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漕运路与人民路交叉口施工改造方案设计

城市交通是城市经济生活的命脉,是衡量城市文明进步的标志,对城市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的加快,汽车拥有量的快速增长,以及非机动车辆的大量增加,导致交通需求与道路设施之间的矛盾突出。滞后的交通系统阻碍了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拉低了人民的生活平均水平。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根本途径有两个方面一是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现有道路网的利用率最大另一方面是加强城市道路网智能化管理和优化控制。关键词 道路交叉口,信号控制,优化方法
目 录
1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3 论文研究思路 3
2 交叉口通行现状及相关参数调查 4
2.1 交叉口几何参数 4
2.2 交通流调查 6
2.3 原有相位的问题 7
2.4 交叉口的症结分析 8
3 漕运路与人民路交叉口改造设计 10
3.1 交叉口空间资源设计 10
3.2 道路的渠化设计 10
3.3 交叉口的掉头设计 12
4 漕运路与人民路交叉口信号的配时设计 13
4.1 信号配时计算 13
4.2 单点信号配时 15
4.3 漕运西路与人民路交叉口重新配时 16
5 总体性评价 17
5.1 仿真模拟 17
5.2 改造后对比评价 19
结 论 21
致 谢 22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机动化进城的不断加快。近年我国各大城市交通矛盾日益突出,交通拥堵现象日益加剧。城市交通规划作为指导城市交通建设和管理的公共政策,地位和作用随之凸显。传统的道路交通设施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当前,我国的城市交通问题及其严重,如果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和根本治理,必将对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构成严重威胁【1】。
属于中小城市的淮安,正处于城市化加速期,城市规模正在逐渐扩大,人口也越来越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多,随之交通量也愈增大。人多,车多的现状必然造成淮安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滞后。老百姓乘坐公交不方便,私家车以及电动车、自行车的日益增多,造成出行效率低下。由此可见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势在必行。淮安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城市的建设和城市的交通存在一定的不协调,交通拥挤的现象在淮安尤为严重,优化改造城市路段及交叉口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主要方法之一【2】。针对淮安漕运路与人民路交叉路口的改造,改善路段拥挤状况,从而提升淮安市公共交通体系,提高人民的出行效率以及生活质量。
漕运西路东起人民路,西至清河路,是清河区内横贯东西的交通要道。清河区作为淮安市区主城区和商贸集中区,集中了大量的交通流,而其车道15米,远远不够现交通量。这种现状在漕运西路与人名路交叉口尤为突出,经过周边调查我发现在交叉口南侧有一处学校,在上下班的高峰期,加上接送孩子的家长以及贸易区人流量造成了交叉口拥堵的现状。所以漕运西路与人民路交叉口的改造迫在眉睫,改造完成的交叉路口能够大大改善人们的出行率,以及行车效率,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下文我将针对漕运西路与人名路交叉口的改造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平面交叉口的评价研究主要放在服务水平的划分上。美国道路通行能力册把交叉口的服务水平分为AF六个等级,并以延误大小作为评价指标。日本把交叉的服务水平分为三个等级,并以饱和度作为评价指标,前苏联把交叉口服务水平分为四个等级,并以实际行驶速度与自由行驶速度之比即速度系数作为评价指标。国外对畸形交叉口整治措施研究已较成熟,美国的《交通工程手册》主要从交叉道路线性走向方面入手。对于较小的路口,手册建议采用相交道路角度不足60度时,通过改进口道线形来增大交角,使之尽可能保持在90度左右,以改善不良的行车条件,保持良好的行车视距。英国、加拿大等其他欧美发达国家大都数也采用以上办法来改善畸形路口行车条件。
但是在工程实际中具体采取什么措施由当地交叉口的实际状况和周边土地的利用情况来决定。对于那些城市建设用地比较富裕的城市,采取此种方法从根本上消除畸形交叉路口自身缺陷较为合适。对于那些城市用地紧张、布局稳定的城市,采取此方法将涉及到周边建筑物的拆迁转移问题,工程造价高,社会反响大,因谨慎选择。
在交通组织设计上,国外做了很多研究,尤其是交叉口进口道,此外,针对交叉口渠化、道路交角、缘石半径、信号灯控、交通管理等也有相应的研究。MUTCD制定了较为详细的设置信号灯依据,同时也介绍了各种渠化措施,NHCRP第225号报告关于交叉口左转弯问题进行了详细剖析。Dong C.J从交通信号控制出发来提高通行能力。南春丽等分析了采用交通管理措施的条件、效益及影响因素。
1.2.2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道路交通最大的特点是机非混行严重,人流量大。况且,评价交通治理方案的优劣不能以其中某个指标为依据,应全面分析,综合考虑。针对各种交叉口设计方案的评价,不仅要考虑交通服务水平,还有交通安全性、投资造价、环境、可行性、公正性等因素、因此,应该综合各方面要素,对交叉口的治理效果进行分析、评价。
吴海燕等从畅通、安全、经济、舒适、公害五个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评价指标齐全,覆盖面广,但是定性指标比例过高,准确性有待验证,再者,指标的选取也不适合方案实施前的评价。
卢小华等结合工程实例,以交通延误、交通环境、城市交通人性化三个方面对改善方案进行评价,但是缺乏方案之间的比较以及系统的评价方法。
孙明正以我国城市道路机非混行的实际特征为出发,开发了道路交叉口评价软件,软件中可直接提供通行能力、延误、停车次数和排队长度的前后对比值,评价结果直观性强。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tgc/jjtys/143.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