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etc收费模式的用户采纳行为影响因素分析(附件)
现代社会交通日益发达,高速公路出行日益普遍。面对日益增长的交通量,提高高速公路通行率是一个必须面对的严峻的情况。传统的MTC车道通行能力已经渐渐不能够满足日渐增长的交通量,拥堵的情况时常会发生在高峰期的高速公路收费站附近。ETC的出现无疑是当下能有效解决高速收费站拥堵的有效途径。中国的ETC历时20年的发展,在用户普及率上依然远远达不到欧美等国。所以,针对ETC用户,以用户为基础,探讨ETC收费模式推广的策略即是本文的研究目的。通过对高速公路用户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和其他一些相关因素的理论分析和实际数据分析,辅以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的方法,对高速公路ETC 收费模式的用户采纳行为影响因素进行探索和分析,以此来为我国ETC推广和普及提供合理的建议。关键词 ETC,用户采纳行为,因子分析,回归分析,影响因素
目 录
1 引言 1
1.1 研究意义 2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3 研究思路 4
1.4 研究框架图 5
2 国内外ETC发展状况及国内ETC用户推广中遇到的问题分析 6
2.1 国外ETC发展 6
2.2 国内ETC发展 7
2.3国内ETC用户采纳存在的问题分析 7
3 研究设计 9
3.1 研究角度 9
3.2 研究假设 10
3.3 问卷设计 10
3.4 样本容量的确定 11
4 ETC收费模式的用户采纳行为现状分析 11
4.1 高速公路用户人口统计学基础信息变量的统计描述 11
4.2 高速公路用户ETC使用情况的统计描述 13
5 实证分析 17
5.1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ETC用户采纳行为影响因素数据分析 18
5.2 ETC用户满意度量表的统计描述 19
5.3 ETC收费模式的用户采纳行为影响因素回归分析 20
5.4 ETC用户引导策略 22
结 论 23
1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 23
2 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23
致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谢 24
参 考 文 献 25
附录:调查问卷 26
1 引言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技术的迅速发展,我国的高速公路发展势头十分迅猛,为现代人生活出行和现代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21世纪以来,人们对高路公路收费的认知越发与时俱进,高速公路出行也为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并选择。因而,高速公路收费站通行能力必须经受极大的考验,和与日俱增的交通需求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凸显。在车流量大时,高速公路收费站出入口拥堵已成为一个普遍现象。在传统的人工收费模式下,即使通过扩大收费站规模,亦或者增加车道数目,再或者通过训练提高收费人员熟练度,都不能明显有效的提升车辆通过高速公路收费站的通行效率,反而会增加高速公路的养护和管理成本。并不能通过提升通行效率来从根本上解决拥堵问题。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ETC)自被研发至近年来得到广泛推广,都秉承着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等理念,致力于从根本上解决通行效率低的问题。在2017年年底,交通运输部召开的例行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吴春耕表示在ETC全国基本联网的大局势下,全国ETC用户突破5900余万。与此同时,在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推动的情况下,高速公路收费ETC智能化开始展现出新的格局。
ETC在我国的起点要上溯到1996年在北京首都机场高速公路进行的ETC实验,随后1999年在广东建成40余条ETC车道。在步入21世纪后,ETC电子不停车收费模式在全国各省初露头角,渐渐得到认可和推广。我国ETC发展至今已逾10年之久,用户数量超过5900万,ETC车道数已建成超过1.5万条。ETC在提高交通性能、增加社会经济效益方面有显著的效果,并在催生了大批新型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时,也大大促进了高速公路行业迅速发展。
近年来,政府为大力推广ETC而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2014至2015年,交通运输部建立统一的门户网站,建设并完善了ETC自营和代理两种模式相结合的客户服务网络。继而出台相关法规推动ETC全国联网,并制定了ETC联网运营和服务准则。ETC从数年前的鲜为人知至今日被人们所认可和逐渐接受,与政府的全力支持和推动息息相关。
高速公路用户作为ETC推广的主要对象人群,对影响用户采纳行为影响因素进行合理适当分析,从其中综合归纳出对用户采纳ETC影响程度较大的因素,才能针对此些因素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推广方案,促进ETC用户规模的稳定增长。
1.1 研究意义
ETC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是世界上最先进最适用的路桥收费方式,它在提高高速公路收费站通行效率的同时,也形成了一种基于网络的新型高速公路管理模式,对传统的人工收费方式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在近年来政府不断地推广下,ETC用户数量突破5000万确实是我国ETC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大事,但在我国用户基数大的实际现状下,ETC的普及率仅为30%左右,即仍然有70%的用户依然选择人工收费模式通过高速公路收费站,相较于一些西方发达国家接近100%的使用率,我国的ETC推广普及依然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因而,对影响ETC用户采纳影响因素的分析,势必会推动ETC的发展产生以下的深远意义:
针对车主进行问卷调查,从用户的角度出发,了解用户的需求,分析用户对于ETC的需求,帮助ETC运营商及合作方分析不同特征的用户的需求,针对性的优化推广方案和优化各类服务。
通过调查列举出影响用户采纳使用ETC的各种方面的各种因素,运用因子分析法结合技术接受模型,系统地把用户特征和ETC自身特性纳入分析中,分析结合成数量较少的几个主要因子,反映出各个影响因素对于用户采纳ETC的影响程度,以便于根据分析结果提供改善用户采纳行为的科学依据。
由分析得出的影响因素及各个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结合用户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可以对用户市场进行细分,为不同的细分市场制定更具有针对性的推广方案,使ETC能吸引更多用户关注并使用。并且,在基于用户满意于ETC使用之上,就ETC应该如何继续优化自身这个问题,提出一些合理可行的改进方式,以达到持续不断的改进本身来维持原有的用户以及吸引新用户加入。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智能交通系统研究起步早了几十年,基础理论研究十分完善,在ETC系统基础上对用户进行的研究也有涉及,大多为针对某一特定用户人群,或者基于ETC经济效益对用户进行分析。HolguínVeras J, Preziosi M【1】(2010)以货运承运人为研究对象,研究影响这类人群对ETC电子收费系统的采纳行为的影响因素,通过对数据的定性定量分析,进行离散的选择建模,量化了使用决策和解释变量之间的关系,得出结果表示货运承运人的选择依赖于使用频率和对ETC特性的认识,以及公司规模、交付货物的目的地、业务类型和运输的商品类型等。José HolguínVeras,Qian Wang[2] (2010)以纽约地区收集到的数据为基础,通过建立离散选择模型,对车辆用户采纳ETC的行为进行了分析得出两个结论,一个是等待时间的节约并没有很大程度上改变人们对ETC采纳行为的影响因为在收费站上下游的拥堵情况并不会因为采纳ETC而改变;另一个是要拉大现金收费和ETC收费的差距,让用户提高对收费折扣的认识。Jou R C, Chiou Y C, Kuo C W[3](2012)以台湾地区为背景,研究车载电子标签价格对用户采纳使用的影响。通过对高速公路司机的调查,获得了三种不同的使用水平上的支付意愿,即短途司机,中距离司机和长途司机三种,三种对ETC车载电子标签的可接受价格依次递增。Chen C D, Fan Y W, Farn C K[4](2013)通过对不同特征的用户进行调查分析,在对他们的偏好习惯等行进充分了解以后,基于logit模型对不同群体进行分类,分类对比以后得出通行费用的高低和通行费用的折扣是最被人们所注重的,并且提出针对不同人群提出不同营销推广方案的建议。Chen C D, Fan Y W, Farn C K[5](2007)针对在介绍推广阶段的ETC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通过技术接收模型和计划行为理论研究用户对ETC的接纳和使用程度,通过系统的分析比较,得出结果显示态度,主观规范和行为控制正向影响ETC系统采纳的行为。
目 录
1 引言 1
1.1 研究意义 2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3 研究思路 4
1.4 研究框架图 5
2 国内外ETC发展状况及国内ETC用户推广中遇到的问题分析 6
2.1 国外ETC发展 6
2.2 国内ETC发展 7
2.3国内ETC用户采纳存在的问题分析 7
3 研究设计 9
3.1 研究角度 9
3.2 研究假设 10
3.3 问卷设计 10
3.4 样本容量的确定 11
4 ETC收费模式的用户采纳行为现状分析 11
4.1 高速公路用户人口统计学基础信息变量的统计描述 11
4.2 高速公路用户ETC使用情况的统计描述 13
5 实证分析 17
5.1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ETC用户采纳行为影响因素数据分析 18
5.2 ETC用户满意度量表的统计描述 19
5.3 ETC收费模式的用户采纳行为影响因素回归分析 20
5.4 ETC用户引导策略 22
结 论 23
1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 23
2 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23
致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谢 24
参 考 文 献 25
附录:调查问卷 26
1 引言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技术的迅速发展,我国的高速公路发展势头十分迅猛,为现代人生活出行和现代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21世纪以来,人们对高路公路收费的认知越发与时俱进,高速公路出行也为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并选择。因而,高速公路收费站通行能力必须经受极大的考验,和与日俱增的交通需求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凸显。在车流量大时,高速公路收费站出入口拥堵已成为一个普遍现象。在传统的人工收费模式下,即使通过扩大收费站规模,亦或者增加车道数目,再或者通过训练提高收费人员熟练度,都不能明显有效的提升车辆通过高速公路收费站的通行效率,反而会增加高速公路的养护和管理成本。并不能通过提升通行效率来从根本上解决拥堵问题。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ETC)自被研发至近年来得到广泛推广,都秉承着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等理念,致力于从根本上解决通行效率低的问题。在2017年年底,交通运输部召开的例行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吴春耕表示在ETC全国基本联网的大局势下,全国ETC用户突破5900余万。与此同时,在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推动的情况下,高速公路收费ETC智能化开始展现出新的格局。
ETC在我国的起点要上溯到1996年在北京首都机场高速公路进行的ETC实验,随后1999年在广东建成40余条ETC车道。在步入21世纪后,ETC电子不停车收费模式在全国各省初露头角,渐渐得到认可和推广。我国ETC发展至今已逾10年之久,用户数量超过5900万,ETC车道数已建成超过1.5万条。ETC在提高交通性能、增加社会经济效益方面有显著的效果,并在催生了大批新型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时,也大大促进了高速公路行业迅速发展。
近年来,政府为大力推广ETC而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2014至2015年,交通运输部建立统一的门户网站,建设并完善了ETC自营和代理两种模式相结合的客户服务网络。继而出台相关法规推动ETC全国联网,并制定了ETC联网运营和服务准则。ETC从数年前的鲜为人知至今日被人们所认可和逐渐接受,与政府的全力支持和推动息息相关。
高速公路用户作为ETC推广的主要对象人群,对影响用户采纳行为影响因素进行合理适当分析,从其中综合归纳出对用户采纳ETC影响程度较大的因素,才能针对此些因素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推广方案,促进ETC用户规模的稳定增长。
1.1 研究意义
ETC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是世界上最先进最适用的路桥收费方式,它在提高高速公路收费站通行效率的同时,也形成了一种基于网络的新型高速公路管理模式,对传统的人工收费方式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在近年来政府不断地推广下,ETC用户数量突破5000万确实是我国ETC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大事,但在我国用户基数大的实际现状下,ETC的普及率仅为30%左右,即仍然有70%的用户依然选择人工收费模式通过高速公路收费站,相较于一些西方发达国家接近100%的使用率,我国的ETC推广普及依然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因而,对影响ETC用户采纳影响因素的分析,势必会推动ETC的发展产生以下的深远意义:
针对车主进行问卷调查,从用户的角度出发,了解用户的需求,分析用户对于ETC的需求,帮助ETC运营商及合作方分析不同特征的用户的需求,针对性的优化推广方案和优化各类服务。
通过调查列举出影响用户采纳使用ETC的各种方面的各种因素,运用因子分析法结合技术接受模型,系统地把用户特征和ETC自身特性纳入分析中,分析结合成数量较少的几个主要因子,反映出各个影响因素对于用户采纳ETC的影响程度,以便于根据分析结果提供改善用户采纳行为的科学依据。
由分析得出的影响因素及各个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结合用户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可以对用户市场进行细分,为不同的细分市场制定更具有针对性的推广方案,使ETC能吸引更多用户关注并使用。并且,在基于用户满意于ETC使用之上,就ETC应该如何继续优化自身这个问题,提出一些合理可行的改进方式,以达到持续不断的改进本身来维持原有的用户以及吸引新用户加入。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智能交通系统研究起步早了几十年,基础理论研究十分完善,在ETC系统基础上对用户进行的研究也有涉及,大多为针对某一特定用户人群,或者基于ETC经济效益对用户进行分析。HolguínVeras J, Preziosi M【1】(2010)以货运承运人为研究对象,研究影响这类人群对ETC电子收费系统的采纳行为的影响因素,通过对数据的定性定量分析,进行离散的选择建模,量化了使用决策和解释变量之间的关系,得出结果表示货运承运人的选择依赖于使用频率和对ETC特性的认识,以及公司规模、交付货物的目的地、业务类型和运输的商品类型等。José HolguínVeras,Qian Wang[2] (2010)以纽约地区收集到的数据为基础,通过建立离散选择模型,对车辆用户采纳ETC的行为进行了分析得出两个结论,一个是等待时间的节约并没有很大程度上改变人们对ETC采纳行为的影响因为在收费站上下游的拥堵情况并不会因为采纳ETC而改变;另一个是要拉大现金收费和ETC收费的差距,让用户提高对收费折扣的认识。Jou R C, Chiou Y C, Kuo C W[3](2012)以台湾地区为背景,研究车载电子标签价格对用户采纳使用的影响。通过对高速公路司机的调查,获得了三种不同的使用水平上的支付意愿,即短途司机,中距离司机和长途司机三种,三种对ETC车载电子标签的可接受价格依次递增。Chen C D, Fan Y W, Farn C K[4](2013)通过对不同特征的用户进行调查分析,在对他们的偏好习惯等行进充分了解以后,基于logit模型对不同群体进行分类,分类对比以后得出通行费用的高低和通行费用的折扣是最被人们所注重的,并且提出针对不同人群提出不同营销推广方案的建议。Chen C D, Fan Y W, Farn C K[5](2007)针对在介绍推广阶段的ETC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通过技术接收模型和计划行为理论研究用户对ETC的接纳和使用程度,通过系统的分析比较,得出结果显示态度,主观规范和行为控制正向影响ETC系统采纳的行为。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tgc/jjtys/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