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管理系统优化设计以市为例(附件)

从2017年1月起,目前已有9种以上的共享单车企业进入了南京,有效地解决了市民短途出行的难题,宣扬了低碳出行的生活方式,提高了单车的资源利用率等。但其在南京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问题。为了使共享单车在南京更好地持续发展下去,本文在问卷调查和实际探查南京市用户使用单车的具体情况的基础上,采用了模糊综合法和层次分析法对共享单车管理系统进行评价分析,根据评价结果分析得出了共享单车管理系统中存在单车数量过多,区域分布不均,性能、舒适度、完好性欠缺;使用者行为不规范;单车收费不尽人意,企业盈利模式孱弱,APP管理系统不够完善等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分点优化,其中,建立数学模型对单车分配情况及投放量进行预测优化,采用NPV的模型方法对共享单车盈利模式进行比较优化等。关键词 共享单车管理系统,优化设计,模糊综合评价法,层次分析法,NPV
目 录
1 引言 1
2 理论综述 2
2.1 文中所提及名词意义阐述 2
2.2 模型概述 2
3 共享单车现状及发展前景 3
3.1 共享单车的发展现状 3
3.2 共享单车的发展前景 4
4 南京市发展共享单车的现状及意义 5
4.1 南京市共享单车的发展现状 5
4.2 南京市发展共享单车的意义 7
5 共享单车管理系统评价体系的构建及设计 7
5.1 共享单车管理系统问卷设计 7
5.2 共享单车管理系统评价 11
6 南京市共享单车管理系统存在的问题 16
6.1 单车管理模块管理不足 16
6.2 用户管理模块中使用行为不规范 18
6.3 租赁管理模块有待完善 19
7 共享单车管理系统优化设计 20
7.1 优化单车管理模块 20
7.2 优化用户管理模块 22
7.3 优化租赁管理模块 23
结论 28
致谢 29
参考文献 30
附录A 共享单车使用情况调查问卷 31
1 引言
随着经济的快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速发展,“最后一公里”问题成为了越来越多的人们关注的问题。共享单车成为了现阶段共享经济的一种新的形态,在南京的大街小巷,它们这种方便的共享单车已经在不经意间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共享单车的发展史可以追溯到1965年,第一代公共自行车系统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出现;第二代公共自行车系统于1995年在丹麦哥本哈根出现;到2007年,为了缓解拥挤的城市道路交通,在巴黎,首次出现了世界上第一家真正的商业化的共享单车公司[1]。
2014起,共享单车大量出现在我国国内的各大城市。基于互联网的共享单车具备便捷、经济、环保等优点。作为一种短途出行工具,共享单车随取随用,有效缓解了“最后一公里”的难题;它符合现阶段绿色、环保的生活理念,完善了公共交通系统;带动了各行各业产业链的发展,实现了多方共赢[2]。
Hampshire等人对共享单车的基础设施、人口特性以及土地利用率等因素,对共享单车使用效率的影响进行了评估[3]。王光荣对共享单车发展中的问题进行了系统探究,对其交通价值以及它的可持续发展路径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问题解决对策[4]。丁诺舟研究、总结了日本共享单车的发展史以及在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5]。Fishman E等人通过来自美国、英国和澳大利利亚的数据探究了共享单车份额对汽车使用的影响[6]。
2017年1月,共享单车首次出现在了南京,共享单车在南京的发展完善了南京市公共交通体系,有效地解决了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难题;宣扬了低碳出行的生活方式,有助于促进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了车辆的资源利用率。然而共享单车从投放到使用的整个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主要是由于单车管理系统不够完善,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共享单车市场的健康发展,所以优化其管理系统,使之更方便居民是当务之急。
因此为了更好地解决共享单车软件使用、单车管理、盈利模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本文将进行共享单车管理系统的优化设计。
该系统以南京市共享单车为研究对象,结合国内外共享单车运营管理经验,在原单车管理系统的基础上进行设计优化,提供一个信息较快捷,管理较方便,功能设置较合理的共享单车管理系统设计优化方案。
2 理论综述
2.1 文中所提及名词意义阐述
2.1.1 共享单车
共享单车是一种“互联网+交通运输”的创新模式,践行了“共享发展”的新理念[7]。是一种企业通过线上应用软件连接人和自行车,通过线下在校园、地铁站点、公交站点、居民区、商业区等地提供自行车单车服务,基于“共享经济”理论而运营的一种商业的分时租赁模式。
2.1.2 共享单车管理系统
共享单车管理系统是由共享单车管理者和使用者组成的并由单车管理者负责控制的一个整体。
2.1.3 共享经济
共享经济指的是以获得报酬为主要目的,基于陌生人且存在物品使用权暂时转移的一种新的经济模式。也可以说是人们公平享有社会资源,各自以不同的方式付出和受益,共同获得经济利益。可以说是合作消费,也可说是协同消费,即使用权的共享[8]。
共享经济能够消除资金提供方与需求方之间冗长的中介环节,让双方最直接地进行交易,这扩大了人们的消费需求,满足了更多人的利益。
2.2 模型概述
2.2.1 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ss)是由美国运筹学家萨蒂于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来的,简称AHP法。这是一种简明而实用的由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系统分析、评价的方法[9]。
a)计算随机一致性指标CI
 (式21)
 (式22)
式中,为最大特征根,n为矩阵的阶数,为优先级向量。
b)计算一致性比率CR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tgc/jjtys/90.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