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磷钾配施对紫花苜蓿产量及饲草品质的影响

2014年在大学进行盆栽试验,采用“3414”二次回归最优设计试验方案,以赛迪为试材研究了氮、磷、钾配施对紫花苜蓿( Medicago sativa L.)饲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氮、磷、钾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紫花苜蓿产量,且磷对紫花苜蓿产量的作用效果最明显。在氮、磷、钾配施组合中,饲草产量最高施肥组合为180 kg N /hm2、135 kg P2O5 /hm2、 120 kg K2O /hm2。适量施氮有利于紫花苜蓿粗蛋白含量的增加,同时显著降低饲草粗纤维的含量;施磷可以增加饲草粗蛋白的含量,但粗蛋白含量并不随施磷水平的增加而增加,过度施磷反而会降低饲草粗蛋白含量;施钾后饲草粗蛋白含量有增加倾向,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 1
引言1
材料与方法 3
1.1 试验地点3
1.2 试验材料3
1.3 试验设计3
1.4 测定指标与方法4
1.5 数据处理4
2 结果与分析 4
2.1 施肥处理对紫花苜蓿饲草产量的影响4
2.2 施肥水平对紫花苜蓿生长性状的影响6
2.2.1施氮对紫花苜蓿生长和产量的影响6
2.2.2施磷对紫花苜蓿生长和产量的影响7
2.2.3施钾对紫花苜蓿生长和产量的影响7
2.3 紫花苜蓿干物质产量及其构成要素9
2.4 施肥处理对紫花苜蓿饲草品质的影响9
2.5 施肥水平对紫花苜蓿饲草品质的影响9
2.5.1 施氮对饲草品质的影响9
2.5.2 施磷对饲草品质的影响 11
2.5.3 施钾对饲草品质的影响 12
3 讨论12
4 结论 13
致谢 13
参考文献 13
氮、磷、钾配施对紫花苜蓿产量及饲草品质的影响
引言
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与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畜牧业开辟了广阔的需求空间[1]。对于饲料行业而言,推动其发展的主要拉力就是畜牧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业发展。反过来,发展畜牧业的基础就在于饲料产业。在发达国家中,农业总值中有 40%~50% 是由畜牧业创造的。欧美国家畜牧产值占农业的比重高达 65%,而我国刚到 33.7%,仍有很大的的发展空间[2]。我国传统的耗粮型畜牧业的发展对粮食有很大的依赖性,饲料粮短缺的问题是我国粮食安全问题所面临的重要难题。据统计,全国有 36% 的粮食充当了饲料粮,预计到 2020 年将达到 39%,直接威胁到我国粮食安全。在我国技术和科学发展的中长期的规划里,明确指出“要想确保人畜争粮问题的有效解决,要想应对农业科技发展的问题,一项最为基本的方法与途径就是发展草地畜牧业,其能够间接的代替粮食”。 我国草地畜牧业的发展对天然草原的依赖性非常大,然而饲草的需求为钢性需求,弹性很小,其需求量只会随着家畜数量的变化而变化。尽管连续数年来我国饲草供需缺口在不断减小,但饲草需求无法得到满足[3]。因此,农区牧草生产显得尤为重要,是南方农业耕作制度改革的必经之路,更是实现我国生态、 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4]。在饲料用粮增加受限、粗饲料低质低利用率的情况下,充分利用农区有利的自然和社会条件,努力扩大高产饲料作物和牧草种植面积,以有限的耕地生产更多的饲料是解决饲料资源紧缺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5]。
紫花苜蓿( Medicago sativa L.) 具有产草量高、适应性强、营养丰富、适口性好、家畜易消化等特点,是目前世界上分布最广泛、栽培历史最悠久的多年生豆科牧草,被誉为“牧草之王”[6]。 近年来,随着南方农区的畜牧业蓬勃发展,尤其是奶业兴起,作为各种畜禽的优质饲草,紫花苜蓿在南方的季节性栽培研究逐渐受到重视并取得重大进展[7]。研究表明,紫花苜蓿在南方秋、春季温度、光照等气候条件下,生长速度快,产量较高。在适宜的栽培措施下,秋播紫花苜蓿翌年春季刈割23茬,干物质产量可达68t/hm2,为全年总产量的58.6%64.0%。南京地区秋播紫花苜蓿,第2年初花期干草产量最高可达10.4t/hm2[8]。紫花苜蓿不仅产量高,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等各种营养成分含量也是其他牧草和作物所不及的。此外,紫花苜蓿还含有多种未知促生长因子,在促进动物生长、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动物泌乳、增加产蛋量等生理作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9]。据报道, 种植667m2紫花苜蓿比种植667 m2粮食作物增产蛋白70 kg,相当于增产粮食820 kg[10]。赵明轩[11]等研究表明,添加50%紫花苜蓿为粗饲料的配方较全麦草秸秆粗饲料,饲料成本降低了19.67 %,产奶量增加 2550 kg,平均产奶量提高了23.3 %。因此,紫花苜蓿以其高的产草量、丰富的营养成分和可观的经济效益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南京农区紫花苜蓿要在短期内获得高产,还需要综合考虑当地的生态条件、耕作制度和紫花苜蓿的生长特性,并配套相应的高产栽培技术,才能逐渐步入良性持久的发展轨道。前人关于北方地区氮、磷、钾对紫花苜蓿生长及质量影响已经有了较深入的研究,并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了较好的作用。南方紫花苜蓿的种植研究多集中在品种比较上,针对南方季节性栽培条件下紫花苜蓿的施肥方案研究较少[1617],本试验基于“3414”测土配方施肥试验,研究不同氮、磷、钾配施对紫花苜蓿的产量及饲草品质的影响。分析了不同施肥处理对紫花苜蓿的株高、分枝数、单株叶面积等紫花苜蓿生长性状指标,以及产量与粗蛋白、粗纤维等营养物质的影响。旨在通过对紫花苜蓿产量和营养成分的分析,了解紫花苜蓿需肥规律和营养特性,在提高产量的同时兼顾优质,从而筛选出适宜南京地区紫花苜蓿种植的合理施肥方案。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
本试验于大学逸夫楼7楼平台(北纬32度2分 东经118度50分)进行,南京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无霜期220230d。试验期间南京地区的气候状况如图1所示,平均降雨量61.125mm,平均气温12.8℃。

图1 试验期间南京地区天气情况1览表
Fig.1 Mean air temperature and rainfall at each month in the field during the experiment
1.2 试验材料
紫花苜蓿品种为赛迪,种子发芽率≥80%,秋眠级7级,为非秋眠品种,适合于南京地区秋播种植。氮肥为尿素( N 46.3% ),磷肥为过磷酸钙( P2O5 14% ),钾肥为硫酸钾( K2O 50% )。
3 试验设计
试验以肥料种类为试验因素,共3个因素:氮肥、磷肥、钾肥。每个因子4个水平,分别记为1、2、3、4(0水平指不施肥;2水平指当地最佳施肥量;1水平=2水平×0.5;3水平=2水平×1.5)。共计14个处理,每处理重复3次。N、P、K的最佳施肥量分别为180 kg /hm2、90 kg /hm2、120 kg /hm2。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nongxue/yuanlin/164.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