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有轨电车突发事件态势评估研究
目 录
1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2
1.2.1 国外研究现状 2
1.2.2 国内研究现状 2
1.3 研究内容 3
2 现代有轨电车突发事件概述 4
2.1 突发事件的定义 4
2.2 突发事件分级 5
2.3 现代有轨电车突发事件分类 5
2.4 现代有轨电车突发事件性质 6
2.5 现代有轨电车突发事件的影响 7
2.5.1 突发事件对交通组织的影响 7
2.5.2 突发事件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7
3 现代有轨电车突发事件态势评估研究方式及其内容 8
3.1 态势评估的定义 8
3.2 态势评估内容 8
3.2.1 态势要素提取 8
3.2.2 态势分析 9
3.2.3 态势预测 9
3.3 态势评估的流程及方法 9
3.3.1 态势评估流程 9
3.3.2 态势评估方法 10
4 淮安市现代有轨电车突发事件研究阐述 11
4.1 淮安现代有轨电车运营线路调查 11
4.2 淮安现代有轨电车沿线突发事件的风险 12
4.2.1 主观突发事件风险 12
4.2.2 客观突发事件风险 12
4.3 层次分析法 13
5 淮安市现代有轨电车突发事件态势评估研究 13
5.1 态势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 13
5.2 态势评估和分析 14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_5_1_9_1_6_0_7_2
5.3 态势评估的实例分析 18
结 论 20
致 谢 21
参 考 文 献 22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有轨电车,是西方国家19世纪末工业革命期间机电技术集中发展的产物。1881年5月,德国工程师维尔纳冯西门子在德国柏林周边的里特希菲尔德铺设了世界上第一条有轨电车线路[1]。一百多年前,随着第一条有轨电车的铺设,有轨电车开始进入人类的研究领域。在传统的有轨电车发展的基础上,现代有轨电车在车速、车厢空间及乘客换乘的效率上有了很大的提升。
根据中国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2]。广义上,突发事件就是突然发生的事情:第一层的定义是事件出现的快速性,超出预判;第二层的定义是事件的困难程度,需要使用特殊的方法才能解决。狭义上,突发事件就是意外地突然发生的重大或敏感事件。前者即自然灾害,后者如恐怖袭击、社会冲突、等等,专家也称其为“危机”。
现代有轨电车遭遇的突发事件种类较多,如轨道占用、车辆故障、交通事故等,导致运营中断,严重干扰乘客的正常生活。同时现代有轨电车突发事件事故频发是我们不可忽视的一点。现代有轨电车突发事件大部分是因为机动车抢行,行人不走人行横道等行为。2012年4月11日,上海浦东新区张江高科技园区发生了一起有轨电车与面包车相撞的交通事故,幸运的是此次事故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2013年8月15日,在沈阳市万科新城站附近一辆私家车与有轨电车相撞。发生事故时,该线路有轨电车刚刚运营一个小时。2014年8月4日19:30前后,苏州高新区有轨电车1号线有一辆试运行的列车在行进到建林路与华山路路口转弯时脱离轨道,与侧边的H形钢柱相撞,此次事故使列车车门损坏变形,幸运的是没有人员死伤。
态势评估最早是在军事领域中进行研究的,是搭建关于作战多重要素的一张多方位可视图。它收集战斗实力分布和敌军作战计划并将观察结果与战场客观因素有机联系在一起,判断事件的前因后果,得到敌方当前作战的具体形势,判断敌军的计划方案,合理解释当前战场局势,并对即将发生的战场形势变化进行预判。
重大交通突发事故的信息需要采集,发展需要预测,并需要快速决策等特性,因此有可能在智能交通领域采用态势评估的观念。对作用于重大交通突发事件的原因和城市主要干路网的运营状况采取评估。
态势评估所关心的重点领域是敌我双方,解决的内容是正在发生的事故。因此,该结果可以反映真实情况,评估当前的形势,提供事件的预测以及最佳的决策依据,并优化资源的配置。
现代有轨电车是一个典型的公共服务系统,一旦有轨电车遭遇突发事件,都会引起沿线公交网络的阻塞或瘫痪,直接影响了沿线公共交通网络的运行。对现代有轨电车突发事件的态势进行评估研究,能够有效预测和了解有轨电车突发事件引起的交通堵塞程度,有利于制定有轨电车突发事故有效应急措施及协作援助方案。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随着越来越多的城市交通拥堵和车辆技术的发展,轨道交通已经在运输能力,速度,安全性和舒适性等方面有了质的提升,许多欧洲学者开始关注轨道交通。因此,国外已经在有轨电车突发事件上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1995年,AI-Deek等人提出了基于冲击波理论的宏观方法,对单起事件和多起事件的延误预测进行了探讨[3]。
2008年,M.baykal-Gursoy用干扰下的稳态列队系统M/M/c模仿交通事故后的路线交通流[4]。他假设了两种情形下的事件干扰,一种使路段完全失去其通行能力,另一种则使其通行能力减弱一部分,通过数据模拟分析,本模型在计算道路通行时间方面有一定的适应性。
1.2.2 国内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对城市轨道交通突发事故应急布置的研究集中针对在城市轨道交通行车事故、火灾解决措施、疏散等因素的解决。大部分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主要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致因进行研究,具体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人为因素角度:如耿民,王小平在《恐怖袭击下城市轨道交通反(防)恐研究概况》中分析了当今世界范围内恐怖事件发生的特点和受损程度,分析了现阶段国内外关于城市轨道交通反恐的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5]。
设备因素角度:如李为为,唐祯敏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事故分析及其对策研究》中,在对近年来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事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影响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营运的车辆、轨道、供电、信号等主要原因进行了探讨;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了一些事件发生前的预防对策以及事件发生后的处理措施[6]。
管理因素角度:如王山,汪彤,代宝乾在《城市轨道交通应急救援方案的研究》中,从城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的救援过程、体系方面详细叙述了城市轨道交通应急救援方案[7]。
环境因素角度:高蓓在《城市轨道交通火灾特点及防范救援初探》中解析了城市轨道交通火灾的特点,根据城市轨道交通站点火灾事件安全撤离的原则及救援办法,提出了相对应的解决方案。
综上所述,国内外对城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的研究,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特别是针对轨道交通突发事件的致因研究。然而,关于轨道交通突发事件的态势评估方法研究还相对缺乏,本文根据国内外研究现状,对现代有轨电车突发事件在态势评估方法上进行研究分析,并以淮安现代有轨电车一期工程为例进行突发事件态势评估。
1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2
1.2.1 国外研究现状 2
1.2.2 国内研究现状 2
1.3 研究内容 3
2 现代有轨电车突发事件概述 4
2.1 突发事件的定义 4
2.2 突发事件分级 5
2.3 现代有轨电车突发事件分类 5
2.4 现代有轨电车突发事件性质 6
2.5 现代有轨电车突发事件的影响 7
2.5.1 突发事件对交通组织的影响 7
2.5.2 突发事件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7
3 现代有轨电车突发事件态势评估研究方式及其内容 8
3.1 态势评估的定义 8
3.2 态势评估内容 8
3.2.1 态势要素提取 8
3.2.2 态势分析 9
3.2.3 态势预测 9
3.3 态势评估的流程及方法 9
3.3.1 态势评估流程 9
3.3.2 态势评估方法 10
4 淮安市现代有轨电车突发事件研究阐述 11
4.1 淮安现代有轨电车运营线路调查 11
4.2 淮安现代有轨电车沿线突发事件的风险 12
4.2.1 主观突发事件风险 12
4.2.2 客观突发事件风险 12
4.3 层次分析法 13
5 淮安市现代有轨电车突发事件态势评估研究 13
5.1 态势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 13
5.2 态势评估和分析 14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_5_1_9_1_6_0_7_2
5.3 态势评估的实例分析 18
结 论 20
致 谢 21
参 考 文 献 22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有轨电车,是西方国家19世纪末工业革命期间机电技术集中发展的产物。1881年5月,德国工程师维尔纳冯西门子在德国柏林周边的里特希菲尔德铺设了世界上第一条有轨电车线路[1]。一百多年前,随着第一条有轨电车的铺设,有轨电车开始进入人类的研究领域。在传统的有轨电车发展的基础上,现代有轨电车在车速、车厢空间及乘客换乘的效率上有了很大的提升。
根据中国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
现代有轨电车遭遇的突发事件种类较多,如轨道占用、车辆故障、交通事故等,导致运营中断,严重干扰乘客的正常生活。同时现代有轨电车突发事件事故频发是我们不可忽视的一点。现代有轨电车突发事件大部分是因为机动车抢行,行人不走人行横道等行为。2012年4月11日,上海浦东新区张江高科技园区发生了一起有轨电车与面包车相撞的交通事故,幸运的是此次事故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2013年8月15日,在沈阳市万科新城站附近一辆私家车与有轨电车相撞。发生事故时,该线路有轨电车刚刚运营一个小时。2014年8月4日19:30前后,苏州高新区有轨电车1号线有一辆试运行的列车在行进到建林路与华山路路口转弯时脱离轨道,与侧边的H形钢柱相撞,此次事故使列车车门损坏变形,幸运的是没有人员死伤。
态势评估最早是在军事领域中进行研究的,是搭建关于作战多重要素的一张多方位可视图。它收集战斗实力分布和敌军作战计划并将观察结果与战场客观因素有机联系在一起,判断事件的前因后果,得到敌方当前作战的具体形势,判断敌军的计划方案,合理解释当前战场局势,并对即将发生的战场形势变化进行预判。
重大交通突发事故的信息需要采集,发展需要预测,并需要快速决策等特性,因此有可能在智能交通领域采用态势评估的观念。对作用于重大交通突发事件的原因和城市主要干路网的运营状况采取评估。
态势评估所关心的重点领域是敌我双方,解决的内容是正在发生的事故。因此,该结果可以反映真实情况,评估当前的形势,提供事件的预测以及最佳的决策依据,并优化资源的配置。
现代有轨电车是一个典型的公共服务系统,一旦有轨电车遭遇突发事件,都会引起沿线公交网络的阻塞或瘫痪,直接影响了沿线公共交通网络的运行。对现代有轨电车突发事件的态势进行评估研究,能够有效预测和了解有轨电车突发事件引起的交通堵塞程度,有利于制定有轨电车突发事故有效应急措施及协作援助方案。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随着越来越多的城市交通拥堵和车辆技术的发展,轨道交通已经在运输能力,速度,安全性和舒适性等方面有了质的提升,许多欧洲学者开始关注轨道交通。因此,国外已经在有轨电车突发事件上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1995年,AI-Deek等人提出了基于冲击波理论的宏观方法,对单起事件和多起事件的延误预测进行了探讨[3]。
2008年,M.baykal-Gursoy用干扰下的稳态列队系统M/M/c模仿交通事故后的路线交通流[4]。他假设了两种情形下的事件干扰,一种使路段完全失去其通行能力,另一种则使其通行能力减弱一部分,通过数据模拟分析,本模型在计算道路通行时间方面有一定的适应性。
1.2.2 国内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对城市轨道交通突发事故应急布置的研究集中针对在城市轨道交通行车事故、火灾解决措施、疏散等因素的解决。大部分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主要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致因进行研究,具体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人为因素角度:如耿民,王小平在《恐怖袭击下城市轨道交通反(防)恐研究概况》中分析了当今世界范围内恐怖事件发生的特点和受损程度,分析了现阶段国内外关于城市轨道交通反恐的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5]。
设备因素角度:如李为为,唐祯敏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事故分析及其对策研究》中,在对近年来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事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影响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营运的车辆、轨道、供电、信号等主要原因进行了探讨;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了一些事件发生前的预防对策以及事件发生后的处理措施[6]。
管理因素角度:如王山,汪彤,代宝乾在《城市轨道交通应急救援方案的研究》中,从城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的救援过程、体系方面详细叙述了城市轨道交通应急救援方案[7]。
环境因素角度:高蓓在《城市轨道交通火灾特点及防范救援初探》中解析了城市轨道交通火灾的特点,根据城市轨道交通站点火灾事件安全撤离的原则及救援办法,提出了相对应的解决方案。
综上所述,国内外对城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的研究,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特别是针对轨道交通突发事件的致因研究。然而,关于轨道交通突发事件的态势评估方法研究还相对缺乏,本文根据国内外研究现状,对现代有轨电车突发事件在态势评估方法上进行研究分析,并以淮安现代有轨电车一期工程为例进行突发事件态势评估。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tgc/jjtys/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