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共同配送的利益分配与协调优化设计(附件)
随着网购的兴起,相关的城市快递配送需求也日益增加。由于我国物流成本高,服务水平尚不完善,追求利益而忽略顾客满意度等,企业之间往往形成共同配送联盟,旨在降低物流成本,形成规模效益,提高核心竞争力。而共同配送联盟的利益分配问题,是决定配送联盟能否稳定持续发展的重点。本文在研究手机国内外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建立共同配送模型,并分析原有Shapley值法的不足,结合层次分析法构建修正的shapley值法来权衡收益的分配,并加以实例证明。关键词共同配送,利益分配,Shapley值
目 录
1.绪论 1
1.1研究背景 1
1.2 研究目的 1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4 研究思路 3
1.5 研究方法 3
2.相关理论 4
2.1 城市共同配送概述 4
2.2 城市共同配送基本模式 5
2.3 企业联盟概述 6
2.4 Shapley值法 6
2.5 层次分析法 7
3 城市共同配送联盟的构建及利益分配 8
3.1 城市配送发展现状 8
3.2 城市配送发展面临问题 9
3.3 共同配送联盟构建 10
3.4. 共同配送联盟利益分配分析 12
4. 城市共同配送联盟利益分配模型的构建 14
4.1共同配送利益分配影响因素 14
4.2 基于Shapley值法的共同配送利益分配 14
4.3 修正Shapley值法的共同配送利益分配 14
5.共同配送联盟利益分配实例分析 17
5.1问题假设 17
5.2基于修正Shapley值法求解 18
5.3结果分析 20
6.建议与结论 20
结论 22
致 谢 23
参考文献 24
附录1 本文调查数据 26
1.绪论
共同配送作为一种新兴的配送模式,有着自己独特的配送方法与理念,在未来将有望占主导地位。其本质是企业为了共同利益诉求组成合作关系,进行货物的统一配送与管理。而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联盟获得的利益该如何分配,将是一个重点也是难点。该怎样合理分配联盟获得的利益到每一位参与企业,同时也不能使得利益差距过大而引来发对声,将是本文探讨的主要问题
1.1研究背景
互联网的兴起与发展,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同时也推动电商发展。与此同时,物流业因此也得到很快发展。以2016年为例,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14.9%,比上年少了6.9%。我国经济结构优化,物流效率提高了,才逐渐减少了物流费用比例,但依旧远高于发达国家。物流成本过高,物流企业便会在其它方面减少开支,从而引发一系列问题。
总的来说,物流成本高,根本原来还是在于资源配置不合理,利用率不高。举个简单例子,区域A每天需要派送的快件数很多,而快递车数量不够,供不应求,车辆满载都要来回跑很多次;相反,区域B每天的快件数却很少,快递车却很多,经常出现空车返回的现象。中转站数量不够导致爆仓等等。这些都是资源不合理配置产生的现象。
每年的“双十一”当天过后,便是物流高峰。由于快递企业基础设施、员工素质等方面无法赶上快速发展的电商产业,供需失衡,经常造成快递积压、爆仓的情况。快递市场缺乏统一服务标准,快件延迟、污染甚至丢失时有发生,给消费者和商家都带来诸多不便。
另一方面,虽然市场经济本质上是竞争,但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大背景下,企业为了共同利益目标走向合作,形成企业联盟,追求规模效益,针对快递企业物流成本高、业务能力不足等现状,急需快递企业间建立城市共同配送联盟,通过共同化的配送模式减少物流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而联盟中企业之间的利益冲突,也会危及到配送联盟的稳定与发展,因此为了促进共同配送联盟的稳定运营,对分配问题的研究也是关键。
1.2 研究目的
共同配送,简洁点来说就是物流企业之间为了共同的利益诉求,达成一致的配送联盟,同意配送货物。它将各个参与企业的货物订单合并,同时整合各个企业的物流资源,实现了配送的集约化与共同化,防止货物独立配送低效的特性,节约使用物流资源,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2]
实际情况是,大大小小的快递企业自身管理尚且勉强,要企业联合起来进行配送对小企业来说过于困难。快递企业之间为了竞争,很少去合作,甚至为了市场恶意低价竞争。在我国,诚信机制尚不能在所有行业全面完善,因此以信任和合作的共同配送很难实施。因此,要认清现状,抓住问题根本深入剖析,要建立一个适合广大快递企业发展、顺应时代发展的共同配送联盟,是一个摆在眼前的现实问题。理论层面,我国城市共同配送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尤其是对利益分配方面的研究则更少。本文对共同配送联盟利益分配的研究目的主要有两种。(1)以快递行业为例,分析快递行业城市共同配送的发展提供思路。(2)探讨利益分配问题,为联盟中个成员企业制定利益分配方案提供依据。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共同配送
城市共同配送作为一种全新的物流配送方式,因其在企业、社会等方面独特的优势,引起社会关注。目前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研究城市共同配送,主要对该配送方式的社会效益、模式构建、平台建设及配送中心选址四个方面研究。[2]
市场经济的背景下,。中国经济持续增加,需要更高效的配送效率。运货效率的增加,简单来说就意味着车辆运作会越来越多,从而造成交通拥堵、尾气污染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杨建华指出共同配送能减轻物流活动对环境的污染,鼓励发展城市共同配送。
在模式研究方面,卫振林提出了服务中小电商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共同仓储共同配送模式,这实际上推动了电商环境下物流资源的优化整合。孙妙青提出,共同配送模式的建立,第三方物流企业是必要条件,同时也要和政府联合,共同建立良好的共同配送外部环境。
目 录
1.绪论 1
1.1研究背景 1
1.2 研究目的 1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4 研究思路 3
1.5 研究方法 3
2.相关理论 4
2.1 城市共同配送概述 4
2.2 城市共同配送基本模式 5
2.3 企业联盟概述 6
2.4 Shapley值法 6
2.5 层次分析法 7
3 城市共同配送联盟的构建及利益分配 8
3.1 城市配送发展现状 8
3.2 城市配送发展面临问题 9
3.3 共同配送联盟构建 10
3.4. 共同配送联盟利益分配分析 12
4. 城市共同配送联盟利益分配模型的构建 14
4.1共同配送利益分配影响因素 14
4.2 基于Shapley值法的共同配送利益分配 14
4.3 修正Shapley值法的共同配送利益分配 14
5.共同配送联盟利益分配实例分析 17
5.1问题假设 17
5.2基于修正Shapley值法求解 18
5.3结果分析 20
6.建议与结论 20
结论 22
致 谢 23
参考文献 24
附录1 本文调查数据 26
1.绪论
共同配送作为一种新兴的配送模式,有着自己独特的配送方法与理念,在未来将有望占主导地位。其本质是企业为了共同利益诉求组成合作关系,进行货物的统一配送与管理。而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联盟获得的利益该如何分配,将是一个重点也是难点。该怎样合理分配联盟获得的利益到每一位参与企业,同时也不能使得利益差距过大而引来发对声,将是本文探讨的主要问题
1.1研究背景
互联网的兴起与发展,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同时也推动电商发展。与此同时,物流业因此也得到很快发展。以2016年为例,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14.9%,比上年少了6.9%。我国经济结构优化,物流效率提高了,才逐渐减少了物流费用比例,但依旧远高于发达国家。物流成本过高,物流企业便会在其它方面减少开支,从而引发一系列问题。
总的来说,物流成本高,根本原来还是在于资源配置不合理,利用率不高。举个简单例子,区域A每天需要派送的快件数很多,而快递车数量不够,供不应求,车辆满载都要来回跑很多次;相反,区域B每天的快件数却很少,快递车却很多,经常出现空车返回的现象。中转站数量不够导致爆仓等等。这些都是资源不合理配置产生的现象。
每年的“双十一”当天过后,便是物流高峰。由于快递企业基础设施、员工素质等方面无法赶上快速发展的电商产业,供需失衡,经常造成快递积压、爆仓的情况。快递市场缺乏统一服务标准,快件延迟、污染甚至丢失时有发生,给消费者和商家都带来诸多不便。
另一方面,虽然市场经济本质上是竞争,但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大背景下,企业为了共同利益目标走向合作,形成企业联盟,追求规模效益,针对快递企业物流成本高、业务能力不足等现状,急需快递企业间建立城市共同配送联盟,通过共同化的配送模式减少物流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而联盟中企业之间的利益冲突,也会危及到配送联盟的稳定与发展,因此为了促进共同配送联盟的稳定运营,对分配问题的研究也是关键。
1.2 研究目的
共同配送,简洁点来说就是物流企业之间为了共同的利益诉求,达成一致的配送联盟,同意配送货物。它将各个参与企业的货物订单合并,同时整合各个企业的物流资源,实现了配送的集约化与共同化,防止货物独立配送低效的特性,节约使用物流资源,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2]
实际情况是,大大小小的快递企业自身管理尚且勉强,要企业联合起来进行配送对小企业来说过于困难。快递企业之间为了竞争,很少去合作,甚至为了市场恶意低价竞争。在我国,诚信机制尚不能在所有行业全面完善,因此以信任和合作的共同配送很难实施。因此,要认清现状,抓住问题根本深入剖析,要建立一个适合广大快递企业发展、顺应时代发展的共同配送联盟,是一个摆在眼前的现实问题。理论层面,我国城市共同配送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尤其是对利益分配方面的研究则更少。本文对共同配送联盟利益分配的研究目的主要有两种。(1)以快递行业为例,分析快递行业城市共同配送的发展提供思路。(2)探讨利益分配问题,为联盟中个成员企业制定利益分配方案提供依据。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共同配送
城市共同配送作为一种全新的物流配送方式,因其在企业、社会等方面独特的优势,引起社会关注。目前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研究城市共同配送,主要对该配送方式的社会效益、模式构建、平台建设及配送中心选址四个方面研究。[2]
市场经济的背景下,。中国经济持续增加,需要更高效的配送效率。运货效率的增加,简单来说就意味着车辆运作会越来越多,从而造成交通拥堵、尾气污染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杨建华指出共同配送能减轻物流活动对环境的污染,鼓励发展城市共同配送。
在模式研究方面,卫振林提出了服务中小电商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共同仓储共同配送模式,这实际上推动了电商环境下物流资源的优化整合。孙妙青提出,共同配送模式的建立,第三方物流企业是必要条件,同时也要和政府联合,共同建立良好的共同配送外部环境。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tgc/jjtys/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