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夜视功能的双组分彩色防滑路面材料设计

本论文基于国内外彩色防滑路面的发展状况,对淮安市彩色防滑路面的应用现状进行调查分析。采用主化剂和固化剂不同比例的试验方法对目前国内铺设彩色防滑路面常用材料的路用性能进行研究,针对双组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黏结剂的固化时间、摩擦系数、粘结强度等技术指标,加入纳米MMT开发出固化时间更合理、摩擦系数更优、粘结强度更强的新型黏结剂,进一步提升彩色防滑路面材料的路用性能。并在此基础上撒布玻璃微珠,根据反射原理和夜视功能试验得到玻璃微珠的最佳掺入量,使路面达到良好的夜间反光效果,从而提高道路的可视性和夜间行车的安全性。关键词:彩色防滑路面,防滑涂料组成设计,纳米改性,夜视功能目 录
1 绪论 1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4
2 淮安市彩色防滑路面状况调查与分析 5
2.1 淮安市彩色防滑路面应用状况调查 5
2.2 淮安市彩色防滑路面存在问题及改善措施 8
2.3 本章小结 9
3 彩色防滑路面材料路用性能试验研究 10
3.1 彩色防滑路面结构组成及材料性能介绍 10
3.2 双组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黏结剂的组成设计 12
3.3 双组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黏结剂性能试验研究 12
3.4 加入纳米MMT的双组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黏结剂性能试验研究 19
3.5 纳米改性前后的双组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黏结剂性能对比 21
3.6 本章小结 23
4 带夜视功能的彩色防滑路面材料组成设计 23
4.1 两种夜视功能材料性能介绍 23
4.2 夜视功能材料组成设计 24
4.3 夜视功能试验研究 26
4.4 本章小结 27
结 论 29
致 谢 30
参 考 文 献 31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在我国,常见的公路建设形式主要有沥青路面和水泥路面两种,业内称“黑白并举”,但随着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_5_1_9_1_6_0_7_2 
能材料组成设计 24
4.3 夜视功能试验研究 26
4.4 本章小结 27
结 论 29
致 谢 30
参 考 文 献 31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在我国,常见的公路建设形式主要有沥青路面和水泥路面两种,业内称“黑白并举”,但随着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道路的要求已不单单是平整和便捷,即道路建设除了满足最基本的使用功能外,还要满足道路交通安全性能和景观性能。由于汽车保有量和道路新建量的逐年攀升,交通事故总量一直呈现上升趋势。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每年道路事故中大约有7万人死亡,50多万人受伤,交通安全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1]。
彩色防滑路面起源于欧洲国家,它不但有利于疏导交通阻塞,而且是预防和控制道路交通事故的有效手段之一。专家认为在某种程度上,把道路铺筑成不同色彩的路面所能起到的警示作用比竖立交通标志牌更好[2]。在雨天时,彩色防滑路面可提高车辆轮胎与路面间的摩擦力,起到很好的防滑效果;且在紧急制动情况下,可缩短刹车距离,增强车辆的制动减速效果,避免发生恶性交通事故。另外彩色化的材料,不仅能与道路周围的建筑形成色彩的搭配、艺术的协调,还能营造出温馨宜人的氛围,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和特色,打造一种现代化都市的气派和魅力。
据美国国家公路安全管理局(IDC)统计,夜间驾驶行车占汽车总行驶时间的28%左右,大约有55%的交通事故发生于夜间[3]。分析原因,有90%以上的交通事故是因为人为的疏忽或失误。人类活动的环境作为一种非语言符号,先对人的心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继而会对人的行为产生导向作用[4]。所以改变道路的夜间环境可以改变人的心理与行为特点,对提高夜间行车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论文旨在进行带夜视功能的彩色防滑路面材料设计,目的是开发出一种新型黏结剂,并利用反光或发光材料增加夜视功能,不仅能提高夜间行车安全,突出道路行驶的精神性与艺术性,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道路设计理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于彩色防滑路面的研究由来已久,在19世纪60年代,欧洲等发达国家开始出现严重的交通阻塞问题,导致了交通事故急剧增长[5]。为减少这一问题,欧洲交通管理人员采用路面防滑涂料施划彩色防滑路面作为解决方案之一。英国某研究部门的调查研究表明:彩色防滑路面能够有效地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通常情况下可使事故伤亡率降低50%,在湿滑路面上效果更好,可使事故伤亡率降低70%[6]。下面列举了国外几个国家的彩色防滑路面应用情况:
a)如图 1.1 所示:法国巴黎,2.0~3.0m红色自行车道路面。
b)如图 1.2 所示:德国柏林,红色公交专用车道路面。
c)如图 1.3 所示:日本东京铺筑的奥运会红色公交专用道路面。
d)如图 1.4、图 1.5所示:美国洛杉矶的公路隔离带和旧金山的蓝色收费专用车道。
e)如图 1.6 所示:在威尼斯车站铺筑的1.6m的彩色路面。
 
图 1.1 法国巴黎 图1.2 德国柏林
 
图 1.3 日本东京 图1.4 美国洛杉矶
 
图 1.5 旧金山 图1.6 威尼斯
总之,彩色防滑路面从色彩警示和安全的角度都有很好的效果,国外对于它的研究已趋于成熟并且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
1.2.2 国内研究现状
中国对于彩色路面的研究始于80年代初,发展进程比较快[7]。自2004年我国开始铺装防滑涂层,先是引进国外的彩色防滑涂料,后利用进口或国产树脂自主研发配制彩色防滑涂料,将防滑涂层逐步应用城市道路、隧道进出口、弯道、以及事故多发地段等。为了规范和推动彩色防滑涂料的发展,2008年由交通运输部发布的JT/T 712-2008《路面防滑涂料》标准。彩色防滑路面在国内的发展历程如下所示:
a)1998年,厦门于环岛路的黄金海岸铺筑了我国史上第一条彩色沥青路面[8]。如图 1.7 所示。
b)2004年,武昌正式竣工通车了湖北省第一条彩色沥青路面。彩色沥青路面不仅能为城市增添风采,也能警示司机注意路况和过往行人,提高交通安全。
c)2006年,重庆铺设了国内第一条“白改彩”工程的高速公路,即重庆内环高速公路界石至上桥路丹1.9km的路段,此次工程标志着我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tgc/jjtys/234.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