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园新老校区典型区域植物景观比较分析(附件)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或绪论)1
1研究地概况1
1.1南京市自然地理及植物资源概况1
1.2南京市植物资源概况 2
1.3调研高校概况及范围界定 2
1.3.1 各类高校校区类型相关概念 2
1.3.2调研对象2
2研究内容与方法4
3新老校区典型区域植物景观调查结果与分析4
3.1新老校区主要教学区植物景观4
3.1.1教学区植物配置原则4
3.1.2南京大学主新老校区主要教学区植物景观5 3.2.3南京师范大学新老校区主要教学区植物景观7
3.1.4南京邮电大学新老校区主要教学区植物景观9
3.1.5新老校区主要教学区植物景观分析与评价11
3.2新老校区学生生活区植物景观11
3.2.1 学生生活区植物配置原则11
3.2.2南京大学主新老校区学生生活区植物景观12
3.2.3南京师范大学新老校区学生生活区植物景观14
3.2.4南京邮电大学新老校区学生生活区植物景观15
3.2.5新老校区学生生活区植物景观分析与评价16
3.3新老校区主要景观路植物景观17
3.3.1主要景观路植物配置原则17
3.3.2南京大学主新老校区主要景观路植物景观17
3.3.3 南京师范大学新老校区主要景观路植物景观18
3.3.4南京邮电大学新老校区主要景观路植物景20
3.3.5新老校区主要景观路植物景观分析与评价22
4总结与建议22
4.1新老校区分析评价22
4.1.1老校区植物景观特点22
4.1.2新校区植物景观特点22
4.2存在的问题23
4.3优化建议与对策23
5 结语 24
致谢24
参考文献25
附录A 主要教学区植物配置平面图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附录B 学生生活区植物配置平面图
附录C 主要景观路植物配置平面图
南京市高校校园新老校区典型区域植物景观比较分析
引言
引言
高校植物景观作为校园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创造各种空间,满足学生从生理需求、交往需求以及精神需求,体现校园文化,也是保证园林生态效益的基础。而植物景观的最大魅力就在于它的可变化性和生命性。英国造园家B.cluastno提出:“园林设计归根结底是植物材料的设计,其目的就是改善人类的生态环境,其他的内容只能在一个有事物的环境中发挥作用。”[1]高校校园是学生学习、交流、生活的场所,与学生们的日常活动紧密相关,因此优美宜人的环境景观是校园建设的精神保障。植物景观能有效地舒缓学生的压力,并能促进思考,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此外,植物景观还能够改善校园小气候、净化环境、防治污染,赋予校园环境生机与活力。植物景观的好坏与否,关乎着高校的形象、教育目的及校园功能的完整性。虽然我国高校在规划设计与建设实践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校园绿地规划却明显滞后[2]。对作为软质景观的植物研究则大部分集中在植物配置原则,校园各功能区的植物配置方法等,导致了千校一面,不同类型的大学校园植物景观缺乏特色,因此,营造具有高校自身特色的校园植物景观还有待研究。
1 研究地概况
1.1南京市自然地理概况
南京市为江苏省省会,位于江苏省西南部。地处长江下游的宁镇丘陵区,北接江淮平原,东连长江三角洲。118.22°~119.14°E,31.14°~32.37°N。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平均气温15.0~15.9℃。全年主风向49月为东南风,103月为东北风。年降雨量1034~1276 mm,暴雨主要发生在汛期59月。年日照时数2212.8h,无霜期220~250d。全市平面位置成正南正北向,南北最大直线距离140余公里,东西最大直线距离为80公里,总面积达6597平方公里。地带性土壤为黄棕壤,在植物分布区划上属落叶阔叶林逐步过渡到落叶阔叶和常绿阔叶混交林地区。
1.2南京市植物资源概况
南京市地处北亚热带,是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过渡地带,丰富的植物资源为城市绿化提供了许多优良的树木种类。本市森林有针叶林、阔叶林、竹林及灌丛4个基本类型。据统计,南京市共有野生高等植物1116种,城市绿化树种计有638种(含变种及部分品种),隶属98科255属。木本植物中又可分为乔木树种362种、灌木树种219种及木质藤本植物36种。
除了638种绿化树种外,南京市园林绿地还有近100种各色各样的地被植物,加上人工培育的多种花卉,使城市绿化显示出乔(竹)、灌、藤本、草坪及地被相结合的多层次立体结构。近年来,南京市城市绿化又有了新的发展和提高,目前正朝着绿化、美化、彩化、香化和垂直绿化的新目标奋进。校园绿地是隶属于城市绿地系统的一部分,随着城市绿化的发展,也必然带动校园绿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南京市丰富的植物资源,也为营造高校校园植物景观提供了条件[3]。
1.3调研高校概况及范围界定
1.3.1 各类高校校区类型相关概念
“老校区” 是指在高校校园发展历史上占有一定重要地位,具备一定规模、格局、风格,并能代表校园历史发展规律脉络,集中反映校园特色的校区[4]。
“新校区”是指高校新校区是指各高校因发展需求而重新建立或扩展校区类型。通常包括异地新建分校型、弃老校异地重建校型、就地扩建新校型三种类型[5] 。这些新建校园一般具有以下三个特点:①行政及校务上与老校区仍保持密切联系,但可以根据自身的发展方向制定发展策略;②具有较为完整校园建设用地,在对其进行规划设计时更具系统性和完整性;③一般地处城市郊区,发展建设空间充足,同时也可以形成较为安静舒适的教育和生活空间。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nongxue/yuanlin/194.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