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海农场盐碱地景观改造(附件)

临海农场盐碱地是我国重要土地资源的一部分,盐生植物也蕴藏着巨大的生命力。然而盐碱土的植被生态系统十分脆弱,很多植物都会遭受到生理性缺水甚至死亡的威胁。因此,在这样的临海盐碱地上进行植物景观建设是一件艰巨的工程。随着当今生态效益的比重加大,如何合理开发和利用此类土地资源,挖掘其中潜在的经济价值,让盐生景观丰富景观形式,使其发挥最大的社会及生态效益,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本次课题以临海农场盐碱地作为研究对象,针对盐碱地环境的特殊立地条件,系统分析盐碱地成因、自然环境条件、农场景观设计等相关资料,概括其景观升级改造的各项措施,从植物选择、改良土壤、分类设计三个方面综合探讨农场景观的营造。为农场景观改造提出自己的设计思路,提高盐碱地植物的成活率,提升植物景观的整体效果,力求打造出一个集生产、旅游、观光、生态于一体的新型临海农场。关键词 农场景观,盐碱地植物景观,台田模式
目 录
1 引言 1
1.1项目背景概览 1
2 前期分析 2
2.1 区域上位规划 2
2.2 场地分析与解决(SWOT) 2
3 总体设计 3
3.1 分区设计 3
3.2 设计依据规范 5
4 盐碱地改造 5
4.1 植物景观改造 5
4.2 生态工程景观改造 6
5 竖向设计——台田景观模式 9
5.1 台田景观工程设计 10
6后期管养 10
6.1 完善排水系统 11
6.2 注重水盐动态监测 11
6.3 适时科学浇水施肥 11
结论 13
致谢 14
参考文献 15
1 引言
本次课题主要研究盐碱地的植物改良措施和生态工程措施,并对临海农场盐碱地进行生态建设与景观改造。通过种植抗盐碱植物,以及利用水盐运动原理,结合生态工程措施,合理规划设计盐碱地植物景观,形成稳定的植物群落,同时研习古代台田设计技巧,对土壤进行排盐的同时,丰富竖向景观效果。通过后期植物管养措施和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保证植物健康稳定地生长。将该临海农场盐碱地打造成一个以生态修复为核心,展示东台海盐文化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提供旅游休闲、科普教学、科研考察五位一体的示范窗口[1]。
1.1 项目背景概览
东台市位于江苏省中部的沿海地区,地处南通、泰州、盐城三市交界之处,属长江三角洲经济开发带,全年气候温和,水资源丰富。境内公路发达,形成五纵三横的格局,交通十分便利。
1.1.1 自然条件
本次修复的地点位于东台市弥港镇,面积约为2.8公顷,是海水逐年下降(年均下降3米)形成的,目前土壤盐碱化严重,PH值约为8.79,在这样盐碱化严重的土地上,甚至像毛白杨这样的较耐盐碱植物都难以持续健康生长,因此,该盐碱地上只能种植一些耐盐碱的排盐植物,例如芦苇、碱蓬草等[2]。
1.1.2 交通条件
江苏省东台市境内一马平川,交通便捷,204国道,盐连一级公路贯穿南北,连盐通公路纵横全境,高兴东一级公路连接盐宁、京沪两条高速通道,境内公路形成五纵三横的骨架;省属干线航道串场河、泰东河经纬交错。
1.1.3 科研政策
2016年10月,江苏省临海农场与南京林业大学合作筹建临海农场研究生工作站与盐碱土壤改良,是临海农场即将开展的重要科技创新项目之一。
1.1.4 国家政策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而盐生景观尚未被发掘,盐碱地生态系统的状况也不容乐观,植被覆盖率低,野生动植物的生长环境恶劣,由此可见,盐碱地景观改良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2 前期分析
目前东台市盐碱地现状不容乐观,区域土壤的盐碱化程度很高。因此盐碱地的景观设计应以生态修复设计为基础。场地景观不仅有生态修复功能,还希望它能发掘潜在的经济效益,同时也能展示东台市的本土文化。做到以滩涂代替耕地,以海水代替淡水,变废为宝,达到利用、改良,收益三效合一。因为东台市地处交通要塞,所以还希望它能成为一个可以带来经济收益的旅游景区[3]。
2.1 区域上位规划
下图展示了东台市城市总体规划和总体定位,双核三带四团多点的发展规划为该景观生态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思路。

图11 东台市规划图
2.2 场地分析与解决(SWOT)
该场地位于东台市弥港,东侧与滩涂相距约1千米,西部与公路相连,周围均为农田视野开阔[4]。笔者通过SWOT分析法,将与临海农场盐碱地密切相关的内部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等影响因素,通过调查列举出来,然后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从中得出一系列相应的结论以便提供解决措施。
2.2.1 优势(S)
该场地的优势在于场地地形整体平整,中间略有下凹,易积水。周围分布着多条灌溉沟渠,水量丰富。周边均为农场,农田视野开阔,具有极佳的乡村景观异质性,这为构建农场景观提供了良好的基础[5]。
2.2.2 劣势(W)
该场地的劣势在于该场地的土壤盐碱化严重,盐碱土会对植物造成生理性缺水,这对于植物生长来说是相当严峻的挑战[6]。因此在重度盐碱土地上,如何营造出良好的景观效果,丰富植被类型,使植物健康生长,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2.2.3 机遇(O)
该场地的机遇在于较为便捷的外部交通和政策支持,与此同时,东台市逐渐发展西溪景区水文化水景观体验组团、古镇水乡风情游憩组团,这在未来将带来更多的旅游游客,有利于提升场地知名度,带动旅游业的发展,这是提升区域价值的重要机遇。
2.2.4 挑战(T)
场地的挑战在于多样化营造盐碱性地景观,创造景观的多样性,同时保持东台农场景观异质性,在植物改良和生态工程措施两个层面来思考解决这一问题。
3 总体设计
本次设计中,将场地定位为一个盐碱地改造的示范窗口。要求能够为城市市民提供一个了解盐碱地景观改良的渠道,通过农场盐碱地生态系统的构建,打造一个集生态、旅游、科普于一体的现代农场。为城市人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并且通过农场景观的设计的手段实现生态改良与经济增收,从而改善区域环境,带动区域商业发展,服从上位规划[7]。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nongxue/yuanlin/15.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