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校区过街交通仿真设计(附件)
为了提高南校区学生过街的效率和学生过街的安全性,本文首先调查了南校区学生过街的交通量、信号灯配时、机动车交通量,并对数据进行分析整理;接着利用vissim软件,进行建模,通过电脑还原过街时的场景,找出冲突点,并在计算机上系统直观的找出目前学生过街的问题, 并使用交通仿真软件解决问题并进行评价。最后结合仿真结果和现实情况,对南校区学生过街提出改进措施,以此提高学生和机动车过街效率,保障学生过街的安全性。关键词交通量,学生过街,交通仿真
目 录
1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意义 1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4 交通仿真存在的不足 4
1.5 本文研究思路 5
2 行人过街的设施 5
2.1 人行横道. 6
2.2 安全岛 6
2.3 人行天桥和地道 6
2.4 交通信号灯 6
2.5 行人过街方式 7
3 行人过街的交通特性 8
3.1 行人交通流基本特征参数 8
3.2 行人交通流速度特性 10
3.3 行人交通流流量特性 11
3.4 交通特性的表现 12
3.5 交通特性的影响 13
4 学生过街交通仿真设计 13
4.1 学生过街理论准备 13
4.2 调查分析枚乘路的交通特性 14
4.3 确定仿真设计方案 16
5 vissim仿真建模 17
5.1 建立仿真路网 18
5.2 参数设置 18
5.3 公交站点的设定 20
5.4 冲突区设置 21
5.5 仿真校准 21
5.6 仿真运行 24
5.7 仿真评价及建议 25
结 论 26
致 谢 27
参 考 文 献 28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汽车拥有量猛增,汽车方便了人们的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出行,也给城市增加了负担,特别是一些大城市,例如北京,上海等,交通问题尤其严重。目前,中国大部分城市的交通状况是汽车多,人多。在城市中人们通常选择步行作为最基本的交通方式,因此步行在城市交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中国许多城市的人行横道设施不合理,过马路现象十分突出,交通事故频繁发生。这对交通安全有着极为不好的影响,同时也会引发交通状况更加混乱为一种重要的交通方式与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密不可分,相比较于机动车而言,步行是作为弱势群体存在的。目前,在城市中以机动车为代表的交通方式和以步行为代表的交通方式,矛盾日益突出。vissim现在是最热门的交通模拟软件。通过对模型的分析,为实际交通问题寻求最佳解决方案。
南校区位于清江浦区枚乘路,枚乘路把南北两苑分隔开来。学生由于学习和生活的需要,每天需要往来于南北苑之间,尤其是上下课高峰时间,往返于南北苑之间的学生人流量远远大于平常时间学生过街的流量。由于近年来淮安市市政建设的需要,对大运河桥的整修和延安快速路的建设,导致经过枚乘路的车辆急速增长。 因此由学生上下课时间形成的人流和车辆形成的车流会发生冲突,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安全,同时也会使行车的效率大大降低。虽然学校在南北苑之间设置了信号灯,以此用来调节人流和车流,保证学生的安全。但经过近期调查发现,学生上下课高峰时段人流量猛增,通查3个信号灯周期学生都没有完全通过,另外由于上课时间紧促,有步幅同学因为时间来不及不顾信号灯,直接过马路,导致机动车被迫停车等待。而在节假日期间,由于学生放假,人流量剧减,很多时候三四个信号灯周期内无人通过, 而车辆由于信号灯的原因又不得不在路口等待,从而大大降低了行车效率,造成停顿,浪费时间。
1.2 研究意义
通过对南校区的信号灯配时,行人过街的交通仿真,分析目前南校校区学生过街的现状,运用 Vissim软件进行建模,分析数据,找出冲突点,在计算机上系统直观的找出目前学生过街存在的问题,并使用交通仿真软件解决问题并进行优化。然后结合实际情况,提出改进办法提高学生和机动车过街的效率,保障学生的安全。
/
图11南校区学生过街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Hideki Nakamura为信号化人行横道上的行人行为分析开发了一种微观仿真模型。它考虑到行人过街行为的特殊特征,例如与周围行人的群体逃避,与相冲突的车辆相撞避免,对信号控制的响应以及对人行横道边界的响应。古典社会力量模型被修改以再现令人厌恶和吸引人的现象。此外,基于最大对数似然估计提出了一种通用校准方法,其能够以统计方式识别重要参数。最后,进行严格的验证,以确认模型性能与冲突行人和车辆冲突避免行为[1]。
TDP Prabhu和PK Sarkar认为由于缺乏适当的行人权证和标准,步行者在过马路时面临更高的风险。发达国家采用的行人设施和标准在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并不可行。在德里市区内选择以不同土地用途为标准的中间区块人行横道作为案例研究。 Vissim是广泛使用的微型仿真软件,用于建模异类非车道行为交通和行人与车辆之间的交互。 内置的校准参数已经考虑到基于车道的,具有较不复杂特性的均匀交通。因此,针对印度交通和行人行为的校准参数被识别出并用各种组合进行修改,以便在仿真模型中获得最佳表现。作为一项建议,合适的权证被开发和模拟用于安全的行人运动[2]。
1.3.2 国内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外学者通过仿真软件重点对交叉口进行了研究,主要分析了信号灯对通
目 录
1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意义 1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4 交通仿真存在的不足 4
1.5 本文研究思路 5
2 行人过街的设施 5
2.1 人行横道. 6
2.2 安全岛 6
2.3 人行天桥和地道 6
2.4 交通信号灯 6
2.5 行人过街方式 7
3 行人过街的交通特性 8
3.1 行人交通流基本特征参数 8
3.2 行人交通流速度特性 10
3.3 行人交通流流量特性 11
3.4 交通特性的表现 12
3.5 交通特性的影响 13
4 学生过街交通仿真设计 13
4.1 学生过街理论准备 13
4.2 调查分析枚乘路的交通特性 14
4.3 确定仿真设计方案 16
5 vissim仿真建模 17
5.1 建立仿真路网 18
5.2 参数设置 18
5.3 公交站点的设定 20
5.4 冲突区设置 21
5.5 仿真校准 21
5.6 仿真运行 24
5.7 仿真评价及建议 25
结 论 26
致 谢 27
参 考 文 献 28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汽车拥有量猛增,汽车方便了人们的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出行,也给城市增加了负担,特别是一些大城市,例如北京,上海等,交通问题尤其严重。目前,中国大部分城市的交通状况是汽车多,人多。在城市中人们通常选择步行作为最基本的交通方式,因此步行在城市交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中国许多城市的人行横道设施不合理,过马路现象十分突出,交通事故频繁发生。这对交通安全有着极为不好的影响,同时也会引发交通状况更加混乱为一种重要的交通方式与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密不可分,相比较于机动车而言,步行是作为弱势群体存在的。目前,在城市中以机动车为代表的交通方式和以步行为代表的交通方式,矛盾日益突出。vissim现在是最热门的交通模拟软件。通过对模型的分析,为实际交通问题寻求最佳解决方案。
南校区位于清江浦区枚乘路,枚乘路把南北两苑分隔开来。学生由于学习和生活的需要,每天需要往来于南北苑之间,尤其是上下课高峰时间,往返于南北苑之间的学生人流量远远大于平常时间学生过街的流量。由于近年来淮安市市政建设的需要,对大运河桥的整修和延安快速路的建设,导致经过枚乘路的车辆急速增长。 因此由学生上下课时间形成的人流和车辆形成的车流会发生冲突,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安全,同时也会使行车的效率大大降低。虽然学校在南北苑之间设置了信号灯,以此用来调节人流和车流,保证学生的安全。但经过近期调查发现,学生上下课高峰时段人流量猛增,通查3个信号灯周期学生都没有完全通过,另外由于上课时间紧促,有步幅同学因为时间来不及不顾信号灯,直接过马路,导致机动车被迫停车等待。而在节假日期间,由于学生放假,人流量剧减,很多时候三四个信号灯周期内无人通过, 而车辆由于信号灯的原因又不得不在路口等待,从而大大降低了行车效率,造成停顿,浪费时间。
1.2 研究意义
通过对南校区的信号灯配时,行人过街的交通仿真,分析目前南校校区学生过街的现状,运用 Vissim软件进行建模,分析数据,找出冲突点,在计算机上系统直观的找出目前学生过街存在的问题,并使用交通仿真软件解决问题并进行优化。然后结合实际情况,提出改进办法提高学生和机动车过街的效率,保障学生的安全。
/
图11南校区学生过街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Hideki Nakamura为信号化人行横道上的行人行为分析开发了一种微观仿真模型。它考虑到行人过街行为的特殊特征,例如与周围行人的群体逃避,与相冲突的车辆相撞避免,对信号控制的响应以及对人行横道边界的响应。古典社会力量模型被修改以再现令人厌恶和吸引人的现象。此外,基于最大对数似然估计提出了一种通用校准方法,其能够以统计方式识别重要参数。最后,进行严格的验证,以确认模型性能与冲突行人和车辆冲突避免行为[1]。
TDP Prabhu和PK Sarkar认为由于缺乏适当的行人权证和标准,步行者在过马路时面临更高的风险。发达国家采用的行人设施和标准在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并不可行。在德里市区内选择以不同土地用途为标准的中间区块人行横道作为案例研究。 Vissim是广泛使用的微型仿真软件,用于建模异类非车道行为交通和行人与车辆之间的交互。 内置的校准参数已经考虑到基于车道的,具有较不复杂特性的均匀交通。因此,针对印度交通和行人行为的校准参数被识别出并用各种组合进行修改,以便在仿真模型中获得最佳表现。作为一项建议,合适的权证被开发和模拟用于安全的行人运动[2]。
1.3.2 国内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外学者通过仿真软件重点对交叉口进行了研究,主要分析了信号灯对通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tgc/jjtys/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