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电动自行车交通安全现状调查与分析以为例

目 录
1 绪论 1
1.1 课题研究背景 1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2
1.3 本文研究思路 3
2 城市电动自行车事故原因的分类 5
2.1 人的因素 5
2.2 车的因素 5
2.3 路的因素 6
2.4 环境的因素 7
3 城市电动自行车事故原因的调查与恶劣度的分类 7
3.1 事故原因的调查 7
3.2 恶劣度的分类 11
3.3 事故原因与恶劣度的联系 13
3.4 损伤程度的统计结果 15
4 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恶劣度排序 16
4.1 构建层次结构 17
4.2 构建判断矩阵 17
4.3 层次单排序 19
4.4 层次总排序 23
结 论 24
致 谢 25
参 考 文 献 26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目前,我国电动自行车主要集中在二三线城市,以淮安市为例,至2013年年末,淮安市区总人口为280.65万人[1],仅淮安市区的电动车保有量就达到了150万辆,而全市的汽车保有量仅为28万余量[2]。电动自行车正以其节能、环保、轻便、价廉的优势脱颖而出,逐渐成为广大市民出行首选的交通工具。
由淮安市交通大队的统计数据得出,2008年淮安市市区境内处理的9000多起交通事故中,涉及电动自行车的事故占到了60%左右;2011年1~8月淮安市市区境内由电动车引发的交通事故就超过2000起,占整个交通事故的70%左右[3]。目前,国内外对于机动车﹑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行人的交通安全研究较多,而对于非机动车的交通安全研究相对较少,且主要集中在自行车方面。众所周知,电动自行车与自行车在速度﹑质量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所以有必要对电动自行车的交通安全进行研究。
目前,有关电动自行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交通特性﹑机理分析等方面,根据国内外的文献资料,对于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的原因分类主要分为人的因素﹑车的因素﹑路的因素和环境因素4个方面,这种分类方法不但概括的比较笼统,而且缺少对事故原因的系统性分析。评价的方法在国外主要采用绝对数法、事故率法、灰色聚类评价法等方法[5],绝对数法是一种常用的简单道路安全评价方法,它的特点是简捷、方便、有效,但没有考虑交叉口形式、流量等相关因素。事故率法是一种交通安全度的宏观评价方法,指标比较合理,考虑了事故数与交通量的相应关系,但交通事故的偶发性会导致误评价。灰色聚类评价法较为复杂,考虑多种因素的影响,较客观,但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不能进行显著性统计检验。以上3种评价方法都需要大量事故统计数据,而且评价周期较长。
为了避免过分的依赖事故统计数据和较大的人为因素影响,本文将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对造成电动车事故的原因进行恶劣度排序。通过事故数据统计和参考国内外有关文献确定问卷调查的内容。再根据问卷调查结果确定所需要分析的影响因子。最后采用层次分析法对调查的数据进行处理,对各影响因素进行恶劣度排序。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在国外,对于交通事故安全研究可以采用交通事故仿真技术。它的基本理论与指标体系建立在交通事故案例分析、汽车碰撞力学分析以及碰撞的实验室研究所获得的参数与模型基础之上。将前面介绍的汽车碰撞实验研究的内容在空间、时间上加以拓展,不仅局限于碰撞的地点,而是将道路系统也纳入研究范围,并且也不局限于碰撞时刻将碰撞前后车辆的运行过程也纳入研究的视野,则就成为交通事故仿真技术。
对于交通安全评价方法主要采用相对事故率法、绝对数法和灰色聚类评价法三种方法[5] 。
相对事故率法是以相对事故率作为指标,对交通安全水平直接进行评价比较,具有较强的可比性。使用最广泛的是万车死亡率﹑亿车死亡率以及当量死亡率等,但单独使用某种事故率来评价交通安全,往往会出现片面假象,甚至得出互相矛盾的结果,因此利用相对事故率法对交通安全水平进行评价不能得到明确的结论[5]。
绝对数法是一种常用的简单道路安全评价方法,它将连续交通事故数据并列起来,比较事故次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的变动差异以及变动幅度,据以判断未来交通事故发展变动趋势。它的特点是简捷、方便、有效,但没有考虑交叉口形式、流量等相关因素。
灰色聚类评价法主要是对某一具体地区的交通安全进行评价,它通过定性定量相结合,确定交通安全水平在某一灰色域内,达到评价交通安全水平目的。特点是算法含义清晰、明确,考虑多种因素的影响,较客观,但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不能进行显著性统计检验。
1.2.2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对电动自行车安全的研究在研究方法上大多数采用调查问卷,事故统计分析或者事故现场分析等方法。并采用灰色聚类评价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等方法对事故进行交通安全评价[5]。
陕西师范大学的李锦堂,针对广东省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的现状,综合分析了城市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从城市道路交通参与者、车辆、交通安全设施和交通安全管理四个方面进行了城市道路交通安全模糊综合评价,并对其交通安全现状进行系统评估[7]。
南京林业大学的汪莹通过对交叉口安全影响因素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择选了基于安全服务水平的交叉口交通安全评价指标,并利用灰色关联度的模糊层次组合的评价方法对面交叉口进行安全评价[5]。
昆明理工大学的王小凤通过对昆明市电动自行车交通量和交通冲突数据的调查,并从交通事故和交通冲突的角度,对电动自行车与自行车在交通安全方面的差异进行对比分析。同时,采用灰色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来评价道路交叉口和路段自行车与电动自行车交通安全[6]。
在道路事故致因分析方法研究方面,同济大学的折欣在中观层面上采用二阶聚类分析的方法,根据事故与事故之间“距离”的紧密程度来对事故进行分类,找出具有相同事故特征的事故多发位置。在微观层面上采用故障树定性分析技术对事故模型进行分析和评价,找到事故发生的本质原因,从而对交通事故的原因进行系统的分类[7]。
1.3 本文研究思路
1.3.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绪论,查找资料,总结出国内外对于电动自行车的事故原因分类、研究调查方式﹑安全评价方法这三个方面的研究现状。并结合淮安市日益增长的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引出对城市电动自行车安全现状与调查的必要性。
第一部分,主要阐述城市电动自行车事故原因分类的相关理论,包括人的因素﹑车的因素﹑路的因素以及环境的因素。先从安全意识和驾驶行为两个方面分析人的因素,然后从车的主动安全性和被动安全性分析车的因素,再从交叉口的几何条件﹑交通控制以及交通流特性分析路的元素,最后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分析环境的因素。
第二部分,结合以上内容,以淮安市电动自行车为研究对象,基于城市电动自行车事故原因的基础上,设置问卷所需调查的内容。调查的内容涉及淮安市电动自行车使用情况和淮安市电动自行车事故原因的调查,并通过对数据的简单分析,对事故原因的恶劣度进行定性评价。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tgc/jjtys/343.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