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T型平面交叉口交通优化方案设计
目录
1 绪论 1
1.1 选题背景 1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
1.3 国内外实施情况 2
1.4 本文研究思路 2
2 研究对象的实地调查和发现的主要问题 3
2.1 路口的实地调查情况 3
2.2 研究对象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产生的原因 5
2.2.1 安全隐患多 5
2.2.2 通行效率有限 6
3 对道路交叉口进行改良的必要性 8
4 城市道路T型平面交叉口的改良方案 8
4.1 在路口处设置信号灯 8
4.2 不设置信号灯,进行交通渠化 13
4.2.1 拓宽次干路宽度 14
4.2.2 缩小交叉口区域面积 14
4.2.3 合理设置交通标志标线 17
4.3 适时的人为管理 17
结论 19
致谢 20
参考文献 21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近年来,随着机动车数量的快速增加,道路的交通压力日渐加大,城市交叉口时常会出现车辆排队通行现象,高峰期时更是拥挤不堪。目前,无信号控制的T型平面交叉口已成为我国城市道路交叉口的重要形式。由于交叉口处车辆的行驶路线有重叠之处,会形成冲突点和交织点,且缺乏严格的交通信号管理控制措施,因此,城市道路网的通行能力较低,事故率较高,给国家带来了大量的财产损失[7]。所以,对城市无信号控制的T型平面交叉口进行交通优化设计已迫在眉睫。
我的调查研究对象是高邮的一个无信号控制的道路T型平面交叉口。交通工程设计的不够协调和高峰期流量较大等因素对这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个交叉口的交通产生了不利影响,对T型交叉口采取适当的交通工程改善措施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核心。而如何合理、迅速地解决这个问题,是能否能有效地增加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减少事故率和降低污染,使城市道路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关键。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对城市T型平面交叉口进行交通优化设计是道路交通研究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由于T型交叉口的存在,人们出行变方便,路网的连通性提高了。但在交叉口处,特别是当无信号灯控制时,不同方向的交叉运行,极易造成交通拥堵及交通事故,是交叉口处常处于极其混乱的局面。
因此,为了高邮的经济生态双发展,分析这个高邮通往淮安路上的重要的T型交叉口的交通特点及发展趋势,以及有关交通与经济生态诸因子的相关性,有助于高邮市发展交通运输网,加快经济建设的发展,同时创生态文明城市。但在实际操作中会发现包括十字型在内的交叉口本身就存在着一些交通上的问题,比如平面条件的缺陷、竖向条件的不完善、横断面条件的不合格。针对这些问题
提出有效快速的优化方案才是关键。
目前,高邮市私家车保有量迅速增长,造成城市道路拥挤,尾气排放量增加等不良影响。加上高邮市的城市交叉口处规划方面的不合理,给城市的经济和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因此,要想改善城市交叉口处的条件,高邮市交通规划局还需和市政府进行沟通洽谈出台相应政策,对交叉口处进行管理,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
1.3 国内外实施情况
进入21世纪,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也发展迅速。近年来,世界各国都加快了交通发展的脚步,特别是城市交通。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对于优化城市平面交叉口的宗旨是使车辆、行人安全、顺畅地通过交叉口。目前,我国对于城市T型平面交叉口的交通优化比较广泛。例如,一、国内有学者采用元胞自动机模型研究交叉口处的交通流特性[2];二、有学者研究无信号T型交叉口左转车道设置条件;三、有学者研究T型交叉口车辆远掉头组织方法;四、也有学者分析研究无信号T型交叉口次要道路通行能力。我国对于城市T型平面交叉口的交通优化设计还是很到位的。
相比之下,国外的研究没有我国那么全面。我国国土面积大,人口众多,所以道路网相对密集,对交通的规划也就比较重视。我国在设计各种交叉路口时,不仅考虑了道路的通行能力,还考虑了行车的安全性和周围的环境。
1.4 本文研究思路
通过图书、期刊、网络等各种途径,尽量广泛地阅读与城市T型平面交叉口交通优化相关的文献资料,了解T型平面交叉口和交通流特点的相关知识,针对性地查阅和研读相关外国文献资料,并结合所学的专业知识对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得出自己的看法。
首先,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相关背景,即所调查研究的城市T型平面交叉口存在的问题及造成的影响,国内外对T型交叉口的研究与优化情况。
接着,就是实地调查我所进行优化设计的城市T型平面交叉口,从交叉口的几何形状、交通流的规律和交通工程设施等方面研究该交叉口的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
然后,根据调查的数据,分析交叉口处存在的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城市T型平面交叉口不适合城市交通流量。
最后,就是利用各种网上和图书馆的资源,根据提出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进行针对性地优化方案设计。针对我所研究的无信号控制的T型平面交叉口,分别从信号灯设置,进行交通渠化和必要的人为控制三个方面展开设计方案。按照顺序,一步步地,前后联系地进行交通优化,得出最后的优化方案。
2 研究对象的实地调查和发现的主要问题
2.1 路口的实地调查情况
公路与公路或铁路相交形成交叉口。道路交叉口是相交道路上各种车辆和行人交通汇集地之一,是交通冲突的主要集中地。它的形式决定于道路网的规划、交通用地及其周围的地形情况,以及交通量、交通组织和交通性质[15]。道路平面交叉口中最常见的形式是“十”字型,也就是城市道路交叉口最常见的形式,还有T字型、X型、Y型、多路交叉口等形式。其中,T字型路口也是常见的交叉口形式,它的每个机动车进口道存在两种不同走向的车流,所以,T型路口不同方向的车流之间、车流和人流之间相互冲突干扰,不但会使车速降低影响通行能力,而且容易发生交通事故。深入绿色发展理念,机动车在交叉口处停车、再启动所排放的废气较多,对交叉口处的环境也造成了一些污染。
本篇论文研究的是高邮的一个以南北向为主干路,东西向为次干路的T型平面交叉路口。
经过该道路T型平面交叉口的几何形状、车道数、道路总宽度、交叉口区域面积、高峰期流量、延误和路口的混乱情况等的实地调查,记录了相关数据,也进行了拍照,得出以下调查结果:
(1)该T型路口是无信号控制的道路T型平面交叉口,是南北向和东西向道路正相交的形式,其中,东西方向的只存在向东方向的道路,所以,道路相交形成T字型(见下图)。
(2)该道路T型平面交叉口是南北向省道237和东向的临界沙线的交接点,是正T型交叉口。调查的数据简单概括为:省道237的路宽为10米,为双向单车道,机动车和人行道分离,有两条人行道,为交叉口的主干道;临界沙线交叉口处的路宽15米,双向单车道,机非不分离,为次干道。由计算可得,交叉口面积约为250平方米。
(3)经过该T型平面交叉口早高峰和晚高峰的车流量调查,再通过交通量的折算系数,得出高峰期机动车流量的总数为:重车流方向的流量(直行)由南往北是1036辆/小时,由北往南是955辆/小时;单方向流量(右转)由南往东是601辆/小时,由东往北是655辆/小时,(左转)由东往南是847辆/小时,由北往东是710辆/小时。
1 绪论 1
1.1 选题背景 1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
1.3 国内外实施情况 2
1.4 本文研究思路 2
2 研究对象的实地调查和发现的主要问题 3
2.1 路口的实地调查情况 3
2.2 研究对象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产生的原因 5
2.2.1 安全隐患多 5
2.2.2 通行效率有限 6
3 对道路交叉口进行改良的必要性 8
4 城市道路T型平面交叉口的改良方案 8
4.1 在路口处设置信号灯 8
4.2 不设置信号灯,进行交通渠化 13
4.2.1 拓宽次干路宽度 14
4.2.2 缩小交叉口区域面积 14
4.2.3 合理设置交通标志标线 17
4.3 适时的人为管理 17
结论 19
致谢 20
参考文献 21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近年来,随着机动车数量的快速增加,道路的交通压力日渐加大,城市交叉口时常会出现车辆排队通行现象,高峰期时更是拥挤不堪。目前,无信号控制的T型平面交叉口已成为我国城市道路交叉口的重要形式。由于交叉口处车辆的行驶路线有重叠之处,会形成冲突点和交织点,且缺乏严格的交通信号管理控制措施,因此,城市道路网的通行能力较低,事故率较高,给国家带来了大量的财产损失[7]。所以,对城市无信号控制的T型平面交叉口进行交通优化设计已迫在眉睫。
我的调查研究对象是高邮的一个无信号控制的道路T型平面交叉口。交通工程设计的不够协调和高峰期流量较大等因素对这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个交叉口的交通产生了不利影响,对T型交叉口采取适当的交通工程改善措施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核心。而如何合理、迅速地解决这个问题,是能否能有效地增加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减少事故率和降低污染,使城市道路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关键。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对城市T型平面交叉口进行交通优化设计是道路交通研究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由于T型交叉口的存在,人们出行变方便,路网的连通性提高了。但在交叉口处,特别是当无信号灯控制时,不同方向的交叉运行,极易造成交通拥堵及交通事故,是交叉口处常处于极其混乱的局面。
因此,为了高邮的经济生态双发展,分析这个高邮通往淮安路上的重要的T型交叉口的交通特点及发展趋势,以及有关交通与经济生态诸因子的相关性,有助于高邮市发展交通运输网,加快经济建设的发展,同时创生态文明城市。但在实际操作中会发现包括十字型在内的交叉口本身就存在着一些交通上的问题,比如平面条件的缺陷、竖向条件的不完善、横断面条件的不合格。针对这些问题
提出有效快速的优化方案才是关键。
目前,高邮市私家车保有量迅速增长,造成城市道路拥挤,尾气排放量增加等不良影响。加上高邮市的城市交叉口处规划方面的不合理,给城市的经济和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因此,要想改善城市交叉口处的条件,高邮市交通规划局还需和市政府进行沟通洽谈出台相应政策,对交叉口处进行管理,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
1.3 国内外实施情况
进入21世纪,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也发展迅速。近年来,世界各国都加快了交通发展的脚步,特别是城市交通。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对于优化城市平面交叉口的宗旨是使车辆、行人安全、顺畅地通过交叉口。目前,我国对于城市T型平面交叉口的交通优化比较广泛。例如,一、国内有学者采用元胞自动机模型研究交叉口处的交通流特性[2];二、有学者研究无信号T型交叉口左转车道设置条件;三、有学者研究T型交叉口车辆远掉头组织方法;四、也有学者分析研究无信号T型交叉口次要道路通行能力。我国对于城市T型平面交叉口的交通优化设计还是很到位的。
相比之下,国外的研究没有我国那么全面。我国国土面积大,人口众多,所以道路网相对密集,对交通的规划也就比较重视。我国在设计各种交叉路口时,不仅考虑了道路的通行能力,还考虑了行车的安全性和周围的环境。
1.4 本文研究思路
通过图书、期刊、网络等各种途径,尽量广泛地阅读与城市T型平面交叉口交通优化相关的文献资料,了解T型平面交叉口和交通流特点的相关知识,针对性地查阅和研读相关外国文献资料,并结合所学的专业知识对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得出自己的看法。
首先,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相关背景,即所调查研究的城市T型平面交叉口存在的问题及造成的影响,国内外对T型交叉口的研究与优化情况。
接着,就是实地调查我所进行优化设计的城市T型平面交叉口,从交叉口的几何形状、交通流的规律和交通工程设施等方面研究该交叉口的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
然后,根据调查的数据,分析交叉口处存在的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城市T型平面交叉口不适合城市交通流量。
最后,就是利用各种网上和图书馆的资源,根据提出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进行针对性地优化方案设计。针对我所研究的无信号控制的T型平面交叉口,分别从信号灯设置,进行交通渠化和必要的人为控制三个方面展开设计方案。按照顺序,一步步地,前后联系地进行交通优化,得出最后的优化方案。
2 研究对象的实地调查和发现的主要问题
2.1 路口的实地调查情况
公路与公路或铁路相交形成交叉口。道路交叉口是相交道路上各种车辆和行人交通汇集地之一,是交通冲突的主要集中地。它的形式决定于道路网的规划、交通用地及其周围的地形情况,以及交通量、交通组织和交通性质[15]。道路平面交叉口中最常见的形式是“十”字型,也就是城市道路交叉口最常见的形式,还有T字型、X型、Y型、多路交叉口等形式。其中,T字型路口也是常见的交叉口形式,它的每个机动车进口道存在两种不同走向的车流,所以,T型路口不同方向的车流之间、车流和人流之间相互冲突干扰,不但会使车速降低影响通行能力,而且容易发生交通事故。深入绿色发展理念,机动车在交叉口处停车、再启动所排放的废气较多,对交叉口处的环境也造成了一些污染。
本篇论文研究的是高邮的一个以南北向为主干路,东西向为次干路的T型平面交叉路口。
经过该道路T型平面交叉口的几何形状、车道数、道路总宽度、交叉口区域面积、高峰期流量、延误和路口的混乱情况等的实地调查,记录了相关数据,也进行了拍照,得出以下调查结果:
(1)该T型路口是无信号控制的道路T型平面交叉口,是南北向和东西向道路正相交的形式,其中,东西方向的只存在向东方向的道路,所以,道路相交形成T字型(见下图)。
(2)该道路T型平面交叉口是南北向省道237和东向的临界沙线的交接点,是正T型交叉口。调查的数据简单概括为:省道237的路宽为10米,为双向单车道,机动车和人行道分离,有两条人行道,为交叉口的主干道;临界沙线交叉口处的路宽15米,双向单车道,机非不分离,为次干道。由计算可得,交叉口面积约为250平方米。
(3)经过该T型平面交叉口早高峰和晚高峰的车流量调查,再通过交通量的折算系数,得出高峰期机动车流量的总数为:重车流方向的流量(直行)由南往北是1036辆/小时,由北往南是955辆/小时;单方向流量(右转)由南往东是601辆/小时,由东往北是655辆/小时,(左转)由东往南是847辆/小时,由北往东是710辆/小时。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tgc/jjtys/3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