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蝴蝶兰基质在栽培过程中的理化(附件)

水苔基质价格昂贵,难于控制产品成本,长时间作为栽培基质容易滋生一些腐生菌,也有水苔酸化腐化的现象。此外由于水苔的使用量不同,加之不同工人用量不同造成了水苔松紧度不一,给以后的浇水、施肥带来一定的难度,这些问题严重的会影响到蝴蝶兰开花质量及数量。因此,本次实验对四种开发基质进行统一测评,在栽培过程中对基质的孔隙度、容重、饱和持水量、PH值、氮磷钾含量等理化性质进行监控,并与水苔基质做对比,从而为选择水苔替代基质提供科学依据。研究表明,C/N=15的栽培基质的容重最重,土壤密实度最大,孔隙度最小;C/N=45的栽培基质的容重最轻,即土壤的密实度最小,土壤孔隙度最大。水苔的饱和持水量最大,C/N=15的基质饱和持水量最小,C/N=25基质的保水性较好,C/N=25的土壤密实度适中,容重较轻,孔隙度适中,饱和持水量较高,pH为弱酸性,氮磷钾含量较高,因此C/N=25的基质较适合蝴蝶兰的生长发育。水苔为弱酸性, C/N=25的基质次之,较适合水苔的生长发育,C/N=45的基质酸碱度为偏中性,不适合蝴蝶兰生长。水苔的氮磷钾含量最低,碳氮比等于(15、25、35、45)的四种基质氮磷钾含量依次减少。综合考虑以上基质的理化性质变化,C/N=25的基质较适合蝴蝶兰的生长发育。关键词 蝴蝶兰;蝴蝶兰的栽培基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目录
1 引言 1
1.1 蝴蝶兰简介 1
1.2 蝴蝶兰的生物学特性 1
1.3 蝴蝶兰对栽培基质的要求 2
1.4 蝴蝶兰现有基质的研究现状 2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3
2 不同基质理化性质的研究 3
2.1 材料与方法 3
2.1.1 材料 3
2.2 实验设计 4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4
2.3.1 物理性质的测定 4
2.3.1.1饱和持水量的测定 4
2.3.1.2 容重 4
2.3.1.3 孔隙度的测定 4
2.3.2 化学性质的测定 4
2.3.2.1 pH值的测定 4
2.3.2.2 速效磷、速效氮和速效钾的测定 4
3 结果与分析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5
3.1 基质物理特性结果与分析 5
3.2 基质化学特性结果与分析 6
4 讨论 9
4.1 基质在蝴蝶兰生长过程中物理特性的变化 9
4.2 基质在蝴蝶兰生长过程中化学特性的变化 10
5 结论 11
致 谢 12
参 考 文 献 13
1 引言
1.1 蝴蝶兰简介
蝴蝶兰,又名蝶兰,是兰科蝴蝶兰属的附生兰类植物。蝴蝶兰以其体态优美[1],花朵硕大,花色绚丽多彩,色泽细腻丰富,观赏期较长等特点,被人们誉为“洋兰皇后”,深受世界各国人民喜爱。它终年生长在较潮湿的林下,附生于枝干或岩石上,蝴蝶兰依靠其粗大强壮的气生根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与空气中游离的养分。
因为蝴蝶兰能够吸收空气中的养分而生存,所以将其归入气生兰范畴,是热带兰花中的一个大族。蝴蝶兰是附生单经轴的兰科植物,大多产于潮湿的亚洲地区,自然分布于阿隆姆、印度洋各岛、缅甸、马来半岛、菲律宾、南洋群岛以至台湾等低纬度热带海岛。其中台东的武森永一带森林和绿岛所产的蝴蝶兰最著名[2]。蝴蝶兰的品种类型丰富,全世界原生种约有70多种,但是原生种的蝴蝶兰大多花小而不艳,作为商品培育的蝴蝶兰大多是人工杂交选育的品种。
1.2 蝴蝶兰的生物学特性
蝴蝶兰茎很短,常被叶鞘包被。叶片稍有肉质,一枝蝴蝶兰常有34枚或更多的叶片,叶片上方呈绿色,背面为紫色,形状为椭圆形,长圆形或镰刀状长圆形,叶片通常长1020厘米,宽36厘米,先端钝或尖锐,基部楔形或有时歪斜并且具短而宽的鞘。蝴蝶兰的花序生于茎的基部,长达50厘米,无枝或有时分枝;花序绿色,约45毫米,无数鳞片;花序轴紫绿色,花苞卵形三角形,长35毫米;花梗与卵形绿色,细长,长2.54.5厘米;花白色,美丽,开花期长;萼片近椭圆形,长2.53厘米,宽1.41.7厘米,先端钝,基部略窄,带网状静脉;外侧萼片弯曲卵形,长2.63.5厘米,宽1.42.2厘米,尖端钝,基部狭窄,与蕊柱相连,具网状静脉;花瓣圆形,长2.73.4厘米,宽2.43.8厘米,先端圆形,基部狭窄爪状小叶3裂,基部约79毫米爪;侧裂叶直立,倒卵形,长2厘米,先端圆形或锐尖,基部变窄,具红色斑点或细条纹,侧裂片和黄褐色交叉点基部的裂片之间;在裂片中像菱形,长1.52.8厘米,宽1.41.7厘米,先端窄,长818毫米长的基部楔形;约1厘米,宽插入; 2个花粉组,近球形,每个分裂不等长2个爿。蝴蝶兰花期一般长达46个月。
1.3 蝴蝶兰对栽培基质的要求
蝴蝶兰原产于热带和亚热带,因此它喜欢高温多湿的坏境。蝴蝶兰攀附在溪边岩石或者树木枝干上,依靠气生根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和养分,从而满足其生长要求。培育蝴蝶兰的基质首先应该具有良好的物理性状和化学性状,能够提供蝴蝶兰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环境和营养物质。其次,培育蝴蝶兰的基质应该具有支持和固定植株的作用。培育蝴蝶兰的基质的物理性状包括粒径、容重、孔隙度、水分特征等,都对蝴蝶兰的正常生长和发育有着关键的影响。基质的粒径的大小影响着基质固着植株的能力,一般来说,粒径小的基质保水性能较好,但是它的通气透水性较差,一些不耐湿的植物可能会出现烂根的现象。粒径大的基质则相反。在人工栽培蝴蝶兰的条件下,要充分考虑蝴蝶兰的生态学特性,考虑其原生境的生长条件,为蝴蝶兰的正常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的根系坏境条件[5]。蝴蝶兰的正常生长发育要求基质通气透水,有较好的固着能力,应该根据生产过程中的现实情况来选择合适的基质。基质的容重指数也很重要,容重是一定容积的土壤(包括土粒及粒间的孔隙)烘干后的重量与同容积水重的比值。容重和基质的粒径松紧度、孔隙度和基质的质地有着密切的联系。选择蝴蝶兰的基质时,要求基质有足够的容重,防止蝴蝶兰植株过重倒伏,容重越大,基质的孔隙度越大,而蝴蝶兰的培育要求基质具有较好的通气透水性能。但是,基质的容重又不宜过重,如果容重过大,不仅操作不便,而且增加蝴蝶兰的运输成本。蝴蝶兰对基质的化学性状要求也很高,培育蝴蝶兰的基质要求基质偏酸,有足够的氮磷钾含量以维持蝴蝶兰植株的正常生长和发育[6]。蝴蝶兰要求适当的EC值,EC值偏小时,基质中可供蝴蝶兰植株利用的矿质养分就偏少,不利于蝴蝶兰的生长和发育;当EC值偏大时,基质中的盐分离子积累过多,应该用清水清洗盐分。
1.4 蝴蝶兰现有基质的研究现状
现在蝴蝶兰商业栽培中,大多采用水苔、树皮藓类泥炭、椰壳类基质等。东亚地区,蝴蝶兰的商业栽培过程中,多将水苔作为栽培基质,水苔具有特别的显微结构和优良的理化性质。水苔茎的表皮和叶片都是由单细胞构成,并且这些单细胞呈网状分布。当这些单细胞死亡后,水苔能贮藏足够的水分供蝴蝶兰植株利用,其具有良好的通气保水性。水苔的pH值介于3.564.78之间,EC值在0.10.2之间[7],水苔质地柔软,便于贮藏运输。由于水苔空隙大,紧实度有差异,容易造成后期种植中水分和养料的供应差异[8],使得成品质量参差不齐。蝴蝶兰栽培过程中,经过浇水施肥等措施,水苔的紧实度会有所增加,随着紧实度的增加,通气性能逐渐降低,从而影响蝴蝶兰的正常生长发育。其次,水苔的耐久性较差,一般一年就要更换一次。水苔来源稀少,价格较贵,在开采过程中容易造成生态坏境的破坏[9],不利于蝴蝶兰产业的可持续生产与发展。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nongxue/yuanlin/101.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