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联网环境下融入高承载拼车的城市主干道线路优化与设计

目 录
1 引言 1
1.1 研究背景 1
1.2 车联网发展介绍 2
1.3 国内外研究概状 3
1.4 相关概念 4
1.5 研究思路 5
1.6 小结 7
2 融入高承载拼车的城市主干道现状分析 7
2.1 融入高承载拼车的城市主干道优势分析 7
2.2 国内HOV道路介绍 8
2.3 国内HOV道路弊端分析 8
2.4 避免弊端的可能性方案提出 8
3 融入高承载拼车的城市主干道方案设计 8
3.1 HOV车道设置条件分析 9
3.2 四车道改造方案设计 9
3.3 六车道改造方案设计 10
3.4 基础数据调查 11
3.5 VISSIM进行仿真模拟 12
3.6 方案可行性评价标准 13
4 融入高承载拼车的城市主干道试点分析-以淮安为例 13
4.1 淮安介绍 13
4.2 北京北路和淮海南路交通流量调查 14
4.3 北京北路出行时间调查 15
4.4 淮安HOV方案设计 20
4.5 融入高承载拼车的城市主干道方案仿真模型构建 23
4.6 VISSIM仿真运行 26
4.7 VISSIM仿真结果导出 27
4.8 VISSIM仿真结果分析与评价 27
4.9 方案模拟结果分析 31
5 沙盘成果展示 31
致 谢 38
参 考 文 献 40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 1 引言
《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2012》主编牛文元指出,虽然我国大中城市的公共交通运输发展相对之前有了很明显的提升,但是相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而言还是远远的落后。尤其是相比较于美国的居民出行选择公共交通出行的比例23%,日本的39%,我国民众只有低于10%的人。因为道路拥堵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光北京市一年就高达399.1亿。
加之近年来物联网概念的推广,车辆网开始走进日常生活。车辆网是物联网的分支,车辆网的基础是车自身网络、车与车之间的网络和车载移动互联网。在遵从通信协议的前提下可以进行实时的信息交流,从而实现拼车的实时化、智能化的交通管理控制。车联网的开发和使用正在改变居民的出行模式,在改善交通运输效率、提高道路安全水平并增加道路智能化等方面成果显著。相对来说,目前对于车联网研究较为成功的国家是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国家,我国目前尚处在起步阶段,不过也在积极的进行相关技术的研究。
1.1 研究背景
自进入2010年以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一个较高的增长率,居民收入的增加也使得私家车保有量迅速增加。2010年我国居民私家车占机动车的比例为47.06%,而截止2015年短短五年时间就达到61.82%,接近15%的增长率相对于我国道路增长速度的6.13%来说,无疑是遥遥领先。而我国的交通运输资源有限,并不能跟得上私家车保有量的增长速度,从而引发了例如路网不畅、设施不足、交通拥堵、停车难和交通混乱等问题,越来越多大中城市的居民开始关注交通问题。交通问题成为了卡住经济发展的一个瓶口,降低了人民生活质量,影响生活体验。不仅如此,近年来危害极大的雾霾问题,它的一个重要导因就是大量的汽车尾气排放。根据环保部2015年公布的城市空气质量“红黑榜”,保定、邢台、石家庄、唐山、邯郸、衡水、济南、廊坊、郑州和天津等十个大城市空气质量榜上有名。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京津冀区域空气质量相对较差,而经济越是发达的地区,雾霾问题似乎就更显严重。从源头看,就是大量的私家车的使用造成了汽车尾气排放量的增加。而空气污染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汽车尾气排放,在这些城市之中尤以北京市污染最为严重,PM超标超过1.6倍。
报告指出:2005年之前,我国的二、三线城市很少会出现交通拥堵问题。但是在进入2010年之后,在这些城市的日常生活中交通拥堵现象出现的越来越多,甚至在这些城市中的绝大多数路段一直都是全天满负荷运行。
过去评价一个城市,往往只会用GDP的多少来衡量城市水平。但是现在人们渐渐的习惯用上班路上堵车的时间长短作为指标。由此可见,堵车问题能否得到解决已经成为民众衡量一个城市的重要标准。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近年来国内的专家学者也提出了许多改良措施,例如鼓励绿色出行、使用公共交通、减少私家车使用、单双号限行等。
虽然私家车保有量的数量增长迅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经济的发展水平,但是这都是建立在较高程度的交通资源浪费的基础上的。为此,需要更多绿色、节约型的交通方式来改良现有的交通状况。借鉴于《城市道路改造工程技术要点分析》,结合淮安市具体的交通状况,提出HOV车道的引进。以淮安市道路为试点进行设计与优化,这也是对绿色交通发展的一次尝试。
本论文来源于江苏省交通运输与安全保障重点建设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编号TTS2016-06):车联网环境下私家车拼车智慧节约化研究。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 1.2 车联网发展介绍
车联网的定义是由车辆的位置、车辆的速度和车辆的行驶路线等信息构成的一个大型的交叉网络,这个定义是由中国物联网校企联盟给予的。首先,可以通过行驶车辆携带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射频识别技术、transducer和摄像头图像处理等处理装置,从而可以使车辆对于自身所处外界环境和车辆的实时状况进行收集信息;然后经由网络传输,将所有车辆上传的自身信息统一上传到中央处理设备;最终通过计算机进行计算,对车辆的信息进行分析,可以下传处理结果,告知司机最好的行驶路线和实时路况报告。
LBS和GPS的成熟催生了“拼车”服务平台的产生,PP租车、滴滴打车等一大批涌现的P2P公司成长迅速,通过共享可以通过平台让“车主”和“乘客”能够准时准确的获得各自信息,形成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在许多发达国家,拼车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许多人已经养成了“没有拼车就不出行”的习惯。但是在我国的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交通拥堵的常见阻碍了拼车市场的发展。虽然拼车可以节省许多资源,但是许多路段速度慢耗时长也是不争的事实。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陆续有城市提出了引进HOV车道为“拼车”让行,通过限制车辆的使用资格,给“拼车”的车辆开辟一条绿色通道。本文就是基于现状,在车联网的大环境下为城市主干道加入HOV,为拼车让道提出可行性方案。
1.3 国内外研究概状
1.3.1 国外研究概状
在HOV的研究道路上,国际上的研究已经较为成熟。作为最早使用HOV道路的美国,在1969年就设立了第一条HOV道路。并于90年代的后期,美国政府将之正式纳入交通法规中:《Clean Air Act Amendments of 1990》和《Intermodal Surface Transportation Efficiency Act》。在这两部法规中,第一次出现了“HOV优先”这个概念,随之HOV道路开始有了大幅度的发展。
随后加拿大也于1994年出台了《Operation Design Guidelines for HOV lanes on arterial roadways》、2007年出台了《Arterial HOV Facilities in Canada》即《加拿大高速通道HOV设施》这本书中详细的介绍了关于HOV如何设计设置还有运行到现如今的情况等等。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tgc/jjtys/339.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