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林大学城城市公共交通管理系统优化设计(附件)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南京仙林大学城地区的城市公共交通管理系统,主要从城市公交这一运输方式入手。由于地铁的出现,该地区的城市公交客运量逐年走低,因此通过优化管理系统,提升城市公交的乘客满意度,为城市公交谋求进一步的发展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研究了城市公共交通及其管理系统的概念及构成;通过查阅资料获取大学城公交客运现状;阐述了优化管理系统的必要性;通过灰色预测法预测大学城地区未来的城市公共交通发展趋势;通过乘客满意度调查获取乘客对公交服务各项指标的满意程度;从满意程度较低的指标入手,寻找管理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出现的原因,并提出改善措施。关键词 城市公共交通,管理系统,灰色预测,优化设计
目 录
1 引言 1
2 理论概述 1
2.1 城市公共交通概述 1
2.2 管理系统相关理论 1
2.3 满意度概念 2
2.4 灰色预测模型 3
3 城市公共交通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 3
3.1 南京仙林大学城地理位置 3
3.2 仙林大学城城市公共交通运输现状 4
3.3 城市公共交通发展趋势 6
4 提升城市公共交通服务满意度的必要性分析 10
4.1 有助于城市公共汽车客运的进一步发展 10
4.2 有助于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 10
4.3 有助于构建和谐文明的城市氛围 11
5 城市公共交通服务满意度调查 11
5.1 调查方案设计 11
5.2 调查数据分析 12
5.3 服务满意度评价 13
6 城市公共交通管理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4
6.1 管理者 15
6.2 管理对象 16
7 城市公共交通管理系统优化必要性 17
7.1 改善城市公共交通运输现状 17
7.2 提升城市形象 17
7.3 提升城市居民生活水平 18
8 城市公共交通管理系统优化方案 18
8.1 管理者应充分了解乘客需求 18
8.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2 完善政策法规 18
8.3 加强工作人员培训 18
8.4 部分地区提高公交站点覆盖率 18
8.5 提高发车间隔灵活性 19
8.6 设立公交专用车道 19
8.7 打造现代化公交站台 19
结 论 21
致 谢 22
参 考 文 献 23
附录:南京仙林大学城城市公共交通满意度调查问卷 24
1 引言
城市公共交通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经济迅速发展,居民出行需求日益增长的大背景下,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提高城市公共交通服务满意度及服务水平,优化城市公共交通管理系统及管理水平,使城市居民的出行更加便捷、安全、舒适成为了需要我们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论文从南京仙林大学城城市公共交通入手,主要针对公共汽车的运行状况展开研究。研究思路为:通过查阅资料及实地调查掌握南京仙林大学城城市公共交通运输现状;其次通过灰色预测法来预测大学城未来的交通发展趋势;再次通过网上问卷及路边询问等获取乘客对公共交通的服务满意度,在这个过程中发现城市公共交通管理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最后在借鉴国内外研究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对现状公共交通管理系统的优化方案,从而改善乘客出行条件,使大学城地区的公共交通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
2 理论概述
2.1 城市公共交通概述
城市公共交通是为了方便城市居民出行以及促进城市的进一步发展而建立的城市基础设施。近年来,随着城市经济条件以及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公共交通也呈现出越来越多的类型,例如公共自行车、公共汽车、地铁、轻轨、有轨电车等等。城市公共交通普遍具有安全、节能、环保等优点,通过旅客的集中运输,提升了公共交通运输效率,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也使得城市道路资源得到了更加充分高效的利用[1],是一种值得大力推广的出行方式。
2.2 管理系统相关理论
2.2.1 管理系统概念
管理系统中包含两个主体,即管理者与管理对象。管理系统就是指管理者通过设立一系列针对管理对象的各种管理方法、管理机构、管理制度、管理理论及管理过程等要素,来达到特定组织的既定目标的一种综合性的管理体系。本文所指的公共交通管理系统中主要包含三个参与者,即管理决策者、公交运营者以及公交使用者。管理决策者指的是南京市仙林大学城城市公共交通的上层规划指挥者,管理对象指的是各种基础设施,例如公交站点、公交线路、车站、公交车辆及道路条件等等。
2.2.2 管理系统优化原则
管理系统优化要遵从局部服从于整体原则。在优化过程中,首先要对系统进行深入的分析,在全局观点下进行规划、指挥、实施。要注意从整体的角度来出发,各个部门、各种方法、各条制度都应在实施过程中加以整合,通过局部的优化来使得整体的目标得以实现。
管理系统优化要有目的性。系统优化始终是为了服务于优化目标,其目标应该是实现系统的运行效率以及综合效益的提升,减少系统的冗余,保证信息传递畅通无阻,进而保证管理系统运行的总目标得以实现。要首先确立目标才能进一步制定优化方案以及实施计划。
管理系统优化要遵从协调统一原则。系统的生产运行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其中的各个要素之间都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以及经济、技术上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在系统优化的过程中,只有力求协调统一、集中配合,才能使系统各要素融会贯通,提升整体优势[2]。
管理系统优化要遵从实事求是的原则。我们要从实际情况出发,不仅要考虑到市场需求的构成以及市场竞争的需要,还要结合本系统自身实际情况以及主体特征,将常规的管理手段及理论与现代化技术及智能化设备相结合,使管理系统的基础部分更坚实。
管理系统优化要遵从与时俱进的原则。管理系统虽然在特定时期及条件下具有相对稳定性,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系统的优化应具有动态性,即随着企业生产经营目标的不断更新、生产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外界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系统的各构成要素也应进行相应的升级换代,优化组合,使其有利于企业总体目标的实现[3]。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tgc/jjtys/96.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