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花园市风影园景观改造设(附件)
永久性绿地保护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既是当前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需要,也是实现淮安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长远需求。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园林建设的进步,一些原有的绿地设计已经跟不上时代的脚步,这就面临着改造以适应时代的问题。本着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在本次的淮安风影园设计中,选择以雨水花园为设计理念,旨在将雨水作为一种资源有效的利用起来,调节不畅地下水资源并有效减少城市内涝问题,将尝试自然面貌与城市景观相融合。关键词 永久性绿地、改造、雨水花园、景观、融合
目 录
1 引 言 5
2 背景分析及概况 5
2.1 项目背景 5
2.2 场地概况 5
2.3 现状分析 6
3 设计构思、依据和原则 6
3.1设计构思 6
3.2设计依据 7
3.3设计原则 7
4 具体设计 8
4.1 绿地主入口空间 9
4.2中央主景观 9
4.3小空间设置 9
5 规划设计分析 10
5.1功能 10
5.2 交通 10
5.3景观节点 10
5.4 灯光分析 11
6 种植分析 11
6.1绿化意向 11
6.2 植物配置 12
6.3植物选择 12
7 小品及硬质景观设计 12
结论 13
致谢 14
参考文献 15
1 引言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样一个唯美画面,放松了多少紧张神经。
“我站在路中央,看海”,这样一个看海的段子,紧张了多少放松神经
2 背景分析及概况
2.1 项目背景
淮安位于江苏省中北部,江淮平原东部。地处江苏省长江以北的核心地区,邻江近海,为南下北上的交通要道,区位优势独特。
淮安是江苏省的重要交通枢纽,也是长江三角洲北部地区的区域交通枢纽。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是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南京都市圈紧密圈层城市。坐落于古淮河与京杭大运河交点,境内有中国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第四大淡水湖洪泽湖,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低碳试点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2. 2 场地概况
淮安风影园是位于淮安大运河桥旁的一块淮安市永久性绿地公园,北有京杭大运河,东侧则是通往淮安市中心的主干道淮海南路,水陆交通便利。其周边小区、学校、商店星散,运用使用人群广泛,为淮安最重要的永久性绿地之一。
2. 3 现状分析
2.3.1 风影园地势现状
由于低洼的地势,与主干道比较平均高差在3m左右。以及其所运用的旧式排水系统导致风影园在夏季暴雨季节排水不畅,时有大量积水现象。由于雨水的侵蚀,园中多出线路出现问题,路灯、地灯、喇叭等基础设施,损坏严重。使得来此休闲娱乐的民众感到不便。
再设计时可以适当利用高差组成一些供人们休憩的场所、景观,亦可以引导雨水方向进行有效利用。
2.3.2 风影园交通现状
淮安风影园位于京杭运河南侧,淮海南路西侧,交通便利。但是风影园的出入口和两条主干道的连接处理得不是很好,这不利于市民参与相关的活动,已经导致市民参与性不强。而且风影园内部的交通不明朗,园路分级不够明确,且形式单一,导致使用人群对于原路、空间的辨识感减弱。
因此,设计时注意处理好主干道与绿地出入口的衔接关系,根据周边环境来合理地设置主入口和次入口;对绿地内的园路进行明确分级,设计类型多样的园路,来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
2.3.3 风影园景观现状
1.地势较周边环境过于低洼
由于低洼的地势,以及其搜索运用的旧式排水系统导致风影园在夏季暴雨季节排水不畅,时有大量积水现象。由于雨水的侵蚀,园中多出线路出现问题,路灯、地灯、喇叭等基础设施,损坏严重。使得来此休闲娱乐的民众感到不便。
2.基础设施缺乏
使用大面积的草坪,可增强视觉效果,但是,大面积的草坪并未得到良好的养护,其给民众带来的休闲娱乐功能并未良好体现。反而使得除主景观以外的场地缺乏应有的休闲座椅或小品。
3.管理混乱
院内随处可见随意停放的游览者交通工具,包括电动车、自行车等。导致原路草坪都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2.3.4 风影园植物现状
园中道路众多,却没有在道路中插入适当的小品,使用水面亭子等作为中心主景观,存在观赏价值,缺乏实用意义。大面积使用竹子、雪松、高杆女贞、合欢、侧柏等阻挡景观视觉,略显单调活泼不足。在树木选择时应注重乡土树木的应用,以保证树木成活率。注重色彩搭配、层次分明、四季变换景色不同。
2.3.5 基础设施分析
风影园缺乏服务性设施,在设计时基本没有考虑到娱乐性和功能性,休闲座椅严重缺乏,路旁、河边随处可见席地而坐的休憩者,树池、灯具损毁严重,后期维护不佳。院内随处可见随意停放的游览者交通工具,包括电动车、自行车等。导致原路草坪都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再设计时要以人为本,区分服务的人群,新增服务器材,如休闲座椅、灯具、分类型垃圾桶、指示牌等。
3 设计构思、依据和原则
3.1 设计构思
当代城市生活,“快节奏”引领时尚潮流。生活节奏不断加速的同时,人类对自然也提出了“快”的要求:“雨水快排”。用人类的眼光定义自然的快慢,事实给予了我们否定的答案。
本设计以“雨水花园”为主题,对淮安风影园进行景观改造,一方面就其落后的设计理念,破旧的景观器材等进行现代化改良;另一方面针对风影园的特有地势对此绿地及周围的雨水进行引导、净化和再利用。设计所想要突出的特点在于让人们体会带快慢的节奏在于心态,而不是单纯的速度理念。
3.2 设计依据
1)《城市绿地设计规范GB504202007》;
目 录
1 引 言 5
2 背景分析及概况 5
2.1 项目背景 5
2.2 场地概况 5
2.3 现状分析 6
3 设计构思、依据和原则 6
3.1设计构思 6
3.2设计依据 7
3.3设计原则 7
4 具体设计 8
4.1 绿地主入口空间 9
4.2中央主景观 9
4.3小空间设置 9
5 规划设计分析 10
5.1功能 10
5.2 交通 10
5.3景观节点 10
5.4 灯光分析 11
6 种植分析 11
6.1绿化意向 11
6.2 植物配置 12
6.3植物选择 12
7 小品及硬质景观设计 12
结论 13
致谢 14
参考文献 15
1 引言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样一个唯美画面,放松了多少紧张神经。
“我站在路中央,看海”,这样一个看海的段子,紧张了多少放松神经
2 背景分析及概况
2.1 项目背景
淮安位于江苏省中北部,江淮平原东部。地处江苏省长江以北的核心地区,邻江近海,为南下北上的交通要道,区位优势独特。
淮安是江苏省的重要交通枢纽,也是长江三角洲北部地区的区域交通枢纽。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是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南京都市圈紧密圈层城市。坐落于古淮河与京杭大运河交点,境内有中国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第四大淡水湖洪泽湖,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低碳试点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2. 2 场地概况
淮安风影园是位于淮安大运河桥旁的一块淮安市永久性绿地公园,北有京杭大运河,东侧则是通往淮安市中心的主干道淮海南路,水陆交通便利。其周边小区、学校、商店星散,运用使用人群广泛,为淮安最重要的永久性绿地之一。
2. 3 现状分析
2.3.1 风影园地势现状
由于低洼的地势,与主干道比较平均高差在3m左右。以及其所运用的旧式排水系统导致风影园在夏季暴雨季节排水不畅,时有大量积水现象。由于雨水的侵蚀,园中多出线路出现问题,路灯、地灯、喇叭等基础设施,损坏严重。使得来此休闲娱乐的民众感到不便。
再设计时可以适当利用高差组成一些供人们休憩的场所、景观,亦可以引导雨水方向进行有效利用。
2.3.2 风影园交通现状
淮安风影园位于京杭运河南侧,淮海南路西侧,交通便利。但是风影园的出入口和两条主干道的连接处理得不是很好,这不利于市民参与相关的活动,已经导致市民参与性不强。而且风影园内部的交通不明朗,园路分级不够明确,且形式单一,导致使用人群对于原路、空间的辨识感减弱。
因此,设计时注意处理好主干道与绿地出入口的衔接关系,根据周边环境来合理地设置主入口和次入口;对绿地内的园路进行明确分级,设计类型多样的园路,来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
2.3.3 风影园景观现状
1.地势较周边环境过于低洼
由于低洼的地势,以及其搜索运用的旧式排水系统导致风影园在夏季暴雨季节排水不畅,时有大量积水现象。由于雨水的侵蚀,园中多出线路出现问题,路灯、地灯、喇叭等基础设施,损坏严重。使得来此休闲娱乐的民众感到不便。
2.基础设施缺乏
使用大面积的草坪,可增强视觉效果,但是,大面积的草坪并未得到良好的养护,其给民众带来的休闲娱乐功能并未良好体现。反而使得除主景观以外的场地缺乏应有的休闲座椅或小品。
3.管理混乱
院内随处可见随意停放的游览者交通工具,包括电动车、自行车等。导致原路草坪都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2.3.4 风影园植物现状
园中道路众多,却没有在道路中插入适当的小品,使用水面亭子等作为中心主景观,存在观赏价值,缺乏实用意义。大面积使用竹子、雪松、高杆女贞、合欢、侧柏等阻挡景观视觉,略显单调活泼不足。在树木选择时应注重乡土树木的应用,以保证树木成活率。注重色彩搭配、层次分明、四季变换景色不同。
2.3.5 基础设施分析
风影园缺乏服务性设施,在设计时基本没有考虑到娱乐性和功能性,休闲座椅严重缺乏,路旁、河边随处可见席地而坐的休憩者,树池、灯具损毁严重,后期维护不佳。院内随处可见随意停放的游览者交通工具,包括电动车、自行车等。导致原路草坪都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再设计时要以人为本,区分服务的人群,新增服务器材,如休闲座椅、灯具、分类型垃圾桶、指示牌等。
3 设计构思、依据和原则
3.1 设计构思
当代城市生活,“快节奏”引领时尚潮流。生活节奏不断加速的同时,人类对自然也提出了“快”的要求:“雨水快排”。用人类的眼光定义自然的快慢,事实给予了我们否定的答案。
本设计以“雨水花园”为主题,对淮安风影园进行景观改造,一方面就其落后的设计理念,破旧的景观器材等进行现代化改良;另一方面针对风影园的特有地势对此绿地及周围的雨水进行引导、净化和再利用。设计所想要突出的特点在于让人们体会带快慢的节奏在于心态,而不是单纯的速度理念。
3.2 设计依据
1)《城市绿地设计规范GB504202007》;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nongxue/yuanlin/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