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进站停靠时间特性研究(附件)
淮安市公交出行虽然具有快捷方便、绿色环保等优点,但也面临了很多问题如公交车行驶速度较慢、车辆到达晚点现象严重、公交站台设施落后;淮安市区公交车的到达数量低于乘客预期的候车需求;高峰小时私家车严重影响公交车的运营;公交停靠站的布局不当也延长了其停靠时间。其中公交车的停靠时间过长是乘客满意度较低的主要原因。因此,如何降低淮安市现阶段公交停靠时间成了一个当务之急。本文首先对淮安市公交停靠站进行了定义与分类,接着细致分析了淮安市公交的停靠过程,并从公交车停靠过程的角度分析了影响淮安市公交停靠站时间的各种因素。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淮安市新亚商城站和清江中学站的数据采集,研究了淮安市公交车的到达分布规律、加减速进出站的时间特性以及进站停靠时间的分布规律,运用origin8.0对分布进行拟合,得出淮安市公交车的到达符合泊松分布,公交车的停靠时间符合正态分布。最后,本文从公交运行过程中的三要素,包括公交车、停靠站以及乘客三个方面对公交停靠时间提出优化措施。关键词 公交站点,公交停靠,停靠时间特性,改善措施
目 录
1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3
2 公交站点及停靠过程时间研究 4
2.1 站点定义与分类 4
2.2 公交停靠过程分析 6
2.3 公交停靠过程的时间定义 8
2.4 公交停靠站时间的影响因素分析 8
3 淮安市公交停靠时间特征调查数据 14
3.1 公交停靠数据调查 14
3.2 淮安市公交到达分布规律 15
3.3 公交加减速进出站时间特性分析 18
3.4 公交进站停靠时间特性分析 21
4 改善措施 23
4.1 公交车优化 23
4.2 停靠站优化 24
4.3 乘客教育 25
结 论 26
致 谢 27
参考文献 28
附录A 30
附录B 32
绪论
研究背景及意义
研究背景
随着淮安市公共交通的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发展以及人们出行次数的增加,使得交通需求快速增长,私家车的数量与日俱增,致使淮安市城市道路的交通量远大于其实际通行能力,交通拥堵问题严峻。为了缓解拥堵问题,公交优先的政策将成为淮安市的最佳选择。虽然淮安市公交车具有快捷方便、绿色环保等优点,但公交出行也面临了很多问题,如公交车行驶速度较慢、车辆到达晚点现象严重、公交站台设施落后;淮安市区公交车的到达数量低于乘客预期的候车需求;高峰小时私家车严重影响公交车的运营;公交停靠站的布局不当也延长了其停靠时间。其中公交车进站停靠时间过长是导致乘客满意度较低的重要因素[]。且影响公交停靠时间的因素繁杂,易造成城市道路交通拥堵、公交车在站点的延误时间损失以及乘客乘车不便,极大影响了淮安市区公交的运营效率。因此,如何降低淮安市现阶段公交停靠时间成了一个当务之急。
研究意义
公交停靠站作为乘客候车的节点,是公交车与乘客联系的桥梁。近几年,淮安市公共交通在承担城市客运主体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有效缓解了城市的交通压力。虽然公交车的优势明显,但公交车停靠时间过长,不仅导致其后跟驰的公交车辆减速,增加了延误时间损失,也会直接增加其相邻车道机动车的行驶延误损失,公交停靠站从城市交通系统中重要的微观节点变成了城市交通系统中的瓶颈路段,严重影响了停靠站附近的通行能力。因此,对淮安市公交停靠时间的研究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1)通过对淮安市公交停靠时间的数据采集,分析影响公交进站停靠时间过长的各种因素,为减少淮安市公交停靠时间提出优化措施,从而减小淮安市公交的运行成本。
(2)通过对淮安市公交车到达情况的数据采集,得出淮安市公交车到达所符合的分布规律,可以优化公交车的发车时间和发车间隔,从而减少由于发车间隔不当造成的延误损失。
(3)通过对淮安市公交车到达分布规律和停靠时间分布规律的研究,可以为淮安市公交停靠站的布局与建造提供理论依据,为公交的运营管理提供相关参考,从而减少公交车的运营成本。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现状
Levinson研究了影响公交停靠时间的因素,乘客因素考虑了乘客的上下车时间、上下车时是否排队;公交车因素考虑了其踏板高度、台阶数量、车门宽度与数量[]。最终发现公交停靠时间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乘客的上下车时间。
GIBSON J根据实地调查,定性地分析了公交站台拥挤程度对停靠时间的影响,基于直线式和港湾式公交停靠站的差异性建立了不同的公交停靠时间的计算模型[]。
Gibson J.Baeza I研究认为公交车的停靠时间不仅与公交车辆到达停靠站的数量以及停靠站的类型有关,而且还与公交停靠站附近交叉口的类型以及交叉口的信号配时方案有关[]。
Wei Fan研究发现公交车站立的乘客数量会影响乘客上车时间和上车的速度[];Jaiswal等研究发现停靠站内的等待上车的乘客数量也会极大程度上影响公交车的停靠时间[]。
Athannassios K.Bladikas考虑了天气对公交停靠时间的影响,发现在恶劣天气情况下,公交车的停靠时间将明显长于晴朗天气下的停靠时间[]。
Kenneth J. Dueker等利用AVL/APC技术分析了公交停靠时间的影响因素,从而对公交车进站停靠时间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作用[]。
Chen建立了基于公交停靠时间的神经网络模型[],发现乘客的上下车时间是影响公交车进站停靠时间的重要因素。
国内研究现状
吴叶、徐大刚通过对上海地区的实地调查,分析了上下车人数、车辆开关门时间、车型、车内拥挤程度、候车乘客在站点受干扰程度等对停靠时间的影响[],量化了各个因素对停靠时间的影响大小,最后根据影响大小提出优化措施。
刘志谦通过对数据的实地采集,分析了公交车的停靠过程及影响因素,并得出计算公交停靠时间的一般公式,通过公交停靠站的实际例子对公式进行了检验,从而验证了公式的准确性[]。
目 录
1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3
2 公交站点及停靠过程时间研究 4
2.1 站点定义与分类 4
2.2 公交停靠过程分析 6
2.3 公交停靠过程的时间定义 8
2.4 公交停靠站时间的影响因素分析 8
3 淮安市公交停靠时间特征调查数据 14
3.1 公交停靠数据调查 14
3.2 淮安市公交到达分布规律 15
3.3 公交加减速进出站时间特性分析 18
3.4 公交进站停靠时间特性分析 21
4 改善措施 23
4.1 公交车优化 23
4.2 停靠站优化 24
4.3 乘客教育 25
结 论 26
致 谢 27
参考文献 28
附录A 30
附录B 32
绪论
研究背景及意义
研究背景
随着淮安市公共交通的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发展以及人们出行次数的增加,使得交通需求快速增长,私家车的数量与日俱增,致使淮安市城市道路的交通量远大于其实际通行能力,交通拥堵问题严峻。为了缓解拥堵问题,公交优先的政策将成为淮安市的最佳选择。虽然淮安市公交车具有快捷方便、绿色环保等优点,但公交出行也面临了很多问题,如公交车行驶速度较慢、车辆到达晚点现象严重、公交站台设施落后;淮安市区公交车的到达数量低于乘客预期的候车需求;高峰小时私家车严重影响公交车的运营;公交停靠站的布局不当也延长了其停靠时间。其中公交车进站停靠时间过长是导致乘客满意度较低的重要因素[]。且影响公交停靠时间的因素繁杂,易造成城市道路交通拥堵、公交车在站点的延误时间损失以及乘客乘车不便,极大影响了淮安市区公交的运营效率。因此,如何降低淮安市现阶段公交停靠时间成了一个当务之急。
研究意义
公交停靠站作为乘客候车的节点,是公交车与乘客联系的桥梁。近几年,淮安市公共交通在承担城市客运主体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有效缓解了城市的交通压力。虽然公交车的优势明显,但公交车停靠时间过长,不仅导致其后跟驰的公交车辆减速,增加了延误时间损失,也会直接增加其相邻车道机动车的行驶延误损失,公交停靠站从城市交通系统中重要的微观节点变成了城市交通系统中的瓶颈路段,严重影响了停靠站附近的通行能力。因此,对淮安市公交停靠时间的研究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1)通过对淮安市公交停靠时间的数据采集,分析影响公交进站停靠时间过长的各种因素,为减少淮安市公交停靠时间提出优化措施,从而减小淮安市公交的运行成本。
(2)通过对淮安市公交车到达情况的数据采集,得出淮安市公交车到达所符合的分布规律,可以优化公交车的发车时间和发车间隔,从而减少由于发车间隔不当造成的延误损失。
(3)通过对淮安市公交车到达分布规律和停靠时间分布规律的研究,可以为淮安市公交停靠站的布局与建造提供理论依据,为公交的运营管理提供相关参考,从而减少公交车的运营成本。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现状
Levinson研究了影响公交停靠时间的因素,乘客因素考虑了乘客的上下车时间、上下车时是否排队;公交车因素考虑了其踏板高度、台阶数量、车门宽度与数量[]。最终发现公交停靠时间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乘客的上下车时间。
GIBSON J根据实地调查,定性地分析了公交站台拥挤程度对停靠时间的影响,基于直线式和港湾式公交停靠站的差异性建立了不同的公交停靠时间的计算模型[]。
Gibson J.Baeza I研究认为公交车的停靠时间不仅与公交车辆到达停靠站的数量以及停靠站的类型有关,而且还与公交停靠站附近交叉口的类型以及交叉口的信号配时方案有关[]。
Wei Fan研究发现公交车站立的乘客数量会影响乘客上车时间和上车的速度[];Jaiswal等研究发现停靠站内的等待上车的乘客数量也会极大程度上影响公交车的停靠时间[]。
Athannassios K.Bladikas考虑了天气对公交停靠时间的影响,发现在恶劣天气情况下,公交车的停靠时间将明显长于晴朗天气下的停靠时间[]。
Kenneth J. Dueker等利用AVL/APC技术分析了公交停靠时间的影响因素,从而对公交车进站停靠时间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作用[]。
Chen建立了基于公交停靠时间的神经网络模型[],发现乘客的上下车时间是影响公交车进站停靠时间的重要因素。
国内研究现状
吴叶、徐大刚通过对上海地区的实地调查,分析了上下车人数、车辆开关门时间、车型、车内拥挤程度、候车乘客在站点受干扰程度等对停靠时间的影响[],量化了各个因素对停靠时间的影响大小,最后根据影响大小提出优化措施。
刘志谦通过对数据的实地采集,分析了公交车的停靠过程及影响因素,并得出计算公交停靠时间的一般公式,通过公交停靠站的实际例子对公式进行了检验,从而验证了公式的准确性[]。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tgc/jjtys/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