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交通运输系统与经济协调性评价(附件)

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是一个城市经济发展的基础,经济系统发展和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两者只有相互协调的发展,才能保证一个城市的健康发展。综合交通运输系统发展滞后,或者发展过于优先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都会对经济系统的发展产生阻碍。本文的研究主体,是对南京市综合交通运输系统与国民经济协调性的研究,是运用交通系统分析、运输经济学等相关理论,对影响交通与经济协调性的具体因素进行分析。首先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南京市水运,公路,铁路,航空运输系统,综合交通运输系统以及经济系统的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其次,通过建立静态协调模型,得到南京市综合交通运输系统子系统与经济系统的协调系数,以及综合交通运输系统与经济系统的协调系数;第三,对协调系数进行分析,划分协调程度;最后,结合南京市具体发展规划政策,提出改善南京市综合交通运输系统与经南京济发展协调性的对策,促进南京市经济更健康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 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经济系统,静态协调,主成分分析,spss
目 录
1 引言 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意义 1
2 综合交通运输系统与经济协调性 1
2.1 综合交通运输系统 1
2.2 经济系统 1
2.3 综合交通运输系统与经济系统间的协调发展 2
3 南京市的基本概况 2
3.1 综合概况 2
3.2 经济发展现状 2
3.3 综合交通运输系统发展现状 2
4 综合交通运输系统与经济系统间的协调发展评价 4
4.1 评价指标的建立 4
4.2 主成分分析法 4
4. 3 协调指数模型 6
5 交通运输子系统与经济协调性评价 7
5.1 数据来源与处理 7
5.2 经济系统发展水平分析 7
5.3 交通运输子系统与经济系统静态协调性评价 10
结 论 30
致 谢 31
参考文献 32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综合交通运输系统与经济发展有着非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常紧密的关联,不论是促进还是抑制经济系统发展,都对经济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近几十年来,我国以综合交通运输网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路网的规模不断扩大,结构不断优化。它通过货物和人员的运输和迁动创造价值,促进经济增长。但运输体系不够协调与结构失衡问题较为突出,在一定程度与经济发展需求不相协调,各种运输方式强调各自的重要性,并不能将系统的优势很好地发挥[1]。
1.2 研究意义
通过对南京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投入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进行评价,为南京未来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建设提供参考建议,促进综合交通运输系统与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优化南京市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的结构,节约交通建设的资金投入,提高综合交通运输效率,实现交通与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2 综合交通运输系统与经济协调性
2.1 综合交通运输系统
综合交通运输系统包含铁路、航空、公路、管道和水运这五种运输方式。综合运输系统与经济系统之间的协调就是综合交通运输系统子系统根据各自的特点,最大化的达到在经济生产中对货物运输和人员移动的要求。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的每个子系统,都各自承担着不同类型的运输任务,从而满足不同的运输需要,每种运输方式之间也是通过各自发展、竞争发展再到共同合作发展,达到一种相对的协调平衡的发展状态[2]。
2.2 经济系统
经济系统是以人类活动为中心,多领域,多结构、多层次的一个有机整体。从经济系统的角度,它与综合交通运输系统之间的协调包括交通经济性等多种经济形式,通过人员与货物的交流来增强综合交通运输系统内部之间的协调性。通常的表现为,根据自身的要求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选取理想的交通运输方式,以实现节约时间和费用的目的。经济系统内部的各个领域,也是通过交通运输系统进行人员和货物的交流,各个领域间不断地渗透,来完善自身的功能[3]。
2.3 综合交通运输系统与经济系统间的协调发展
经济系统和综合交通运输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就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协调、不断融合的循环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两个系统随着自身的发展,不断地适应、相互作用,从制约到促进再到共同发展。综合交通运输系统与经济系统之间的协调不仅表现为两个系统整体之间的协调,更体现在它们子系统之间的协调。具体的表现是系统相互之间的能量流动、信息传递以及物质循环等多种形式[4]。最终的目的,就是使两个系统融合发展,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从而达到一种稳定的动态平衡,来促进一个城市整体更好发展。
3 南京市的基本概况
3.1 综合概况
南京,简称“宁”,是江苏省会、副省级市、南京都市圈核心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东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和综合交通枢纽。全南京市有11个区,总面积达到6587km2。到2017年底,常住人口约为827万人,城镇人口约为678.14万人,城镇化率达到82%,是长三角地区及华东地区唯一一个的特大城市。南京地处中国东部,处于长江下游、濒江近海,是中国东部战区司令部驻地,长江国际航运物流中心,长三角辐射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国家重要门户城市,也是东部沿海经济带与长江经济带战略交汇的重要枢纽城市。南京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也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长期是中国南方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5]。
3.2 经济发展现状
2017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715.1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16年增长8.1%,增幅比起上一年提高了0.1个百分点,这是自2010年以来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速首次实现回升。从全年运行势态来看,一季度增长7.7%、上半年增长8%、前三季度和全年均增长8.1%,总体保持稳定发展。在经济增长趋稳的同时,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也基本稳定。《通报》显示,全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2016年上涨1.9%,创下2010年以来新低,比2017年当年3.0%的省控目标低1.1个百分点[6]。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tgc/jjtys/60.html

好棒文