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换乘的城市共享单车选择行为建模及引导策略研究(附件)
目前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导致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共享单车的使用可以解决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问题。由于淮安有轨电车各个站点之间间距过大,淮安有轨电车出行的可达性较差。如果需要完成一次完整的出行,那就必须配合其他出行方式。本文以淮安市为例,研究共享单车和有轨电车换乘的选择行为,首先对出行者的出行特征进行分析,筛选出选择行为的关键因素,建立评价体系。接着利用SPSS软件建立多元Logit模型,并对参数进行分析。最后在此基础上结合淮安当地的现状,针对关键的要素提出引导策略,提高淮安共享单车车和有轨电车的使用率。关键词 共享单车,换乘,出行特征,多元logit模型,引导策略
目录
1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1 研究内容与方法 3
1.4 研究技术路线图 3
2 调查方案制定与过程 5
2.1调查方方法的确定 5
2.2 样本容量的确定 5
2.3调查详情 6
3 共享单车用户出行特征现状分析 9
3.1 出行者特征分析 9
3.2出行者出行特征分析 11
3.3 共享单车换乘的影响因素 13
4 共享单车换乘的选择行为模型的建立 13
4.1 模型原理 13
4.2选择行为模型的建立 14
5 共享单车换乘引导策略 17
5.1费用方面 18
5.2舒适度方面 19
5.3投放数量方面 20
5.4 政府管理和政策方面 22
5.5治理乱停乱放 23
结 论 26
致 谢 27
参 考 文 献 28
附录 29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近几年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城市交通拥堵严重、交通噪声和尾气污染等问题日益引起社会关注,大力发展绿色交通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共享单车属于绿色交通的范围,近年来得到了许多城市的青睐。
共享单车解决了“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问题,保护环境,同时又满足了“十三五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的精神。由于共享单车的灵活性,共享单车与其他交通方式的换乘丰富了城市出行方式的多样化。使得市民在闲暇的时候锻炼身体,并且给摩的造成了致命打击。
现代公共交通,运量大、速度快、低碳环保,适合中长距离出行,但灵活性较差,无法实现点到点的运输。城市共享单车低碳环保、存取方便、可达性好,具有极强的灵活性,但受使用者体力的限制,一般适合短距离出行。由此可见,城市共享单车非常适合作为有轨电车的补充,组合将是一种理想的出行方式。这种组合出行方式不仅符合低碳环保的时代要求,同时弥补了现代公共交通灵活性差和共享单车出行距离短的不足,值得各类城市积极探索与发展。
图 1 研究思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外研究概况
国外的文献研究集中于共享单车投放的战略设计问题,整体战略研究等等来提高共享单车的经济效益[1]。
在共享单车投放的战略设计方面,Jenn Rong Lin 以总成本和服务水平为基础来衡量的。该系统的优化设计需要综合考虑用户的出行成本、自行车库存成本和自行停放点和自行车车道的设施成本以及服务水平。本研究的目的是创建一个MAL模型,提供这样一个集成的视图,并开发方法,以在实际情况下获得解决方案的设计变量[2] 。
在整体战略研究方面,Oliver O’Brien 通过对位于欧洲、中东、亚洲、Australasia和美洲的38个系统的数据分析,对自行车共享特性进行了全局性的研究。从数据集中识别出这样的拍子和特征的知识有一系列的应用,包括通知操作者和决策者在整个系统区域中维持自行车的适当平衡[3]。
1.2.2国内研究概况
目前在国内共享单车作为“互联网+”的一种新兴分时租赁业态,其发展便利了人们的短途出行,减少了拥堵,因此大受欢迎。但是在投入使用的过程中发现了不少问题,但如何规制亟待研究。因此,国内针对基于自行车选择影响因素等方面研究较多,主要集中公共自行车与轨道交通换乘、共享单车经营管理和经营策略等方面。
在换乘模型方面,曹雪柠以南京地铁站附近的出行者特征和土地利用情况建立多元Logit模型,分析总结了共享单车和轨道交通换乘的主要因素。
在共享单车方面,吴锦峰以摩拜单车的市场营销策略为例,运用多种方法进行研究分析;在经营管理模式方面,李永乐基于“互联网 + ”背景下孕育而生的共享经济带来了全新的生产模式、消费模式和企业运营模式,据此,依次总结从共享经济下共享单车发展现状入手,分析其利与弊,并从从多角度提出解决策略[4]。
1.2.3 国内外研究概况
目前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共享单车整体战略研究,公共自行车换乘等方面,对面向换乘的城市共享单车的选择行为鲜有研究。由于共享单车的灵活性和公共自行车有本质性不同,如果再不加以研究,我们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共享单车换乘使用率低的问题,会导致社会资源大大浪费。因此本课题拟以面向换乘的城市共享单车选择行为为研究对象,对其服务质量展开定量评价,并提出服务质量改善方案。希望能够通过研究,加大共享单车与其他公共交通的组合出行使用率,并且可以减少排放、道路磨损、交通拥堵以及改善公共卫生等。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研究内容
以淮安市为例,针对淮安市的现状,设计调查问卷及调查方案,通过对面向使用者和非使用者的有效问卷筛选,分析淮安城市共享单车换乘轨道交通用户特征及出行行为特征。
建立面向换乘的城市共享单车选择行为模型:通过指标海选,初步删选,定量筛选的方法确定换乘的关键因素;构建基于面向换乘的城市共享单车选择行为的Logit模型。[5]根据各种组合出行的评价结果,分析、识别导致服务质量欠佳的主要原因。
设计面向换乘的城市共享单车服务质量提升方案:在识别导致服务质量欠佳的主要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引导利用共享单车进行换乘的策略。
目录
1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1 研究内容与方法 3
1.4 研究技术路线图 3
2 调查方案制定与过程 5
2.1调查方方法的确定 5
2.2 样本容量的确定 5
2.3调查详情 6
3 共享单车用户出行特征现状分析 9
3.1 出行者特征分析 9
3.2出行者出行特征分析 11
3.3 共享单车换乘的影响因素 13
4 共享单车换乘的选择行为模型的建立 13
4.1 模型原理 13
4.2选择行为模型的建立 14
5 共享单车换乘引导策略 17
5.1费用方面 18
5.2舒适度方面 19
5.3投放数量方面 20
5.4 政府管理和政策方面 22
5.5治理乱停乱放 23
结 论 26
致 谢 27
参 考 文 献 28
附录 29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近几年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城市交通拥堵严重、交通噪声和尾气污染等问题日益引起社会关注,大力发展绿色交通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共享单车属于绿色交通的范围,近年来得到了许多城市的青睐。
共享单车解决了“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问题,保护环境,同时又满足了“十三五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的精神。由于共享单车的灵活性,共享单车与其他交通方式的换乘丰富了城市出行方式的多样化。使得市民在闲暇的时候锻炼身体,并且给摩的造成了致命打击。
现代公共交通,运量大、速度快、低碳环保,适合中长距离出行,但灵活性较差,无法实现点到点的运输。城市共享单车低碳环保、存取方便、可达性好,具有极强的灵活性,但受使用者体力的限制,一般适合短距离出行。由此可见,城市共享单车非常适合作为有轨电车的补充,组合将是一种理想的出行方式。这种组合出行方式不仅符合低碳环保的时代要求,同时弥补了现代公共交通灵活性差和共享单车出行距离短的不足,值得各类城市积极探索与发展。
图 1 研究思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外研究概况
国外的文献研究集中于共享单车投放的战略设计问题,整体战略研究等等来提高共享单车的经济效益[1]。
在共享单车投放的战略设计方面,Jenn Rong Lin 以总成本和服务水平为基础来衡量的。该系统的优化设计需要综合考虑用户的出行成本、自行车库存成本和自行停放点和自行车车道的设施成本以及服务水平。本研究的目的是创建一个MAL模型,提供这样一个集成的视图,并开发方法,以在实际情况下获得解决方案的设计变量[2] 。
在整体战略研究方面,Oliver O’Brien 通过对位于欧洲、中东、亚洲、Australasia和美洲的38个系统的数据分析,对自行车共享特性进行了全局性的研究。从数据集中识别出这样的拍子和特征的知识有一系列的应用,包括通知操作者和决策者在整个系统区域中维持自行车的适当平衡[3]。
1.2.2国内研究概况
目前在国内共享单车作为“互联网+”的一种新兴分时租赁业态,其发展便利了人们的短途出行,减少了拥堵,因此大受欢迎。但是在投入使用的过程中发现了不少问题,但如何规制亟待研究。因此,国内针对基于自行车选择影响因素等方面研究较多,主要集中公共自行车与轨道交通换乘、共享单车经营管理和经营策略等方面。
在换乘模型方面,曹雪柠以南京地铁站附近的出行者特征和土地利用情况建立多元Logit模型,分析总结了共享单车和轨道交通换乘的主要因素。
在共享单车方面,吴锦峰以摩拜单车的市场营销策略为例,运用多种方法进行研究分析;在经营管理模式方面,李永乐基于“互联网 + ”背景下孕育而生的共享经济带来了全新的生产模式、消费模式和企业运营模式,据此,依次总结从共享经济下共享单车发展现状入手,分析其利与弊,并从从多角度提出解决策略[4]。
1.2.3 国内外研究概况
目前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共享单车整体战略研究,公共自行车换乘等方面,对面向换乘的城市共享单车的选择行为鲜有研究。由于共享单车的灵活性和公共自行车有本质性不同,如果再不加以研究,我们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共享单车换乘使用率低的问题,会导致社会资源大大浪费。因此本课题拟以面向换乘的城市共享单车选择行为为研究对象,对其服务质量展开定量评价,并提出服务质量改善方案。希望能够通过研究,加大共享单车与其他公共交通的组合出行使用率,并且可以减少排放、道路磨损、交通拥堵以及改善公共卫生等。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研究内容
以淮安市为例,针对淮安市的现状,设计调查问卷及调查方案,通过对面向使用者和非使用者的有效问卷筛选,分析淮安城市共享单车换乘轨道交通用户特征及出行行为特征。
建立面向换乘的城市共享单车选择行为模型:通过指标海选,初步删选,定量筛选的方法确定换乘的关键因素;构建基于面向换乘的城市共享单车选择行为的Logit模型。[5]根据各种组合出行的评价结果,分析、识别导致服务质量欠佳的主要原因。
设计面向换乘的城市共享单车服务质量提升方案:在识别导致服务质量欠佳的主要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引导利用共享单车进行换乘的策略。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tgc/jjtys/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