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泉石竹树养心珍珠泉风景名胜区局部景观提升设计(附件)

风景区指风景资源集中、环境优美、由自然或人文历史组成的名胜古迹,具有一定规模和游览条件,可供人们游览欣赏 、休憩娱乐或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地域,是以富有美感的自然风景作基础的地域。从传统审美视角看,自然风景美包括自然风景的宏观形象美、色彩美、线条美、动态美、静态美、视觉美、听觉美、嗅觉美等,颇具丰富自然美学价值。本次以南京市珍珠泉风景区为例,设计以风景区本身和现有的景观为基础,目的在于使风景区局部功能细致化、景观空间立体化和植物景观化。设计内容从风景区本身的特点出发,营造一个“以泉石竹树养心”为主题的休闲游憩型景观,重点挖掘功能分区和植物景观效果,体现珍珠泉风景区的特色。并最终创造符合现代水利风景区, 满足人们精神上的需求,形成一个人人向往的休憩型景观空间。关键词 风景区 , 植物景观效果 , 功能分区 , 休闲游憩
目 录
1 引言 1
2 风景区的概念及作用 1
2.1 风景区的概念 1
2.2 风景区的作用 1
3 风景区发展进程及存在问题 2
3.1 风景区发展进程 2
3.2 风景区发展存在问题 2
3.2.1 环境的恶化 2
3.2.2 人为的破坏 3
3.2.3 景区的城市化 3
3.3 风景区成功案例分析 3
4 项目背景 4
4.1 基地背景概况 4
4.2 问卷调查阶段 4
5 基地现状 6
5.1 珍珠泉风景区局部交通现状 6
5.2 珍珠泉风景区局部景观现状 6
5.3 珍珠泉风景区局部植物现状 6
5.4 珍珠泉风景区局部服务设施现状 6
6 设计构思、依据和原则 6
6.1 设计构思 6
6.2 设计依据 6
6.2.1 所处环境 7
6.2.2 景观规划设计规范 7
6.2.3 游客审美角度及现实需要 7
6.3 设计原则 7
6.3.1 地方区域性原则 7
6.3.2 以人为本性原则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8
6.3.3 多样性原则 8
6.3.4 生态性原则 8
6.3.5 异质性原则 8
7 规划设计分析 9
7.1 功能分析 9
7.2 道路分析 9
7.3 景观节点分析 9
7.4 灯光分析 9
8 详细设计 10
8.1 置石设计 10
8.2 喷泉设计 10
8.3 建筑设计 10
8.4 种植设计 10
8.4.1 水平结构 10
8.4.2 垂直结构 11
8.4.3 色相与季相 11
结 论 12
致 谢 13
参 考 文 献 14
1 引言
风景区指风景资源相对集中、环境美丽、由自然或者人文历史组成的名胜古迹,具有一定规模大小并具备一定的游览条件,且可供人们游览欣赏 、休憩娱乐或者进行科学文化教育活动的地域[1]。其主要具有生态、游憩、景观、科教、经济等功能,是一个大型且综合的服务于人类的景观场所[2]。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风景区越来越成为人们在繁忙的生活后进行身心放松或茶余饭后享受的场所。它能够给予人们在拥堵的城市中所感受不到的清新,能够在人们心情低沉的时候给予一丝快乐。风景区一般处于城市近郊或远郊,车程一至两个小时,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城市的园林绿化水平和生态水平[3]。因此,越来越多的城市愿意投入大量精力去打造风景区,这也是未来风景区发展的一个良好趋势。
本次珍珠泉风景区改造的目的在于将风景区的不足之处,尤其是功能分区不合理的地方进行整改,以达到各个年龄段的人群都能在一起自由活动并且有景可观、有景可赏。将“以泉石竹树养心”作为设计的核心,呼应珍珠泉的泉水特色,将亲水景观与人们的游憩紧密相连,做到观水更近水,赏水更戏水。给游客一场身心皆愉快的心灵旅行。顺应新时代风景区发展的潮流,还给游客一个具有地域特色的生态景观。
2 风景区的概念及作用
2.1 风景区的概念
风景区指风景资源相对集中、环境美丽、由自然或者人文历史组成的名胜古迹,具有一定规模大小并具备一定的游览条件,且可供人们游览欣赏 、休憩娱乐或进行科学文化教育活动的地域[4]。
2.2 风景区的作用
1)风景区能给予人审美的需要,它由富有美感的自然风景所组成,能给人视觉、听觉等享受并呈现给游客一种色彩美或形象美,且具有丰富的自然美学价值[5]。
2)风景区颇具科学价值,其自然景观或人文景观能代表所处地域的特色或历史文脉,能提醒人们当地的历史和文化[5]。
3)风景区地域生态环境优良,自然氛围较浓,能给予人身临原始自然的感觉[5]。
4)风景区还具有多种综合功能,例如可在风景区内开展游览、度假、科教、爱国等活动[5]。
3 风景区发展进程及存在问题
3.1 风景区发展进程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风景区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自由式开发阶段、规划式开发阶段和新型开发阶段[6]。
自由式开发阶段
自改革开放以来,大批国内外游客热衷于旅游,国内旅游业随之逐渐兴起,导致原有的景区人满为患,这就造成新景区的开发亟待实施[7]。然而在当时景区开发的过程中,因为不重视生态的保护,打破了注重保护轻视开发的传统观念,这主要体现在对人造景观、自然景观的自由式开发。
2、规划式开发阶段
因为早期景区的自由式开发,致使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政府部门逐渐认识到景区无序开发会带来不利影响,因此,为了避免景区的生态环境继续受到破坏,这才步入了规划式开发的阶段。之后,便将规划式开发进行有效实施。并且将可持续理念引入了景区规划、开发和管理阶段,可持续理念就是要求规划设计师在进行景区规划时不能只注重景区带来的经济效益,更要加强景区所带来的社会和环境效益,并将这三大效益最优化[8]。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nongxue/yuanlin/13.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