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意空间理念在寺庙园林中的体现以盐城息心寺改造为例(附件)
盐城市息心寺是一座百年古寺,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改造寺院园林和改造一般的公园不同,因为寺院本身是具有宗教元素的。所以在设计改造的时候,就要考虑两个方面的因素。一个是寺庙本身的宗教意义,还有一个就是带有游览观光作用。本设计改造主要的目的就是创造出一个“禅意空间”,让游人可以到此放松身心。因此本设计参考了中国典型寺庙-法门寺的改造方案,利用搭配的景色与建筑相结合,还增添水景和小品,再加上枯山水的应用,让人感觉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关键词 寺庙,园林,禅意空间,枯山水
目 录
1 引言1
1.1 佛教寺庙改造设计的意义1
1.2 息心寺的总体情况介绍1
1.2.1 植被情况1
1.2.2 地貌特征2
1.2.3 自然气候2
1.2.4 交通环境2
1.3 改造息心寺的目的2
1.4 息心寺存在的问题2
1.4.1 资源利用率低2
1.4.2 植被单一、人工痕迹明显2
1.4.3 地面砖石单一3
1.4.4 水景营造度不够3
1.4.5 服务设施不够完善3
1.5 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3
1.5.1 问题一的解决方案3
1.5.2 问题二的解决方案4
1.5.3 问题三的解决方案4
1.5.4 问题四的解决方案4
1.5.5 问题五的解决方案4
2 国内外设计对理念的体现5
2.1 国内外研究方法5
2.2 经典寺庙园林改造案例分析5
2.2.1 法门寺的历史背景分析5
2.2.2 设计理念分析5
2.2.3 设计特点总结5
3 对息心寺的改造设计思路5
3.1 主题定位6
3.2 设计思路6
3.3 设计原则7
4 总体规划7
4.1 区域划分7
4.2 息心寺中的植物搭配8
4.3 特色区域8
4.3.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1 入口广场区8
4.3.2 安静休息区9
4.3.3 临水观赏区9
4.3.4 “禅意空间”的体现9
结论11
致谢12
参考文献13
1 引言
寺庙,是一种特别的存在。它给人带来的感觉非常奇特。它并不是专门为帝王服务,也不是为某一个人服务。它是为大众服务的一个场所。除了具有本身的历史含义外,还带有旅游观光作用。对于盐城这座城市来说,拥有一个历史悠久的寺庙,是非常难得的。但是在拥有宝贵资源的同时,随之却带来了保护力度不够等方面的问题。
此次设计以盐城息心寺为例,在原有的基础上,用园林来构景,从而改变散乱无章的自然环境空间状态。且运用天然的景色,让艺术氛围提高了一个程度,使之充满了艺术气息,从而与“禅意空间”相呼应。因此,本设计仔细参考了国内外著名的寺院景观改造方案,让此次的改造方案具有历史特色。
1.1 佛教寺庙改造设计的意义
众所周知,佛教在当代仍具有无可替代的影响力。越来越流行的寺院园林是历史到达一定程度的产品,对其进行设计改造,最主要的目的也是让释教有平台可以得到推广。从另一方面来说,改造寺庙园林还能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成为一条足够完美的产业链,也对发扬当地的释教文化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寺院作为一种旅游文化资源,更是一处历史文化遗产【1】。寺庙园林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当地佛教文化事业的发展进程。
1.2 息心寺的总体情况介绍
该寺庙地理位置优越,选址僻静。远离喧嚣的城市,让人们疲惫的身心可以放松下来【2】。让自身不再处于紧张、压抑的氛围当中。但是寺庙的佛教文化氛围不够,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因此,对寺庙中的园林设计进行局部的改造,是有积极意义的。该课题的研究设计,对盐城息心寺的佛教文化氛围的烘托具有很大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1.2.1 植被情况
息心寺里的植被比较单一,人工化的痕迹严重。在烘托寺庙气氛中,有很多为了增添寺庙总体景色的欣赏性,而刻意的进行少许的改动。
寺院里的植物缺少条理性的搭配【3】。使之既不能构成优秀的园林设计景观,也不能指导人流。并且植物不能很好的分离空间,更不能形成休闲、舒适的氛围。寺院里面仅仅是对植物进行胡乱的堆造,让人觉得一点都没有观赏的价值。空间也没有利用起来,甚至严重的来说,破坏了整体景色的美感,更不要说可以为游客在进行游览的过程中提供足够丰富的体验。
1.2.2 地貌特征
射阳县属于江苏盐城,东边靠着黄海。相邻的城市是淮安和南通。射阳县整体的局势比较平整,一条射阳河贯穿其中。其整体是低平原,形势呈现出东南北方向高,西低,中间低的形态,县城的陆地高程差在1.4m左右。
1.2.3 自然气候
射阳县的日照时间丰富,无霜期较长【4】。该地区春夏秋冬变化明显,但几乎不会出现极端天气【5】。其潮差较大,能量较集中【6】。其是比较适合潮汐发电的地方。
1.2.4 交通环境
息心寺的历史比较悠久,存在了八百多年。这座寺庙既有汉传佛教寺院的整体格局,又有江淮建筑典雅朴实的特点,被誉为“黄海的福地”。该庙宇地理位置极佳,在县政府设计的射阳河风景区里,南边是明达大学,西边是悦达国际高尔夫球场,东边是黄海,北边是射阳闸。因此,虽然不是四面环山,但也远离喧嚣的城市。在江浙沪一带有一定的知名度【7】。
1.3 改造息心寺的目的
释教园林是传扬佛教文明的主要场所之一【8】。历来其规划都极其重要,需要从多方面加以考虑。为了满足历史文化交流的需要,满足当地旅游经济的要求,更要满足我们本身设计项目的要求,所以肯定要有一个系统的设计,才能更好地实现佛教寺庙的发展与建设。
1.4 息心寺存在的问题
1.4.1 资源利用率低
目 录
1 引言1
1.1 佛教寺庙改造设计的意义1
1.2 息心寺的总体情况介绍1
1.2.1 植被情况1
1.2.2 地貌特征2
1.2.3 自然气候2
1.2.4 交通环境2
1.3 改造息心寺的目的2
1.4 息心寺存在的问题2
1.4.1 资源利用率低2
1.4.2 植被单一、人工痕迹明显2
1.4.3 地面砖石单一3
1.4.4 水景营造度不够3
1.4.5 服务设施不够完善3
1.5 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3
1.5.1 问题一的解决方案3
1.5.2 问题二的解决方案4
1.5.3 问题三的解决方案4
1.5.4 问题四的解决方案4
1.5.5 问题五的解决方案4
2 国内外设计对理念的体现5
2.1 国内外研究方法5
2.2 经典寺庙园林改造案例分析5
2.2.1 法门寺的历史背景分析5
2.2.2 设计理念分析5
2.2.3 设计特点总结5
3 对息心寺的改造设计思路5
3.1 主题定位6
3.2 设计思路6
3.3 设计原则7
4 总体规划7
4.1 区域划分7
4.2 息心寺中的植物搭配8
4.3 特色区域8
4.3.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1 入口广场区8
4.3.2 安静休息区9
4.3.3 临水观赏区9
4.3.4 “禅意空间”的体现9
结论11
致谢12
参考文献13
1 引言
寺庙,是一种特别的存在。它给人带来的感觉非常奇特。它并不是专门为帝王服务,也不是为某一个人服务。它是为大众服务的一个场所。除了具有本身的历史含义外,还带有旅游观光作用。对于盐城这座城市来说,拥有一个历史悠久的寺庙,是非常难得的。但是在拥有宝贵资源的同时,随之却带来了保护力度不够等方面的问题。
此次设计以盐城息心寺为例,在原有的基础上,用园林来构景,从而改变散乱无章的自然环境空间状态。且运用天然的景色,让艺术氛围提高了一个程度,使之充满了艺术气息,从而与“禅意空间”相呼应。因此,本设计仔细参考了国内外著名的寺院景观改造方案,让此次的改造方案具有历史特色。
1.1 佛教寺庙改造设计的意义
众所周知,佛教在当代仍具有无可替代的影响力。越来越流行的寺院园林是历史到达一定程度的产品,对其进行设计改造,最主要的目的也是让释教有平台可以得到推广。从另一方面来说,改造寺庙园林还能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成为一条足够完美的产业链,也对发扬当地的释教文化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寺院作为一种旅游文化资源,更是一处历史文化遗产【1】。寺庙园林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当地佛教文化事业的发展进程。
1.2 息心寺的总体情况介绍
该寺庙地理位置优越,选址僻静。远离喧嚣的城市,让人们疲惫的身心可以放松下来【2】。让自身不再处于紧张、压抑的氛围当中。但是寺庙的佛教文化氛围不够,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因此,对寺庙中的园林设计进行局部的改造,是有积极意义的。该课题的研究设计,对盐城息心寺的佛教文化氛围的烘托具有很大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1.2.1 植被情况
息心寺里的植被比较单一,人工化的痕迹严重。在烘托寺庙气氛中,有很多为了增添寺庙总体景色的欣赏性,而刻意的进行少许的改动。
寺院里的植物缺少条理性的搭配【3】。使之既不能构成优秀的园林设计景观,也不能指导人流。并且植物不能很好的分离空间,更不能形成休闲、舒适的氛围。寺院里面仅仅是对植物进行胡乱的堆造,让人觉得一点都没有观赏的价值。空间也没有利用起来,甚至严重的来说,破坏了整体景色的美感,更不要说可以为游客在进行游览的过程中提供足够丰富的体验。
1.2.2 地貌特征
射阳县属于江苏盐城,东边靠着黄海。相邻的城市是淮安和南通。射阳县整体的局势比较平整,一条射阳河贯穿其中。其整体是低平原,形势呈现出东南北方向高,西低,中间低的形态,县城的陆地高程差在1.4m左右。
1.2.3 自然气候
射阳县的日照时间丰富,无霜期较长【4】。该地区春夏秋冬变化明显,但几乎不会出现极端天气【5】。其潮差较大,能量较集中【6】。其是比较适合潮汐发电的地方。
1.2.4 交通环境
息心寺的历史比较悠久,存在了八百多年。这座寺庙既有汉传佛教寺院的整体格局,又有江淮建筑典雅朴实的特点,被誉为“黄海的福地”。该庙宇地理位置极佳,在县政府设计的射阳河风景区里,南边是明达大学,西边是悦达国际高尔夫球场,东边是黄海,北边是射阳闸。因此,虽然不是四面环山,但也远离喧嚣的城市。在江浙沪一带有一定的知名度【7】。
1.3 改造息心寺的目的
释教园林是传扬佛教文明的主要场所之一【8】。历来其规划都极其重要,需要从多方面加以考虑。为了满足历史文化交流的需要,满足当地旅游经济的要求,更要满足我们本身设计项目的要求,所以肯定要有一个系统的设计,才能更好地实现佛教寺庙的发展与建设。
1.4 息心寺存在的问题
1.4.1 资源利用率低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nongxue/yuanlin/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