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与施工技术
温拌沥青混合料是在沥青混合料拌和过程中添加一种外加剂,例如温拌剂,使混合料拌和及施工时的温度大大降低,同时使其够达到热拌沥青那样好的性能的混合料的统称。温拌技术其实就是主要运用一些的方法,在沥青的生产过程中通过降低其黏度,提高沥青混合料的工作性能,使混合料不仅能够拥有热拌沥青混合料的良好的路用性能,而且还降低其施工过程中各工序的温度,进而使烟尘的排放量减少同时还因为温度的降低而产生节省燃油的目的。本文通过比较热拌沥青混合料和加入ASMIN温拌剂的温拌沥青混合料的力学性能,判定温拌剂对沥青混合料的性能无影响,仅降低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温度。同时通过多组标准马歇尔试件的实验室数据,计算最佳油石比,对工程成本的削减有重大的意义。关键词 温拌沥青混合料,温拌剂,ASMIN,最佳油石比,施工工艺目 录
1绪论 1
1.1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3主要研究内容 3
2 温拌沥青混合料种类、选择与比较优势 4
2.1 温拌沥青混合料 4
2.2温拌沥青混合料的优点 6
2.3温拌剂的选择 6
3温拌沥青混合料最优配合比设计及分析 7
3.1实验原材料、设备 7
3.2实验设计 8
3.3数据分析 13
3.4工程成本 14
4温拌沥青混合料施工工艺 14
4.1温拌沥青混合料拌和 14
4.2温拌沥青混合料运输 15
4.3温拌沥青混合料摊铺 15
4.4温拌沥青混合料压实 16
4.5温拌沥青混合料接缝处理 17
结 论 18
致 谢 19
参 考 文 献 20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根据中国交通运输2011到2015年的资料显示,截至2015年年底,高速公路总长度一共是六十五万千米。国道和省道的道路水平都在中等以上,在农村,公路发展特别迅速,已经超过三百九十万千米[1]。在现在存在的高速公路中,沥青路面占总长度的五分之一,水泥路面占比约为沥青路面的2倍,至今仍是我国公路的主要路面组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文 献 20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根据中国交通运输2011到2015年的资料显示,截至2015年年底,高速公路总长度一共是六十五万千米。国道和省道的道路水平都在中等以上,在农村,公路发展特别迅速,已经超过三百九十万千米[1]。在现在存在的高速公路中,沥青路面占总长度的五分之一,水泥路面占比约为沥青路面的2倍,至今仍是我国公路的主要路面组成结构,但所占比例却在逐年降低。而由于我国新建的高速公路使用沥青路面越来越多,沥青混合料的使用范围将越来越广。但是现在环保意识逐渐健全,人们逐渐知道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重要性,在这大背景下,热拌沥青混合料将会慢慢被摒弃,它有很多缺点:首先是拌和及摊铺要求的比较高,因为温度高带来的结果就是能源消耗也会跟着提高,其次施工时会有很多很多有害气体排出,如果现场人员吸入的话身体会产生不适感;另外温度过高的加热沥青的老化出现的可能性也更大,这样道路有可能会重新施工修复;由于所需温度较高,而冬天温度又下降的很快,达不到所需的温度,施工的速度也会大打折扣。温拌沥青混合料和热拌沥青混合料相比,排放的有害气体会减少,能源消耗问题和高温施工时产生的沥青老化问题也有所缓解。而冷拌沥青混合料尽管能在常温下拌和,能源消耗低并且环保,但是达不到所需的质量标准,通常只在路面养护时使用这种方法[2]。温拌沥青混合料是在沥青混合料拌和过程中添加一种外加剂,例如温拌剂,使混合料拌和及施工时的温度大大降低,同时使其够达到热拌沥青那样好的性能的混合料的统称。温拌技术其实就是主要运用一些的方法,在沥青的生产过程中通过降低其黏度,提高沥青混合料的工作性能,使混合料不仅能够拥有热拌沥青混合料的良好的路用性能,而且还降低其施工过程中各工序的温度,进而使烟尘的排放量减少同时还因为温度的降低而产生节省电能的目的。从它现在表现出来的结果看,各方面都能满足了人们的需求,因此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前景[3]。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上世纪末,由于改革开放的政策,工业蓬勃发展。虽然经济得到了发展,但是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也随之剧增,造成了温室效应,所以各个国家就注意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了,温拌沥青混合料技术就这样应运而生。温拌沥青混合料技术首先在欧洲开始起源,在1995年,Kolo-Veidekke与Shell开始合作,第一次开发出了温拌沥青混合料,次年进行了实验,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在研发和试验初期,温拌沥青是的生产同时使用了乳化沥青和软沥青,通过这种方法生产的温拌沥青混合料,在性能上几乎与热拌沥青混合料一致,但却提高了五分之一的费用。为了使费用降低,同时又不影响混合料的各项指标, Kolo-veidekke和Shell在1998年开始着手研究,他们的主要是用软沥青和泡沫化的硬基质沥青相结合的方法,在1999年对研究的内容进行了实验比较。从一年的记录数据得出并分析,温拌沥青混合料在道路使用方面的优越性很强。在2000年的Euroasphalt & Eurobitume会议上,Kolo-veidekke和Shell首次公布了温拌沥青混合料,在那之后,又用很多实验进行验证[4]。此后,世界各国开始接受了温拌沥青混合料,并逐步替代热拌沥青混合料作为主要使用的材料。
在欧洲开始使用温拌混合料之后,美国沥青路面协会NAPA也重视了温拌沥青混合料,并对其开始进行技术研发。美国在2003年初在圣地亚哥召开了一次会议, 欧洲有关的公司出席了这次会议,并在会议上对温拌沥青混合料做了一次比较全面的解释,就因为这,美国的许多部门和公司纷纷想加入到研发中并从其中获利。第二年,在美国举行的“世界沥青”大会上,研究人员对混合料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让人们非常满意。之后,NCAT带头进行了若干有关温拌沥青混合料的实验室试验,并修建了好几条试验路,实验结果让人十分满意。随即,NCAT发表了“对温拌沥青混合料中加入Aspha-min的评估”、“对使用Sasobit温拌沥青的评价”和“对使用Evotherm温拌沥青的评价”三个著名的报告,指出WMA的抗车辙性能可以与HMA媲美,但其体积性能并没有因为加入了添加剂而产生影响。由于使拌和和压实的温度低于常值,WMA有很大的几率会出现水损的病害。
2006年3月美国举办了一场主题为温拌沥青混合料的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人员主要来自NAPA,NCAT,美国联邦公路局FHWA,美国各州的交通厅官员,以及美国各州公路与运输工作者协会AASHAASHTO,这次会议的重点是研究温拌沥青混合料的功能是否满足人们的需求,如果达到要求的质量的话,将在全球范围内推广。这年8月,“温拌沥青混合料设计实践”计划正式启动,在2007年这项计划成功的进入了研究阶段。NCHRP 09-43项目的启动,表明美国已经把温拌混合料同自己国家的国情相结合,并打算大规模的使用该项技术了。之后为了对该项技术进行更加透彻的深入研究,美国又在2007年派出了十多位该领域的专家奔赴欧洲各国学习生产和施工的方法。迪芬德弗SD,麦吉KK,唐纳森BM三个人2006年在美国进行了实验,分别使用Sasobit和Evotherm作为实验原料,从材料组成、生产和施工方法三个方面全面的进行了介绍。在2008年3月开始进行了主题为“热拌沥青混合料的工程性质、排
1绪论 1
1.1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3主要研究内容 3
2 温拌沥青混合料种类、选择与比较优势 4
2.1 温拌沥青混合料 4
2.2温拌沥青混合料的优点 6
2.3温拌剂的选择 6
3温拌沥青混合料最优配合比设计及分析 7
3.1实验原材料、设备 7
3.2实验设计 8
3.3数据分析 13
3.4工程成本 14
4温拌沥青混合料施工工艺 14
4.1温拌沥青混合料拌和 14
4.2温拌沥青混合料运输 15
4.3温拌沥青混合料摊铺 15
4.4温拌沥青混合料压实 16
4.5温拌沥青混合料接缝处理 17
结 论 18
致 谢 19
参 考 文 献 20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根据中国交通运输2011到2015年的资料显示,截至2015年年底,高速公路总长度一共是六十五万千米。国道和省道的道路水平都在中等以上,在农村,公路发展特别迅速,已经超过三百九十万千米[1]。在现在存在的高速公路中,沥青路面占总长度的五分之一,水泥路面占比约为沥青路面的2倍,至今仍是我国公路的主要路面组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文 献 20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根据中国交通运输2011到2015年的资料显示,截至2015年年底,高速公路总长度一共是六十五万千米。国道和省道的道路水平都在中等以上,在农村,公路发展特别迅速,已经超过三百九十万千米[1]。在现在存在的高速公路中,沥青路面占总长度的五分之一,水泥路面占比约为沥青路面的2倍,至今仍是我国公路的主要路面组成结构,但所占比例却在逐年降低。而由于我国新建的高速公路使用沥青路面越来越多,沥青混合料的使用范围将越来越广。但是现在环保意识逐渐健全,人们逐渐知道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重要性,在这大背景下,热拌沥青混合料将会慢慢被摒弃,它有很多缺点:首先是拌和及摊铺要求的比较高,因为温度高带来的结果就是能源消耗也会跟着提高,其次施工时会有很多很多有害气体排出,如果现场人员吸入的话身体会产生不适感;另外温度过高的加热沥青的老化出现的可能性也更大,这样道路有可能会重新施工修复;由于所需温度较高,而冬天温度又下降的很快,达不到所需的温度,施工的速度也会大打折扣。温拌沥青混合料和热拌沥青混合料相比,排放的有害气体会减少,能源消耗问题和高温施工时产生的沥青老化问题也有所缓解。而冷拌沥青混合料尽管能在常温下拌和,能源消耗低并且环保,但是达不到所需的质量标准,通常只在路面养护时使用这种方法[2]。温拌沥青混合料是在沥青混合料拌和过程中添加一种外加剂,例如温拌剂,使混合料拌和及施工时的温度大大降低,同时使其够达到热拌沥青那样好的性能的混合料的统称。温拌技术其实就是主要运用一些的方法,在沥青的生产过程中通过降低其黏度,提高沥青混合料的工作性能,使混合料不仅能够拥有热拌沥青混合料的良好的路用性能,而且还降低其施工过程中各工序的温度,进而使烟尘的排放量减少同时还因为温度的降低而产生节省电能的目的。从它现在表现出来的结果看,各方面都能满足了人们的需求,因此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前景[3]。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上世纪末,由于改革开放的政策,工业蓬勃发展。虽然经济得到了发展,但是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也随之剧增,造成了温室效应,所以各个国家就注意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了,温拌沥青混合料技术就这样应运而生。温拌沥青混合料技术首先在欧洲开始起源,在1995年,Kolo-Veidekke与Shell开始合作,第一次开发出了温拌沥青混合料,次年进行了实验,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在研发和试验初期,温拌沥青是的生产同时使用了乳化沥青和软沥青,通过这种方法生产的温拌沥青混合料,在性能上几乎与热拌沥青混合料一致,但却提高了五分之一的费用。为了使费用降低,同时又不影响混合料的各项指标, Kolo-veidekke和Shell在1998年开始着手研究,他们的主要是用软沥青和泡沫化的硬基质沥青相结合的方法,在1999年对研究的内容进行了实验比较。从一年的记录数据得出并分析,温拌沥青混合料在道路使用方面的优越性很强。在2000年的Euroasphalt & Eurobitume会议上,Kolo-veidekke和Shell首次公布了温拌沥青混合料,在那之后,又用很多实验进行验证[4]。此后,世界各国开始接受了温拌沥青混合料,并逐步替代热拌沥青混合料作为主要使用的材料。
在欧洲开始使用温拌混合料之后,美国沥青路面协会NAPA也重视了温拌沥青混合料,并对其开始进行技术研发。美国在2003年初在圣地亚哥召开了一次会议, 欧洲有关的公司出席了这次会议,并在会议上对温拌沥青混合料做了一次比较全面的解释,就因为这,美国的许多部门和公司纷纷想加入到研发中并从其中获利。第二年,在美国举行的“世界沥青”大会上,研究人员对混合料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让人们非常满意。之后,NCAT带头进行了若干有关温拌沥青混合料的实验室试验,并修建了好几条试验路,实验结果让人十分满意。随即,NCAT发表了“对温拌沥青混合料中加入Aspha-min的评估”、“对使用Sasobit温拌沥青的评价”和“对使用Evotherm温拌沥青的评价”三个著名的报告,指出WMA的抗车辙性能可以与HMA媲美,但其体积性能并没有因为加入了添加剂而产生影响。由于使拌和和压实的温度低于常值,WMA有很大的几率会出现水损的病害。
2006年3月美国举办了一场主题为温拌沥青混合料的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人员主要来自NAPA,NCAT,美国联邦公路局FHWA,美国各州的交通厅官员,以及美国各州公路与运输工作者协会AASHAASHTO,这次会议的重点是研究温拌沥青混合料的功能是否满足人们的需求,如果达到要求的质量的话,将在全球范围内推广。这年8月,“温拌沥青混合料设计实践”计划正式启动,在2007年这项计划成功的进入了研究阶段。NCHRP 09-43项目的启动,表明美国已经把温拌混合料同自己国家的国情相结合,并打算大规模的使用该项技术了。之后为了对该项技术进行更加透彻的深入研究,美国又在2007年派出了十多位该领域的专家奔赴欧洲各国学习生产和施工的方法。迪芬德弗SD,麦吉KK,唐纳森BM三个人2006年在美国进行了实验,分别使用Sasobit和Evotherm作为实验原料,从材料组成、生产和施工方法三个方面全面的进行了介绍。在2008年3月开始进行了主题为“热拌沥青混合料的工程性质、排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tgc/jjtys/2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