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宇大道与城西北路交通节点仿真设计(附件)

淮安市翔宇大道是淮安市的主干道之一,与城西北路的十字交叉路口地处淮安区与淮安市区衔接处,是一个车流量较大、交通状况较为复杂的交叉口,毗邻有千年古镇河下风景区,靠近淮安市政府与众多民居以及商铺,极其具有对其运行状况进行合理的调查与预测的价值,并且随着淮安市的持续发展,难以真正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交通出行需求, 严重影响了城市发展,阻碍了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迫切需要研究翔宇大道与城西北路的出行特征,包括空间分布、时间分布一级交通方式。调查当地的实时交通流数据,利用交通仿真技术,在计算机上建立该地段的交通运行模型,通过调查并记录当地的实时交通数据,整理后把各项参数输入交通运行模型进行仿真,模拟实时交通运行状况,再根据仿真过程中的表现和所反馈出来的问题与对其进行正确的评价同时提供优化方案,以方便有关部门参考,优化市民的出行。关键词 交通节点,交通组织,VISSIM仿真软件,仿真设计
目 录
1 绪论 1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
2.1 国外研究论述 1
2.2 国内研究论述 2
2.3 对国内外研究论述的思考 2
3 研究思路 3
3.1研究目标 3
3.2研究方式 3
3.3研究步骤 4
3.4 技术路线 4
3.5仿真软件概述 5
4 交通仿真理论 6
4.1交通软件仿真理论 6
4.2交通仿真参数标定原则 7
4.3交通仿真参数标定过程 8
5 仿真过程 8
5.1交通节点的交通状况实地调查 8
5.2交通节点的交通建模 10
5.3交通节点仿真模型的参数设置 13
6 研究意义 17
结 论 18
致 谢 19
参考文献 20
附录A 淮安市翔宇大道与城西北路交通节点路段图: 21
1 绪论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与交通的日益发达,交通事故发生率也呈上升趋势。城市道路交通安全关系着居民的人身安全和切身利益,也是社会安定的重要方面之一。最近十年,由于居民收入水平的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提高、人口的飞速增长和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并且基于我国当前道路交通整体环境因素、人口素质、大陆安全意识等多个方面的不足,我国的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率在急剧上升,每年都给社会造成了大量的经济损失并且破坏了无数个原本幸福的家庭。交通路网系统是城市构建的脉络,交通路网系统运行通畅可以大大提高居民出行效率,从而促进城市高效、可持续发展。而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和世界范围内的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制约了城市的发展。所以我们可以通过进行交通仿真的方式来对城市交通系统运行状态科学的预测、控制和优化,从而提高城市交通管理水平。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国内目前的主流交通仿真软件都是从国外引进,如果对交通仿真模型关键参数不加以修正,仿真必将造成一定的误差。因此在具体应用时,需要对交通仿真模型的相关参数进行标定,使仿真模型符合我国的实际交通状况。以淮安市翔宇大道与城西北路交通节点为例,深入并且仔细地调查该地区的实时数据,结合国内外的各种研究后提出优化方案,应使用VISSIM仿真软件及优化调整交叉口信号灯配时的方法对当前状况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并且优化,经过优化后的仿真能够有效缩短交叉口的排队时间与减少延误状况的出现,尽可能的减少与避免交叉路口处交通事故的发生,提高交叉口通行能力及效率。对于交通节点仿真的问题,国内外的诸多专业人士早已进行过深入的研究。
2.1 国外研究论述
Andreas Pell针对当前大部分交通仿真软件缺乏细节,缺乏灵活性等缺陷,借用诸如混合模型、并行和分布式执行以及基于对象的仿真模型等多尺度手段来解决[11]。MarinMarian Coman的研究则是在一个拥挤的地区:锡比乌市,在优化车辆的流量时他发现:城市交通系统是由城市道路发展和道路交通,城市的发展导致城市道路的增长而在车辆交通方面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因此,由于在道路交通上花费的时间很长,从一个地点到另一个地方的旅行时间可能会使任何汽车司机感到非常不安,或使紧急服务和运载货物或敏感物品的车辆车队感到难堪。这就是是利用仿真模型分析和优化城市交通系统中道路交通参与者出行时间的原因[12]。
2.2 国内研究论述
国内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对我国当前的国情更具有针对性与说服力。孙亮以乌鲁木齐市为研究对象,通过围观交通仿真模型分析等方法以及寻找减小快速公交对其他交通方式造成的诸多不利影响,能够确保交叉节点交通顺畅、减少延误、缩短可能的排队时间,有效提高交叉节点通行能力及周边地段路网的服务水平[9];范朋朋认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单位路段上的行人数量和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增长,交通拥堵情况越发严重,交叉口作为瓶颈大大的限制城市发展。同样是以乌鲁木齐市为研究对象,基于真是的交通调查数据,运用微观仿真方法,对该通道上关键的交通节点(北京路河南路)交通问题症结进行分析,解决平面交叉口交通冲突、避免交通事故的重要措施就是从时间或空间上对平面交叉口的车流进行分流,减轻交叉口交通压力[14]。毕璐璐认为造成交通拥堵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机动车、外来人口激增、公交系统不发达、停车系统匮乏、交通性道路与生活性道路无明显界限、道路资源 (过街设施) 增长滞后、交通事故频发等[12];故此, 以下措施可以合理处理交通拥堵的问题:1.合理分配交通道路资源,2.提高道路资源综合利用率,3.建设立体化交通设施等。任璟的研究是依靠VISSIM仿真软件对正常疏散过程及逆向车道疏散过程建立微观仿真模型,并进行深入比较研究,以优化港区应急交通疏散,提高应急疏散效率[15]。
2.3 对国内外研究论述的思考
交通仿真方法还存在着许多不足。首先是在技术上,缺少诸如自行车等非机动车以及行人的运行状况;目前各种交通仿真方法存在的不足主要是大部分模型都只是考虑单个路段或交叉口的交通情况,不能很好的反映出整个路网的动态状况;缺少车辆运行对环境的影响;仿真软件缺乏与其他技术如GIS和GPS的联系;对交通仿真的研究没有从全国范围的不同交通以及自然状况考虑,缺乏对特殊复杂交通情况的考虑。而考虑到交通特性时,国内存在的交通流问题基本都是混合交通,主要是人流和非机动车流在道路上的存在,导致道路使用产生了供需矛盾,这与目前我国还处在发展中的经济现状以及人口基数大、道路交通规划落后等因素密不可分。这就与国外的交通特性有了本质上的区别。
而在实际应用上,目前的交通仿真技术的应用范围往往只在高校和科研机构中使用,并没有能够实现大规模的商业化应用,这对于交通仿真技术的推广无疑造成一定难度,也不利于交通仿真技术的后续发展[2]。另外,目前国内采用的交通仿真模型基本上都是国外公司开发的,而国内投入商业化运用的交通仿真软件寥寥无几。这也说明了目前我国交通仿真技术还与国外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tgc/jjtys/59.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