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纸上定线平纵横设计2
本次毕业设计为一条山区三级公路,双向二车道,设计车速为30km/h,属于丘陵地区。在山区三级公路路线设计中应着重考虑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机动灵活地选用曲线,以确保线路的连续性,同时路线应适应地形,满足平包竖的整体原则。本次设计主要通过两个拟定方案的比选,来达到最优路线方案的选择。 设计的主要内容为1、山区三级公路纸上选线、纸上定线;2、路线平面图方案设计;3、路线纵断面图设计;4、路线横断面图设计;5、土石方调配;6、工程量计算。关键词 山区公路,路线平面线形,路线设计,路线选择
目 录
1 引言 1
1.1 山区三级公路设计的意义 1
1.2 设计总说明 1
1.3 设计依据 1
1.4 设计内容 2
2 道路技术等级和技术指标的确定 2
2.1 道路技术等级的确定 2
2.2 道路技术指标的确定 2
3 纸上选线、纸上定线 3
3.1 道路选线的基本原则 3
3.2 路线方案的拟定与比选 3
4 平面线形设计 4
4.1 平面线形设计要点 4
4.2 圆曲线半径、缓和曲线长度的确定 4
4.3 平曲线要素值及桩号计算 4
4.4 绘制直线、曲线、转角一览表 8
4.5 平曲线主点测设 8
4.6 平面设计成果 14
5 纵断面设计 14
5.1 纵坡设计的指标 14
5.2 平、纵组合的设计原则和基本要求 15
5.3 绘制纵断面地面线和设计线 16
5.4 竖曲线设计与计算 16
5.5 纵断面设计成果 21
6 横断面设计 22
6.1 平曲线加宽 22
6.2 平曲线超高 23
6.3 绘制横断面图 27
7 涵洞设计 28
7.1 涵洞的分类及其适用性和优缺点 28
7.2 涵洞选用原则 28
8 土石方调配 28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8.1 土石方调配原则与调配方法 28
8.2 土石方数量计算 29
8.3 填挖方工程量计算 30
结 论 31
致 谢 32
参 考 文 献 33
附 录 34
1 引言
结合本人所学专业及个人爱好,为了使所学能够有所用,同时也为了毕业后能够尽快地适应工作,做好工作,所以我选择了这个课题作为我的毕业设计课题——村村通公路设计。
1.1 山区三级公路设计的意义
当前,我国的公路承担着各个城市之间、各个乡镇之间、各个村之间的主要连接、运输任务,作用不容小觑。日益发达的公路网络深切地改变了人民的思想观点和生活方式,尤其是对山区的人民来讲,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生活水平,丰富了他们的日常生活。
由此可见,在山区设计一条三级公路,既能满足山区人民的日常出行需要,又能带动山区经济的发展,对山区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1.2 设计总说明
本次毕业设计为一条山区三级公路,双向二车道,设计车速为30km/h。从给定的等高线地形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区的平均海拔在195.00米左右,属于丘陵地区。本次设计出的路线中,原地面高程的最大高差达到了24.50米,地形起伏较大,沿线地质状况良好。路线总长为2100.00米,起点原地面高程为192.50米,设计高程为192.00米;终点原地面高程为204.00米,设计高程为202.00米。由于地形起伏变化,沿线共设置了3段平曲线和4段直线,平曲线总长602.32米,直线总长为1497.68米,圆曲线最大半径为350米,最小半径为65米,缓和曲线长度都是40米,均满足规范要求。路线最大纵坡为4%,最小纵坡为1.85%,最大坡长为1060米,最小坡长为500米;竖曲线共设置2个,第一个半径为1500米,第二个半径为3000米,均符合设计要求。
1.3 设计依据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
2、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14)
3、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
4、道路勘测设计
5、道路与桥梁工程概论
1.4 设计内容
在比例尺为1:2000的地形图上进行路线方案的选定(至少2条),先定导向线,再修正导向线,作平面试线,最终定线。
平面设计:根据道路勘测设计指导书中的各项技术指标进行平面线型的设计。
纵断面设计:根据纵断面的各项设计指标进行路线纵断面设计。
横断面设计:画出1公里内各桩号的横断面图。
涵洞设计
6、土石方调配
2 道路技术等级和技术指标的确定
2.1 道路技术等级的确定
根据毕业设计指导书的要求,本次毕业设计为一条山区三级公路,双向二车道,设计速度为30km/h,路基宽度为7.5m,路面宽度为23.25m,路拱为2%,路肩宽度为20.50m,路肩横坡为3%。
图2.1 公路路基宽度示意图 (单位:米)
2.2 道路技术指标的确定
表2.1 三级公路主要技术指标
设计速度(km/h)
车道数(条)
路基宽度(m)(一般值)
停车视距(m)
圆曲线半径(m)
最大纵坡(%)
一般值
目 录
1 引言 1
1.1 山区三级公路设计的意义 1
1.2 设计总说明 1
1.3 设计依据 1
1.4 设计内容 2
2 道路技术等级和技术指标的确定 2
2.1 道路技术等级的确定 2
2.2 道路技术指标的确定 2
3 纸上选线、纸上定线 3
3.1 道路选线的基本原则 3
3.2 路线方案的拟定与比选 3
4 平面线形设计 4
4.1 平面线形设计要点 4
4.2 圆曲线半径、缓和曲线长度的确定 4
4.3 平曲线要素值及桩号计算 4
4.4 绘制直线、曲线、转角一览表 8
4.5 平曲线主点测设 8
4.6 平面设计成果 14
5 纵断面设计 14
5.1 纵坡设计的指标 14
5.2 平、纵组合的设计原则和基本要求 15
5.3 绘制纵断面地面线和设计线 16
5.4 竖曲线设计与计算 16
5.5 纵断面设计成果 21
6 横断面设计 22
6.1 平曲线加宽 22
6.2 平曲线超高 23
6.3 绘制横断面图 27
7 涵洞设计 28
7.1 涵洞的分类及其适用性和优缺点 28
7.2 涵洞选用原则 28
8 土石方调配 28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8.1 土石方调配原则与调配方法 28
8.2 土石方数量计算 29
8.3 填挖方工程量计算 30
结 论 31
致 谢 32
参 考 文 献 33
附 录 34
1 引言
结合本人所学专业及个人爱好,为了使所学能够有所用,同时也为了毕业后能够尽快地适应工作,做好工作,所以我选择了这个课题作为我的毕业设计课题——村村通公路设计。
1.1 山区三级公路设计的意义
当前,我国的公路承担着各个城市之间、各个乡镇之间、各个村之间的主要连接、运输任务,作用不容小觑。日益发达的公路网络深切地改变了人民的思想观点和生活方式,尤其是对山区的人民来讲,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生活水平,丰富了他们的日常生活。
由此可见,在山区设计一条三级公路,既能满足山区人民的日常出行需要,又能带动山区经济的发展,对山区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1.2 设计总说明
本次毕业设计为一条山区三级公路,双向二车道,设计车速为30km/h。从给定的等高线地形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区的平均海拔在195.00米左右,属于丘陵地区。本次设计出的路线中,原地面高程的最大高差达到了24.50米,地形起伏较大,沿线地质状况良好。路线总长为2100.00米,起点原地面高程为192.50米,设计高程为192.00米;终点原地面高程为204.00米,设计高程为202.00米。由于地形起伏变化,沿线共设置了3段平曲线和4段直线,平曲线总长602.32米,直线总长为1497.68米,圆曲线最大半径为350米,最小半径为65米,缓和曲线长度都是40米,均满足规范要求。路线最大纵坡为4%,最小纵坡为1.85%,最大坡长为1060米,最小坡长为500米;竖曲线共设置2个,第一个半径为1500米,第二个半径为3000米,均符合设计要求。
1.3 设计依据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
2、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14)
3、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
4、道路勘测设计
5、道路与桥梁工程概论
1.4 设计内容
在比例尺为1:2000的地形图上进行路线方案的选定(至少2条),先定导向线,再修正导向线,作平面试线,最终定线。
平面设计:根据道路勘测设计指导书中的各项技术指标进行平面线型的设计。
纵断面设计:根据纵断面的各项设计指标进行路线纵断面设计。
横断面设计:画出1公里内各桩号的横断面图。
涵洞设计
6、土石方调配
2 道路技术等级和技术指标的确定
2.1 道路技术等级的确定
根据毕业设计指导书的要求,本次毕业设计为一条山区三级公路,双向二车道,设计速度为30km/h,路基宽度为7.5m,路面宽度为23.25m,路拱为2%,路肩宽度为20.50m,路肩横坡为3%。
图2.1 公路路基宽度示意图 (单位:米)
2.2 道路技术指标的确定
表2.1 三级公路主要技术指标
设计速度(km/h)
车道数(条)
路基宽度(m)(一般值)
停车视距(m)
圆曲线半径(m)
最大纵坡(%)
一般值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tgc/jjtys/1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