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老年人出行的城市灵活型公交微循环系统设计(附件)
近年来,国家的机动化和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的老龄化现象也日益严重,由此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对交通方面的影响尤为严重。我国为了解决城市居民出行问题,减少交通拥堵,提高公共交通的竞争力,全力发展大容量轨道交通,但是却忽视了微循环公交系统的作用,因此本文就灵活型公交微循环系统展开研究。首先采用问卷调查及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淮安市高教园区的老年人出行特征和公交满意度进行分析,得出老年人的交通需求。接着采用Dijkstra算法模型对灵活型公交系统的线路进行设计并应用于淮安市高教园区。关键词 灵活型公交,老年人,出行特征与需求,模糊综合评价法,Dijkstra算法
目 录
1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3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 4
2 老年人日常出行行为特征的调查研究 5
2.1 调查前期准备 6
2.2 老年人日常出行行为特征分析 12
2.3 老年人出行特征与需求分析 14
2.4 本章小结 15
3 灵活型公交微循环系统特性解析 16
3.1 灵活型公交与常规公交的区别 16
3.2 公交微循环的原理及分类 17
3.3 城市灵活型公交微循环系统的作用 18
3.4 灵活型公交微循环系统的适用范围 18
4 面向老年人出行的灵活型公交微循环系统设计 19
4.1 微循环系统线路设计流程 19
4.2 灵活型公交微循环系统设计的原则 20
4.3 灵活型公交微循环系统组成部分 20
4.4 灵活型公交微循环系统的设计 22
4.5 本章小结 24
5 淮安市高教园区系统模型算例 24
5.1 在淮安市高教园区应用该系统的适应性分析 25
5.2 系统应用实例 27
5.3 灵活型公交微循环系统的推行策略 32
5.4 本章小结 32
结论 33
致谢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34
参 考 文 献 35
附录 36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的机动化和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进入双重变革的历史大时代。然而,由于城市化和机动化的不断推进,一系列社会问题已经引发,尤其是交通运输业。我国居民的出行量、出行强度大大增强,汽车的购买量、保有量连续呈快速上升状态,许多城市的交通系统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交通拥堵问题成了“城市通病”[1],这一重大问题不仅降低了城市居民的幸福指数,也很多程度上阻碍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之所以会出现交通拥堵问题,第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路网通行交通量的规划不能满足现有的交通需求,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公共交通系统发展不充分导致公共交通竞争力落后。但是公共交通其自身具备的优点却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很重要的手段和途径,我们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另一个方面来看,中国今天已经进入老龄化有一定时间了,并且随着时间推移老龄化愈演愈烈,已经成为不容忽视、急需关注的社会问题。曾有人根据现在老龄化增长速度,推算出到20年以后中国老龄人口将创新高,我国届时将接近欧美成为超高老龄化国家。这一重大的社会现实给我国发展带来很大的压力以及挑战。如何应对老年人交通,如何更好地组织老年人出行,这些问题迫切需要社会的关注。因此我们需要针对老年人日常出行行为及特征进行研究,制定出适合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出行需求系统。
由此可知,我国在交通行业制定新的发展建设方案必须将老年人因素作为重点考虑部分。综合考虑各类交通出行方式发现,发展公共交通才是解决老龄化时代老年人出行最行之有效的办法。但据我上网调查发现,我国大多数地区都在搞大容量公共交通,例如地铁、城市轻轨,但却忽视了公共交通的末端部分。大多数城市推行公共自行车来弥补这一缺陷,这是一个人不错的方法,但是却不适合老年人群体。因此,本课题以灵活型公交微循环作为切入点,并根据老年人的出行特征来建立一个以服务老年人为目的,面向老年人出行的城市灵活型公交微循环系统。
1.1.2 研究意义
本课题以淮安市高教园区为例,研究老年人的出行特征并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合理预测老年人的出行需求,建立一个以服务老年人为目的城市灵活型公交微循环系统具有重要意义,具体体现在:
(1)在人口老龄化严峻的今天,为提高老年人出行服务质量给出了新的方法。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设计一种专门为老年人服务的公交系统,本文提出来基于Dijkstra算法动态线路选择的观点,为构建适应老年人出行的城市灵活型公交微循环系统提供方法。
(2)完善公共交通的可达性,缓解交通系统与老人需求不匹配的问题。 我国在公共交通的容量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在可达性方面仍然需要改进,尤其是老年出行的可达性,灵活型公交微循环系统的设计可以提高交通系统与老年人出行需求的匹配度。
(3)为其他城市解决老年人公交出行问题提供了参考。老龄化是一个国家现象,每个城市都有这一问题,以淮安市高教园区为研究对象,设计一个功能明确的专门为老年人设计服务的公交系统,为其他城市解决老年人公交出行问题提供了参考,才能满足未来居民出行需求。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外对灵活型公交系统的研究还不够完善,大多集中在对原有公交系统的改造优化上面,对其在全面的设计和规划方面研究力度还不够。
1.2.1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灵活型公交微循环系统的研究较早,其中英国在该方面的研究成果比较多,实践也比较丰富。英国的灵活型公交作为社区交通的一种形式而存在,就是一种典型的灵活型公交在微循环方面的应用。英国对灵活型公交的研究开始的最早,40年前就着手尝试,在1976年,主要为社区中老年人、儿童、病人服务,也会去一些位置偏僻的地方接送这几类人。一经应用就受到社会欢迎和支持,四年之内就推广的其国家的绝大多数地区。专门为老弱病残服务成为了英国独有的灵活型公交服务组织形式。
目 录
1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3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 4
2 老年人日常出行行为特征的调查研究 5
2.1 调查前期准备 6
2.2 老年人日常出行行为特征分析 12
2.3 老年人出行特征与需求分析 14
2.4 本章小结 15
3 灵活型公交微循环系统特性解析 16
3.1 灵活型公交与常规公交的区别 16
3.2 公交微循环的原理及分类 17
3.3 城市灵活型公交微循环系统的作用 18
3.4 灵活型公交微循环系统的适用范围 18
4 面向老年人出行的灵活型公交微循环系统设计 19
4.1 微循环系统线路设计流程 19
4.2 灵活型公交微循环系统设计的原则 20
4.3 灵活型公交微循环系统组成部分 20
4.4 灵活型公交微循环系统的设计 22
4.5 本章小结 24
5 淮安市高教园区系统模型算例 24
5.1 在淮安市高教园区应用该系统的适应性分析 25
5.2 系统应用实例 27
5.3 灵活型公交微循环系统的推行策略 32
5.4 本章小结 32
结论 33
致谢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34
参 考 文 献 35
附录 36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的机动化和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进入双重变革的历史大时代。然而,由于城市化和机动化的不断推进,一系列社会问题已经引发,尤其是交通运输业。我国居民的出行量、出行强度大大增强,汽车的购买量、保有量连续呈快速上升状态,许多城市的交通系统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交通拥堵问题成了“城市通病”[1],这一重大问题不仅降低了城市居民的幸福指数,也很多程度上阻碍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之所以会出现交通拥堵问题,第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路网通行交通量的规划不能满足现有的交通需求,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公共交通系统发展不充分导致公共交通竞争力落后。但是公共交通其自身具备的优点却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很重要的手段和途径,我们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另一个方面来看,中国今天已经进入老龄化有一定时间了,并且随着时间推移老龄化愈演愈烈,已经成为不容忽视、急需关注的社会问题。曾有人根据现在老龄化增长速度,推算出到20年以后中国老龄人口将创新高,我国届时将接近欧美成为超高老龄化国家。这一重大的社会现实给我国发展带来很大的压力以及挑战。如何应对老年人交通,如何更好地组织老年人出行,这些问题迫切需要社会的关注。因此我们需要针对老年人日常出行行为及特征进行研究,制定出适合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出行需求系统。
由此可知,我国在交通行业制定新的发展建设方案必须将老年人因素作为重点考虑部分。综合考虑各类交通出行方式发现,发展公共交通才是解决老龄化时代老年人出行最行之有效的办法。但据我上网调查发现,我国大多数地区都在搞大容量公共交通,例如地铁、城市轻轨,但却忽视了公共交通的末端部分。大多数城市推行公共自行车来弥补这一缺陷,这是一个人不错的方法,但是却不适合老年人群体。因此,本课题以灵活型公交微循环作为切入点,并根据老年人的出行特征来建立一个以服务老年人为目的,面向老年人出行的城市灵活型公交微循环系统。
1.1.2 研究意义
本课题以淮安市高教园区为例,研究老年人的出行特征并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合理预测老年人的出行需求,建立一个以服务老年人为目的城市灵活型公交微循环系统具有重要意义,具体体现在:
(1)在人口老龄化严峻的今天,为提高老年人出行服务质量给出了新的方法。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设计一种专门为老年人服务的公交系统,本文提出来基于Dijkstra算法动态线路选择的观点,为构建适应老年人出行的城市灵活型公交微循环系统提供方法。
(2)完善公共交通的可达性,缓解交通系统与老人需求不匹配的问题。 我国在公共交通的容量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在可达性方面仍然需要改进,尤其是老年出行的可达性,灵活型公交微循环系统的设计可以提高交通系统与老年人出行需求的匹配度。
(3)为其他城市解决老年人公交出行问题提供了参考。老龄化是一个国家现象,每个城市都有这一问题,以淮安市高教园区为研究对象,设计一个功能明确的专门为老年人设计服务的公交系统,为其他城市解决老年人公交出行问题提供了参考,才能满足未来居民出行需求。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外对灵活型公交系统的研究还不够完善,大多集中在对原有公交系统的改造优化上面,对其在全面的设计和规划方面研究力度还不够。
1.2.1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灵活型公交微循环系统的研究较早,其中英国在该方面的研究成果比较多,实践也比较丰富。英国的灵活型公交作为社区交通的一种形式而存在,就是一种典型的灵活型公交在微循环方面的应用。英国对灵活型公交的研究开始的最早,40年前就着手尝试,在1976年,主要为社区中老年人、儿童、病人服务,也会去一些位置偏僻的地方接送这几类人。一经应用就受到社会欢迎和支持,四年之内就推广的其国家的绝大多数地区。专门为老弱病残服务成为了英国独有的灵活型公交服务组织形式。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tgc/jjtys/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