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公园景观营造策略以九里(附件)

在城市的不断发展过程中,往往会因为规划设计的不合理而不可避免的走不少弯路,这就导致大量工业废弃地带的出现。由于工业废弃地带的植被遭到破坏,生态环境恶化,自然调节能力已经完全丧失。同时工业生产活动对地基的破坏也是毁灭性的,道路破损,房屋开裂,使得当地已经变得不再宜居。通过对九里湖湿地公园的重新规划,从生态恢复的角度出发 ,归纳总结出煤矿塌陷地的规划原则和手段,逐步恢复生态,稳定生态平衡,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关键词 园林规划,生态恢复,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
目 录
1 引 言 1
2 区域背景与现状分析 1
2.1 区域背景 1
2.2 区域概况 2
2.3 区域现状分析 2
2.3.1 交通现状 2
2.3.2 气候现状 2
2.3.3 水体现状 3
2.3.4 地貌现状 3
2.3.5 植物现状 3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4
3.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4
3.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4
4 营造策略、依据和原则 4
4.1 营造策略 4
4.1.1 自然式驳岸的运用 4
4.1.2 防护隔离林带的设计 5
4.1.3 生态浮岛和湖中绿岛的搭配 5
4.1.4 生态旅游产业和科普教育体系的完善 5
4.1.5 生态“水泡”景观 6
4.2 营造依据 6
4.3 营造原则 6
4.3.1 生态修复原则 6
4.3.2 地域性湿地景观营造原则 7
4.3.3 分区设计原则 7
5 具体分析 7
5.1 休闲步道 7
5.2 亲水平台 7
5.3 湖中绿岛 8
5.4 湿地生态“水泡” 8
6 规划设计分析 8
6.1 功能分区 8
6.2 交通分析 8
6.3 景观节点分析 9
7 种植设计 9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7.1 绿化构思 9
7.2 植物配置 9
7.2.1 滨岸植物配置 10
7.2.2 水生植物配置 10
7.3 植物选择 10
7.3.1 滨岸植物选择 10
7.3.2 水生植物选择 10
8 硬质景观设计 11
结论 12
致谢 13
参考文献 14
引言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长久以来,湿地一直在涵养水土,稳定气候,保持物种多样性等方面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同时,湿地也是无数动植物赖以生存的家园,正因为有湿地这样一个天然庇护所的存在,无数动植物才得以临水而居,繁衍生息。
徐州市原九里区作为已有50多年采煤历史的工业强区,自1958年以来,机械开采就在这块原本山清水秀的土地上,留下了一个个不可磨灭的斑驳印记。道路和房屋开始出现裂痕甚至塌陷,煤灰和粉尘在空气中肆意弥漫,原本的湿地生态价值日益下降,对湿地的保护面临非常严峻的挑战。
九里湖湿地公园的改造设计,旨在提高公园使用率,同时注重对湿地的生态恢复,营造出一个青山绿水,钟灵毓秀的生境。本设计的中心思想在于生态恢复,利用植物的配置丰富景观空间,自然式驳岸的运用使人与自然的交流更加便捷,休闲步道串联起各个功能分区之间的联系,使整个公园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更是市民休闲游玩,放松身心的好去处。
2 区域背景和现状分析
2.1 区域背景
徐州市原九里区位于徐州市区的西北部,区内矿产资源丰富,年平均采煤量超过400万吨。自1958年开采煤矿以来,因采煤形成的塌陷地42831亩,其中塌陷1.5米以上形成水面的12212亩[1]。
本地块位于原九里区西部,因煤矿塌陷改造而成。九里湖湿地公园的核心景观区域为11.1平方公里,公园主体分为三大块,其中东南湖800亩,西湖1700亩,北湖3000亩,共计5500亩。同时,各景观区又各具特色,北湖主要为湖泊湿地文化景观,东南湖以沼泽湿地景观见长,而西湖主要以湿地文化景观更受人青睐。 目前,九里 湖正在筹建旅游和生态两条发展主线,从而带动周边产业的发展和区域经济的增长,逐渐将九里湖打造成徐州旅游文化的城市名片。
九里湖又与原九里区境内的九里山并称“湖光山色”,因其悠久的生态文化闻名遐迩。生态文化作为一种新型文化,代表着人从不断向自然索取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一种转变。这是人类根本核心价值观的改变。通过对生态文化的开发和保护,人类能够更加清楚的认识到自己身处大自然的位置,促进生态效益的良性循环,快速发展经济,更加符合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2. 2 区域概况
九里湖湿地公园作为中国最大的城市生态湿地公园,对于原九里区乃至整个徐州的整体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设计地块位于九里湖西湖,占地面积约170亩,主要居民区集中在东边,包括拾屯中心幼儿园;南边和北边是主要工业区,以徐州华美斯达现代建材有限公司和徐州钢结构网架加工基地为代表;西边尚未开发完全,主要是荒地和开采后形成的池塘。九里湖湿地公园地理位置优越,人流量主要集中在西南方向,人流量大,服务人群广,作为原九里区的地标性景点,是承载九里地方文化的最好载体。
2. 3 区域现状分析
2.3.1 交通现状
九里湖湿地公园的四周都与城市主干道相接,南邻腾祥路,北临时代大道,更有三环西路在其东侧,交通便利,便于到达。但是,园区的主次入口太少,无法满足城市快速发展带来的人口激增,同时园内道路的分级不明确,容易给在公园内活动的人带来困扰和不便。
设计时考虑到人流量以及不同人群的特殊需求,所以在四周增设两个主入口和六个次入口,便于周边居民的日常休闲。对园区内的道路也进行了重新划分,使主次道路明确,路网清晰,达到组织人流和串连景观的效果。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nongxue/yuanlin/122.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