对乡村公园的概念界定并无统一标准。梁洁在其论文中写到:乡村公园是在乡村地区范围内,将乡村自然环境、乡村风景资源、田园景观、农业生产、农耕文化、农业设施、农家活动、村落古镇、风土民俗等乡村景观资源,通过科学的规划设计,充分挖掘其观光、游览、休闲价值,为游客提供领略乡村田园风光、体验农事生产劳作、了解风土民俗和回归自然需求的公共开放场所[1]。笔者认为乡村公园的建设要处理好对内与对外的关系,建设新型旅游乡村扩大对外吸引力,是要在尊重当地居民生活习惯,尊重本土的生态肌理、文化风俗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乡村公园作为展现新时期乡村风貌与文化的场所,不仅要满足当地居民公共活动的日常需要,还要兼具旅游服务的功能,以带动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
国外在乡村景观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早,20世纪50-60年代,国外就开始了对乡村绿化的研究,1978年约翰西蒙兹在《大地景观》一书中所提出的“大地景观”概念便是乡村景观规划的发端。西尔万佛里波教授认为,在设计与改造中不应违背当地的自然环境,要注重利用本土已呈现出的或挖掘潜在的自然环境元素,不能只重视其塑造效果,更要结合当地实际[2]。除此之外,还有众多专家学者对乡村景观的建设提出大量宝贵意见,通过查阅大量文献,笔者发现,其中广受众人赞同和提倡的便是凸显地域特色以及尊重本土的自然环境,因地制宜的改造和开发乡村景观,从而实现乡村绿地景观的可持续性发展。国内对此的研究起步较晚,由于我国城乡差距明显,农村经济水平偏低,虽然有部分试点建设成功的案例,但乡村公园建设仍未在全国推广,目前我国也并未出台乡村公园设计相关规范与法则,乡村公园的设计与管理仍未步入正轨。目前的乡村公园多为自发建造,而上述的地域特色、可持续发展等重中之重多被忽略。
3 项目认知与现状
3.1 设计背景
邳州市位于江苏北部,古称“下邳”,历史悠久,境内有大墩子文化遗址,距今有6000年之久,是江苏文明最早的起源。历史上,邳州为兵家必争之地。楚汉相争、三国角逐、宋金交兵、淮海战役都曾在邳州发生。境内水系属淮河流域,沂、沭、泗水系,按流向归宿分为中运河、沂河、邳洪河三大水系。共有干支河流42条,承担着行洪、排水、航运等功能。邳州市西北部和西南部山峦起伏,腹地河流如织。其地方文化事业成就显著,邳州农民画、民间剪纸,用独特的材料和手法反映农民生产生活,有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1992年邳州市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现代民间绘画之乡”和“民间艺术(剪纸)之乡”。此外,邳州素有“中国银杏之乡”的美称,港上国家银杏博览园于2006年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连同炮车古栗园、土山古镇景区等带动邳州旅游业的发展。
近年来,邳州的城市规划和城市绿化建设在不断进步和发展,例如沙沟湖水杉公园和桃花岛公园两座综合性城市公园的落成,是邳州城市绿化建设中划时代的一笔;2016年住建部公布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名单,江苏7个镇入选,其中邳州市碾庄镇作为徐州唯一特色小镇光荣入选;2017年邳州市银杏小镇建设项目经政府批准实施;目前,邳州市正在实施农村公共空间治理,全面治理农村公共空间,努力做到明晰公私产权清理、非法侵占、拆除违法建设、美化公共空间、增值公共资源、净化乡风民风。无论从上级政策还是从下级执行来看,邳州近年的绿化治理均收到了良好的效益。
目 录
1 引言 1
2 乡村公园 1
3 项目认知与现状 2
3.1 设计背景 2
3.2 自然环境 2
3.3 区位分析与用地现状 2
4 挑战与战略 3
4.1 场地挑战 3
4.2 设计目标与文化挖掘 3
4.2.1 草药文化 4
4.2.2 奇石文化 4
4.2.3 果园文化 4
4.2.4 出世文化 4
5 具体设计 4
5.1 设计理念 5
5.1.1 生态理念 5
5.1.2 人本理念 5
5.1.3 文化理念 5
5.1.4 节约理念 5
5.1.5 艺术理念 5
5.2 整体规划 6
5.3 分区详规 6
5.3.1 百果园 6
5.3.2 草药园 6
5.3.3 农耕园 7
5.3.4 石园 7
5.3.5 休闲园 7
5.3.6 广场区 7
5.4 细节分析 8
5.4.1 适老性景观 8
5.4.2 适童性景观 8
5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5 植物配置 9
5.5.1 百果园的植物配置 9
5.5.2 草药园的植物配置 10
5.5.3 农耕园的植物配置 10
5.5.4 石园的植物配置 10
5.5.5 休闲园的植物配置 10
5.5.6 广场区的植物配置 11
结 论 11
参考文献 12
致 谢 13
1 引言
工业文明带来经济的发展,但人类为此付出的环境代价是巨大的。工厂从城市向农村的迁移、开山采矿、毁林造田等乡村经济发展举措虽然在短期内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从长远角度来看却极为不利。2008年,安吉县率先提出“中国美丽乡村计划”而广受关注, 十八大,政府正式提出“美丽乡村”的概念,美丽乡村建设受到全国各地的重视。但在建设的过程中,由于经济、技术、思想观念等因素的制约,美丽乡村建设的成果不尽完美。
2 乡村公园
目前,我国对乡村公园的研究尚不深入,相关理论尚不成熟,对乡村公园的概念界定并无统一标准。梁洁在其论文中写到:乡村公园是在乡村地区范围内,将乡村自然环境、乡村风景资源、田园景观、农业生产、农耕文化、农业设施、农家活动、村落古镇、风土民俗等乡村景观资源,通过科学的规划设计,充分挖掘其观光、游览、休闲价值,为游客提供领略乡村田园风光、体验农事生产劳作、了解风土民俗和回归自然需求的公共开放场所[1]。笔者认为乡村公园的建设要处理好对内与对外的关系,建设新型旅游乡村扩大对外吸引力,是要在尊重当地居民生活习惯,尊重本土的生态肌理、文化风俗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乡村公园作为展现新时期乡村风貌与文化的场所,不仅要满足当地居民公共活动的日常需要,还要兼具旅游服务的功能,以带动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
国外在乡村景观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早,20世纪50-60年代,国外就开始了对乡村绿化的研究,1978年约翰西蒙兹在《大地景观》一书中所提出的“大地景观”概念便是乡村景观规划的发端。西尔万佛里波教授认为,在设计与改造中不应违背当地的自然环境,要注重利用本土已呈现出的或挖掘潜在的自然环境元素,不能只重视其塑造效果,更要结合当地实际[2]。除此之外,还有众多专家学者对乡村景观的建设提出大量宝贵意见,通过查阅大量文献,笔者发现,其中广受众人赞同和提倡的便是凸显地域特色以及尊重本土的自然环境,因地制宜的改造和开发乡村景观,从而实现乡村绿地景观的可持续性发展。国内对此的研究起步较晚,由于我国城乡差距明显,农村经济水平偏低,虽然有部分试点建设成功的案例,但乡村公园建设仍未在全国推广,目前我国也并未出台乡村公园设计相关规范与法则,乡村公园的设计与管理仍未步入正轨。目前的乡村公园多为自发建造,而上述的地域特色、可持续发展等重中之重多被忽略。
3 项目认知与现状
3.1 设计背景
邳州市位于江苏北部,古称“下邳”,历史悠久,境内有大墩子文化遗址,距今有6000年之久,是江苏文明最早的起源。历史上,邳州为兵家必争之地。楚汉相争、三国角逐、宋金交兵、淮海战役都曾在邳州发生。境内水系属淮河流域,沂、沭、泗水系,按流向归宿分为中运河、沂河、邳洪河三大水系。共有干支河流42条,承担着行洪、排水、航运等功能。邳州市西北部和西南部山峦起伏,腹地河流如织。其地方文化事业成就显著,邳州农民画、民间剪纸,用独特的材料和手法反映农民生产生活,有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1992年邳州市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现代民间绘画之乡”和“民间艺术(剪纸)之乡”。此外,邳州素有“中国银杏之乡”的美称,港上国家银杏博览园于2006年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连同炮车古栗园、土山古镇景区等带动邳州旅游业的发展。
近年来,邳州的城市规划和城市绿化建设在不断进步和发展,例如沙沟湖水杉公园和桃花岛公园两座综合性城市公园的落成,是邳州城市绿化建设中划时代的一笔;2016年住建部公布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名单,江苏7个镇入选,其中邳州市碾庄镇作为徐州唯一特色小镇光荣入选;2017年邳州市银杏小镇建设项目经政府批准实施;目前,邳州市正在实施农村公共空间治理,全面治理农村公共空间,努力做到明晰公私产权清理、非法侵占、拆除违法建设、美化公共空间、增值公共资源、净化乡风民风。无论从上级政策还是从下级执行来看,邳州近年的绿化治理均收到了良好的效益。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nongxue/yuanlin/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