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纸上定线平纵横设计ⅲ
本次毕业设计是三级公路,设计速度30km/h。首先是收集和这次毕业设计相关的资料和信息。对本设计有充分的了解。然后根据导师给的图纸和任务书进行毕业设计。通过对原图纸的观察和综合考虑初步确定两条路线方案,经过综合考虑和分析,最终确定第一条方案作为最终方案。之后进行平面线形设计,计算各个转角的曲线要素桩,将平面线形设计完,接下来进行纵断面设计。通过平面设计将地面线的各桩号标出在纵断面图纸,通过对线形,工程量等因素设计一条设计线,然后进行竖曲线设计,最终纵断面设计结束后进行横断面设计。通过平面设计,纵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就可以进行土石方计算和调配,最终计算出工程量。本课程主要成果就是平面设计图纸,纵断面和横断面,土石方计算与调配。关键词 平面设计,纵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土石方调配与计算
目录
1设计总说明 5
2 平面线形设计 5
2.1 道路选线的一般原则 5
2.2 影响路线方案选择的主要因素 5
2.3 路线比选 5
2.4 平面线形设计的定义 6
2.5 平面线形设计要点 6
2.6 直线的特点 6
2.7 直线的最大长度和最小长度 7
2.8 缓和曲线的作用 7
2.9 圆曲线半径 8
3 道路纵断面设计 12
3.1 道路纵断面定义 12
3.2 最大纵坡 Imax 12
3.3 最小纵坡Imin 12
3.4 最小坡长限制 13
3.5 缓和坡段 13
3.6 平均纵坡 13
3.7 纵断面设计的原则 13
3.8 竖曲线最小半径要满足的条件 14
3.9 竖曲线要素计算 14
4 平、纵面线形组合设计 16
4.1 组合设计的原则 16
4.2 线形组合设计要点 16
4.3 组合原则 17
5 横断面设计 17
5.1 横断面的组成及布置 17
5.2 路拱横坡度 17
5.3 平曲线加宽设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计 18
5.4 超高及其作用 19
6 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及调配 21
6.1 土石方计算 21
6.2 土石方调配 22
结论 23
致谢 24
参考文献 25
附录 26
1设计总说明
这次毕业设计是根据毕设老师给定图纸按照农村三级公路的要求进行平纵横设计和工程量计算土石方调配,设计速度为30km/h。
主要规范是按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和《道路勘测设计》进行毕业设计。
2 平面线形设计
2.1 道路选线的一般原则
⑴ 我们在路线设计的各个阶段,采用多种先进方法对我们选择的路线方案做深入、仔细的探究,通过我们多种方案的论证、对比的基础之上,选择我们认为的最好的路线方案。
⑵ 路线设计应该注意到立体线形设计中平、纵、横面的舒顺、合理配合。在工程量增加不大时,应采用比较高的技术指标,不应该随意采用最小或极限的情况,更不应该片面追求高的指标。
⑶ 选择路线时还应该和农田的一些基础建设相互配合,尽量做到少占农田,最好不要占良田等。
⑷ 如果我们的路线通过文明古迹,我们要尽可能做到应与周围环境相互协调。
⑸ 选线的时候还要保护环境,并注意污染周围水质,空气等等。
2.2 影响路线方案选择的主要因素
⑴ 我们在路线选择的时候还应该考虑政治、经济、国防上的意义。
⑵ 路线在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等诸多交通运输系统中的作用,和沿线农田水利等建设的配合。
⑶ 沿线自然条件的影响。
⑷ 施工条件也有很重要的影响。
2.3 路线比选
方案一
优点:线形相对美观,地势较为平缓,工程量少,从而降低工程造价,而且这条路线方案靠近农村,符合村村通这一设计理念。
缺点:此方案相对方案二路线略长,工程量相对增加一些,会占用一些农田。
方案二
优点:此方案路线相对第一方案路线短,工程量相对小一些,靠近农村,同样符合村村通这一设计理念。
缺点:此方案地势起伏较大,等高线较为密集,可能会产生大填大挖,具体施工时工程量会很大,而且会占用一部分农田。
综合方案一、二的优缺点我最终选择第一方案作为我的最终方案。
2.4 平面线形设计的定义
道路平面设计是基于车辆的机械性能和驾驶轨迹要求,合理确定平面线形三个要素的几何参数,保持线路的连续性和平衡性,注意线形和地形,环境与景观协调。 由于线形因素是根据设计速度决定的,所以设计速度越高道路等级越高,线形设计也应考虑到汽车驾驶的美学和司机的视觉和心理要求[1]。
2.5 平面线形设计要点
⑴ 平面线形应直捷、流畅,与地形、地物相适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⑵ 保持平面线形的均衡与连续。
⑶ 注意与纵断面设计相协调。?
⑷ 平曲线应有足够的长度。
表25各级公路平曲线长度
设计速度(km/h)
120
100
80
60
40
30
20
一般值(m)
1000
850
700
500
350
250
200
最小值(m)
200
170
140
100
70
目录
1设计总说明 5
2 平面线形设计 5
2.1 道路选线的一般原则 5
2.2 影响路线方案选择的主要因素 5
2.3 路线比选 5
2.4 平面线形设计的定义 6
2.5 平面线形设计要点 6
2.6 直线的特点 6
2.7 直线的最大长度和最小长度 7
2.8 缓和曲线的作用 7
2.9 圆曲线半径 8
3 道路纵断面设计 12
3.1 道路纵断面定义 12
3.2 最大纵坡 Imax 12
3.3 最小纵坡Imin 12
3.4 最小坡长限制 13
3.5 缓和坡段 13
3.6 平均纵坡 13
3.7 纵断面设计的原则 13
3.8 竖曲线最小半径要满足的条件 14
3.9 竖曲线要素计算 14
4 平、纵面线形组合设计 16
4.1 组合设计的原则 16
4.2 线形组合设计要点 16
4.3 组合原则 17
5 横断面设计 17
5.1 横断面的组成及布置 17
5.2 路拱横坡度 17
5.3 平曲线加宽设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计 18
5.4 超高及其作用 19
6 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及调配 21
6.1 土石方计算 21
6.2 土石方调配 22
结论 23
致谢 24
参考文献 25
附录 26
1设计总说明
这次毕业设计是根据毕设老师给定图纸按照农村三级公路的要求进行平纵横设计和工程量计算土石方调配,设计速度为30km/h。
主要规范是按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和《道路勘测设计》进行毕业设计。
2 平面线形设计
2.1 道路选线的一般原则
⑴ 我们在路线设计的各个阶段,采用多种先进方法对我们选择的路线方案做深入、仔细的探究,通过我们多种方案的论证、对比的基础之上,选择我们认为的最好的路线方案。
⑵ 路线设计应该注意到立体线形设计中平、纵、横面的舒顺、合理配合。在工程量增加不大时,应采用比较高的技术指标,不应该随意采用最小或极限的情况,更不应该片面追求高的指标。
⑶ 选择路线时还应该和农田的一些基础建设相互配合,尽量做到少占农田,最好不要占良田等。
⑷ 如果我们的路线通过文明古迹,我们要尽可能做到应与周围环境相互协调。
⑸ 选线的时候还要保护环境,并注意污染周围水质,空气等等。
2.2 影响路线方案选择的主要因素
⑴ 我们在路线选择的时候还应该考虑政治、经济、国防上的意义。
⑵ 路线在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等诸多交通运输系统中的作用,和沿线农田水利等建设的配合。
⑶ 沿线自然条件的影响。
⑷ 施工条件也有很重要的影响。
2.3 路线比选
方案一
优点:线形相对美观,地势较为平缓,工程量少,从而降低工程造价,而且这条路线方案靠近农村,符合村村通这一设计理念。
缺点:此方案相对方案二路线略长,工程量相对增加一些,会占用一些农田。
方案二
优点:此方案路线相对第一方案路线短,工程量相对小一些,靠近农村,同样符合村村通这一设计理念。
缺点:此方案地势起伏较大,等高线较为密集,可能会产生大填大挖,具体施工时工程量会很大,而且会占用一部分农田。
综合方案一、二的优缺点我最终选择第一方案作为我的最终方案。
2.4 平面线形设计的定义
道路平面设计是基于车辆的机械性能和驾驶轨迹要求,合理确定平面线形三个要素的几何参数,保持线路的连续性和平衡性,注意线形和地形,环境与景观协调。 由于线形因素是根据设计速度决定的,所以设计速度越高道路等级越高,线形设计也应考虑到汽车驾驶的美学和司机的视觉和心理要求[1]。
2.5 平面线形设计要点
⑴ 平面线形应直捷、流畅,与地形、地物相适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⑵ 保持平面线形的均衡与连续。
⑶ 注意与纵断面设计相协调。?
⑷ 平曲线应有足够的长度。
表25各级公路平曲线长度
设计速度(km/h)
120
100
80
60
40
30
20
一般值(m)
1000
850
700
500
350
250
200
最小值(m)
200
170
140
100
70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tgc/jjtys/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