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自行车交通安全的城市道路交通设施优化以健康东路为例

为了提高淮安市健康东路电动自行车交通出行的安全性,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本文首先对健康东路电动自行车危险现象、道路状况及交通设施进行调查,发现健康东路现有交通设施存在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了解交通设施对电动自行车出行安全的影响机理,然后利用层次分析法对交通设施进行分析,确定各种设施对电动自行车交通安全影响的权重,得出影响性较大的几种交通设施,进而采取针对性的改善措施,最终达到改善电动自行车交通安全的目的。 关键词 电动自行车,出行安全,交通设施,优化
目 录
1 绪论 1
1.1 背景及意义 1
1.1.1 课题研究背景 1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2.1 国外研究现状 2
1.2.2 国内研究现状 2
1.3 本文研究思路 3
1.3.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3
1.3.1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 3
2 健康东路电动自行车出行安全现状调查 4
2.1 健康东路现状调查 4
2.2 健康东路电动自行车交通现状调查 6
2.3 健康东路交通设施现状调查 7
3 交通设施影响分析 9
3.1 交通设施产生的影响 9
3.2 交通设施的影响机理 11
3.3 影响权重计算 12
3.3.1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12
3.3.2 构造判断矩阵 13
3.3.3 层次排序 14
3.2.4 一致性检验 16
4 健康东路交通设施优化设计 17
4.1 交叉口处设施优化 18
4.1.1 停车线处标线优化 18
4.1.2 其他设施改善 21
4.2 路段处交通设施优化 21
4.3 进出口处设施优化 22
结 论 24
致 谢 25
参 考 文 献 26
1 绪论
1.1 背景及意义
1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1.1 课题研究背景
近年来,随着电动自行车保有量的日益增加,由电动自行车引起的交通事故也逐年攀升,为了保证电动自行车的出行安全,针对城市电动自行车交通安全提出改善措施就十分必要。
淮安市是江苏省省辖市。商业贸易、客运站、火车站、学校、医疗机构等大流量交通需求设施高度聚集于中心区,这无形中加大了中心城区的交通集聚和拥挤。至2016年年末,市区总人口270.41万人,城镇人口150.02,万人,市区土地面积3171平方公里。按照2016年中国城市等级划分,淮安市为三线城市,市区面积较小,电动自行车基本能够满足人们日常较短距离出行的需求,所以电动自行车在淮安市使用比较广泛。
健康东路位于淮安市商业中心区域,连接翔宇大道和淮海北路两条主干路,与圩北路、承德北路、八二路、杏园路、桑园路等道路相交,沿线交叉口众多,所以健康东路上非机动车与同方向上右转机动车、与沿线相交道路上的机动车、电动自行车车辆冲突严重;沿线公共设施(如医院等)附近,车辆行驶混乱,增加了电动自行车的驾驶风险;道路线形设计过分考虑机动车而忽略电动自行车,部分路段非机动车道线形变换突然,缺少诱导标志,行驶时风险高;部分交叉口路面病害严重,影响电动自行车的安全行驶;路段上窨井盖与路面连结不紧密,低于路面,形成坑洼,电动自行车行驶时有颠簸,不利于安全行车;电动自行车车型多样,车速不同,在非机动车道上超车、变换行驶线路频繁,有缺乏相应的限速、指示标志,所以电动自行车行驶时的安全系数较低。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交通事故中纯粹由于道路环境引起的事故相对较少,仅占10%。但是资料表明,许多交通事故深究其原因,是事故发生地周围的道路条件对驾驶员的心理、生理、行为等造成了影响,表现为路况不良引起驾驶行为不当而造成事故[1],所以,交通事故的产生最根本的原因是由于道路通行环境对驾驶员的反应、判断产生了直接影响或是间接地干扰,从而导致了事故的发生。淮安市非机动车交通主要以电动自行车为主,而电动自行车驾驶员由于缺少防护设施,极易受驾驶环境干扰,在城市交通中处于弱势地位,所以为了保证淮安市健康东路电动自行车出行的安全,通过对交通设施的改善,为电动自行车驾驶者提供一个良好的交通环境,从而达到电动自行车安全出行的目的。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Himansh Dutt Sharm利用matlabSimulink对电动自行车在不同速度下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得出了速度与稳定性之间的内在联系[2]。加拿大交通运输安全中心将电动自行车区分为electrically assisted bicyeles(EABS)和electrically propelled bicyeles(EPBS)两种类型,并通过志愿者参与试验的方法对两类车不同速度对安全的影响进行了分析[3]。为确定电动自行车在道路上行驶时的安全速度提供了一个参考依据。
Wu C等人研究了在中国电动自行车和自行车闯红灯的比率、有关影响因素和行为特征[4]。为解决电动自行车闯红灯问题提供依据,从而提高在电动自行车交叉口处的安全通行水平。
欧美国家由于经济、城市规模、公共交通水平等原因,出行以机动化为主要方式,电动自行车数量和人均拥有比例都较小。电动自行车大多作为短途出行、健身娱乐器械, 而不是主要的出行交通工具[5]。因此,国外的电动自行车交通问题并不突出,一般没有专门对电动自行车和设施优化的研究 [6]。
1.2.2 国内研究现状
2010年,西南交通大学的王曼丽对电动自行车的使用人群特征、车辆特征、电动自行车的道路环境进行了分析,通过交通冲突技术分析了电动自行车与机动车冲突的类型及原因。根据电动自行车车辆特点、使用者特点,结合我国城市道路交通环境的实际情况,定性的解释了电动自行车交通的安全问题。最后从车辆设计、交通管理和交通工程三个方面提出了一些提高电动自行车行驶安全性的措施[7]。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tgc/jjtys/123.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