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净土计划安心公园的园林规划设计(附件)


目录
1 引言 1
2 土地生态修复理论 1
2.1 土地生态修复的原因 1
2.2土地生态修复的目标 2
2.3土地生态修复的现状及前景 2
2.4 土地生态修复的特点和原则 2
2.4.1污染土壤生态修复的特点 3
2.4.2污染土壤生态修复的原则 4
2.5土地生态修复的方法 4
2.5.1 物理方法 4
2.5.2 化学方法 4
2.5.3 生物方法 5
3安心公园生态设计的内涵 6
4安心公园生态设计的目标 6
5安心公园生态设计的内容 6
5.1 场地 8
5.2 道路 9
5.3 植物 10
6 现状及未来前景的展望 11
结论 13
致谢 15
图1 广场设计平面图 7
图2广场设计平面图 8
图3 道路设计平面图1 8
图4 道路设计平面图2 9
图5 道路设计平面图3 10
图6 道路设计平面图4 10
图7 苏堤植物配置图. 11
图6 西湖花港观鱼植物配置图 11
表1 园林景观生态设计理论 7
1 引言
规划用地位于常州外国语学院不足100m处,是农药厂、化工厂的原厂址,废弃七年。该地虽一直在修复,但还是对常州外国语学校的学生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社会影响也很恶劣。为了更好地改善居民健康,还人们一个健康安心的家园,在被污染的土地上利用各种修复措施进行修复并建立生态绿色公园,还人们一片净土。
2 土地生态修复的理论
土地生态修复是对受到损害的土地进行生态设计的前提,“生态修复”这个词在党的十八大以及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出现过,受到很大的关注。生态修复与地球上的自然生态系统息息相关,生态系统指在自然界的一定的空间内,生态与环境是一个整体,他们相互依赖,相互衬托,相互依存,使之达到一定程度的平衡。生态系统的范围可大可小,相互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交错。有一些情况下,比如人为的生态破坏、工厂废弃地修复、人类所需的城市绿地建设等,其生态修复需要土地整治[1]。所谓的生态修复,就是使整个生态系统往好的方向发展,恢复其生态系统的积极作用,使人类达到更好地生活,生态修复调节人与自然,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帮助缓解资源的减少。[2]。生态修复就是人类利用各种修复手段,重新建成因为人为地造成生态系统受损的生态修复技术方法,通过此来使资源再次分配,更加的合理,使得人类可持续发展 [3]。
2.1 土地生态修复的原因
本次设计规划用地位于常州外国语学院不足100m处,是农药厂、化工厂的原厂址,废弃七年。该地虽一直在修复,但还是对常州外国语学校的学生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社会影响也很恶劣。为了更好地改善居民健康,还人们一个健康安心的家园,土地修复十分重要,必不可少。对被污染的土地进行修复和建设公园,使居民远离危害,健康并安心地生活,也是我这次设计的关键部分。生态修复至关重要,关乎到人们的身体健康,生死存亡。也是目前党和人民都热切关注的地方。
人类健康是生活发展的基础。
2.2 土地生态修复的目标
我们通过各种方法清除污染物,努力构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城市。使得土地重现生产力,可以与景观交相辉映,完善生态修复手段。
人类社会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修复机制可持续发展等等生过的各个方面,在社会法治完善的今天,将生态修复立法,并将其运用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影响人们,使人民有生态修复意识。 [3]。
2.3 土地生态修复的现状及前景
在国外的研究重点是生物修复概念所表述的内容,而生态修复概念表述的相当的少。在研究方面,我国国内对于生态修复以及其周边的一些概念和研究发现 的内容比较多;但是我国目前现在在生态修复的方案概念、理念、优点与缺点的讨论却相对比较少;在生态的修复过程中,对于研究的目标、监视、评比等方案的比较的探讨过程中,我们也一直在研究生态修复的各种方法,值得借鉴和研究的方法有:物理、化学、生物方法以及他们的优化组合。
其中,目前生态修复研究的关键和难点就是各种物理、化学、生物方法的优化组合。综上所述,污染生态修复的研究技术仍处于基础研究的水平,它的框架理论、优化组合的方式和修复过程等的内容的研究还在路上,路漫漫其修远兮。污染生态修复有很多种修复,复杂多样,包括土壤修复、水体修复和大气修复等[4]。全面修复土壤复合污染,可以利用污染土壤生态修复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弥补现有的种种土壤修复方法的缺失,这方面是可以成为现如今污染土壤修复研究的趋向,所以我们应该加强对污染土壤生态修复的研究力度,进一步完善土壤修复的理论内容,夯实基础,这也是现在的主要目标。
2.4 土地生态修复的特点和原则
综合相关文献中对污染土壤生态修复特点、原则的相关研究和论述,大家在认识上各有不同。我们将其特点总结为3点:
1)循环利用,创造资源节约型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生存共处,对各种方法进行优化组合配备,但是还是要将其与其他的品种方式区别开来。
2)它们的影响因素复杂多样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nongxue/yuanlin/108.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