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南路加油站出入口安全设计
目 录
1 绪论 1
1.1 课题研究背景 1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2
1.3 本文研究思路 3
2 加油站出入口安全调查分析 4
2.1 几何特征调查 4
2.2 交通量调查 5
2.3 交通安全设施调查 7
2.4 交通安全问题分析 8
3 出入口安全方案设计 10
3.1 安全设计理念 10
3.2 安全设计方案 10
3.3 方案评估 12
结论 14
致谢 15
参考文献 16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加油站既是现代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也是城市道路交通系统不可或缺的配套部分,还是建设数字城市的重要节点。由于城市的民用汽车保有量不断呈增长趋势,作为汽车行驶保障供应环节的加油站也迅速发展,如何使加油站出入口越发人性化,实现车辆安全、便捷加油,是非常迫切而重要的。
淮海南路加油站位于淮海南路与枚乘路交叉口向南230米处。淮海南路是淮海路的南半部分,贯穿淮安市清河区、清浦区;枚乘路是一条贯穿城市东西向的重要通道。该加油站为城南百姓出行、周边企业运输生产及开发区建设做出了贡献巨大。目前该加油站承担着繁重的交通压力,南北方向交通流量大,加油站的选址、出入口设计不尽合理,存在安全隐患。
图1.1 淮海南路加油站位置图
淮安市非机动车保有量很大,由于加油站出入口与机动车道之间有一条非机动车道,出入口处机动车非机动车冲突(以下简称机非冲突)是造成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而该类冲突中右转机动车与直行非机动车的冲突又占有相当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大的比例。当机动车右转进入加油站时,直行的非机动车须停止等待。非机动车不仅给人们的出行带来方便,同时,也可能导致交通混乱甚至引发交通事故。尤其是机非划线隔离路段,非机动车道上的非机动车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越线行驶,导致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合行驶,互相干扰,会产生不同程度的交通冲突,是事故多发的路段类型;而机非物理隔离路段虽然减少了机非冲突的发生,但随着非机动车交通构成的变化,如今自行车与电动车出现混合行驶的特点,交通流呈现出不同于单一车流的特点,非机动车之间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冲突。
另外还有出入口角度设计不合理,出口角度几乎呈90°;出入口与非机动车道冲突,容易造成安全事故;加油站前面的绿化带遮挡视线,影响行车视距等。因此,本文针对该加油站出入口现状问题,通过对该加油站出入口进行安全设计,实现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车与车分道行驶,使汽车安全通过加油站,降低交通事故。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加油站出入口安全设计方面的研究虽然起步比较早,在规模、经营方式、资本管理与管理体制研究方面相对来说比较完善,可是目前还不具备自身特殊的理论根基,所以现将国外一些国家的加油站布局规划管理方法介绍如下,以期能够从中提炼一些理论指导思想。
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一些保险公司开始尝试对未知的风险进行量化评估,这些评估为早期安全评价形成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直到 20 世纪 60 年代,安全评价开始渐露雏形。1969 年,美国军事领域首先提出一项较系统的安全标准,即《系统安全大纲要点》(MIL-STD-822),该标准一提出迅速在各国军事领域引起重视,并被其各个国家效仿。经过这之后的一系列实践,系统安全标准的实用性得到肯定。
1.2.2 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在加油站出入口安全设计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我国道路交通工作者主要在借鉴国外先进道路交通工程研究理论与经验技术方法的基础上,综合我国国情,对加油站空间布局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和应用研究。与本文相关的研究成果如下:
(1)于林在《加油站选址与布局》中对加油站的选址做了定性分析,指出站址应该避开人流密集的繁华区段,车流量大的交通路段,重要建筑物;站址应有良好的视觉条件,避免在弯道和坡路处选址;避开空中高压线和地下电缆。于林的研究确实是确定加油站具体位置时要考虑的。
(2)肖湘全在《加油站车辆进出安全之我见》中指出,由于一些加油站的设计不够理想,特别是售购来的加油站,再加上人员素质方面的原因及管理上的不到位,频频引发车辆碰撞事故。其中就有加油站出入口角度设计的不理想而导致碰撞事故的发生。
(3)王成龙在《国有石油企业加油站合理布局的原则及策略探讨》中指出,加油站应尽量避开交叉口,安排在路段中间:一般要求加油站离交叉口不小于100米,
如有必要,应对加油站的出人口进行合理布局,尽量减少对道路交叉口通行能力的影响;服务于高速公路的加油站距交叉口车流交汇点的距离应大于2千米。
我国的公路发展正在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许多城市已经建成了自己的较为完善的城市道路网,如何更好更快的发挥加油站的功能、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成为我们主要探讨的问题。许多发达国家比如美国已经有了完善的加油站的实施工程,虽然美国的道路建设与我国存在许多差异,但是我们仍然可以借鉴其建设的方案,取其精华应用与我国加油站的建设。以上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加油站空间布局的发展,为解决在出入口安全的交通问题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一些国外的研究成果需要结合我国实际交通状况对其进行检验和修正,仍需要开展大量地、更深入、更微观的研究工作。
1.3 本文研究思路
1.3.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以淮安市淮海南路加油站为例,收集和整理加油站出入口交通现状资料,找到出入口存在的问题,并对出入口安全设计的相关理论进行总结、完善和深入研究,再结合已学的专业知识,对加油站出入口进行安全设计。
第一步,查找相关资料,分析国内外加油站出入口出现的问题,并对国内外加油站出入口安全设计研究现状进行归纳总结,在此基础上,确定加油站出入口安全设计的必要性。
第二步,主要阐述加油站出入口的概念、特征以及交通运行特性,进行几何特征调查、交通量调查、交通安全设施调查,主要是出入口的行车视距、出入口角度设计、绿化隔离带、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冲突等为之后加油站出入口安全设计提供依据。
第三步,对加油站出入口安全设计的相关理论进行概述,在几何设计、交通安全设施、绿化隔离带三个方面进行安全设计。
第四步,对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评估。
最后对全文所做工作进行总结。
时间 车种 机动车/辆 非机动车/辆
7:00-7:05 4 21
7:05-7:10 5 33
7:10-7:15 2 27
7:15-7:20 3 31
7:20-7:25 3 47
7:25-7:30 1 23
从交通冲突的角度看,加油站出入口处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冲突点只有两个,且由于非机动车道位置,这两个冲突点不可消除,在早晨和傍晚上下班高峰期,非机动车流量增加,与机动车冲突数也增加。在其他时间非机动车流量不多,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相互干扰情况少,可以顺利、直接进入加油站加油,再安全离站。
1 绪论 1
1.1 课题研究背景 1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2
1.3 本文研究思路 3
2 加油站出入口安全调查分析 4
2.1 几何特征调查 4
2.2 交通量调查 5
2.3 交通安全设施调查 7
2.4 交通安全问题分析 8
3 出入口安全方案设计 10
3.1 安全设计理念 10
3.2 安全设计方案 10
3.3 方案评估 12
结论 14
致谢 15
参考文献 16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加油站既是现代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也是城市道路交通系统不可或缺的配套部分,还是建设数字城市的重要节点。由于城市的民用汽车保有量不断呈增长趋势,作为汽车行驶保障供应环节的加油站也迅速发展,如何使加油站出入口越发人性化,实现车辆安全、便捷加油,是非常迫切而重要的。
淮海南路加油站位于淮海南路与枚乘路交叉口向南230米处。淮海南路是淮海路的南半部分,贯穿淮安市清河区、清浦区;枚乘路是一条贯穿城市东西向的重要通道。该加油站为城南百姓出行、周边企业运输生产及开发区建设做出了贡献巨大。目前该加油站承担着繁重的交通压力,南北方向交通流量大,加油站的选址、出入口设计不尽合理,存在安全隐患。
图1.1 淮海南路加油站位置图
淮安市非机动车保有量很大,由于加油站出入口与机动车道之间有一条非机动车道,出入口处机动车非机动车冲突(以下简称机非冲突)是造成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而该类冲突中右转机动车与直行非机动车的冲突又占有相当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大的比例。当机动车右转进入加油站时,直行的非机动车须停止等待。非机动车不仅给人们的出行带来方便,同时,也可能导致交通混乱甚至引发交通事故。尤其是机非划线隔离路段,非机动车道上的非机动车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越线行驶,导致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合行驶,互相干扰,会产生不同程度的交通冲突,是事故多发的路段类型;而机非物理隔离路段虽然减少了机非冲突的发生,但随着非机动车交通构成的变化,如今自行车与电动车出现混合行驶的特点,交通流呈现出不同于单一车流的特点,非机动车之间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冲突。
另外还有出入口角度设计不合理,出口角度几乎呈90°;出入口与非机动车道冲突,容易造成安全事故;加油站前面的绿化带遮挡视线,影响行车视距等。因此,本文针对该加油站出入口现状问题,通过对该加油站出入口进行安全设计,实现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车与车分道行驶,使汽车安全通过加油站,降低交通事故。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加油站出入口安全设计方面的研究虽然起步比较早,在规模、经营方式、资本管理与管理体制研究方面相对来说比较完善,可是目前还不具备自身特殊的理论根基,所以现将国外一些国家的加油站布局规划管理方法介绍如下,以期能够从中提炼一些理论指导思想。
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一些保险公司开始尝试对未知的风险进行量化评估,这些评估为早期安全评价形成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直到 20 世纪 60 年代,安全评价开始渐露雏形。1969 年,美国军事领域首先提出一项较系统的安全标准,即《系统安全大纲要点》(MIL-STD-822),该标准一提出迅速在各国军事领域引起重视,并被其各个国家效仿。经过这之后的一系列实践,系统安全标准的实用性得到肯定。
1.2.2 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在加油站出入口安全设计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我国道路交通工作者主要在借鉴国外先进道路交通工程研究理论与经验技术方法的基础上,综合我国国情,对加油站空间布局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和应用研究。与本文相关的研究成果如下:
(1)于林在《加油站选址与布局》中对加油站的选址做了定性分析,指出站址应该避开人流密集的繁华区段,车流量大的交通路段,重要建筑物;站址应有良好的视觉条件,避免在弯道和坡路处选址;避开空中高压线和地下电缆。于林的研究确实是确定加油站具体位置时要考虑的。
(2)肖湘全在《加油站车辆进出安全之我见》中指出,由于一些加油站的设计不够理想,特别是售购来的加油站,再加上人员素质方面的原因及管理上的不到位,频频引发车辆碰撞事故。其中就有加油站出入口角度设计的不理想而导致碰撞事故的发生。
(3)王成龙在《国有石油企业加油站合理布局的原则及策略探讨》中指出,加油站应尽量避开交叉口,安排在路段中间:一般要求加油站离交叉口不小于100米,
如有必要,应对加油站的出人口进行合理布局,尽量减少对道路交叉口通行能力的影响;服务于高速公路的加油站距交叉口车流交汇点的距离应大于2千米。
我国的公路发展正在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许多城市已经建成了自己的较为完善的城市道路网,如何更好更快的发挥加油站的功能、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成为我们主要探讨的问题。许多发达国家比如美国已经有了完善的加油站的实施工程,虽然美国的道路建设与我国存在许多差异,但是我们仍然可以借鉴其建设的方案,取其精华应用与我国加油站的建设。以上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加油站空间布局的发展,为解决在出入口安全的交通问题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一些国外的研究成果需要结合我国实际交通状况对其进行检验和修正,仍需要开展大量地、更深入、更微观的研究工作。
1.3 本文研究思路
1.3.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以淮安市淮海南路加油站为例,收集和整理加油站出入口交通现状资料,找到出入口存在的问题,并对出入口安全设计的相关理论进行总结、完善和深入研究,再结合已学的专业知识,对加油站出入口进行安全设计。
第一步,查找相关资料,分析国内外加油站出入口出现的问题,并对国内外加油站出入口安全设计研究现状进行归纳总结,在此基础上,确定加油站出入口安全设计的必要性。
第二步,主要阐述加油站出入口的概念、特征以及交通运行特性,进行几何特征调查、交通量调查、交通安全设施调查,主要是出入口的行车视距、出入口角度设计、绿化隔离带、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冲突等为之后加油站出入口安全设计提供依据。
第三步,对加油站出入口安全设计的相关理论进行概述,在几何设计、交通安全设施、绿化隔离带三个方面进行安全设计。
第四步,对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评估。
最后对全文所做工作进行总结。
时间 车种 机动车/辆 非机动车/辆
7:00-7:05 4 21
7:05-7:10 5 33
7:10-7:15 2 27
7:15-7:20 3 31
7:20-7:25 3 47
7:25-7:30 1 23
从交通冲突的角度看,加油站出入口处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冲突点只有两个,且由于非机动车道位置,这两个冲突点不可消除,在早晨和傍晚上下班高峰期,非机动车流量增加,与机动车冲突数也增加。在其他时间非机动车流量不多,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相互干扰情况少,可以顺利、直接进入加油站加油,再安全离站。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tgc/jjtys/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