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城区现代有轨电车运行特性分析
目 录
1 绪论 1
1.1 课题研究背景 1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2
1.2.1 国外研究现状 2
1.2.2 国内研究现状 2
1.3 本文研究思路 3
1.3.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3
2 现代有轨电车的特点 5
2.1 现代有轨电车的定位 5
2.3 现代有轨电车与其他交通方式的对比分析 6
2.3.1 现代有轨电车与快速公交BRT的比较分析 6
2.3.2 现代有轨电车与出租车的比较分析 8
2.3.3 现代有轨电车与地铁的比较分析 9
3 淮安市现代有轨电车的运行特性分析 10
3.1 交通参与者特性分析 10
3.3.1 驾驶员的特性 10
3.3.1 行人与乘客的特性 11
3.2 淮安市现代有轨电车运行交通特性分析 13
3.2.1 发车间隔和发车时间 13
3.2.2 往返行程时间 14
3.2.3 交叉口延误 16
3.2.4 运行速度时空分布 20
3.2.5 载运能力及影响因素 23
3.2.6 客运量 26
3.3 运行设施特性分析 29
3.3.1 充电桩 29
3.3.2 车道与站台的布置形式 30
3.3.3 交通管理与控制措施现状 34
结 论 40
致 谢 41
参 考 文 献 42
附表 43
1 绪论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1.1 课题研究背景
在20世纪90年代,法国现代有轨电车率先成长起来。由于现代有轨电车在法国、德国多个国家的成功运营,国内城市对其时尚的外表、舒适的运行展现出浓厚的兴趣与深入的研究,我国的许多城市如北京、南京、上海、深圳等,目前也在积极推广与发展有轨电车,但总体来说,我国现代有轨电车的建设任然处于起步阶段。
作为一种新兴的交通工具,现代有轨电车特别适用对环境敏感、客运量较低的城市。在深圳、北京等大城市,现代有轨电车等大运量城市轨道交通(地铁)、快速公交(BRT)构成城市快速公共交通系统,不仅丰富、提升城市综合客运交通体系,使公共交通能够吸引更多的国内外乘客。
淮安有轨电车1号线路西起市体育馆,沿交通路至大运河广场的北侧,经和平路至水渡口广场,向南沿翔宇大道、楚州大道至淮安区商贸城,全长20.07公里,共设置站台23个。该工程利用翔宇大道(水渡口至板闸)路中部分绿化带建设两条现代有轨电车专用车道,建成后恢复路中约6米宽绿化带,现有8条社会车道保持原状;和平路和交通路占用两个车道作为有轨电车专用道,社会机动车辆单行;在水渡口广场站、枚皋路站等两处建设人行地下通道。
淮安市现代有轨电车是淮安市唯一的轨道公共交通方式,具有线路长,跨越不同的城市功能区,交通特性具有明显的特殊性。因此,有必要对淮安市现代有轨电车的主要特征、技术性能等进行综合和讨论,总结淮安市现代有轨电车运行特性。
因此,本文首先收集和整理资料,列出现代有轨电车及各种公共交通运行速度,能耗,安全性等各项数据。主要阐述现代有轨电车特点,分析现代有轨电车的优缺点,与应用前景,结合现代有轨电车一般运行特征与BRT、地铁、出租车进行对比分析。其次根据淮安市现代有轨电车的实际情况,对淮安市现代有轨电车进行系统的描述,实地调查研究淮安市现代有轨电车包括现代有轨电车车道和站台布置形式,运行速度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加速度与制动性,发车间隔和发车时间,往返行程时间,交叉口延误,载运能力及影响因素,充电设施,交通管理和控制措施现状,针对以上内容建立评价指标并进行定量评价并提出改善措施。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881年,德国工程师的冯西门子在柏林近郊建设了全球第一条电车轨道。随着在法国、德国等多个国家的成功建设和运营,现代有轨电车以全新的形象和舒适的服务快速吸引了国内城市对其的关注 [10]。
通过半个世纪的城市化发展,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的越来越多城市又开始把注意转回了有轨电车。美国目前大概有40个城市正在建设或规划有轨电车系统,其建设有轨电车的最主要原因是有轨电车运营所带来的高回报率,以及对周边地区的影响。此中最为典型的是美国的波特兰市,现代有轨电车12.8km,经过该市的城区、 医院、学校等重要交通集散点的环线,年客运量约为400万人次。法国巴黎在1992年陆续建成了T1、T2和T3三条有轨电车路线,其中 T1、T2线路日均客运量分别打破了6.5万人次和1 0万人次。德国卡尔斯鲁厄市的Gêlhausen线,全长约为30.2 km,是当时全球最早的双流制有轨电车,其年客运量在1998年达到1亿人次,已经成为该市不可或缺的主干交通。目前日本城市有轨电车线路的总里程也已达到250km[14]。
汽车的过度开发使城市空气污染和环境噪声污染日益严重,促进了新一代有轨电车的快速发展。英国铁路运输协会(LRTA,轻轨交通协会)副主席米迦勒泰普林收集整理了世界上79个国家建立城市地铁和轻轨系统的数字:截至2013三月底,已经有162个城市的地铁系统,571个城市建造了一个轻轨系统;建有轻轨交通系统的城市是建有地铁系统的一些城市3.5倍[13]。
1.2.2 国内研究现状
在国内外有轨电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初,在当时的租界,有轨电车是一种公共交通的重要形式。老式的有轨电车噪音大、耗电量大、性能差、速度慢、舒适性和灵活性差,与汽车相比劣势是明显的,在上世纪50年代中期逐步被淘汰。从上世纪90年代到现在,伴随着轨道交通工具制造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低碳经济的概念,绿色交通和现代新电车的盛行迎来了文艺复兴[3]。
随着电车的国内技术的逐渐成熟,中国掀起了有轨电车的发展与繁荣,大城市视现代有轨电车为优质、绿色、有效率的交通工具,将他作为提升城市形象,提高交通质量的一种重要方式。但有轨电车在在中国的应用实例里,上海张江现代有轨电车年亏损大于2000万元,日客流量也只有每千米0.1万人,而香港新界的有轨电车日客流量约为每千米1.1万人,运营效率极高,两者之间有着较大的差异。每种交通工具都有着其自身相应的发展条件,如果不具备这种发展的条件,那么当他建设成功时很可能会与期望的效果相差生源。如何理性的看待和科学的选择和发展有轨电车,对于当前积极发展现代有轨电车的中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15]。
目前,国内大中型城市都对现代有轨电车产生浓厚的兴趣,如天津、北京、苏州、上海、广州等,研究表明,有轨电车满足越来越多的公共交通需求,并且她拥有时尚的外观,能很好的适应城市TOD发展模式的需求,提高城市形象。相对于轨道交通它具有具有较强的可行性,且建设周期短。然而,目前,现代新的有轨电车的发展在国内并不是一帆风顺,遇到了一些困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定位不明确,特别是与轨道交通之间的关系;②现代有轨电车对比快速公交(BRT)并没有明显的优势;③在目前已建成的现代有轨电车中绝大部分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④有轨电车投资成本依然不能够吸引人;⑤现代有轨电车的后期运营成本较高[3]。
1 绪论 1
1.1 课题研究背景 1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2
1.2.1 国外研究现状 2
1.2.2 国内研究现状 2
1.3 本文研究思路 3
1.3.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3
2 现代有轨电车的特点 5
2.1 现代有轨电车的定位 5
2.3 现代有轨电车与其他交通方式的对比分析 6
2.3.1 现代有轨电车与快速公交BRT的比较分析 6
2.3.2 现代有轨电车与出租车的比较分析 8
2.3.3 现代有轨电车与地铁的比较分析 9
3 淮安市现代有轨电车的运行特性分析 10
3.1 交通参与者特性分析 10
3.3.1 驾驶员的特性 10
3.3.1 行人与乘客的特性 11
3.2 淮安市现代有轨电车运行交通特性分析 13
3.2.1 发车间隔和发车时间 13
3.2.2 往返行程时间 14
3.2.3 交叉口延误 16
3.2.4 运行速度时空分布 20
3.2.5 载运能力及影响因素 23
3.2.6 客运量 26
3.3 运行设施特性分析 29
3.3.1 充电桩 29
3.3.2 车道与站台的布置形式 30
3.3.3 交通管理与控制措施现状 34
结 论 40
致 谢 41
参 考 文 献 42
附表 43
1 绪论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1.1 课题研究背景
在20世纪90年代,法国现代有轨电车率先成长起来。由于现代有轨电车在法国、德国多个国家的成功运营,国内城市对其时尚的外表、舒适的运行展现出浓厚的兴趣与深入的研究,我国的许多城市如北京、南京、上海、深圳等,目前也在积极推广与发展有轨电车,但总体来说,我国现代有轨电车的建设任然处于起步阶段。
作为一种新兴的交通工具,现代有轨电车特别适用对环境敏感、客运量较低的城市。在深圳、北京等大城市,现代有轨电车等大运量城市轨道交通(地铁)、快速公交(BRT)构成城市快速公共交通系统,不仅丰富、提升城市综合客运交通体系,使公共交通能够吸引更多的国内外乘客。
淮安有轨电车1号线路西起市体育馆,沿交通路至大运河广场的北侧,经和平路至水渡口广场,向南沿翔宇大道、楚州大道至淮安区商贸城,全长20.07公里,共设置站台23个。该工程利用翔宇大道(水渡口至板闸)路中部分绿化带建设两条现代有轨电车专用车道,建成后恢复路中约6米宽绿化带,现有8条社会车道保持原状;和平路和交通路占用两个车道作为有轨电车专用道,社会机动车辆单行;在水渡口广场站、枚皋路站等两处建设人行地下通道。
淮安市现代有轨电车是淮安市唯一的轨道公共交通方式,具有线路长,跨越不同的城市功能区,交通特性具有明显的特殊性。因此,有必要对淮安市现代有轨电车的主要特征、技术性能等进行综合和讨论,总结淮安市现代有轨电车运行特性。
因此,本文首先收集和整理资料,列出现代有轨电车及各种公共交通运行速度,能耗,安全性等各项数据。主要阐述现代有轨电车特点,分析现代有轨电车的优缺点,与应用前景,结合现代有轨电车一般运行特征与BRT、地铁、出租车进行对比分析。其次根据淮安市现代有轨电车的实际情况,对淮安市现代有轨电车进行系统的描述,实地调查研究淮安市现代有轨电车包括现代有轨电车车道和站台布置形式,运行速度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加速度与制动性,发车间隔和发车时间,往返行程时间,交叉口延误,载运能力及影响因素,充电设施,交通管理和控制措施现状,针对以上内容建立评价指标并进行定量评价并提出改善措施。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881年,德国工程师的冯西门子在柏林近郊建设了全球第一条电车轨道。随着在法国、德国等多个国家的成功建设和运营,现代有轨电车以全新的形象和舒适的服务快速吸引了国内城市对其的关注 [10]。
通过半个世纪的城市化发展,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的越来越多城市又开始把注意转回了有轨电车。美国目前大概有40个城市正在建设或规划有轨电车系统,其建设有轨电车的最主要原因是有轨电车运营所带来的高回报率,以及对周边地区的影响。此中最为典型的是美国的波特兰市,现代有轨电车12.8km,经过该市的城区、 医院、学校等重要交通集散点的环线,年客运量约为400万人次。法国巴黎在1992年陆续建成了T1、T2和T3三条有轨电车路线,其中 T1、T2线路日均客运量分别打破了6.5万人次和1 0万人次。德国卡尔斯鲁厄市的Gêlhausen线,全长约为30.2 km,是当时全球最早的双流制有轨电车,其年客运量在1998年达到1亿人次,已经成为该市不可或缺的主干交通。目前日本城市有轨电车线路的总里程也已达到250km[14]。
汽车的过度开发使城市空气污染和环境噪声污染日益严重,促进了新一代有轨电车的快速发展。英国铁路运输协会(LRTA,轻轨交通协会)副主席米迦勒泰普林收集整理了世界上79个国家建立城市地铁和轻轨系统的数字:截至2013三月底,已经有162个城市的地铁系统,571个城市建造了一个轻轨系统;建有轻轨交通系统的城市是建有地铁系统的一些城市3.5倍[13]。
1.2.2 国内研究现状
在国内外有轨电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初,在当时的租界,有轨电车是一种公共交通的重要形式。老式的有轨电车噪音大、耗电量大、性能差、速度慢、舒适性和灵活性差,与汽车相比劣势是明显的,在上世纪50年代中期逐步被淘汰。从上世纪90年代到现在,伴随着轨道交通工具制造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低碳经济的概念,绿色交通和现代新电车的盛行迎来了文艺复兴[3]。
随着电车的国内技术的逐渐成熟,中国掀起了有轨电车的发展与繁荣,大城市视现代有轨电车为优质、绿色、有效率的交通工具,将他作为提升城市形象,提高交通质量的一种重要方式。但有轨电车在在中国的应用实例里,上海张江现代有轨电车年亏损大于2000万元,日客流量也只有每千米0.1万人,而香港新界的有轨电车日客流量约为每千米1.1万人,运营效率极高,两者之间有着较大的差异。每种交通工具都有着其自身相应的发展条件,如果不具备这种发展的条件,那么当他建设成功时很可能会与期望的效果相差生源。如何理性的看待和科学的选择和发展有轨电车,对于当前积极发展现代有轨电车的中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15]。
目前,国内大中型城市都对现代有轨电车产生浓厚的兴趣,如天津、北京、苏州、上海、广州等,研究表明,有轨电车满足越来越多的公共交通需求,并且她拥有时尚的外观,能很好的适应城市TOD发展模式的需求,提高城市形象。相对于轨道交通它具有具有较强的可行性,且建设周期短。然而,目前,现代新的有轨电车的发展在国内并不是一帆风顺,遇到了一些困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定位不明确,特别是与轨道交通之间的关系;②现代有轨电车对比快速公交(BRT)并没有明显的优势;③在目前已建成的现代有轨电车中绝大部分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④有轨电车投资成本依然不能够吸引人;⑤现代有轨电车的后期运营成本较高[3]。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tgc/jjtys/3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