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兴老龙河滨水绿地景观设计

从泰兴当地老龙河滨水绿地入手,以当地的美丽传说作为入手点,全部设计都围绕其历史传说,旨在将滨水设计与城市文化相结合,设计出符合当地文化的滨水景观,同时要注意滨水绿化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创造出人与环境良好沟通的美好情景。本设计在调查研究国内的滨水绿地的基础上,结合泰兴古老文化,因地制宜,充分发挥文化魅力与城市形象的纽带关系。将老龙河滨水绿地打造成特色景观。最主要的一部分就是就是以绿化造景,选择当地著名植物加以改造,其次辅之以具有地方特色的景观小品,如廊架,景墙等,创造出供游人休憩娱乐的滨水绿化带,营造出符合当地历史文化的景观氛围。关键词 滨水 绿化 美丽传说 Keywords Waterfront Greening plants Beautiful legend 目 录
1 引 言 1
2 背景分析 1
2.1 规划背景 1
2.2 场地概述 1
3 项目定位 1
3.1 设计理念 1
3.2 设计路线 2
3.3 设计目标 2
3.4 改造设计原则 3
4 规划依据 3
5 现状分析 3
5.1 空间分析 3
5.2 景观效果分析 3
5.3 植物配置分析 3
5.4 服务设施功能分析 3
6 具体设计 4
6.1 滨水步道设计 4
6.2 滨水广场设计 4
6.3 文化景墙设计 4
6.4 休憩廊架设计 4
6.5 亲水平台景观设计 5
7 种植设计 5
7.1 优先选择乡土树种 5
7.2 种植形式丰富多样 5
7.3 注重色调对比搭配造景 5
7.4 主要绿化树种 5
8 铺装设计 5
9 照明设计 6
结论 8
致谢 8
参考文献 9
1 引 言
河流水作为能直接接触到的水,与我们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7.1 优先选择乡土树种 5
7.2 种植形式丰富多样 5
7.3 注重色调对比搭配造景 5
7.4 主要绿化树种 5
8 铺装设计 5
9 照明设计 6
结论 8
致谢 8
参考文献 9
1 引 言
河流水作为能直接接触到的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城市不断的发展过程中,自然环境与城市发展的矛盾的逐渐尖锐,人们才渐渐发现滨水绿化的价值。相应地,人们对河流的认识已不仅限于往常的的防洪水利灌溉等,还提出了更加复杂多样的要求,比如说观赏价值,经济价值等。
2 背景分析
2.1 规划背景
老龙河两岸的乡民,他们用老龙河的水做饭,用老龙河的水洗浴,与老龙河朝夕相处、形影相随,日出而作,日落而归。老龙河已经融入到了他们的生活,他们已经习惯了用老龙河的水来哺育一代又一代,而老龙河也成了他们生活中不可或决的一部分。加之老龙河历史悠久,还有许多流传已久的美丽传说,更是为它增添了许多神秘色彩。现今,随着现代交通的飞速发展,加之两岸工厂及生活污水排放,周边环境衰败,缺乏管理等,老龙河在交通上的地位早已日渐衰落,现在政府决定对其两岸进行绿化改造,将其变为景观旅游地。
基于上述,本改造设计将调查研究国内的滨水绿地的基础上,结合泰兴古老文化,因地制宜,充分发挥文化魅力与城市形象的纽带关系。并将其历史传说与之合理联系起来,将老龙河滨水绿地打造成特色景观。
2.2 场地概述
在苏中的南部,临近长江,有一条蜿蜒延伸的曲线把如皋和泰兴两地连成了一体,这条曲线就是如泰运河,然而民间习惯称为老龙河。
3 项目定位
3.1 设计理念
对于老龙河的方案,在设计上以“回归自然、以水为本”为理念体现朴素自然之美,景点布置上追求 “源于自然,高于自然”。通过整治河流以及两岸绿化环境,建设自我完善,自我修复的生态基础设施,形成新的自然生态系统这一系列措施,同时创造一个为社区生活提供休闲活动,来创造出人们向往的自然,安全,健康的两岸绿化观光带,对于建造一个自然生态与现代城市的和谐共生的美好环境有着深远的意义。
3.2 设计路线
在充分考虑泰州泰兴老龙河的历史传说之后,可以围绕“滨水与人文环境”这一文化主题,在涉及到寻觅历史人文的寓意、善处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历史地貌的塑造和利用,滨水道路和场地的开辟和滨水植物种植设计等的处理上,须着眼于人居环境的需求,着手于具体的设计项目。要注意这样一个重点:不是天然的河湖去顺应城市,而是城市顺应天然的河湖江海。道理很简单,自然者,其自然[1]也。
3.3 设计目标
结合老龙河周边环境条件,经过详细的分析整理,本设计现归纳有以下几点设计目标:
生态环境的营造目标:通过人工营造生境空间,创造满足具有视觉审美和生态意义的活动场所。人工空间的设计,如水文、道路、建筑与构筑物及其他设施的设计,人们改变植物生长的热、水、光和养分等生态因子,很多环境条件还不仅仅只是如此,还需要营造自然内在秩序的空间组织,为物种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而对于老龙河,营造其生态环境,则需要充分考虑到当地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地貌的保护等。
吸引游者的目标: 城市居民是旅游项目的主要市场,从利用角度来看,节假日高频率利用和平时的低频利用、早晚和白天的差异等,情况各不相同。其次要考虑一条河流的规划,从选址、利用、存在价值等方面,不仅仅局限于水滨风光,还有一种制约,就是把河流改变成其他空间来使用,但却不失河流的魅力。
所以作为滨水绿地设计目标要满足如下的要求:1,实用性强 2,自然环境,亲水性的保护 3,保留河流地区固有的风貌 4,有效利用水面空间营造精湛、统一的景观[2]。
3.4 改造设计原则
3.4.1 河流为基础—— 持续性原则
滨水绿地的发展需要依托其基本的河流基础,在原来的基础之上才能去改进自己的经营模式,不断提高绿化环境品质。所以滨水的设计改造都需尊重其现状、尊重历史文化、尊重自然,这是最基本的原则。
3.4.2 绿化联系文化—— 人文性原则
根据河流利用现状制定河流的综合开发规划,最重要的是如何将植物绿化合理的利用到本次设计中去,从而创造出人文与自然的和谐。精神文化景观才能更加突出人文与自然的和谐,比如如果把寺庙建在闹市区,则难以达到超凡脱俗的效果,而将寺庙建在山谷、山间小盆地的茂林当中,造成深山藏古寺的悠远意境,这也与佛教宣扬的“空”的思想相一致[3]。
5 现状分析
5.1 空间分析
老龙河的地理区位比较独特,位于在苏中的南部,毗邻长江,有一条蜿蜒绵长的曲线把如泰两地连成了一体,这条曲线就是老龙河,现如今老龙河因为城市规划等原因,已经逐渐萎缩,交通上的地位早已日渐衰落,现在政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nongxue/yuanlin/229.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