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园林空间手法分析以拙政园和北京西苑为例

中国古典园林在中国文化中具有很高的价值。中国古典园林的空间塑造是意境塑造和天人合一思想的完美结合,中国古典园林的空间手法分为五种即主从与重点,意境美,空间对比,藏与露,仰视与俯视。本文以苏州拙政园和北京西苑的空间手法进行理论对比分析,深入探讨中国古典园林空间手法的分析。以期对现代的景观空间,建筑设计,城市设计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1中国古典园林的历史发展概述3
2中国古典园林空间手法的定义 5
3中国古典园林空间手法分类解析6
3.1主从与重点6
3.2渗透9
3.3空间对比11
3.4藏与露12
3.5仰视与俯视15
4空间手法分析对当代景观园林设计的影响 16
5总结17
致谢17
参考文献17
中国古典园林空间手法分析:以苏州拙政园和北京西苑为例
引言
引言
中国古典园林的相关资料大多数都是关注中国古典园林的介绍,对于空间处理手法也有一定的涉及,然而中国古典园林的空间手法对于现代景观,城市,建筑设计的影响并且未引起很大的关注。并且中国古典园林的空间手法对于园林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运用对比分析法对中国古典园林得到空间手法进行剖析,从而让现代城市的空间更加有趣,设计思路也更广阔,并且将古典园林的空间手法应用于现代景观设计,城市设计,建筑设计中。
1中国古典园林的历史发展概述
夏朝是封建社会的开始,社会出现了森严的等级制度,位于等级金字塔塔尖的人为了体现他地位的高贵,在衣食住行上追求他们的优越感。于是在不远的地方占有大量的土地。由于当时生产力的局限所以在这块地里更多的是保持着更多大自然本来的面貌,而土质肥沃的地方就种植一些花圃或者蔬菜,果圃,主要作为生产之用。所以这个时期的园林的作用大致为生产。经过夏朝,商朝,周朝后达到了秦代,园林格局就有了革命性的变化。根据班固《汉书》[2]中记载着秦始皇在上林苑里“引渭水,作长池,筑土为蓬莱,池中立三山,以象蓬莱丶瀛洲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丶方丈。”从此之后就形成了中国造园一池三山的山水格局。我们把这个从夏朝到汉朝这个时期定名为园林的生成时期。在魏晋南北朝的时候园林有所发展,此时规模已经没有汉朝和秦朝那么大了。形式上趋于精巧,规模上趋于小型化,但是在园林的内容处置上更为精细,园林的造园要素如建筑,石头,树木水池早期的园林样式依依具有,并且开始出现了寺观园林和私家园林,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由于当时时局动乱,朝中刑法严律,权贵们为了争权夺利时常发动动乱,百姓们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所以他们开始考虑大隐于林,中隐于市,在山水之间寻找心灵的寄托,所以他们融入大自然像李白诗中所描述的“一抖逸兴百豪奢,到处山水皆住宅”,就是要把自己融入大自然,在山林之中找到自己的归宿。这股热潮诞生在文人中,而达官显贵多数亦为文人雅士,他们不可能放弃朝廷的官职,但是心生所向,所以在自己的住宅中也开始模仿大自然的景色,这样私家园林也诞生了,而在大自然中人们向往的美景想要永远的留在心理,所以他们在这儿纷纷建起了建筑,由于当时佛教传入了中土,在加上罗刹思想就是要在山林,人迹罕至的地方顿悟人生的真谛,思考人间疾苦的源头,时间久而久之两者融合在一起,所以深山中的寺观园林也开始诞生。自从魏晋南北朝后园林有所发展,于是我们把这个时期的园林定义为转折时期。继续向前走我们到了下一个朝代——唐宋时期。
在张家骥《中国造园史》[3]中叙述,在唐朝到宋朝期间园林发展并不大,只有到了宋朝之后,园林才有显著的变化,如宋薇宗花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建造艮岳,艮岳的建成使中国叠山技艺达到了高潮,不管后世技艺如何提升,都离不开艮岳里的影子,艮岳将诗情画意在园林中的体现发挥到极致。形式小型化,规模精巧化,皇家园林也受到了私家园林的影响,所以浓郁的皇家气派受到了严重的削弱,体现的更多的是文人之风,从雅致,简远,深邃,疏朗中体现园主的超凡脱俗。它的左山右水,众山拱伏,主山始尊格局的思想也达到了极致。对于私家园林,由于当时经济发达,百姓们都没有忧国忧民的意识,所以他们沉浸在舒适,生活的情趣中,这导致了当时很多活动都是消磨时间,闺怨离愁式的,比如斗茶,婉约派的词风,这些活动和造园活动之间触类旁通,所以在园林中体现了这种思想,这种思想贯穿与皇家,私家之中。在加上经济发达,人们都讲究享受,所以造园活动空前的兴盛。
根据《中国古典园林》[4]上的记载在,辽,金,元期间,社会动荡,时局不稳,人们生命朝不保夕,更多的时间去寻求自保,便无暇顾及园林建设,所以这个时期一直没有什么发展。到了明清时代,经济又开始复苏,并且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萌芽也开始生成,当时皇帝更注意的是大内御园的建设,比如元代留下来的西苑,在琼花岛的团城的形成,就由明太祖改建。明朝被皇太极所灭,清朝已经建立,这时百废待兴,所以更多的是改建前几个朝代遗留下来的园林,很少自己新建,比如对西苑进行改造。到了康熙时代才开始清代园林第一座的建造,聘请的是江南造园名师,所以皇家园林又开始受到江南造园技艺的影响,使之浓郁的文人气息,雅致,天然,简远。比如避暑山庄,内部分为三大区,平原区,山岳区,湖泊区。平原区像内蒙古的大草原一样,开阔,一览无遗,山岳区像西北的高山一样,高而耸立,湖泊区像江南的水乡一样,柔情瑰丽。所以避暑山庄既有皇家的浓郁气氛,又有江南的雅致简远。所以按照周维权在《中国古典园林史》[5]的划分,划分为五个时期,生成期,转折期,全盛期,成熟一期,成熟二期。这就是整个园林的发展过程。
因为拙政园是苏州四大园林之首,无论从园林规模来说还是园林内容来说在江南地带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北京的西苑历经了八百多年,从辽代开始就有了雏形,在到明代的改造以及清代的扩展,既融汇了江南古典园林的风格,也有浓郁的皇家气派,在北方园林中也有着重要的地位。所以以这个园林作为案例,从而对古典园林空间造园手法进行分析。
2.中国古典园林空间手法的定义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nongxue/yuanlin/83.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