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公交系统的优化设计

目前,私家车出行比重一直居高不下,造成上下班高峰期城市道路拥堵,南京也于2014年开通了定制公交的服务,本文针对南京定制公交系统进行了研究。定制公交作为一种新的公共交通服务形式,能很好的满足市民的出行需求。通过统计局的数据,了解北京、上海和南京的居民出行构成分布;还通过网络问卷调查的形式来了解上班族对定制公交的了解,再结合南京定制公交的现状对南京定制公交系统进行优化设计,最后还研究了定制公交车型的选择。 从对南京定制公交系统的调研中看出,定制公交可以缓解上下班高峰期的道路拥堵的压力。通过网络问卷也可以看出,定制公交在南京也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其他各大城市城市对定制公交服务需求同样迫切。论文最后介绍了目前社会倡导的电动客车的优缺点。关键词 道路拥堵,公共交通,私家车,定制公交目录
1 绪论 1
1.1 课题研究背景 1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
1.3 研究思路 2
2 城市居民出行方式的变化趋势 3
2.1 北京市居民出行方式的变化 3
2.2 上海市居民出行方式的变化 4
2.3 南京市居民出行方式的变化 4
2.4 本章小结 5
3 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 5
3.1 城市公共交通的定义 5
3.2 定制公交概念和属性 6
3.3 目前国内定制公交系统发展现状 6
3.4 本章小结 7
4 南京市定制公交系统的调查和分析 8
4.1 南京市定制公交系统的发展现状 8
4.2 南京市定制公交系统的调查 8
4.3 南京市定制公交系统的优缺点分析 13
5 南京市定制公交系统的优化设计 15
5.1 南京市定制公交系统的优化方法 15
5.2 南京市定制公交系统的发展前景 17
结论 19
致谢 20
参 考 文 献 21
附录1 22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当前,城市交通拥堵已经成为现在和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的我们所面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 5 1 9 1 6 0 7 2 
系统的优化设计 15
5.1 南京市定制公交系统的优化方法 15
5.2 南京市定制公交系统的发展前景 17
结论 19
致谢 20
参 考 文 献 21
附录1 22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当前,城市交通拥堵已经成为现在和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的我们所面临的严峻问题,城市拥堵的原因有很多,在近些年城市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城市土地资源的无序开发和城市结构布局不合理共同造成的城市交通发展失衡。另外我国大多数城市在向外发展的过程中,都走的是摊大饼的发展方式,这种空间布局带来了严重的城市聚集效应,特别是城市中心成为商业、文化、政治、金融复合型中心时,其聚集效应愈加突出。随着机动车保有量逐年增加,汽车排放的为期已成为城市空气质量恶化的主要原因。环境污染所带来的压力越来越大。
2013年7月30号,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积极释放有效需求,推动居民消费升级”。 2013年“定制公交”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2014年“定制公交”依旧很受关注,定制公交是一种新型公共交通服务形式,通过吸引私家车主和准备购置小汽车作为通勤工具的乘客采用定制公交通勤,不但有效减少私家车的出行量,降低道路通行能力同时也是提供多层次的公共交通服务,促进居民消费升级。
随着城市化和城镇化的不断推进,我国势必会催生出更多的大型都市和越来越多的中小城市。生活中市民的上下班期间存在着道路拥堵、停车难、搭车难、过江难的情况,乘坐公交车又挤又慢、搭出租车花费太高、开车容易堵车、坐地铁转公交麻烦,市民特别想摆脱这种局面。
只有为广大市民提供合适的交通工具,提升公共交通的服务水平,建立多层次的城市交通体系,引导私家车主合理使用小汽车才能从根本上缓解城市发展所遇到的上述问题。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在大部分发达国家,公共交通占全部交通中很大的一部分,但对公共交通的定制化的研究不是很充分。
汉密尔顿(Hamil-ton)在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提出了“浪费通勤”(wasteful commuting)这个术语[1]。
黄海军于2006年讨论了拥堵收费对公交补贴的问题[2]。
Kim S于1995年在Excess commuting for two-worker household in the Los Angels metroplitan area再一次提出了“浪费通勤”(wasteful commuting)这个概念[3]。
1.2.2 国内研究现状
在国内,公交车很早就作为居民主要的出行方式之一。随着个人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自驾车上下班,汽车排放的尾气导致环境变差。定制公交的开通可以减少私家车的出行,从而可以减少尾气的排放,保护环境。
高鹏,张子秦2011年在《城市交通拥堵分析及对策研究》提出,我国很多城市中心都是老城区,道路供给能力有限,交通拥堵很严重[4]。
刘定惠,朱超洪,杨永春通过对国外过剩通勤研究得到一些对中国的启示,通过“过剩通勤”来代替“浪费通勤”来研究,按照最优化原则得出理论最小通勤这一概念。理论最小通勤反应了一种职住接近的理想化状态[5]。
张云峰2011年通过对美国《城市机动化年度报告》的研究得出人均里程增幅较大的城市拥堵状况不比小城市乐观[6]。
包丹文,邓卫,顾化晖通过调查停车收费情况来判断停车飞对居民出行方式选择有何影响[7]。
韩超在《定制公交初探》中提出定制公交是绿色班车,保障市民低碳出行;同时也指出定制公交这一模式还需要继续完善,车辆上座率有待提高[8]。
孙伟川在《多元化发展,定制公交值得探索》中指出定制公交确实有市场,但还是有市民不买账,不愿意乘坐[9]。
王元媛在《客车市场演绎“私人定制“》提出定制公交要设计人性化,车辆要有差异化。并说明北京市的定制公交反响比较好[10]。
李曼曼在《社会企事业单位定制公交模式初探》中说明企事业单位的职工乘坐定制公交上班,单位可以给予适当的补贴[11]。
程立勤在《基于点线面层次分析法定制公交线网布局》一文中指出定制公交是新时期下公共交通系统的一大创新,是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新型公共交通服务模式[12]。
胡良,张文杰在《定制公交浅析》中指出了定制公交有哪些特点,开通定制公交的成效,开拓了新的出行方式,节约了出行成本,间接提高了社会效益等[13]。
1.3 研究思路
首先,查找资料,分析国内外目前定制公交发展现状以及国内城市的开展情况。
其次,主要阐述定制公交的概念,与传统公交相比较,定制公交在哪些方面有不同之处。
然后,通过与南京市定制公交开通公司扬子公交联系来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tgc/jjtys/265.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